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教程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教程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教程PDF电子书下载

哲学宗教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刘怀光,周玉清,韩法明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6
  • ISBN:7800913414
  • 页数:357 页
图书介绍: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教程》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哲学及其基本问题 1

一、什么是哲学 1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 3

三、哲学的历史发展 5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伟大变革 10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 10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2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改革开放的中国 16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16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与青年学生人生道路的选择 19

第二章 物质与意识 23

第一节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23

一、世界的多样性与统一性 23

二、世界的物质性 32

第二节 物质存在的根本方式与形式 42

一、运动和静止 42

二、时间与空间 46

第三节 意识的本质和作用 51

一、意识的起源及其本质 51

二、意识的结构、能动作用及其一般特点 60

第三章 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69

第一节 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 69

一、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 69

二、联系的多样性和条件性 72

第二节 世界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76

一、事物的联系构成运动变化 76

二、发展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78

第三节 揭示物质世界联系发展的本质和规律 81

一、从各种联系揭示事物发展的规律性 81

二、唯物辩证法的科学体系 93

第四章 对立统一规律 98

第一节 矛盾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 98

一、矛盾的统一性和斗争性 98

二、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105

第二节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112

一、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含义 112

二、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122

第五章 质量互变规律……(127 )第一节 质、量、度 127

一、事物的质 127

二、事物的量 130

三、事物的度 134

第二节 量变和质变及其相互关系 137

一、量变和质变 137

二、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139

三、量变和质变的相互渗透 145

四、质量互变规律的内容和形式 149

第六章 否定之否定规律 155

第一节 辩证的否定 155

一、肯定与否定 155

二、辩证的否定 158

第二节 否定之否定 163

一、否定之否定过程及其特点 163

二、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168

第七章 实践与认识 173

第一节 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 173

一、实践与主、客体关系 173

二、实践与主观世界、客观世界的改造 180

第二节 以实践为基础的能动反映论 184

一、认识的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184

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189

三、实践与认识的辩证运动 192

第八章 真理与价值 200

第一节 真理 200

一、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200

二、真理与谬误 204

三、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206

第二节 价值 210

一、价值的本质 210

二、价值评价 212

三、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 215

第九章 社会历史的物质性 219

第一节 人类社会的形成及其物质生活条件 219

一、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的飞跃 219

二、人类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 224

第二节 人的自觉活动与社会发展的规律性 230

一、人的自觉活动与社会发展规律的客观性 230

二、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 234

三、两种历史观的对立 237

第十章 社会历史的内在矛盾与社会历史的发展 242

第一节 社会的基本矛盾 242

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242

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249

三、社会基本矛盾的辩证运动 253

第二节 阶级和阶级斗争 255

一、阶级与阶级结构的演变 255

二、阶级斗争的历史作用 260

第三节 国家与革命 264

一、国家是阶级斗争不可调和的产物 264

二、社会革命是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力量 270

第十一章 社会意识 276

第一节 社会意识及其结构 276

一、社会意识的一般特点 276

二、社会意识的结构 282

第二节 社会意识诸形式 287

一、社会意识诸形式的特点和作用 287

二、社会意识诸形式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296

第十二章 人在社会历史中的地位和作用 300

第一节 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中的地位和作用 300

一、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中的地位 300

二、人民群众创造历史活动的社会制约性 308

三、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311

第二节 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316

一、个人的作用与历史发展的合力 316

二、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 320

三、无产阶级领袖的作用 324

第十三章 人的解放与社会历史发展的趋势 331

第一节 人的本质与人的自由 331

一、人的本质和价值 331

二、人的自由及其实现 337

第二节 社会进步与共产主义 344

一、社会进步与文明发展 344

二、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实现共产主义 35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