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交通运输
船舶与海洋结构物先进设计方法  船舶与海洋工程动力系统
船舶与海洋结构物先进设计方法  船舶与海洋工程动力系统

船舶与海洋结构物先进设计方法 船舶与海洋工程动力系统PDF电子书下载

交通运输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李楷,陈明著
  • 出 版 社:北京: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7
  • ISBN:9787030545930
  • 页数:368 页
图书介绍:船舶是世界主要的交通运输工具之一,船舶动力系统可看作为船舶的”心脏”。掌握船舶动力系统设计方法,对船型开发和船舶设计具有重大支持作用。本书主要介绍了现代船舶与海洋工程动力系统的组成,主要设备和系统的结构、原理和性能,全书共9章。主要内容包括:概论、船舶主推进装置、船舶主推进系统设计、船舶轴系设计、船舶辅机、船舶与海洋工程动力管路系统、船舶与海洋工程辅助管路系统、机舱规划设计与设备布置、轮机系统设计实例。
《船舶与海洋结构物先进设计方法 船舶与海洋工程动力系统》目录

第一章 船舶与海洋工程动力系统概述 1

第一节 船舶动力系统的组成 1

一、船舶动力系统的定义和内涵 1

二、船舶动力系统发展趋势及轮机管理重心的变化 2

第二节 船舶与海洋工程动力系统的基本特性指标 4

一、对动力系统的要求 4

二、船舶动力装置的基本性能指标 5

第三节 船舶动力装置的可靠性 8

一、船舶的特殊性 8

二、可靠性在船舶动力装置中的应用 8

三、船舶各种机械的故障统计 8

第四节 热力学基础知识 10

一、热力状态参数 10

二、热量与功 13

三、水蒸气与湿空气 15

四、传热的三种基本方式 15

第二章 船舶与海洋工程主动力装置 18

第一节 船用汽轮机 18

一、船用汽轮机的分类 18

二、船用汽轮机组的构造 18

三、船用汽轮机推进装置 21

第二节 船用燃气轮机 23

一、燃气轮机的工作原理 24

二、船用燃气轮机装置的主要优缺点 24

第三节 船用柴油机 27

一、柴油机的总体结构 30

二、燃烧室部件 34

三、曲柄连杆机构 49

四、柴油机的主要固定件 56

第四节 船用柴油-LNG双燃料主机 64

一、IMO减排规则推动双燃料发动机发展 65

二、双燃料发动机发展现状 66

三、双燃料发动机的应用前景 70

第三章 船舶推进系统设计 71

第一节 船舶推进的传动形式 71

第二节 船舶轴系 73

一、轴系的组成、作用和工作条件 73

二、轴系的布置 74

三、传动轴的设计 77

四、传动轴的基本轴径计算算例 78

五、螺旋桨轴可拆联轴节的设计与计算 79

六、有键连接的螺旋桨轴尾部结构设计与计算 82

七、轴系强度校核 83

八、轴系刚度校核 87

第三节 船用螺旋桨 88

一、螺旋桨 88

二、螺旋桨工作特性 89

三、影响螺旋桨特性的因素 90

四、各种航行条件下主机的工况 91

五、船-机-桨配合设计实例 94

第四节 特种推进器 98

一、调距桨 98

二、全回转吊舱式推进器 101

第四章 船舶辅机 108

第一节 船用泵 108

一、泵的功用和分类 108

二、泵的性能参数 108

三、泵的结构、原理、特点及管理要点 110

第二节 船用风机 118

一、风机分类 118

二、通风机分类 119

三、离心式风机 119

四、轴流式风机 122

五、风机比转数 123

第三节 船用锅炉 125

一、燃油锅炉 125

二、废气锅炉 128

三、锅炉的燃油设备及系统 130

四、锅炉的蒸汽和凝水系统 133

第四节 船舶海水淡化装置 136

一、船用海水淡化装置原理简述 137

二、真空沸腾式海水淡化装置 141

第五节 船舶防污染装置 144

一、油水分离器 144

二、焚烧炉 154

三、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159

第六节 船用阀门 162

一、常用阀门简介及选用原则 162

二、阀门的分类 166

三、阀门的基本参数 168

四、国产阀门的标注方法 169

第五章 船舶与海洋工程动力管路系统 174

第一节 管系的基本知识 174

一、船舶管系分类 174

二、管路材料 174

三、船舶管系识别 176

第二节 燃油系统 176

一、燃油输送系统 177

二、燃油日用系统 177

三、燃油净化管系 177

四、燃油系统的作用及组成 178

五、补重式燃油管系 180

六、燃油储存量及设备的估算 181

七、燃油系统管路的布置 185

第三节 滑油系统 186

一、滑油系统的任务及组成 186

二、滑油系统设计的一般要求 186

三、日用滑油系统 187

四、滑油的净化处理 188

五、滑油系统的类型 189

六、滑油系统估算 190

七、滑油系统管路的布置 193

第四节 冷却管系 194

一、冷却管系的任务及组成 194

二、冷却管系设计的一般要求 194

三、冷却系统的冷却方式 195

四、冷却水带走热量的一般估计 197

五、冷却水系统的管路布置 201

第五节 压缩空气系统 203

一、压缩空气系统的组成及作用 203

二、压缩空气系统的设计要求 204

三、压缩空气系统的设备估算 206

四、压缩空气系统管路布置 206

第六节 排气系统 207

一、排气系统的组成 207

二、排气系统的计算 208

三、排气系统的布置 209

第六章 船舶与海洋工程辅助管路系统 212

第一节 舱底水系统 212

一、舱底水的来源 212

二、舱底水系统的作用 212

三、对舱底水系统的要求 212

四、舱底水系统的组成 213

五、舱底水系统的维护管理 214

第二节 压载水系统 216

一、压载水系统的作用 216

二、对压载水系统的一般要求 216

三、压载水系统的布置形式 217

四、压载水系统的组成 218

五、压载水系统的操作 218

第三节 消防系统 219

一、水消防系统 220

二、居住舱室水喷淋及机舱局部水雾灭火系统 223

三、CO2消防系统 225

第四节 供水系统 227

一、饮用水系统 227

二、生活淡水系统 227

三、卫生海水系统 228

第五节 空调系统 229

一、对船舶空调的要求 229

二、船舶空调装置的概况 230

三、船舶空调系统及设备 231

四、船舶空调装置实例 232

第六节 冷藏系统 237

一、蒸气压缩式制冷的原理 239

二、制冷剂和冷冻机油 241

三、制冷压缩机 245

四、伙食冷库制冷装置实例 246

第七节 货油输送系统 249

一、货油装卸及货油舱扫舱系统 249

二、货油舱透气系统 257

三、油船惰性气体系统 259

四、货油舱洗舱系统 262

五、货油舱液位、温度和船舶吃水遥测系统 264

第八节 压载水处理系统 267

一、技术分类 267

二、厂商分类 271

三、物理法处理系统 272

四、化学法处理系统 274

五、综合法处理系统 275

第七章 机舱规划设计与设备布置 277

第一节 机舱布置原则 277

一、机舱位置 277

二、机舱规划的方法与步骤 277

第二节 设备布置要点 279

一、主机的布置要点 279

二、轴系的布置要点 279

三、锅炉及废气锅炉的布置要点 280

四、发电机组布置要点 281

五、泵的布置要点 281

六、风机和通风管口的布置要点 282

七、其他辅助设备的布置要点 282

八、维修空间和起重设备的布置要点 282

九、舱柜的布置要点 283

十、集控室、机修间、物料间的布置要点 283

十一、出入口、梯道和花钢板的布置要点 284

十二、机舱棚开口、平台及花钢板的高度 284

十三、防护设施、消防设备的布置要点 285

第三节 机舱布置实例 285

一、26000DWT成品油船机舱的布置设计 285

二、400总吨海监船机舱的布置设计 285

三、6000T举力浮船坞泵舱的布置设计 285

第八章 轮机系统设计实例 296

第一节 油船轮机系统设计 296

一、总述 296

二、主机 306

三、轴系和螺旋桨 307

四、蒸汽发生装置 309

五、电站 310

六、泵 311

七、空压机和通风机 313

八、分油机 314

九、制淡装置 315

十、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316

十一、舱底水处理装置 316

十二、热交换器 317

十三、主要动力管系 318

十四、机械装置的控制和仪表 322

十五、其他 326

十六、绝热和油漆 327

十七、船舶管系 328

十八、油船专用系统 332

十九、管系附件概述 336

二十、备件和工具 342

第二节 渔政船轮机系统设计 342

一、设计依据 342

二、航行设备 344

三、动力管路系统 346

四、船舶管路系统 348

第三节 浮船坞轮机系统设计 351

一、概述 351

二、机械设备性能参数 354

三、辅助机械 356

四、坞内管系 358

五、压载水系统 361

六、蝶阀及电液控制系统 362

七、液位测量系统 363

八、消防水泵及消防水管系 364

九、舱底水及污水处理系统 365

十、全坞空气、测深、注入系统 365

十一、空调、采暖及全坞通风 366

十二、压缩空气系统 367

十三、高压水清洗系统 367

十四、氧气、乙炔系统 367

十五、供/接收被修船系统 367

参考文献 368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