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地理
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PDF电子书下载

历史地理

  • 电子书积分:16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宋)司马光著;弘丰译注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6
  • ISBN:9787519020743
  • 页数:512 页
图书介绍:《资治通鉴》是司马光及其助刘攽、刘怒、范祖禹等根据大量的史料,历时19年编纂而成的一部编年体史书,记载了上起周威烈士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下讫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共1362年的历史。书中描绘了战略至五代期间的历史发展脉络,探讨了秦、汉、晋、隋、唐等统一的王朝和战国七雄、魏蜀吴三国、五胡十六国、南北朝、五代十国等几十个政权的盛衰之由,生动地刻画了帝王将相们的为政治国、待人处世之道,以及他们在历史旋涡中的生死悲欢。时至今日,《资治通鉴》仍是一本了解和学习中国历史的必读之书。本次出版精选部分章节。
《资治通鉴》目录

魏文侯问相于李克 1

智伯之亡 2

魏武侯与吴起论山河之固 9

子思言苟变于卫侯 10

子思言于卫侯 11

齐威王辨臣之毁誉 12

秦孝公、卫鞅变法 13

齐威王与魏惠王论国宝 18

韩昭侯不仕申不害从兄 20

商君之死 21

孟尝君用谏 23

司马错论伐蜀 24

燕王哙务虚名而乱国 26

孟子答齐宣王 28

张仪诳楚 30

郭隗之招贤策 32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34

廉颇负荆请罪 36

田单克狄 38

赵奢收租税 40

触龙说赵太后 41

赵王以名任赵括为将 43

毛遂自荐 46

李斯谏逐客令 48

齐王建之亡国 50

秦始皇焚书坑儒 53

赵高擅权 56

刘邦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 70

韩信拜将 72

刘邦用陈平 77

韩信大破赵军 79

项羽之败 82

汉高帝论得天下 85

汉高帝赦季布,斩丁公 86

汉高帝封萧何 88

汉高帝封雍齿为侯 90

冒顿灭东胡 92

贯高不累赵王张敖 93

马上得之,焉能马上治之 97

栾布哭彭越 98

汉高帝纳谏赦萧何 100

萧规曹随 102

王陵失相 104

周勃安刘 105

南越王赵佗改号 111

张释之依法论罪 115

汉文帝召罢季布 116

晁错言贵粟 117

冯唐不知忌讳 122

周亚夫治军 124

汉文帝遗诏 126

文景之治 129

汲黯矫制赈贫民 131

汲黯面折汉武帝 132

李广与程不识为将 133

卫青功高不骄 135

汲黯谏汉武帝勿杀贤才 138

汉武帝以腹诽诛颜异 139

苏武持节不辱 140

汉武帝罪己诏 146

汉武帝以法论处昭平君 149

隽不疑收缚伪卫太子 151

汉昭帝为霍光释诬 153

霍光废黜昌邑王 157

夏侯胜非议诏书 165

汉宣帝注重太守 167

丙吉不言己功 168

张安世举贤不望私谢 169

疏广不为子孙立产业 171

汉宣帝责太子 172

石显之变诈 173

侯应论罢边十不可 176

王莽未篡时之谦恭下士 180

朱云直谏 182

大司农孙宝免官 184

祭遵奉法不避 185

光武帝不计前仇降朱鲔 186

光武帝敕冯异讨敌之策 187

宋弘之为人 189

任延不奉“善事上官”诏 190

郅恽拒关 191

光武帝偃干戈修文德 192

光武帝查办度田不实官吏 194

强项令董宣 196

马援不服老 197

马援寄书诫兄子 198

汉明帝尊师 200

寋朗奏楚狱多冤 201

马太后拒封外戚 205

孔僖自讼 209

班固、司马光论汉武帝 211

班超诫任尚 212

杨震拒赠金 213

周举劾左雄 215

苏章为冀州刺史 216

李云露布上书 217

蔡邕建议废除“三互法” 220

吕范愿暂领都督 221

刘备三顾茅庐 222

曹操杀孔融 225

崔琰、毛玠并典选举 226

曹操惟才是举 227

孙权教吕蒙读书 229

诸葛亮论治蜀之要 230

曹操杀杨修 232

辛毗谏魏文帝勿徙冀州民 233

杨颙谏孔明 234

吴王重用吕范而不用周谷 236

张纮留笺 237

刘晔巧诈 238

是仪据实答问 240

晋武帝赏罚不明 241

刘毅直言 243

苟晞不徇私情 244

祖逖誓复中原 244

隗瑾非议“举过有赏” 246

游子远谏赵帝刘曜 247

石勒不记布衣之恨 250

陶侃在荆州 251

王猛严治违法贵戚 253

孙盛坚决不改史实 254

谢安不惧桓温 255

苻坚兵败淝水 256

宋武帝刘裕节俭 266

阿柴临终训子 267

魏太武帝拓跋焘之为人 268

崔浩认错 270

古弼奏事 271

高允宁死不易辞 273

高允谏魏太子勿营园田取利 277

高允好切谏 279

张白泽谏魏献文帝班禄以酬廉吏 281

魏献文帝罢门、房之诛 282

范缜不卖论取官 284

魏孝文帝严惩贪污受贿 285

魏孝文帝以考绩黜陟百官 287

魏孝文帝自为诏策 289

魏孝文帝断北语而从正音 290

魏孝文帝大义废太子 292

源怀按察官吏 293

梁武帝之屈法 295

高道穆不避帝姊 295

梁昭明太子之贤 296

宇文泰擢用苏绰 297

魏收撰《魏书》 299

北周武帝不诛叛臣 300

梁彦光治相州 301

隋文帝免秦王官 303

赵绰执法一心 304

独孤后谗害高颎 307

韦云起直言不便事 311

梁毗上书劾杨素 312

隋文帝之为政 316

隋炀帝向诸番夸富 317

萧瑀受敕必勘审 318

李素立谏唐高祖守法 320

李世民开文学馆 321

韦仁寿检校南宁州都督 322

玄武门之变 324

唐太宗论功定赏 335

魏征不肯署敕点中男 337

唐太宗陷入于法 338

唐太宗降宗室郡王为县公 340

唐太宗与群臣论止盗 341

杜淹心服善言 342

唐太宗论弓矢 343

戴胄犯颜执法 344

崔仁师治狱 345

非无贤才,患不知人 346

魏征愿为良臣,不为忠臣 347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348

唐太宗畏魏征 350

唐太宗令群臣论执诏敕 351

房玄龄善谋,杜如晦能断 352

唐太宗论隋文帝 353

魏征不面从而后言 355

唐太宗与魏征论用人 356

魏征谏止封禅 357

长孙皇后赞魏征 358

唐太宗以长孙无忌为司空 360

唐太宗纳谏不如曩时 361

魏征谏太宗勿以私爱忘公义 362

长孙皇后仁孝俭素 363

柳范面折唐太宗 366

魏征上疏论人主之“十思” 367

唐太宗与房玄龄、魏征论创业与守成 368

房玄龄问北门营缮 369

唐太宗命史官直书其事 370

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372

当谏其渐 373

唐太宗亲载房玄龄还宫 374

唐太宗论其成功之由 375

唐太宗诫太子 377

房玄龄临终上表谏太宗 378

来济论养人之道 380

王义方奏弹李义府 381

赵持满不自诬 383

武后擅权 384

狄仁杰谏高宗勿以一柏杀将军 386

武太后盛开告密之门,滥杀无辜 388

魏玄同宁死不做告密人 390

来俊臣诬害狄仁杰 391

武太后不罪沈全交 394

安金藏剖胸以明实况 396

来俊臣之覆灭 397

狄仁杰为国荐贤 399

郭元振治凉州 401

武太后用岑羲 402

张柬之等谋复唐室 403

李成器让李隆基为太子 414

伴食宰相 415

姚崇力主捕蝗 417

吴兢坚不改史 419

宋璟之刚直 420

张嘉贞不营家产 421

裴光庭奏用循资格 422

韩休峭直,不干荣利 423

李林甫口蜜腹剑 424

王鉷以割剥求媚 426

安禄山以狡黠邀宠 427

王忠嗣不以数万人命易一官 429

南霁云断指求救兵 433

张巡殉难 436

李泌临别谏肃宗 439

孙待封宁死不诬人以非罪 441

段秀实责郭晞 443

郭子仪挺身往说回纥 445

郭子仪杖子 449

郭子仪奏除属吏未获准 449

刘澡阿上被贬官 450

崔祐甫除官偏滥 451

沈既济论选用之法 453

理财能臣刘晏 456

李泌为韩滉辩诬 461

陆贽谏德宗辨疑释嫌 464

唐德宗与李泌相约 467

韩滉用人各随其长 469

唐德宗入民家问乐苦 470

唐德宗与李泌论宰相 472

陆贽答德宗三事 475

裴延龄指无为有 477

陆贽谏德宗用人之失 479

杜黄裳论帝王之道 481

李绛答宪宗问 483

裴垍拒故人求官 485

许孟容抑制京畿豪强 485

李绛不进羡余 486

唐宪宗选公卿大夫子弟为婿 487

李翱上言论兴太平之政 489

唐玄宗之政为何先理而后乱 490

韩愈谏迎佛骨被贬 491

柳公权笔谏唐穆宗 494

裴度谏唐敬宗勿幸东都 494

柳公绰为河东节度使 496

朋党之害 497

薛元赏杖杀神策军将 499

李石用人不掩其恶 501

柳公权有诤臣风采 502

李德裕论致治之要 503

仇士良教固权宠之术 504

杜悰拒选倡女入宫 505

唐宣宗责万寿公主 506

愿相公无权 508

唐宣宗顺民意擢用李行言和李君奭 509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