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中国美学全史  第1卷  论美学、美与中国古代美学精神
中国美学全史  第1卷  论美学、美与中国古代美学精神

中国美学全史 第1卷 论美学、美与中国古代美学精神PDF电子书下载

哲学宗教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祁志祥著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8
  • ISBN:9787208152151
  • 页数:387 页
图书介绍:本书书写现代以来中国美学向现代美学学科转型取得的标志性成果,勾画现代中国美学的历史演进脉络。
《中国美学全史 第1卷 论美学、美与中国古代美学精神》目录
标签:美学 精神

绪论:中国美学史的历史演变与时代特征 1

一、先秦两汉:中国古代美学的奠基期 1

二、魏晋南北朝:中国古代美学的突破期 5

三、隋唐宋元:中国古代美学的发展期 6

四、明清:中国古代美学的综合期 10

五、近代至当代:中国现代美学学科的转型期 17

第一编 论美学、美与中国古代美学精神 23

第一章 “美学”的学科定义及中国美学史的考察范围 23

一、鲍姆嘉通:美学是感觉学、情感学 24

二、黑格尔:“美学”是“艺术哲学” 27

三、各国辞典最初对“美学”的定义:研究现实和艺术中的美的哲学分支 30

四、现代“美学”定义的转向:研究审美关系、审美活动的“审美学” 31

五、美学是研究美及其审美经验的哲学学科 33

第二章 论“美”是有价值的乐感对象 38

一、“美”的基本义项:美是“愉快的对象”或“客观化的愉快” 40

二、美的完整语义:美是有价值的五官快感对象和心灵愉悦对象 48

三、“美”的客观标准:乐感的普遍有效性 63

四、“美”为一切有感觉功能的动物体而存在 67

第三章 中国古代美论的五大互补形态 78

一、以“味”为美:中国古代关于美本质的哲学认知 80

二、以“心”为美:中国古代关于美本质的价值界定之一 88

三、以“道”为美:中国古代关于美本质的价值界定之二 99

四、以“文”为美:中国古代关于形式美的理论认知 114

五、同构为美:中国古代关于美的心理本质的界说 127

第四章 儒家美论:中国古代主要哲学派别特殊美论之一 140

一、“比德”为美:儒家论自然美 140

二、“风骨”为美:儒家论人格美 153

三、“中和”为美:儒家论社会美 157

四、“节情”为美:儒家论情感美 166

五、“沉郁”为美:儒家论艺术内涵美 180

六、“中的”为“工”:儒家论文艺形式美 183

第五章 道家美论:中国古代主要哲学派别特殊美论之二 193

一、以“无”为美:道家论至美在无限 193

二、以“妙”为美:道家论美在有中通无 209

三、以“淡”为美:道家论大浓化淡之美 220

四、以“柔”为美:道家论以退为进的人生美 229

五、“自然”为美:道家论美的无意识性 232

六、“生气”为美:道家论美在生命 246

七、“适性”为美:道家论美的自主性和自由性 256

第六章 佛教美论:中国古代主要哲学派别特殊美论之三 264

一、色即是空:佛教对现实美的基本否定 264

二、“涅槃极乐”:佛教对本体美的独特肯定 271

三、“甘露”“醍醐”:佛教对味觉美的变相肯定 291

四、“光明”为美:佛教对视觉美的变相肯定之一 295

五、以“圆”为美:佛教对视觉美的变相肯定之二 304

六、以“十”为美:佛教对视觉美的变相肯定之三 310

七、以“相”为美:佛教对视觉美的变相肯定之四 316

八、“法音”为美:佛教对听觉美的变相肯定 320

九、以“香”为美:佛教对嗅觉美的变相肯定 324

十、“莲花”为美:佛教对世俗美的变相肯定 326

十一、“七宝”为美:佛教对功利美的变相肯定 329

第七章 中国文学与美的关系的历史考察 334

一、中国古代:美并非文学的必备特征 334

二、中国古代存在着丰富的关于文学的美学思想 338

三、近代以来:文学与美结下不解之缘 341

第八章 中国古代文艺美学的主体表现精神 345

一、创作过程论中的主体精神 346

二、文学作品论中的主体精神 348

三、作品鉴赏论中的主体精神 350

第九章“意象”说:中国古代艺术审美特征论 353

一、“意象”说的历史演变脉络 353

二、“意境”范畴的审美意涵 358

三、“意境”与“形象”“典型”的异同 359

第十章 中国古代的美感特征论 362

一、美感的愉乐性 362

二、美感的直觉性 366

三、美感的主观性 368

四、美感的客观性 370

五、美感的真实性 372

第十一章 中国古代的审美方法论 376

一、“咀嚼回味”的“体味”方法 376

二、“以物观物”的“静观”方法 379

三、“以我观物”的“情观”方法 38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