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书籍
德国文学史  第4卷
德国文学史  第4卷

德国文学史 第4卷PDF电子书下载

其他书籍

  • 电子书积分:16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范大灿主编
  • 出 版 社:南京市:译林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8
  • ISBN:9787544701396
  • 页数:520 页
图书介绍:《德国文学史》(第四卷)阐述了20世纪上半叶德国文学的发展过程及其发展特点。
上一篇:雷雨 日出下一篇:两交婚 平山冷燕
《德国文学史 第4卷》目录

第一章 自然主义(1880—1890) 1

第一节 概述 1

第二节 德国自然主义的兴起 3

一 德国自然主义产生的思想基础 3

二 德国自然主义的兴起及其特点 5

三 德国自然主义的中心:慕尼黑和柏林 8

第三节 自然主义戏剧创作 11

一 易卜生热和“自由舞台”的建立 11

二 阿尔诺·霍尔茨和约翰内斯·施拉夫的《泽利克一家》 13

三 格哈特·豪普特曼(1933年纳粹上台以前) 14

四 赫尔曼·苏德曼和马克斯·哈尔伯 27

第四节 自然主义小说创作 31

一 围绕左拉的辩论 31

二 “柏林小说”和“帝国首都的左拉”克雷策 32

三 霍尔茨和施拉夫文学“婚姻”的第一个结晶:小说集《哈姆雷特爸爸》 35

四 豪普特曼 36

五 赫尔曼·苏德曼和威廉·冯·波伦茨 38

第五节 自然主义诗歌 43

一 《现代诗人的性格》:第一部自然主义诗集 43

二 霍尔茨:《时代之书:一个现代人的歌》 45

第二章 世纪更迭时期的文学(1890—1910) 48

第一节 概述 48

第二节 尼采、弗洛伊德与德国现代主义文学 51

一 尼采思想:德国现代主义文学的哲学基础 52

二 弗洛伊德学说:现代主义文学的心理学基础 58

第三节 纷纭复杂的文学思潮和流派 61

一 赫尔曼·巴尔:《超越自然主义》 62

二 维也纳现代派和“青年维也纳” 64

三 颓废主义和“世纪末”情调 67

四 象征主义和唯美主义 69

五 印象主义 70

六 新浪漫主义和新古典主义 72

七 乡土文学 73

八 青春风格及其他 74

第四节 诗歌 76

一 利里恩克龙、戴默尔、道滕代和莫根施特恩 76

二 胡戈·冯·霍夫曼斯塔尔和其他奥地利诗人 84

三 施皮特勒及其他瑞士诗人 90

四 斯特凡·格奥尔格和格奥尔格派 94

五 赖纳·马利亚·里尔克 103

第五节 戏剧 117

一 弗朗克·韦德金德 117

二 阿图尔·施尼茨勒 122

三 霍夫曼斯塔尔 126

第六节 叙事文学 133

一 施拉夫、爱德华·冯·凯泽林伯爵、里卡达·胡赫和伯恩哈德·凯勒曼 133

二 施尼茨勒 137

三 瑞士小说家罗伯特·瓦尔泽和瓦尔特·西格弗里德 142

四 亨利希·曼(1933年流亡前) 144

五 托马斯·曼的早期创作(1918年以前) 149

第七节 工人文学 155

一 工人文学 155

二 马克思主义文论 157

第三章 表现主义文学(1910—1925) 161

第一节 概述 161

第二节 表现主义和达达主义 163

一 表现主义 163

二 达达主义 171

第三节 表现主义诗歌 173

一 表现主义诗集《人类的黎明》 173

二 格奥尔格·特拉克尔、恩斯特·斯塔特勒、格奥尔格·海姆等 174

三 埃尔泽·拉斯克-许勒和“风暴”派诗人 183

四 戈特弗里德·本恩 185

五 达达主义作家 187

第四节 表现主义戏剧 188

一 奥斯卡·科科施卡和恩斯特·巴拉赫 189

二 恩斯特·托勒 190

三 格奥尔格·凯泽 192

四 卡尔·斯台恩海姆 198

第五节 表现主义小说 200

一 阿尔弗雷德·德布林 200

二 莱昂哈德·弗兰克 203

第六节 弗朗茨·卡夫卡 204

第四章 魏玛共和国时期的文学(1919—1933) 215

第一节 概述 215

第二节 新实际主义 222

第三节 诗歌创作 223

一 贝希尔和本恩——表现主义诗人分道扬镳 224

二 奥斯卡·勒尔克和自然诗 228

三 实用诗:瓦尔特·梅林、埃里希·凯斯特纳和库尔特·图霍尔斯基 230

四 贝托尔特·布莱希特的诗 235

第四节 戏剧创作 239

一 魏玛共和国时期的戏剧生活 239

二 皮斯卡托的政治剧 244

三 时代剧 246

(一)弗里德里希·沃尔夫 247

(二)彼得·马丁·兰佩尔 249

四 大众剧 250

(一)厄登·冯·霍瓦特 250

(二)卡尔·楚克迈耶 253

(三)玛丽路易丝·弗莱塞尔 257

五 布莱希特和他的教育剧 260

第五节 小说创作 266

一 战争小说和反战小说 266

(一)战争小说 266

(二)反战小说 268

1.埃里希·马利亚·雷马克 269

2.阿诺尔德·茨威格 274

3.路德维希·雷恩 279

4.恩斯特·格莱泽 281

二 心理小说 283

(一)雅各布·瓦塞尔曼 283

(二)阿尔布雷希特·舍费尔 288

(三)斯蒂芬·茨威格 290

(四)布鲁诺·弗兰克 294

三 奥地利小说家 295

(一)罗伯特·穆西尔 295

(二)赫尔曼·布罗赫 300

(三)约瑟夫·罗特 304

四 探索新的叙述方法 307

(一)阿尔弗雷德·德布林的《柏林亚历山大广场》 307

(二)汉斯·亨尼·雅恩的《贝鲁佳》 312

五 坚持传统叙述方法的作家 315

(一)汉斯·法拉达 316

(二)埃里希·凯斯特纳 318

(三)赫尔曼·克斯滕 319

(四)奥斯卡·玛丽亚·格拉夫 320

六 赫尔曼·黑塞 322

七 托马斯·曼 332

第六节 无产阶级革命文学 335

一 工人文学 335

(一)埃里希·米萨姆 336

(二)马克斯·巴特尔 337

二 在《红旗》等报刊上开展的文艺论争 338

三 维利·布莱德尔和其他无产阶级革命作家 339

(一)维利·布莱德尔 339

(二)贝尔塔·拉斯克 341

(三)古斯塔夫·冯·旺根海姆 342

(四)埃贡·埃尔温·基施 342

四 德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是国际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344

第五章 第三帝国时期的文学(1933—1945) 346

第一节 概况 346

第二节 纳粹文学 352

一 法西斯文化政策和对文学的控制 353

二 民族—民间文学的传统路线 356

三 纳粹的文学理论 357

四 “民歌”:纳粹诗歌 359

五 “露天剧”:纳粹戏剧 361

六 纳粹小说 365

第三节 “内心流亡”文学和抵抗文学 369

一 “内心流亡”文学 369

(一)关于“内心流亡”的概念 369

(二)“内心流亡”的叙事作品 372

1.维尔纳·贝根格林 372

2.汉斯·法拉达 375

3.恩斯特·维歇特 376

4.约亨·克莱珀 378

5.汉斯·卡罗萨 379

(三)“内心流亡”诗歌 381

1.奥斯卡·勒尔克 381

2.威廉·莱曼 383

3.戈特弗里德·本恩 385

(四)“内心流亡”戏剧 388

1.格哈特·豪普特曼 388

2.君特·魏森博恩 390

二 反法西斯抵抗文学 391

(一)扬·佩特森 392

(二)卡尔·格林贝格、贝尔塔·瓦特斯特拉特和埃尔弗莉黛·布吕宁 393

(三)亚当·库克霍夫和维尔纳·克劳斯 394

(四)集中营文学 396

第四节 流亡文学 397

一 纳粹的迫害引起作家大逃亡 397

二 流亡中心,流亡作家的交流、文学生产和流通 400

三 关于表现主义的论争 404

四 流亡时期的小说 406

(一)时代小说和历史小说 406

(二)安娜·西格斯 409

(三)克劳斯·曼 414

(四)弗朗茨·韦弗尔 421

(五)布鲁诺·弗兰克 428

(六)利翁·福伊希特万格 430

(七)埃利亚斯·卡内蒂 437

五 流亡时期的诗歌 440

(一)埃里希·魏纳特 441

(二)约翰内斯·罗伯特·贝希尔 444

(三)埃尔泽·拉斯克-许勒 446

(四)马克斯·赫尔曼-奈塞 449

(五)内莉·萨克斯 450

六 流亡时期的戏剧 452

(一)费迪南德·布鲁克纳 454

(二)弗里德里希·沃尔夫 454

七 流亡时期的布莱希特 457

(一)“叙事剧”和布莱希特的戏剧理论 458

(二)戏剧 460

(三)诗歌 466

八 流亡时期的亨利希·曼 469

九 流亡时期的托马斯·曼 473

附录 484

主要作家作品中外文译名对照表 484

参考书目 517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