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中国金融周期与宏观经济政策效应
中国金融周期与宏观经济政策效应

中国金融周期与宏观经济政策效应PDF电子书下载

经济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苗文龙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8
  • ISBN:9787520322157
  • 页数:261 页
图书介绍:本书研究金融波动的周期规律、分析宏观经济政策对金融周期的影响。本书分为三个主要部分:首先介绍金融周期的理论框架,以及中国金融波动的周期性特征;其次分析了金融周期的货币政策效应、财政政策将就以及政治周期效应;再次分析金融稳定与经济稳定的关系,实证分析了金融周期的国际冲击效应;最后提出政策建议。本书的主要结论有:金融周期内生于经济波动,金融稳态路径由经济稳态路径和长期延续的金融制度决定,金融稳态路径是经济稳态路径的反映,而经济体系内部不同集团经济势力的此长彼消导致了金融周期;中国金融制度应归于显性集权隐性分权的类型,现实中存在一定的金融分权,地方政府金融扩张、争夺国家金融资源造成的金融风险与国家进行最终救助,其合力形成“风险冲动——风险聚集——风险膨胀——风险化解”的金融周期;中国的利率和货币供给量主要服务于产出增长、对货币稳定反应不足,对汇率比较关心、对股市、房地产等资产反应不足,货币政策对金融周期波动的冲击效应较低;政府财政支出波动通过对基础货币变动、再贴现规模变动、公开市场拆借规模变动产生显著的冲击效应,进而对银行信贷、通货膨胀等产生显著影响。
《中国金融周期与宏观经济政策效应》目录

第一章 导论 1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1

第二节 文献综述 4

一 金融周期界定及成因 4

二 金融周期特征 6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框架 9

一 研究目的与思路 9

二 研究内容与框架 9

三 研究方法 11

第四节 主要创新和学术价值 12

第二章 理论基础 14

第一节 经济竞争与金融周期内在原理 14

一 金融的二元性特征:金融风险角度 14

二 经济体系内部不同集团经济势力的变化与金融周期 16

三 金融周期与经济周期:内生与反作用 18

四 金融绝对稳态运行需要的条件 20

第二节 经济分权、金融周期与宏观经济政策 21

一 分权理论 21

二 金融显性集权、隐性分权下的风险冲动与金融周期 28

第三节 金融风险、政府行为与金融周期 35

一 动态博弈中金融机构的长期最优 35

二 动态博弈中监管机构的长期最优 37

三 动态博弈中中央银行的长期最优 37

第四节 金融变量的选择 38

本章小结 40

第三章 中国的银行周期特征 42

第一节 银行周期的经济内生性 42

一 银行负债的经济内生性 42

二 银行资产的经济内生性 42

三 银行利润的经济内生性 43

第二节 银行行为波动的顺周期性 43

一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资本监管行为与银行资本充足率顺周期性 43

二 经济波动与银行信贷行为的顺周期性 45

三 银行坏账拨付的顺周期性 46

第三节 计量模型 47

一 H-P滤波法——趋势与周期的简单刻画 47

二 谱分析——周期同步比较 47

三 SWARCH模型——周期关联性分析 49

第四节 实证分析 51

一 指标与数据 51

二 银行周期特征的初步判定 52

三 谱分析与银行业顺周期性比较 55

四 SWARCH模型下金融顺周期关联 56

第五节 对检验结果的进一步分析 59

一 银行信贷规模顺周期特征显著 59

二 银行资本规模顺周期特征逐渐显现 60

第六节 初步建议 62

本章小结 63

第四章 中国金融市场周期特征及国际比较 65

第一节 国内金融市场周期及关联性 65

一 金融部门资产负债表 65

二 金融部门资产负债关联网络 67

三 金融风险传染冲击机制 68

第二节 金融市场周期计算及国际比较 70

一 变量与数据 70

二 金融市场变量周期的直观比较——单变量谱分析 71

三 时变Copula模型 72

第三节 金融市场风险传染 75

一 金融市场周期的关联性分析 75

二 中国金融市场间风险传染效应 80

三 中国与美国金融市场风险传染效应比较 82

四 中国与德国金融市场风险传染效应比较 84

本章小结 84

第五章 国际上同类型金融市场的周期与冲击 86

第一节 理论分析 86

一 模型 86

二 冲击路径与命题 88

第二节 实证分析 92

一 计量模型 92

二 变量与数据 93

第三节 谱分析与金融周期相关性判断 94

一 单变量谱分析 94

二 交叉谱分析 96

第四节 时变Copula模型与国家间系统性金融风险冲击效应 100

一 一国股票市场风险对其他国家资本市场具有显著的溢出效应和冲击效应 101

二 一国货币市场风险对其他国家货币市场具有显著的溢出效应和冲击效应 101

三 金融风险或危机通过外汇市场从危机国向其他国家蔓延和扩展的效应明显 102

本章小结 107

第六章 国际金融市场波动的交叉效应与动态相关性 109

第一节 理论分析 109

一 货币市场的利率波动溢出效应 109

二 股票市场的股指波动溢出效应 110

三 一国利率对他国股票市场的波动溢出效应 111

第二节 模型与数据 112

一 计量模型 112

二 数据与变量描述性统计 114

第三节 估计结果 115

一 平稳性检验 115

二 利率波动溢出效应 116

三 股指波动溢出效应 119

四 利率波动对股市的溢出效应 124

本章小结 128

第七章 中国金融周期与行业技术周期 129

第一节 引言 129

第二节 变量、数据与方法 130

一 变量选择 130

二 数据 132

三 方法与思路 133

第三节 时变转移模型下金融周期与行业技术周期 135

一 方法与模型 135

二 估计 135

第四节 金融周期与行业技术周期的交叉谱分析 142

第五节 周期波动中主要金融变量对不同行业技术投资的影响比较 144

一 技术投资收缩周期中不同金融变量的解释作用与经济结构变化 144

二 技术投资扩张周期中不同金融变量的推动效应与经济结构变化 146

第六节 TVP-VAR下金融周期对行业技术周期的影响冲击 147

一 方法与模型 147

二 估计与分析 148

本章小结 155

第八章 中国金融周期波动与货币政策效应 157

第一节 引言 157

第二节 数理模型与经济解释 158

一 模型建立 158

二 模型求解:货币稳定目标的最优货币政策规则 161

第三节 实证检验与经济解释 165

一 数据来源与处理 165

二 货币稳定指数估计:VAR加权法 167

三 货币稳定与最优利率规则反应函数 170

四 货币稳定与最优货币供给规则反应函数 173

第四节 进一步检验:利率政策工具传导机制、金融波动与经济影响 175

一 利率工具的政策传导与经济调控 175

二 经济波动与利率工具反应 177

三 存款利率、居民储蓄与银行利差 179

四 基础货币、利率与金融发展水平 179

第五节 金融周期波动中的货币政策效应 180

一 金融变量平稳性检验 180

二 金融变量周期波动的VAR分析 181

三 金融变量对货币政策的脉冲响应分析 183

第六节 进一步讨论 186

一 中国的利率政策能否用“利率双轨制”来描述 186

二 中国的利率政策是否遵循了泰勒规则(利率规则)?是否适合遵循泰勒规则 187

三 中国的货币政策是否必须向价格型货币政策(利率规则)转化 188

本章小结 190

第九章 中国金融周期波动与财政政策效应 192

第一节 引言 192

一 政府、财政行为与金融周期 192

二 典型事实 193

第二节 理论模型 194

一 政府目标函数 195

二 政府预算约束 195

三 财政政策传导与金融波动 197

第三节 实证分析 199

一 变量选择与数据来源 199

二 单变量谱分析 200

三 交叉谱分析 202

四 金融运行的政府支出冲击效应:Copula-GARCH模型 203

本章小结 204

第十章 中国金融周期与政治经济效应 205

第一节 引言 205

第二节 理论分析 207

一 政府主导型经济与政治周期:制度背景 207

二 政治经济周期:逻辑分析 208

三 政治经济周期:途径分析 209

第三节 实证分析 212

一 变量与数据说明 212

二 政治经济周期的初步判定 212

三 政治经济周期的检验:虚拟变量回归与因果判断 215

第四节 政策建议 221

本章小结 222

第十一章 国内外政治金融周期及其数量关系 223

第一节 引言 223

第二节 政治周期与金融周期的表象关系:两类市场的比较 224

第三节 政府换届与政治金融周期命题计量检验 228

一 模型 228

二 结果分析 228

第四节 政治金融周期与核心国货币政策的数量关系 229

一 模型 230

二 结果分析 230

第五节 国际金融周期的数量关系 231

一 相关性分析 231

二 金融周期的一致性与异步性 232

第六节 经济解释与政策含义 234

一 在保持货币政策独立性前提下实施适度的结构性资本管制 235

二 测算和把握国际金融周期规律,实施主动的货币政策 236

本章小结 236

第十二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237

一 初步结论 237

二 政策建议 240

参考文献 244

后记 258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