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地理
荔波县志1978-2008
荔波县志1978-2008

荔波县志1978-2008PDF电子书下载

历史地理

  • 电子书积分:2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荔波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 出 版 社:北京:方志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7
  • ISBN:9787514423808
  • 页数:928 页
图书介绍:《荔波县志(1978—2008)》是由荔波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纂的具有政府公报性质的地方综合资料。主要记述了贵州省荔波县在1978—2008年间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等诸多方面的发展状况,全面总结了荔波县在发展过程中取得的成绩和面临的问题,以便更好地为各级领导提供决策依据,为各行各业的认识了解和研究荔波县提供资料。全书的编撰在延续首轮志书的基本框架的基础上,在体例、结构、资料、语言文字等方面进行了进一步的修改完善。目前看来,该书完全符合志书的编写体例,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建设社会主义“三个文明”精神的要求,客观全面地反映了荔波县各条战线的风貌,是一部了解市情的重要地情资料书。
《荔波县志1978-2008》目录

概述 1

大事记 20

特记 革命老区县——荔波 41

第一篇 政区 地理 45

第一章 建置区划 47

第一节 建置沿革 47

第二节 行政区划 48

第二章 乡镇概况 50

第一节 玉屏镇 50

第二节 茂兰镇 52

第三节 朝阳镇 53

第四节 佳荣镇 55

第五节 立化镇 57

第六节 甲良镇 58

第七节 洞塘乡 60

第八节 方村乡 62

第九节 播尧乡 63

第十节 驾欧乡 65

第十一节 翁昂乡 66

第十二节 捞村乡 68

第十三节 水利水族乡 69

第十四节 水尧水族乡 70

第十五节 永康水族乡 72

第十六节 瑶山瑶族乡 73

第十七节 瑶麓瑶族乡 75

第三章 自然地理 76

第一节 地形 地质 地貌 76

第二节 土壤 植被 80

第三节 水文 81

第四节 气候 82

第五节 自然资源 86

第六节 自然灾害 88

第二篇 中国南方喀斯特荔波世界自然遗产地 93

第一章 自然环境与生态 95

第一节 自然环境 95

第二节 自然生态 97

第三节 自然遗产特征与价值 98

第二章 荔波自然遗产地的申报 109

第一节 组织机构 109

第二节 世界自然遗产地申报工作 110

第三章 资源保护 114

第一节 管理机构 114

第二节 资源保护规划 114

第三节 保护项目与立法 116

第四节 生态环境整治与管理 117

第五节 宣传培训教育 119

第六节 巡查与监督 121

第四章 科研考察与合作项目 123

第一节 国内专家科研考察 123

第二节 国外专家科研考察 125

第三节 国际国内合作交流 128

附一:中国南方喀斯特荔波世界自然遗产地详图 129

附二:世界遗产委员会决议 130

附三:荔波宣言 131

附四:石林决议 132

第三篇 人口 民族 宗教 133

第一章 人口 135

第一节 人口分布 135

第二节 人口构成 135

第三节 人口变动 138

第四节 人口普查 139

第五节 计划生育 140

第二章 民族 146

第一节 民族构成 146

第二节 民族分布 147

第三节 世居民族 147

第四节 民族事务 156

第五节 民族团结 160

第三章 宗教 161

第一节 宗教活动 161

第二节 宗教管理 162

第四篇 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 163

第一章 中共荔波县委员会 165

第一节 工作机构 165

第二节 党员代表大会 167

第三节 重要会议 169

第四节 重大决策 173

第五节 重大活动 176

第六节 县委办公室工作 178

附:1978—2008年历届中共荔波县委领导任职表 180

第二章 纪律检查 185

第一节 全体委员会议 185

第二节 党风党纪教育与廉政建设 186

第三节 案件查处与行政监察 188

第三章 组织工作 191

第一节 基层组织建设 191

第二节 干部队伍管理 194

第三节 知识分子和人才工作 198

第四节 远程教育 199

第四章 宣传工作 201

第一节 干部理论学习 201

第二节 政策宣传与对外宣传 203

第三节 新闻报道 205

第四节 精神文明建设 206

第五章 政法委及综治工作 209

第一节 协调监督工作 209

第二节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209

第三节 维护社会稳定与平安创建 211

第六章 统战工作 213

第一节 落实政策 213

第二节 统战宣传 214

第三节 党外人士与非公经济人士工作 214

第四节 台湾事务 214

第七章 其他党务 216

第一节 离休退休干部工作 216

第二节 县直属机关党组织建设 220

第三节 党校教育 党史研究 223

第五篇 地方人民代表大会 227

第一章 县人民代表大会 229

第一节 代表选举 229

第二节 代表大会 230

第二章 县人大常委会 233

第一节 工作机构 233

第二节 常委会会议 235

第三节 代表工作 235

第四节 监督 237

第五节 人事任免 238

第六节 议案与建议 239

第三章 乡(镇)人民代表大会 240

第一节 代表选举 240

第二节 乡(镇)人大主席团 240

第六篇 地方政府 243

第一章 政府工作机构 245

第一节 县政府领导成员 245

第二节 县政府工作机构 248

第三节 区、乡(镇)机构 254

第二章 施政纪要 255

第一节 重要会议 255

第二节 施政重大决策与绩效 265

第三节 重要活动 269

第三章 其他政务 270

第一节 信访工作 270

第二节 档案管理 271

第三节 地方志编纂 276

第四节 招商引资 276

第七篇 地方政协 279

第一章 政协荔波县委员会 281

第一节 委员构成 281

第二节 全体委员会议 282

第三节 常委会议 285

第四节 工作机构 287

第二章 主要工作 288

第一节 委员提案 288

第二节 视察调研 289

第三节 文史资料编辑 291

第四节 联谊活动 291

第五节 智力支边 292

第八篇 社会团体 295

第一章 工会 297

第一节 组织建设 297

第二节 代表大会 297

第三节 工会活动 298

第二章 共产主义青年团 301

第一节 组织建设 301

第二节 代表大会 302

第三节 组织活动 303

第三章 妇女联合会 307

第一节 组织建设 307

第二节 代表大会 308

第三节 主要活动 308

第四章 工商业联合会 315

第一节 组织建设 315

第二节 代表大会 315

第三节 主要工作 316

第五章 科学技术协会 319

第一节 科协组织 319

第二节 代表大会 319

第三节 学会协会 320

第四节 科普工作 320

第六章 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323

第一节 组织建设 323

第二节 代表大会 323

第三节 文艺活动 323

第七章 残疾人联合会 325

第一节 组织建设 325

第二节 代表大会 325

第三节 权益保障 326

第四节 助残活动与文体活动 327

第九篇 人力资源 社会保障 民政 329

第一章 人力资源与劳动就业 331

第一节 人事制度改革 331

第二节 公务员管理 331

第三节 专业技术人员管理 332

第四节 编制管理 332

第五节 就业与劳务输出 335

第六节 工资 福利 336

第七节 劳动监察与仲裁 341

第二章 社会保障 343

第一节 最低生活保障 343

第二节 社会保险 344

第三章 民政 349

第一节 村民自治 349

第二节 优抚 安置 350

第三节 救灾救济 354

第四节 救助 社会福利 355

第五节 婚姻及收养登记 357

第六节 民间组织管理 358

第七节 老龄工作 359

第八节 勘界 360

第十篇 政法 军事 363

第一章 公安 365

第一节 案件侦破 365

第二节 治安管理 366

第三节 户政与出入境管理 369

第四节 交通管理 371

第五节 消防安全管理 373

第六节 缉毒 375

第七节 监所管理 376

第八节 110报警服务与信息网络安全监察 377

第二章 检察 378

第一节 机构与队伍建设 378

第二节 刑事案件检察 379

第三节 民事行政案件检察 382

第四节 反贪污贿赂与渎职侵权检察 383

第五节 监所与控告申诉检察 386

第三章 法院 388

第一节 机构 388

第二节 刑事案件审判 389

第三节 民商案件审判 391

第四节 经济案件审判 392

第五节 行政案件审判 393

第六节 告诉申诉与审判监督 394

第七节 案件执行 395

第四章 司法行政 397

第一节 普法宣传教育 397

第二节 人民调解 398

第三节 公证事务 399

第四节 律师事务 399

第五章 军事 401

第一节 军事机构 401

第二节 民兵预备役 404

第三节 征兵 405

第四节 国防教育 406

第五节 拥政爱民 407

第十一篇 农业 林业 409

第一章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411

第一节 土地使用制度改革 411

第二节 农民专业合作社 412

第二章 农业综合开发 413

第一节 农田基本建设 413

第二节 农业产业化经营 414

第三节 农业技术培训 414

第四节 农业区划 415

第五节 农村沼气开发 417

第三章 种植业 419

第一节 粮食作物 419

第二节 经济作物 422

第三节 耕作制度 428

第四节 植物保护与检疫 429

第四章 养殖业 433

第一节 畜禽饲养 433

第二节 水产养殖 438

第三节 畜禽疫病防治 439

第四节 饲草 饲料 443

第五章 林业 445

第一节 森林资源 445

第二节 植树造林 447

第三节 山林保护 451

第四节 林产品开发利用 455

第五节 林政管理 455

第六节 林业规费征收 459

第六章 水利 463

第一节 水利工程 463

第二节 防汛抗旱 471

第三节 水土保持 472

第四节 水利管理 473

第七章 农业机械 475

第一节 农机经营 475

第二节 农机作业服务 475

第三节 农机技术推广 476

第四节 农机监理 478

第十二篇 “两瑶”扶贫与扶贫攻坚 481

第一章 “两瑶”扶贫 483

第一节 特贫乡瑶山、瑶麓 483

第二节 “两瑶”扶贫举措 484

第三节 “两瑶”扶贫资金投入与项目 485

第二章 扶贫攻坚 487

第一节 “八七”扶贫攻坚 487

第二节 对口帮扶与定点帮扶 490

附录:扶贫决战在瑶山 492

第十三篇 工业 乡镇企业 495

第一章 煤炭工业 497

第一节 煤炭资源与开发决策 497

第二节 县内企业开采煤矿 498

第三节 广西红茂矿务局开采煤矿 499

第四节 煤矿管理 502

第五节 煤矿企业整顿 504

附:重点煤矿企业简介 505

第二章 电力工业 507

第一节 水电开发 507

第二节 供电 508

第三节 电网建设 509

第三章 工业体制改革与其他工业 511

第一节 管理体制改革 511

第二节 国有企业改制 511

第三节 其他工业 512

第四章 乡镇企业 517

第一节 企业门类 517

第二节 企业经营管理 517

第十四篇 旅游业 521

第一章 自然旅游资源 523

第一节 荔波樟江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523

第二节 国家级茂兰喀斯特森林自然保护区 530

第二章 人文旅游资源 531

第一节 红色旅游资源 531

第二节 少数民族文化风情 532

第三章 景区建设 534

第一节 景区开发 534

第二节 基础设施建设 535

第三节 发展乡村旅游 539

第四章 旅游综合管理 542

第一节 景区保护 542

第二节 旅游服务 543

第三节 旅游安全与卫生管理 545

第四节 景区达标管理及创建AAAAA级景区 546

第五章 旅游宣传与经济效益 548

第一节 文化活动 548

第二节 节会活动 549

第三节 旅游经济效益 551

第十五篇 商贸 供销合作社 553

第一章 商业 555

第一节 商业体制改革 555

第二节 商业企业经营 556

第三节 国营服务业 558

第二章 粮油经营 560

第一节 粮食流通体制改革 560

第二节 粮油收购 561

第三节 粮油供应与仓储、加工 563

第三章 盐品专营 卷烟专卖 568

第一节 盐品专营 568

第二节 卷烟专卖 571

第四章 供销合作社 573

第一节 供销合作体制改革 573

第二节 经营网店 574

第三节 购销业务 575

第五章 石油 物资 577

第一节 石油经营 577

第二节 物资经营 579

第十六篇 经济综合管理 583

第一章 计划管理 585

第一节 计划管理体制改革 585

第二节 计划编制与执行 585

第三节 建设项目 588

第二章 工商行政管理 590

第一节 管理体制 590

第二节 市场管理 591

第三节 企业登记管理 597

第四节 商标管理 600

第五节 广告管理 600

第六节 经济合同管理 601

第七节 非公有制经济管理 602

第三章 物价管理 605

第一节 价格改革 605

第二节 价格监督检查 606

第三节 收费管理 606

第四章 质量技术监督 607

第一节 管理体制 607

第二节 计量管理 607

第三节 标准化管理 608

第四节 质量管理 608

第五节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 609

第六节 组织机构代码管理 609

第五章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 610

第一节 管理体制 610

第二节 食品安全监督 610

第三节 药品监督管理 612

第六章 国土资源管理 616

第一节 管理体制 616

第二节 土地资源管理 617

第三节 矿产资源管理 623

第四节 地质环境保护 625

第五节 测绘管理 626

第七章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628

第一节 安全生产教育 628

第二节 安全生产管理 629

第八章 统计 630

第一节 统计管理 630

第二节 调查 普查 630

第九章 审计监督 633

第一节 政府审计 633

第二节 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 636

第十七篇 财政 税务 金融 639

第一章 财政 641

第一节 财政体制改革 641

第二节 财政预算 642

第三节 财政收支 642

第四节 财政资金管理 645

第五节 国有资产管理与资本营运 647

第六节 农村税收与改革 650

第七节 煤炭税费征收 654

第二章 税务 656

第一节 税务体制改革 656

第二节 国税征管 657

第三节 地方税征管 661

第三章 金融 667

第一节 银行业 667

第二节 农村信用合作社 678

第三节 金融监管 681

第四节 保险业 683

第十八篇 交通运输 邮政 通信 687

第一章 公路交通运输 689

第一节 公路建设 689

第二节 公路运输 696

第三节 公路管理 698

第四节 桥梁 700

第二章 铁路 水路 航空 703

第一节 铁路交通 703

第二节 内河航运 704

第三节 航空 706

第三章 邮政 通信 708

第一节 邮政 708

第二节 电信 709

第三节 移动通信 联通通信 711

第十九篇 城乡建设 环境保护 713

第一章 城乡建设 715

第一节 县城建设 715

第二节 村镇建设 719

第三节 建筑业 721

第二章 住房和房地产业 723

第一节 住房制度改革 723

第二节 房地产开发 724

第三节 房屋管理与房产交易 725

第三章 环境保护 726

第一节 环境污染 726

第二节 污染治理 727

第三节 环境监测 730

第四节 环境功能区划分 731

第五节 生态示范区创建 734

第六节 环保宣传 执法检查 排污费征收 735

第二十篇 教育 科学技术 737

第一章 教育 739

第一节 基础教育 739

第二节 “两基”工作 743

第三节 职业教育 成人教育 744

第四节 信息技术与远程教育 746

第五节 教师队伍 746

第六节 校舍建设 748

第七节 社会助学 勤工俭学 749

第八节 教育管理 753

第二章 科学技术 758

第一节 科技队伍 758

第二节 科技培训与宣传 759

第三节 科技应用推广 761

第四节 青少年科技活动 762

第五节 科研成果 763

第六节 地震监测 764

专记: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县 764

第二十一篇 文化 传媒 767

第一章 文化 769

第一节 群众文化 769

第二节 民族民间文艺 771

第三节 图书 新闻出版 774

第四节 文化遗产 776

第五节 文化市场管理 779

第二章 广播 电视 电影 780

第一节 广播 780

第二节 电视 781

第三节 电影放映 784

第二十二篇 卫生 体育 787

第一章 医疗卫生 789

第一节 医疗卫生队伍 789

第二节 医疗 790

第三节 疾病预防控制 791

第四节 妇幼保健 796

第五节 公共卫生 799

第六节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801

第七节 世界卫生项目 802

专记:国家卫生县城创建 805

第二章 体育 807

第一节 场地设施 807

第二节 群众体育 807

第三节 学校体育 809

第四节 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 810

第五节 体育比赛 人才培养 812

第二十三篇 社会生活 815

第一章 城乡居民收入 817

第一节 城镇居民收入 817

第二节 农民收入 817

第三节 衣食住行及其他 819

第二章 精神文明建设活动 822

第一节 创建文明单位 822

第二节 创建文明村寨和“十星级”文明户 822

第三节 创建文明新村示范点 823

第四节 社会新风 823

人物 825

一、人物传 825

二、人物简介 827

三、人物表 831

(一)烈士名录 831

(二)获省部级以上表彰劳动模范、先进个人名录 831

(三)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名录 834

(四)省级以上中共党代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名录 836

四、前志补遗 837

(一)传记 837

(二)明至民国时期荔波县历任知县(知事、县事)、县长一览表 838

附录 842

一、重要文献辑录 842

(一)县级文献 842

中共荔波县委 荔波县人民政府关于建立旅游开发区的决定 842

中共荔波县委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决议 843

中共荔波县委 荔波县人民政府关于创建生态县、公园县的决定 848

中共荔波县委 荔波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决定 850

中共荔波县委 荔波县人民政府关于创建科技先进县的决定 856

中共荔波县委关于荔波县跨世纪发展思路的决定 859

中共荔波县委关于荔波县保护母亲河行动方案的决定 863

中共荔波县委 荔波县人民政府关于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县”的决定 865

中共荔波县委 荔波县人民政府关于开展创建国家卫生县城活动的决定 866

中共荔波县委 荔波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决定 868

中共荔波县委 荔波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新阶段扶贫开发与小康建设的决定 873

中共荔波县委、荔波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农业基础建设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意见 877

中共荔波县委 荔波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整脏治乱”城乡清洁工程工作的决定 882

中共荔波县委关于实施全域旅游发展战略的决定 888

(二)国家、省、州级文献 892

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二批国家级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的通知 892

国务院关于发布第三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名单的通知 894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荔波樟江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 896

二、获省部级以上表彰先进单位名录 899

三、荔波县2009—2015年经济社会发展资料 901

机构名称、专用词汇全称与简称对照表 915

索引 918

编纂始末 925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