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地理
陕西省志  第3卷  地理志
陕西省志  第3卷  地理志

陕西省志 第3卷 地理志PDF电子书下载

历史地理

  • 电子书积分:2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陕西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 出 版 社: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0
  • ISBN:7224051152
  • 页数:882 页
图书介绍:
《陕西省志 第3卷 地理志》目录

概述 1

第一章 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 6

第一节 地理位置 6

第二节 行政区划 7

第三节 省辖市、地区现状 10

第二章 建制沿革 13

第一节 县级建制的演变 13

第二节 省级建制的创立与发展 33

一、州级政区的演变 33

二、道和路的划分 34

三、省的确立与沿革 35

第三节 省、县之间政区沿革 35

一、郡的设立与演变 35

二、府州的形成与发展 36

三、地市级政区的形成 38

第三章 区域开发简况 39

第一节 新石器时代农业区的雏形 39

一、农业的产生与萌芽 39

二、关中物质文化领先于全省的有利条件 42

第二节 周秦时期:关中崛起兼及南北 45

一、周人对关中的开发 45

二、秦人对关中的开发 46

三、关中崛起,兼及南北 48

第三节 汉、晋、北朝时期:农业开发向广度和深度进军 49

一、京畿(京兆)挖潜,精耕细作 49

二、陕南饶谷,陕北农牧并重 51

第四节 隋唐至北宋时期:极尽地力,农业开发再上新台阶 54

一、大修水利,关中丰饶 54

二、陕南乱中有治,陕北农大于牧 58

第五节 金、元、明、清、民国时期:转入按地域特点开发经济 61

一、关中从沃土到瘠区 61

二、陕南山地开发,多种经营 64

三、陕北加速土地垦殖 67

第四章 人文地理 69

第一节 人口地理 69

一、人口总数与人口发展 69

二、人口密度与人口分布 70

三、人口构成与劳动力资源 72

四、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 73

第二节 农业地理 74

一、土地资源 74

二、农业生产条件 77

三、种植业 78

四、林业 80

五、畜牧业 81

六、农业区 83

第三节 工业地理 84

一、工业发展概况 84

二、能源工业 85

三、冶金工业 86

四、机械工业 88

五、建材工业 89

六、化学工业 90

七、纺织工业 91

八、轻工业 92

第四节 交通运输地理 93

一、交通运输的发展 93

二、交通运输的特点 93

三、主要运输方式 94

第五节 旅游地理 96

一、旅游资源 96

二、旅游业发展概况 99

第五章 城镇 101

第一节 城镇发展简况 101

一、古代城镇 102

二、近代城镇 104

三、现代城镇 104

第二节 城镇特点 106

一、城镇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居中心地位 106

二、城镇分布地区差异明显 107

三、合理的城镇网络体系尚未形成 107

第三节 西安市 108

一、位置与自然环境 108

二、地域开发与城市沿革 108

三、政区 111

四、人口 112

五、经济建设 112

第四节 西安市郊主要城镇 122

第五节 宝鸡市主要城镇 128

第六节 咸阳市主要城镇 136

第七节 铜川市主要城镇 146

第八节 渭南市主要城镇 148

第九节 延安市主要城镇 156

第十节 榆林地区主要城镇 164

第十一节 汉中市主要城镇 173

第十二节 安康地区主要城镇 184

第十三节 商洛地区主要城镇 192

第六章 地质与矿产资源 197

第一节 地层 197

一、地层的分布规律及特征 197

二、地层系统 198

三、华北区地层 201

四、秦岭区地层 204

三、扬子区地层 208

第二节 区域地质构造 210

一、大地构造单元的划分及构造特征 210

二、中朝准地台 213

三、秦岭褶皱系 217

四、扬子准地台 221

五、新构造活动 224

第三节 地质发育史及古地理环境变迁 226

一、华北区 227

二、渭河盆地区 230

三、秦岭区 233

四、扬子区 239

第四节 主要矿藏及其分布规律 243

一、矿产资源概况 243

二、以可燃有机岩为主的渭北、陕北地区 244

三、以多金属矿为主的秦巴山地区 247

第七章 地貌 254

第一节 地貌形成条件 255

一、地壳内营力对陕西地貌结构的影响 255

二、外营力对地貌的塑造作用 257

第二节 地貌的结构特征 258

一、地貌类型复杂多样 258

二、地貌分区明显 259

三、构造地貌发育 259

四、黄土地貌典型,现代地貌过程强烈 261

五、冰川地貌突出 261

六、重力地貌普遍 262

七、岩溶地貌发育 262

第三节 主要地貌类型 263

一、平原 264

二、台地 273

三、丘陵 275

四、低山 277

五、中山 279

六、高山 284

七、沙丘、沙地 286

第四节 地貌发育史 287

一、早第三纪时期 287

二、晚第三纪时期 288

三、更新世时期 290

四、全新世时期 291

第五节 地貌分区 292

一、风沙高原区 292

二、黄土高原区 294

三、关中平原区 301

四、秦岭山地区 304

五、汉中—安康低山丘陵盆地区 311

六、大巴山中山地区 312

第八章 气候 326

第一节 气候特征 326

第二节 气温 328

一、年平均气温和四季平均气温的分布 328

二、四季 333

三、各界限温度初终期、持续日数及积温 334

四、各级热日和冷日 345

五、极端最高气温和极端最低气温 349

六、无霜冻初终期及持续日数 351

七、气温的年较差和年变化 353

八、气温日较差 355

第三节 降水 359

一、年平均降水和四季代表月平均降水量 359

二、年、季降水日分布特点 364

三、不同量级降水日数 367

四、一日最大降水量 369

五、年平均降水强度 370

六、最长连续降水日数和最长连续无降水日数 370

七、降水量的变化 372

八、山地对降水量的影响 376

第四节 湿度和蒸发 377

一、湿度 377

二、蒸发量的年、季分布 383

第五节 云量、日照和太阳总辐射 387

一、云量 387

二、日照 390

三、太阳总辐射量的分布 396

第六节 风 397

一、风速分布 397

二、风速变化 402

三、风向 405

四、气压年变化 405

第七节 地温与冻土 405

一、年、季平均地面温度的分布 405

二、极端最高和极端最低地面温度的分布 407

三、地温与气温差 408

四、地温垂直变化 409

五、土壤冻结状况 411

第八节 各种天气现象 412

一、雾 412

二、雷暴 412

三、沙暴 415

四、降雪 415

第九节 气候灾害 416

一、干旱 416

二、连阴雨 419

三、冰雹 420

四、霜冻 421

五、风灾、暴雨灾害 421

四、干热风 422

第十节 西安城市气候 422

一、大气组成成分 422

二、城市热岛效应 423

三、平均风速小 423

四、雾多、能见度差 424

五、云多 425

第十一节 气候区划 426

一、陕西省在全国各类气候区划中的位置 426

二、陕西省气候区划 428

第十二节 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 431

一、近5000年的气候变化 431

二、近500年的气候变化 432

第九章 水文 441

第一节 河流水文的基本特征 441

一、外流水系所占比例大 441

二、水系结构的区域差异性显著 442

三、径流年内、年际变化大 443

四、河流含沙量大 445

五、洪水灾害频繁 445

六、水利开发历史悠久 446

第二节 黄河流域水系 446

一、一般特征 446

二、窟野河水系 449

三、秃尾河水系 452

四、无定河水系 453

五、清涧河水系 457

六、延河水系 458

七、北洛河水系 461

八、泾河水系 465

九、渭河水系 468

十、南洛河水系 477

第三节 长江流域水系 480

一、一般特征 480

二、汉江水系 480

三、丹江水系 491

四、嘉陵江水系 497

第四节 内流河与湖泊 501

一、一般特性 501

二、主要内流河 502

三、各具特色的湖泊 502

第五节 地下水 504

一、一般特性 504

二、形成条件 505

三、地下水分布及水文特征 506

四、特殊地下水 510

第六节 水资源 512

一、一般特性 512

二、地表水占有量及水力资源 515

三、地下水占有量及其利用 516

四、水资源供需特点 519

第七节 水质状况及评价 523

一、地表水水质及评价 523

二、地下水水质及评价 524

三、水质污染与保护 524

第八节 水利建设 527

一、历史简况 527

二、水利工程 527

三、水电工程 528

四、黑河引水工程 530

第十章 土壤 532

第一节 土壤生态系统 532

一、长城沿线沙滩地栗钙土、风沙土生态系统 532

二、黄土丘陵沟壑区森林草原黑垆土生态系统 532

三、关中盆地暖温带落叶阔叶林褐土系统 533

四、秦岭山地阔叶—针阔叶混交林棕壤系统 533

五、汉中—安康盆地亚热带黄棕壤、水稻土系统 533

六、大巴山常绿阔叶—落叶混交林黄棕壤系统 534

第二节 土壤分类 534

一、土壤分类简况 534

二、土壤分类原则、单位系统和依据 536

第三节 土壤类型与特性 540

一、灰钙土 540

二、栗钙土 541

三、黑垆土 541

四、褐土 542

五、?土 543

六、棕壤 545

七、黄棕壤 546

八、黄褐土 546

九、暗棕壤 547

十、水稻土 547

十一、风沙土 549

十二、黄绵土 550

十三、红粘土 551

十四、紫色土 551

十五、新积土 552

十六、潮土 552

十七、盐土 553

十八、沼泽土 554

十九、山地草甸土 554

第四节 土壤保护与土壤改良 555

一、土壤保护 555

二、中低产土壤的改良 558

第五节 土壤分布规律与土壤区划 563

一、土壤分布规律 563

二、土壤区划 569

第十一章 植被 575

第一节 基本特征 575

第二节 植物区系 577

一、植物区系基本特征 577

二、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及特点 579

第三节 主要植被类型 585

一、常绿阔叶林 585

二、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 586

三、落叶阔叶林 586

四、针叶林 588

五、竹林 591

六、典型草原 592

七、落叶阔叶灌丛 593

八、沙生植被 594

九、草甸 595

十、盐生植被 596

十一、沼泽和沼泽性植被 597

第四节 植被区划 598

一、植被区划系统 598

二、植被分区概述 598

第十二章 动物界 611

第一节 陆栖脊椎动物的种群特征与地理区划 611

一、陆栖脊椎动物的种群特征与分布 611

二、陆栖脊椎动物地理区划 614

第二节 兽类 620

一、兽类区系 620

二、兽类的生态地理分布 621

三、狩猎兽类 624

四、主要经济兽类 627

第三节 鸟类 629

一、鸟类区系组成 629

二、主要经济鸟类及利用 631

三、几种鸟类的历史变迁 633

第四节 两栖类和爬行类 634

一、主要种类及其分布 634

二、经济两栖、爬行动物 635

三、主要蛇类及其养殖 636

第五节 鱼类 638

一、鱼类研究简况 638

二、鱼类资源的地理分布 639

三、主要的资源鱼类 639

第六节 珍稀动物 639

一、概况 639

二、主要珍稀动物 640

第七节 药用动物 648

一、药用动物种类和用途 648

二、主要药用动物及其养殖 648

第八节 野生经济动物(脊椎)的保护和利用 653

一、人类经济活动对陕西省野生动物的影响 653

二、野生动物资源的利用 653

三、野生经济动物的保护 655

四、野生经济动物的驯养 657

五、有害动物防除 659

第九节 主要饲养动物 661

一、家畜 661

二、家禽 664

三、养鱼 666

第十三章 陕西省地理区划 678

第一节 陕西省在全国地理区划中的区位 678

一、历史时期地理区的划分 678

二、建国后地理区的划分 679

第二节 建国后制订的陕西省地理区划方案 681

一、省级地理区划方案 682

二、地(市)级地理区划方案 686

第三节 本志制订的陕西省地理区划 690

一、地理区划的意义及目的 690

二、区划的原则 691

三、区划的等级单位及命名 693

第十四章 长城沿线风沙滩地区 697

第一节 区域范围及其分区 697

第二节 地域开发 700

第三节 自然环境 703

一、气候 703

二、水系 704

三、土壤 704

四、植被 705

五、动物界 705

第四节 土地类型与矿产资源 706

一、土地类型 706

二、矿产资源 710

第五节 风沙成因、危害及治理 712

一、史前时期陕北沙区生态环境 712

二、风沙成因 713

三、风沙危害 716

四、风沙治理 717

五、滩地的开发利用 720

第六节 人口与经济 721

一、人口 721

二、农业 721

三、工业 722

四、交通运输业 723

五、文物古迹和旅游资源 723

第十五章 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 725

第一节 区域范围及其分区 725

第二节 地域开发 727

第三节 自然环境 731

一、地质构造 731

二、地貌 732

三、气候 733

四、河流与地下水 734

五、土壤与植被 737

第四节 土地类型与矿产资源 738

一、土地类型 738

二、矿产资源 741

第五节 水土流失与水土保持 744

一、水土流失现状及危害 744

二、水土流失的历史演变、成因及发展规律 745

三、侵蚀的方式、形态及其空间分布 748

四、水土流失类型区 750

五、主要水土保持措施及其效益 751

六、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 753

第六节 人口与经济 753

一、人口 753

二、农业 754

三、工业 755

四、交通运输业 756

第十六章 关中平原盆地区 757

第一节 区域范围及其分区 757

第二节 地域开发 760

一、古代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760

二、农业文明的发祥地 762

三、水利灌溉事业的发展 764

四、手工业生产的发展 766

第三节 自然环境 769

一、地质构造 769

二、地貌 770

三、气候 772

四、河流 776

五、地下水 784

六、植被与土壤 785

第四节 河道整治与滩、碱、易涝地的改造利用 786

一、河道整治 786

二、沙滩地的开发利用 789

三、盐碱、易涝地的治理 791

第五节 人口与经济 792

一、人口与聚落 793

二、农业 793

三、工业 795

四、交通运输业 797

五、旅游业 798

第十七章 陕南秦巴山地区 799

第一节 区域范围及其分区 799

第二节 地域开发 803

一、早期开发与县的设置 803

二、交通道路的开辟 804

三、人口、垦殖与景观变迁 807

第三节 自然环境与资源 809

一、地貌 809

二、气候 810

三、河流与地下水 811

四、生物资源 816

五、矿产资源 820

第四节 山地灾害及防治 822

一、山地灾害类型分布及危害 822

二、山地灾害成因 823

三、山地灾害的治理 825

第五节 人口与经济 826

一、区域经济特点 826

二、人口 827

三、农业 827

四、工业 830

五、交通运输业 831

第十八章 自然灾害及其防治对象 833

第一节 干旱 833

一、概况 833

二、重大灾害纪实 834

第二节 暴雨洪涛 838

一、概况 838

二、重大灾害纪实 840

三、防洪对策 845

第三节 雹灾 845

一、灾情概况 845

二、重大灾情纪录 845

第四节 地震 847

一、概况 847

二、强震纪实 848

三、防震对策 849

第五节 地裂缝、滑坡、泥石流 850

一、概况 850

二、地裂缝、滑坡、泥石流灾害纪实 850

三、防治对策 855

第六节 农林病虫害 856

一、灾情概况 856

二、重灾纪实 856

三、防治对策 857

第七节 自然灾害的综合分析 858

第十九章 自然保护区与风景名胜区 863

第一节 资源特点与自然保护区的建立 863

一、资源特点 863

二、自然保护区的建立 864

第二节 各自然保护区简况 866

一、已建自然保护区 866

二、筹建中的自然保护区点 872

第三节 风景名胜区 877

后记 881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