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创新共同体  从实体转向虚拟
创新共同体  从实体转向虚拟

创新共同体 从实体转向虚拟PDF电子书下载

经济

  • 电子书积分:8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庞建刚,石琳娜著
  • 出 版 社:北京: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8
  • ISBN:9787030557643
  • 页数:133 页
图书介绍:本书在充分理论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将创新共同体根据存在形式的不同,分为虚拟模式和实体模式,然后基于两种模式,分析两种模式的运行机制,重点设计基于互联网的虚拟创新共同体--众包模式的运营机制;在运营机制研究的基础上详细分析创新共同体的科技管理政策创新,从科技管理政策内部创新、外部创新、资金政策创新和人才培养创新四个方面进行详细论述,并单独就“众创空间”的科技管理进行了分析。
《创新共同体 从实体转向虚拟》目录

上篇 创新共同体总论 3

第1章 创新共同体的研究与实践现状 3

1.1 相关概念界定 3

1.1.1 创新 3

1.1.2 共同体 3

1.1.3 创新共同体 4

1.1.4 创新共同体主体 5

1.2 创新共同体的现状 6

1.2.1 创新共同体的理论研究现状 6

1.2.2 创新共同体的实践现状及评价 7

1.2.3 国内创新共同体相关政策现状 10

第2章 创新共同体的运行模式 12

2.1 创新共同体实体模式 12

2.1.1 创新型产业集群 12

2.1.2 产学研合作联盟 13

2.1.3 科学技术园区 13

2.1.4 协同创新联盟 14

2.1.5 高校主导的松散型创新共同体 14

2.2 创新共同体虚拟模式 15

2.2.1 政府专项创新基金 15

2.2.2 众包模式 15

2.2.3 众创空间模式 17

中篇 基于互联网的虚拟创新共同体:众包 23

第3章 众包的现状 23

3.1 众包的理论基础 24

3.1.1 开放式创新理论 24

3.1.2 大众生产理论 29

3.2 众包研究综述 32

3.2.1 众包概念的提出 32

3.2.2 众包的概念界定 32

3.2.3 众包的参与主体与业务流程 33

3.2.4 众包社区基本模式 35

3.2.5 众包运营方面的研究 37

3.2.6 相关的几个概念 40

第4章 大众参与众包的动机 45

4.1 研究设计 45

4.1.1 研究对象的选择 45

4.1.2 调查问卷的设计及发放 46

4.2 数据分析 46

4.2.1 初步描述性统计 46

4.2.2 信度分析 47

4.2.3 效度分析 48

4.3 主成分分析 48

4.3.1 提取主成分 48

4.3.2 成分载荷分析 50

4.3.3 结果分析 52

4.4 对策建议与启示 54

第5章 众包的激励机制设计 56

5.1 模型假设与参数定义 57

5.2 模型的建立 58

5.3 模型求解 59

5.4 模型结果分析 61

5.5 算例分析 64

5.6 科技管理启示 65

第6章 众包的业务流程优化 67

6.1 接包方的创新投入分析 67

6.2 模型假设与参数定义 68

6.3 模型构建与分析 69

6.3.1 接包方的决策分析 69

6.3.2 发包方的决策分析 71

6.4 众包业务流程的优化 74

6.5 结论与政策含义 76

6.6 对策建议 77

第7章 科研众包参与主体及流程的特殊性 79

7.1 三种模式众包的参与主体与业务流程 79

7.1.1 三种模式众包的参与主体 79

7.1.2 三种模式众包的业务流程 81

7.2 科研众包参与主体与业务流程的特殊性 83

7.2.1 科研众包参与主体的特殊性 83

7.2.2 科研众包业务流程的特殊性 85

7.3 启示与建议 86

7.3.1 科研众包需要分类运营 86

7.3.2 科研众包任务需要分解和模块化 88

第8章 众包的风险管理机制设计 89

8.1 关于“门槛费”的分析 90

8.2 众包的风险分析 91

8.2.1 考虑发包方的风险 91

8.2.2 考虑接包方的风险 95

8.3 众包风险机制设计 95

8.3.1 众包社区准入制度 96

8.3.2 众包方案筛选机制 97

8.3.3 众包社区信用评价机制 99

8.3.4 众包社区奖惩机制 101

下篇 创新共同体的科技管理政策创新 105

第9章 创新共同体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05

9.1 制约创新共同体发展的主要问题 105

9.1.1 创新共同体协同创新机制不完善,缺乏驱动力 105

9.1.2 高水平创新型人才缺乏 106

9.1.3 资金缺乏 106

9.1.4 创新共同体之间资源共享不够 107

9.2 创新共同体稳定性分析 107

9.2.1 创新共同体主体参与者特征分析 107

9.2.2 创新共同体模型 108

9.2.3 基于Logistic方程的创新共同体稳定状态分析 109

第10章 创新共同体发展的问题及科技管理政策创新 114

10.1 创新共同体科技管理的内部制度创新 114

10.1.1 优化创新共同体创新个体生态位 114

10.1.2 采取适宜的协同创新模式 114

10.1.3 完善利益风险平衡体系 115

10.1.4 规范知识产权归属等制度 115

10.2 创新共同体科技管理的外部制度创新 116

10.2.1 做好创新共同体顶层设计 116

10.2.2 完善自主创新发展规划 116

10.2.3 搭建有效的创新平台 117

10.2.4 推动创新体系的外部环境建设 117

10.2.5 大力发展科技中介 118

10.3 面向创新共同体科技管理的资金管理创新 118

10.3.1 探索绩效奖励资助新模式 118

10.3.2 建立多元化投融资体系 119

10.4 面向创新共同体科技管理的人才培养创新 119

10.5 构建有效的科技评价体系 120

10.5.1 发挥科技评价在创新共同体中的作用 120

10.5.2 制定创新共同体专家评审制度 120

10.5.3 提高科技评价中公众参与意识与监督意识 121

10.6 众创空间的特有政策 121

10.6.1 加强对众创空间模式下企业的分类引导 121

10.6.2 建立创客发展平台 122

10.6.3 设立研发基金 122

10.6.4 强化创客公共服务 122

参考文献 123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