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
中国花鼓灯
中国花鼓灯

中国花鼓灯PDF电子书下载

艺术

  • 电子书积分:27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李春荣主编
  • 出 版 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4
  • ISBN:9787533674359
  • 页数:1094 页
图书介绍:本书分别从历史篇、理论篇、舞蹈篇、音乐篇、作品篇、人物篇等部分系统阐述花鼓灯的源流,在文化环境中观照花鼓灯艺术作品、名家表演及艺术特色,把握花鼓灯的艺术价值及未来走向。全书力求作出科学的、艺术的、生动的总结和归纳,成为花鼓灯艺术领域具深度理论性、严实系统性、全面知识性及检索资料性的权威归结著作。
《中国花鼓灯》目录
标签:花鼓 主编

原色花鼓灯 1

第一编 综论编 1

第一章 花鼓灯发展与保护 3

一 花鼓灯起源 3

二 花鼓灯流布 7

三 花鼓灯影响 11

四 花鼓灯的保护 15

第二章 花鼓灯艺术特色 19

一 花鼓灯艺术的喜剧性 19

二 花鼓灯艺术的草根性 24

三 花鼓灯艺术的娱乐性 29

四 花鼓灯艺术的综合性 35

第三章 花鼓灯形式 40

一 花鼓灯演出形式 40

二 花鼓灯灯班子构成 48

三 花鼓灯传承方式 50

第四章 花鼓灯活动 52

一 载誉京沪 52

二 办班学习 55

三 拍摄影片 59

四 编纂“集成” 62

五 调演创新 64

六 灯会节庆 68

第二编 舞蹈编 73

第一章 花鼓灯舞蹈概述 75

一 花鼓灯表演反映百姓心声 75

二 花鼓灯舞蹈贴近群众生活 76

三 花鼓灯舞蹈的艺术特征 78

四 花鼓灯舞蹈流派的风格特色 82

第二章 花鼓灯舞蹈动作图解 85

一 “兰花”动作 85

二 “鼓架子”动作 137

三 “盘鼓”技巧动作 177

第三编 音乐编 187

第一章 花鼓灯音乐概述 189

一 花鼓灯音乐产生的背景与环境 189

二 花鼓灯灯歌的风格 190

三 花鼓灯锣鼓的感染力 193

四 多元发展的花鼓灯音乐 196

第二章 花鼓灯音乐 199

一 花鼓灯传统灯歌 199

挎鼓调 199

文伞调 213

兰花之歌 221

后场小戏选曲 278

二 花鼓灯锣鼓 285

三 花鼓灯器乐曲 346

四 创新的花鼓灯音乐 363

舞蹈音乐 363

器乐曲 457

声乐作品 474

大型花鼓灯歌舞剧选曲 516

第四编 作品编 533

第一章 花鼓灯灯歌词 535

兰花歌 535

鼓架子歌 579

花鼓灯对歌、联唱 604

花鼓灯新歌 645

第二章 花鼓灯剧本 671

一 大型剧本 671

春风又绿花鼓乡 671

独杆轿上的梦 676

淮上人 694

还牛 700

玩灯人的婚礼 704

红鞋子 722

二 后场小戏 729

小货郎(一) 729

小货郎(二) 736

推小车 739

王小楼卖线 743

卖饺子皮 749

恨小秃 751

第五编 人物编 753

第一章 传记人物 755

唐佩金:唐垛湖畔的花鼓灯奇才 755

田振起:凤台花鼓灯的奠基者 757

宋廷香:花鼓灯艺术的全能艺人 760

常春利:激情鼓手的铿锵人生 763

石金礼:流光溢彩的“石猴子” 766

万方启:风趣、诙谐的“万陋子” 768

詹乐亭:凤台有个“盖九江” 769

冯国佩:花鼓灯艺术的领跑者 770

黄西城:颍水河边“黄猴子” 774

赵怀珠:永远的“武伞把子” 776

陈敬芝:花鼓灯是俺的命 778

朱冠香:一生痴绝处,唯有花鼓灯 782

常和龙:“大鼓架子”一根筋 784

郑九如:怀远“兰花”“小白鞋” 787

鉏洪云:闻名四方的“小水子” 789

王传先:淮河岸边“一条绳” 791

杨在先:停不下的红舞鞋 793

王考千:花鼓乡腾起“一阵雾” 795

李兆叶:自成一派的俏“兰花” 797

陈永兰:芡河岸边的“一汪水” 799

管应鹏:一枝独秀“万人迷” 801

常谦德:幽默、诙谐的灯歌王 803

第二章 简介人物 805

刘佩德 805

龚占文 805

傅金云 805

石万美 805

郑广发 805

袁小鸭 805

马金先 805

居占文 805

王贤 805

葛树堂 806

郑广仁 806

廖士标 806

常贵谦 806

肖炳维 806

叶春界 806

冯金辉 806

孙为强 806

蒋茂轩 806

储文龙 806

侯忠成 807

符佩相 807

侯忠好 807

黄华山 807

汲新河 807

孙为章 807

侯金坤 807

陈士太 807

李金珠 807

周开国 808

蔡尚恒 808

石春祥 808

武佩选 808

王继全 808

赵东国 808

韩培莲 808

王振阳 808

朱克友 809

张少白 809

苏玉虎 809

李四海 809

李学洪 809

李庆康 809

李建华 809

李梦堂 809

陈玉印 809

江福记 810

韩运辉 810

江多桂 810

缪传普 810

李兆如 810

范孝良 810

张学义 810

燕传统 810

杨昌武 810

汪德泽 811

刘怀先 811

陈永金 811

赵法举 811

葛勤美 811

张怀友 811

陈红祝 811

侯金伦 811

曹树芝 811

陈孝华 811

吴新德 812

许传友 812

石春彩 812

陈玉华 812

第三章 自述人物 813

彭松:我的遗憾 813

时白林:我与花鼓灯 820

戈兆鸿:我与花鼓灯 822

王拓明:传说·戏剧·电影——《摸花轿》创作谈 824

董振亚:我和花鼓灯的相遇、相知、相爱 829

郭铁:我与花鼓灯结缘六十年 837

陈广歧:我和花鼓灯的不解之缘 844

方家连:我与花鼓灯 847

高倩:结缘花鼓灯 849

赵锡诚:我与花鼓灯歌舞剧 853

陈玉杰:我与花鼓灯 855

李琳:花鼓灯,我永远的老师 857

宋延华:“兰花”之路 860

汤兆麟:学习、运用、发展、创新花鼓灯音乐 863

张士根:我爱花鼓灯 866

邓虹:我的花鼓灯之路 869

王霞忠:我的花鼓灯情结 872

高小平:我与花鼓灯 875

赵新盟:花鼓情结——我与花鼓灯五十年 878

娄楼:淮畔幽兰——我与花鼓灯 883

陈魁:愿做花鼓灯的铺路石 888

陆克仑:鼓韵灯情总是真 891

晨见:感谢您,花鼓灯 894

解克:我与花鼓灯老艺人 897

金明:魂系淮水舞花鼓——我与花鼓灯 903

丁佩玲:一首回旋的歌 906

宁小双:记忆中的三位老师 910

常海棠:我与花鼓灯艺术 912

附录一:建国后花鼓灯纪事 916

附录二:花鼓灯论文选编 929

一 1995年全国花鼓灯艺术理论研讨会论文选编 929

试论花鼓灯的“舞蹈生态幅” 929

花鼓灯的文化意蕴 935

花鼓灯与陕北秧歌之亲缘说 939

从“挎鼓”到“弃鼓”——安徽花鼓灯演进中的重要转折 944

在花鼓灯演进流程中的随想 949

花鼓灯渊源考略 953

舞苑奇葩花鼓灯 962

浅谈花鼓灯舞蹈语汇的创新 965

淮河之畔幽兰飘香——浅谈花鼓灯在汉族民间舞中的共性与个性 969

花鼓灯“兰花”典型舞蹈形态的审美特征与形成 972

花鼓灯音乐艺术之特征 977

论花鼓灯中锣鼓的表现力 984

析花鼓灯锣鼓 989

振兴花鼓灯说唱艺术 997

花鼓灯灯歌探析 1004

谈花鼓灯的推陈出新 1012

浅谈花鼓灯的继承、借鉴与发展 1014

继承·发展·创新——从《摸花轿》的创作谈花鼓灯艺术的发展 1016

二 已刊发花鼓灯论文选编 1020

黄淮花鼓秧歌与安徽花鼓灯的同源考辨 1020

论花鼓灯的形态特征与表演程式 1028

花鼓灯的文化内涵解读 1035

浅谈安徽花鼓灯灯歌意象的组合特点 1042

花鼓灯专业化发展的优质基因继承 1045

皖北花鼓灯探源 1049

花鼓灯锣鼓漫议 1056

花鼓灯灯歌的艺术功能和文化、审美价值 1063

乡村文化生态的嬗变与安徽花鼓灯艺术的传承保护 1071

文化生态视阈下民俗艺术传承的影像到场——以安徽花鼓灯为例 1075

多学科视角看花鼓灯歌舞艺术中的文化 1081

附录三:花鼓灯出版物 1086

一 图书类 1086

二 视盘类 1089

主要参考书目 1090

后记 109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