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中共福建地方史  社会主义时期
中共福建地方史  社会主义时期

中共福建地方史 社会主义时期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3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室著;林强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8
  • ISBN:9787507326512
  • 页数:1378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从1947年福建人民民主政权的建立一直写到2007年大力推进两个先行区建设,是一部史料翔实丰富,论述客观公正的地方史稿。
《中共福建地方史 社会主义时期》目录

绪论 1

第一编 人民民主政权的建立和党的新民主主义建国纲领的实施(1949年10月—1952年12月)第一章 人民民主政权的建立 9

第一节 解放初期福建的形势和党面临的任务 9

一、解放初期福建的政治经济形势 9

二、中共福建省委、福建省人民政府的成立 12

第二节 城市的接管和社会改造 14

一、城市接管工作的全面展开 14

二、城乡的民主改革与社会改造 22

第三节 各级党组织与人民民主政权的全面建立 30

一、地(市)县党组织和人民政府的建立 30

二、省各界代表会议的召开和各人民团体的建立 35

第二章 巩固人民民主政权的斗争 42

第一节 剿匪斗争和抗美援朝运动 42

一、清剿土匪的斗争 42

二、抗美援朝运动 49

第二节 土地改革运动 56

一、土改前福建土地占有状况 56

二、土改运动的准备和发动 58

三、土改运动的基本完成 61

第三节 镇压反革命 68

一、反革命分子的破坏活动 68

二、镇压反革命运动的开展 70

第三章 经济秩序的整顿和国民经济的恢复 75

第一节 经济秩序的整顿 75

一、国营经济的建立和统一财经工作 75

二、复工复业和合理调整工商业 79

第二节 党组织的清理整顿和“三反”、“五反”运动 86

一、党组织的清理整顿 86

二、“三反”、“五反”运动 92

第三节 国民经济的全面恢复 98

一、党领导的统一战线在福建的形成 98

二、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初步发展 102

第二编 社会主义制度的初步建立(1953年1月——1956年5月) 109

第四章 总路线的宣传贯彻和党组织的整顿发展 109

第一节 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宣传贯彻 109

一、总路线的宣传教育 109

二、福建“一五”计划的制定 112

第二节 党组织的整顿发展 116

一、“新三反”运动和整党建党工作 116

二、城工部冤案的平反 121

三、曾镜冰案件的审查工作 125

第五章 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127

第一节 农业合作化运动 127

一、互助组应运而生 127

二、初级农业合作化的基本实现 132

三、高级农业合作社的超常规发展 138

四、供销合作社和信用合作社的普遍建立 142

第二节 对手工业和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48

一、手工业的合作化运动 148

二、对私营工商业改造的逐步推进 151

三、全行业公私合营的胜利完成 156

第六章 福建前线的对敌斗争 162

第一节 加强战备,巩固海防 162

一、进攻金门的失利与东山岛的解放 162

二、加强海防建设 167

第二节 东山岛保卫战和“九三”炮击金门 173

一、东山岛保卫战 173

二、“九三”炮击金门 178

第七章 民主法制建设的推进和有计划经济建设的开始 181

第一节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 181

一、普选人民代表 181

二、福建省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184

第二节 有计划经济建设的开始 186

一、福建工业化的起步 186

二、福建“一五”计划的提前完成 190

第三编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1956年6月——1966年4月) 201

第八章 福建经济建设方略的初步探索与失误 201

第一节 探索的良好开端 201

一、中共福建省第一次代表大会的召开 201

二、党的八大精神的贯彻 208

第二节 整风 215

一、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的凸现 215

二、整风运动的初步展开 220

第三节 反右派斗争 225

一、从整风到反右派斗争的转变 225

二、农村大鸣大放大辩论 234

第四节 反“地方主义”与处理“不纯干部” 238

一、反“地方主义” 238

二、处理“不纯干部” 246

第九章 “大跃进”和农村人民公社化的迅猛发展 251

第一节 “大跃进”运动的掀起 251

一、“大跃进”序幕的揭开 251

二、农业战线竞放“卫星” 255

三、“双反双比”运动的开展 263

四、“拔白旗、插红旗”斗争 266

第二节 “大跃进”运动的全面展开 270

一、地方工业遍地开花 270

二、全民大炼钢铁 274

三、文教等战线的“跃进” 281

四、三明工业城的崛起 286

第三节 农村人民公社化的迅猛发展 290

一、合作社向人民公社的急速转变 290

二、农村人民公社体制的构建 294

第十章 纠“左”过程中的曲折 299

第一节 初步纠“左”的努力 299

一、整顿人民公社 299

二、调整“大跃进”的指标和生产安排 307

三、缓解市场供应的紧张状况 310

四、算账整风,纠正干部不正之风 316

第二节 “反右倾”斗争的开展与继续“大跃进” 319

一、“反右倾”斗争的开展 319

二、“大跃进”的继续 324

三、城市人民公社的建立与公共食堂的恢复 332

四、国民经济困难局面的出现 336

五、应急措施的出台 342

第三节 《紧急指示信》的贯彻执行 347

一、“共产风”的纠正 347

二、努力解决群众生产生活问题 350

三、大力压缩减少城镇人口 354

第十一章 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360

第一节 从农业入手调整国民经济 360

一、整风整社 360

二、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366

三、农村政策的调整 371

第二节 以压缩为主线的工业调整 378

一、实施工业支援农业和林业的方针 378

二、调整工业内部结构 381

三、强化工业企业的整顿和管理 386

第三节 统一思想认识,加大调整力度 390

一、“七千人大会”精神的贯彻 390

二、大幅度调低经济发展指标 394

三、对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初步探索 396

第十二章 国民经济调整向各领域拓展 400

第一节 城市政策的调整 400

一、精兵简政,提高生产效率 400

二、清仓核算,挖掘物资潜力 403

三、疏通商业渠道,保障市场供给 405

第二节 侨务政策的调整 408

一、归国华侨的接待与安置 408

二、侨务工作中“左”的倾向的纠正 412

第三节 政治关系的调整 418

一、对党员干部的甄别平反 418

二、调解各类社会矛盾 424

三、反对商品走后门 429

四、弘扬谷文昌精神与龙江风格 434

第十三章 海防前线的对敌斗争 441

第一节 炮击金门 441

一、世界注目的海峡局势 441

二、“八·二三”炮战 447

三、“打而不登,封而不死” 450

第二节 加强沿海前线的战备 458

一、海峡两岸局势再度紧张 458

二、实施“支前第一、生产第一”的方针 460

三、粉碎国民党军的窜扰 464

第十四章 经济调整基本完成与“左”倾错误再度抬头 468

第一节 “小三线”建设与经济调整继续运行 468

一、加强战备与经济发展规划的调整 468

二、加强山区基础设施的建设 473

三、区域经济布局的变化 475

四、经济调整由被动转为主动 478

第二节 “左”倾错误日趋严重 482

一、对包产到户的批判 482

二、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485

三、城市“五反”运动 491

四、国民经济调整基本完成 495

五、意识形态领域“左”倾日趋严重 501

第四编 “文化大革命”的内乱与抗争(1966年5月——1976年10月) 507

第十五章 从内乱到省革委会的成立 507

第一节 内乱局面的形成 507

一、“文化大革命”之初的福建 507

二、“破四旧”与“炮打司令部” 512

三、各级党政领导机关的瘫痪 517

第二节 福建省革命委员会的成立 521

一、省军事管制委员会的成立 521

二、武斗的升级与“大联合”的进行 527

三、“三结合”的省革命委员会的建立 535

四、经济建设的全面混乱与倒退 539

第十六章 “斗、批、改”运动 541

第一节 “斗、批、改”运动的开展 541

一、清理阶级队伍 541

二、“一打三反”运动 545

三、干部下放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548

四、党组织的整顿和中共福建省第二次代表大会的召开 555

第二节 被扭曲的经济建设 558

一、以备战为中心的“小三线”建设 558

二、工商业大滑坡 561

三、“以粮为纲”的贯彻及所造成的危害 563

第十七章 纠正极左思潮的努力及其受挫 566

第一节 短暂的纠“左”整顿 566

一、“解放”干部 566

二、整顿工农业生产 571

第二节 “批林批孔”运动 576

一、中央9号文件的由来 576

二、“四联会”的召开 578

第十八章 卓有成效的整顿 583

第一节 领导班子的整顿与党的政策的落实 583

一、批派性与整顿领导班子 583

二、落实党的政策 588

第二节 国民经济的整顿 590

一、工业的整顿 590

二、农村经济的整顿 594

三、“农业学大寨”运动 596

第十九章 艰难的抗争与粉碎“四人帮”的胜利 600

第一节 “反击右倾翻案风” 600

一、逼迫“廖、马、林”“转弯子” 600

二、造反派煽动夺权与“打、砸、抢” 603

第二节 粉碎“四人帮”的胜利 607

一、对“四人帮”的抗争与愤怒声讨 607

二、“四人帮”在福建帮派势力的覆亡 610

三、国民经济在曲折中缓慢发展 614

四、福建在“文化大革命”中的巨大损失 618

第五编 党在徘徊中前进(1976年11月——1978年11月) 627

第二十章 正本清源和拨乱反正的局部开展 627

第一节 开展“一批二打三整顿”工作 627

一、揭批查“四人帮”在福建的帮派体系 627

二、开展“双打”斗争 633

三、整顿工作和小整风运动 636

第二节 初步调整社会关系 640

一、着手平反“文化大革命”中的冤假错案 640

二、初步落实党的政策 645

第二十一章 国民经济的整顿和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649

第一节 国民经济的整顿 649

一、工农业生产的整顿和恢复 649

二、科学教育事业的整顿和复苏 652

三、经济工作中的新失误 656

第二节 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659

一、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开展 659

二、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补课” 662

第六编 伟大的历史转折与以农村为重点的改革(1978年12月——1984年9月) 669

第二十二章 拨乱反正,实现工作重点转移 669

第一节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贯彻 669

一、工作重点的转移 669

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的提出 676

三、中共福建省第三次代表大会的召开 680

第二节 平反冤假错案与落实政策 684

一、全面平反冤假错案 684

二、落实统战政策,调整社会关系 689

三、处理福建地下党历史遗留问题 696

第三节 经济调整和发展思路的提出 705

一、“调整、改革、整顿、提高”方针的贯彻 705

二、“突破中间,武装两头”设想的实施 712

第二十三章 农村改革的突破性进展 719

第一节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719

一、农业生产责任制的缓慢推进 719

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全面落实 726

第二节 调整农村政策,促进全面发展 735

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735

二、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 738

第二十四章 走上对外开放之路 744

第一节 “特殊政策、灵活措施”的实施 744

一、对外开放的起步 744

二、解放思想,扩大开放 748

第二节 厦门经济特区的建立 753

一、厦门经济特区的筹建 753

二、邓小平视察厦门经济特区与特区范围的扩大 762

第三节 探索开放方略 770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770

二、大做侨、台文章 774

三、加强统战,形成合力 779

四、打击经济犯罪,维护社会治安 785

第二十五章 大念“山海经”,促进商品生产 790

第一节 “山海经”战略的实施 790

一、解放思想,认识省情 790

二、发挥优势,开发山海 795

第二节 搞活农村经济,促进商品生产 801

一、流通体制的改革 801

二、实行撤社建乡、政社分设 808

三、专业户和联合体的涌现 810

四、社队企业的崛起 817

第二十六章 探索发展路子,提供思想组织保证 824

第一节 走“以智取胜”之路 824

一、“以智取胜”战略的提出 824

二、重视教育,打好基础 829

三、加强科技事业 836

第二节 加强党的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 842

一、转变思想观念 842

二、加强领导班子和基层组织建设 847

三、民主法制的重建 854

第三节 精神文明建设的起步 863

一、农村“四三二”活动和城市文明礼貌月活动 863

二、学习三明,推进全省精神文明建设 870

三、加强文化建设,做好舆论导向 876

第七编 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1984年10月——1991年12月) 889

第二十七章 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 889

第一节 “包”字进城,搞活城市经济 889

一、农村变革呼唤城市改革到来 889

二、“松绑”放权与扩大企业自主权 892

三、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起步 901

第二节 全面整党,促进改革开放 908

一、分批整党与清“左”、“纠风” 908

二、中共福建省第四次代表大会的召开 915

第三节 加快经济、科教体制改革 918

一、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918

二、教育科技体制改革不断深入 926

第二十八章 发展外向型经济、乡镇企业和扶贫开发 935

第一节 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 935

一、发展外向型经济决议的形成 935

二、“两条线”发展外向型经济 940

三、闽台交往和经贸合作的发展 948

第二节 乡镇企业的迅猛发展 956

一、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956

二、乡镇企业的“四上一提高” 963

三、福建乡镇企业发展特色与“泉州模式” 969

第三节 “三五八”规划与扶贫工作 975

一、“三五八”扶贫规划的制定 975

二、六年扶贫脱贫工作初见成效 981

第二十九章 综合改革“先行一步” 988

第一节 综合改革与探索 988

一、沿海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确立 988

二、政治体制改革的尝试 993

三、综合改革试验区的设立 998

四、“市场取向”配套改革的探索 1004

第二节 制止动乱和治理整顿 1013

一、制止动乱与社教活动 1013

二、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 1019

第三十章 推进改革开放更快更好发展 1027

第一节 新的战略目标的制定 1027

一、江泽民视察福建 1027

二、中共福建省第五次代表大会的召开 1031

三、实现新的战略目标的途径 1036

第二节 着力夯实经济基础 1039

一、加强农业综合开发 1039

二、调整产业政策,加快基础建设 1046

第三节 优化资源配置,培育市场体系 1051

一、调整经济结构,发展第三产业 1051

二、市场体系和开放开发格局的初步形成 1057

第三十一章 党建大气候的形成和社会事业的发展 1064

第一节 党建大气候的形成 1064

一、抓紧党的思想和组织建设 1064

二、端正党风与从严治党 1070

第二节 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和统战工作 1075

一、加强“三项”根本政治制度建设 1075

二、继续“严打”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1084

第三节 发展社会事业和精神文明建设 1092

一、人口增长控制和生态环境保护 1092

二、社会科学与文化事业的繁荣 1096

三、精神文明建设向前推进 1102

第八篇 迈向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阶段(1992年1月—2007年12月) 1111

第三十二章 增创改革开放新优势 1111

第一节 加快闽东南开放开发 1111

一、邓小平南方谈话与党的十四大精神的贯彻 1111

二、闽东南开放开发战略的确立 1116

三、以公路“先行工程”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 1119

第二节 江泽民视察福建和中共福建省第六次代表大会的召开 1126

一、江泽民视察福建和“增创新优势,更上一层楼”活动 1126

二、省委经济形势分析会制度的建立 1130

三、中共福建省第六次代表大会的召开 1133

第三节 维护稳定,凝聚力量 1137

一、社会稳定工作不断加强 1137

二、新时期统一战线工作的巩固和发展 1143

三、双拥工作谱写新篇 1151

第三十三章 建设海峡西岸繁荣带 1159

第一节 抓住机遇,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繁荣带 1159

一、海峡西岸繁荣带战略的提出 1159

二、改善投资环境热潮的兴起 1164

三、闽台关系发展取得新突破 1169

第二节 对外开放向纵深发展 1176

一、开放型经济在调整中不断提高 1176

二、闽台经贸合作稳步发展 1180

三、闽港澳经贸合作迅速发展 1187

四、闽侨经济合作不断拓展 1191

第三节 加强经济协作和扶贫攻坚 1195

一、山海协作,联动发展 1195

二、打响扶贫攻坚仗 1201

第四节 科教兴省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1209

一、科教兴省战略的提出与实施 1209

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贯彻实施 1215

第三十四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 1221

第一节 改革向纵深推进 1221

一、国企改革进入攻坚阶段 1221

二、再就业工程的实施 1230

三、宏观经济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 1237

四、社会保障体制改革的全面开展 1242

五、农村改革平稳推进 1248

第二节 加快经济市场化步伐 1251

一、市场体系逐步完善 1251

二、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壮大 1256

三、农业产业化的蓬勃发展 1259

第三十五章 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1263

第一节 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落实 1263

一、聚精会神抓党的建设 1263

二、扎实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1271

三、基层党组织建设日益增强 1275

第二节 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深入发展 1281

一、精神文明建设进入规范提高、联动发展阶段 1281

二、建设文化强省 1287

三、民主法制建设稳步推进 1295

第三节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深入推进 1306

一、坚决查处违纪违法案件 1306

二、探索建立反腐倡廉长效机制 1313

三、扎实推进机关效能建设 1317

第三十六章 坚持科学发展,全面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 1322

第一节 破解发展难题 1322

一、“四个专题”调研 1322

二、中共福建省第七次代表大会的召开 1326

三、构建三条战略通道 1330

第二节 全面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 1333

一、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战略的提出 1333

二、开创闽台关系新阶段 1336

三、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1341

四、着力改善民生 1345

五、率先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1348

六、创新农村工作机制,推进新农村建设 1353

七、建设“平安福建”,促进和谐稳定 1358

第三节 中共福建省第八次代表大会的召开与两个先行区建设的推进 1366

一、胡锦涛视察福建 1366

二、中共福建省第八次代表大会的召开 1370

三、大力推进两个先行区建设 1372

后记 1377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