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政府科技资助的激励效应研究
政府科技资助的激励效应研究

政府科技资助的激励效应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经济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翟海燕著
  • 出 版 社: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8
  • ISBN:9787542958259
  • 页数:257 页
图书介绍:有关政府科技资助影响企业创新的研究长期以来倍受理论界关注,本文基于企业异质性的视角,结合资源基础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和信号传递理论,构建了更加系统的研究框架,采用更加科学的实证方法,围绕因果相连、逐层递进的三大研究问题展开分析。
《政府科技资助的激励效应研究》目录

1绪论 1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 1

1.1.1 实践背景 1

1.1.2 理论背景 5

1.1.3 概念界定 7

1.1.4 研究问题 13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5

1.2.1 研究目的 15

1.2.2 研究意义 16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8

1.3.1 研究思路 18

1.3.2 研究方法 22

1.4 研究内容与框架 22

1.4.1 研究内容 22

1.4.2 研究框架 25

2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7

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28

2.1.1 政府资助的外生性与内生性假设 28

2.1.2 政府资助的互补与替代效应 29

2.1.3 政府直接资助与税收优惠 34

2.1.4 外部环境差异性的影响 35

2.1.5 企业异质性的影响 39

2.2 有关研究评述 54

2.2.1 以往研究的主要特点 54

2.2.2 以往研究的不足与未来展望 55

2.3 理论基础 62

2.3.1 企业技术创新理论 63

2.3.2 委托代理理论 65

2.3.3 企业异质性假设与资源基础理论 70

2.3.4 信号理论 77

3研究假设 82

3.1 政府科技资助的分配与决策 82

3.1.1 企业参与科技资助的可能性 82

3.1.2 政府科技资助动机假设 85

3.2 政府科技资助对企业创新的直接效应 89

3.2.1 政府科技资助对企业创新的互补性假设 89

3.2.2 政府科技资助对企业创新的替代性假设 91

3.3 影响政府科技资助效果的企业异质性因素 92

3.3.1 企业规模和所有制的联合调节机制 92

3.3.2 管理层持股的调节机制 99

3.3.3 企业年龄的调节机制 102

3.3.4 研发基础的调节机制 104

4研究设计 106

4.1 数据与样本 106

4.1.1 张江园区及其科技资助政策 106

4.1.2 数据来源 108

4.1.3 样本分析 115

4.2 变量介绍 119

4.2.1 变量选择 119

4.2.2 变量描述 124

4.3 研究模型 127

4.3.1 影响政府科技资助决策的动机模型 127

4.3.2 政府科技资助影响企业创新的直接效应模型 128

4.3.3 企业异质性因素影响政府资助效果的调节机制模型 131

5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133

5.1 影响政府科技资助决策的动机估计 133

5.1.1 影响政府科技资助可能性的估计 133

5.1.2 影响政府科技资助强度的估计 138

5.2 政府科技资助对企业创新的影响估计 141

5.2.1 不考虑资助内生性时的估计 141

5.2.2 倾向值匹配法(PSM)估计 143

5.3 企业异质性因素的调节效应估计 150

5.3.1 企业性质和规模的联合调节效应 150

5.3.2 管理层持股的调节效应 157

5.3.3 企业年龄的调节效应 162

5.3.4 研发基础的调节效应 172

5.4 本章总结 173

6国内外财政科技政策的经验比较 179

6.1 国内财政科技政策的经验对比 179

6.1.1 要素聚集类政策 180

6.1.2 功能提升类政策 184

6.1.3 环境营造类政策 190

6.2 国外财政科技政策的经验对比 193

6.2.1 集聚项目、人才与金融等要素资源 193

6.2.2 为企业开拓合作、服务、融资、国际化渠道 202

6.2.3 营造良好的科技公共服务、教育培训、文化氛围 207

7财政科技政策的对策研究 213

7.1 明确财政科技资助政策的基本思路 213

7.1.1 建立财政科技资助的财政生态 213

7.1.2 形成科技资助政策支撑体系 214

7.2 确立财政科技政策的设计原则与管理机制 216

7.2.1 财政科技政策的基本原则 216

7.2.2 优化财政科技投入的决策与管理机制 217

7.2.3 完善财政科技投入的配套措施 223

8总结与讨论 228

8.1 研究结论 228

8.2 理论贡献与创新 230

8.3 研究局限与展望 234

参考文献 237

后记 256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