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地理
渊研楼屈学存稿
渊研楼屈学存稿

渊研楼屈学存稿PDF电子书下载

历史地理

  • 电子书积分:1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汤炳正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北京:华龄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4
  • ISBN:7801782437
  • 页数:418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著名楚学专家汤炳正先生从事学术研究60周年的纪念文集。集中了汤先生关于屈学的论述214篇。
上一篇:消失的宝藏下一篇:暗潮
《渊研楼屈学存稿》目录
标签:

屈学答问 3

一 楚文化的“内向”特征与中原一致 3

二 楚文化以中原文化为主流 并吸取了南方土著文化 19

三 楚文化由北南下的历史事实与理论根据 23

四 屈赋以伍子胥自喻的历史背景 26

五 屈原思想融会各家而非杂家 30

六 儒道二家皆言“无为而治”而实质不同 32

七 屈子宇宙观的唯物倾向 34

八 申、商异派的社会根源 37

九 屈原“忠君”的历史进步意义 38

一○ 《九歌》决非汉代作品 39

一一 郭沫若释《山鬼》的“於山”为“巫山”,断章取义不足信 42

一二 闻一多校《怀沙》的“本迪”与“卞迪”,主观臆断不足取 45

一三 《史记》所载先秦人物,与屈原一样多未见于今天的先秦典籍,但决不等于先秦本无其人 47

一四 重排《天问》的章节次序,是最省事而又最粗暴的作法 49

一五 汉初楚辞之学崛起于江淮之间的历史原因 52

一六 《远游》决非抄袭《大人赋》或《大人赋》的初稿 54

一七 《九歌·国殇》乃楚俗国家行傩之歌,其余篇章与傩无关 61

一八 “以屈证屈”,本义自见 68

一九 研究屈赋要善于提出问题,又要善于解决问题 69

二○ 不能迷信《楚辞》古本,要能独立思考 70

二一 屈原曾到汉北的一些旁证 72

二二 南北朝时期为屈学之低潮 73

二三 应当正确对待《楚辞》中的汉人作品 77

二四 屈赋虽多偶句,也具有错落美的特征 78

二五 读史能通国俗,才知《哀郢》首段实指顷襄元年秦攻丹淅的国内形势 85

二六 清儒训骚,往往因吹求过甚,反失本义 86

二七 屈原并非“巫官”,屈赋并非“巫辞” 88

二八 治屈赋各有所难,亦当各有所重 103

二九 同一神话之分化,往往由神话本身两种不同特征而引起 105

三○ 《天问》问句的修辞,变化多端,无板滞感 107

三一 《七谏》不见于《东方朔传》的原因 114

三二 《天问》、《招魂》中的神话原型不容忽视 116

三三 屈赋词序例置现象多见于中原,并非楚语所独有 118

三四 依古籍校改《楚辞》文字,当持审慎态度 119

三五 “山无草木曰岵”,疑于义者当求之于声 120

三六 屈赋联绵词与迭音词交互作用以求错落之例繁多 121

三七 诗骚异体的原因,乃由口头歌唱与书面记录之不同所造成 123

三八 楚国之外,徐宋鲁诸国亦有“令尹”之称 128

三九 屈原北走汨罗的目的,为救国,非为自沉 130

四○ 诗骚中比兴说的特例 132

四一 班固曾撰有《离骚赞》一书,今已佚亡 134

四二 出土楚简以“二”为重文符号之例类繁多,“些”类重文,乃其通例 139

四三 屈原初放东居陵阳,其地乃楚国东境的文化中心与交通要道 142

四四 以韵律为根据,可校正屈赋之许多误文 144

四五 屈原二十几岁即任“左徒”,不合于《曲礼》而合于当时的历史事实 146

四六 王逸注屈赋之失误,多属学识问题,并非全是时代局限 147

四七 汉代以比兴释屈赋之风已盛,而王逸过于穿凿,反失本义 148

四八 刘安被诛后,最早得见《离骚传》者,刘向最有条件 149

四九 《天问》“顾菟”之得其正解,乃几代学人不断探索之结果 150

五○ 屈原所草“宪令”对当时贵族有极大的制约作用,故夺稿,遭谗,被放,乃历史必然 152

五一 在楚国广阔领域中,与中原语言之间,亦当有音系之异,不特音值有别 153

五二 对屈学遗产要善于继承,不能抱虚无主义态度 154

五三 不能以“三五”之言,否定《抽思》为屈作 155

五四 刘向纂定《楚辞》之后的后人增补,亦犹刘向纂定《列女传》而后人又增补以东汉妇女传记 156

五五 鄂君启节之“郧”,当在汉北,即今湖北郧县、郧西之地,决非汉水下游潜江流域之郧 157

五六 《涉江》之“南夷”,乃指当时溆浦一带的巴、濮诸族而言,非指楚人 158

五七 “克”字从“古”得声,故“克”得与《尔雅》“辜月”之辜相通 159

五八 “克”从“古”声,故与“辜”“嫴”皆有肩任负荷之义 160

五九 武王以辜(克)月伐纣之事,证以长沙楚帛书十一月“利侵伐”之言益信 161

六○ 丹淅即楚初封之丹阳,“三户”即在其地 162

六一 《屈赋修辞举隅》之目的,是解决校勘、训诂难于解决的问题 164

六二 汉唐摹屈赋者,多失屈赋修辞之妙谛 166

六三 中原文化与楚文化的主流相同,故以中原典籍释屈赋,极少扞格 167

六四 利用出土文物释屈赋,必以典籍知识为前提 168

六五 读书必明体例,《说苑·谈丛》足证《渔父》“新沐”二句为古谚,下文非古谚 170

六六 读书宜识字,“鴡”与“睢”、“汨”与“汩”,不能混为一谈 171

六七 出土汉简帛对训释《楚辞》异文,有重要参考价值 173

六八 《东方朔传》朔作品“八言七言”,乃指当时七字句或八字句的诗歌 175

六九 《哀郢》的“陵阳”、《招魂》的“庐江”,地望相连,于古有证 176

七○ 训释《天问》必须宏观与微观紧密结合 177

七一 春秋时代“谐音双关语”早已流行,故二湘修辞采用之 178

七二 追本溯源,《楚辞》之“辞”的本义为争论是非之言 179

七三 《屈赋新探》虽早脱销,尚无重版之期 180

七四 姜亮夫氏对“屈原否定论”的论点与态度 181

七五 批评“屈原否定论”,并不是学术史上由疑古思潮又回到盲目信古的老路 183

序跋荟存 187

一 《湘西民歌集》序 187

二 《论章太炎》序 193

三 《屈赋新探》前言 194

四 《屈原论稿》读后 196

五 《二毋室论学杂著》序 199

六 《切韵考外篇刊误》序言 201

七 《屈赋新探》后记 203

八 《楚辞类稿》自序 209

九 《语言之起源》自序 210

一○ 《楚辞研究与争鸣》序 212

一一 《九歌论笺》序 214

一二 《现代楚辞批评史》序 215

一三 《渊研楼酬唱集》序 218

一四 《离骚大观》序 222

一五 台版《楚辞类稿》序言 223

一六 《当代楚辞研究论纲》序 224

一七 旧校本《顾亭林诗文集》跋 226

一八 《离骚校诂》序 228

一九 《自在》序 230

二○ 《楚辞研究》前言 232

二一 《九章研究》序 237

二二 《语言之起源》补记 239

二三 《汉楚辞学史》序 245

二四 《千家诗新编》序 247

二五 《墨子新论》书后 249

二六 《屈原与他的时代》序 251

二七 《楚辞今注》序 253

二八 题刘伯骏先生画册 255

二九 《楚辞研究全书》序 257

三○ 二十集电视剧本《屈原》审查意见 260

三一 《楚辞文心管窥》序 264

三二 《辞赋论集》序 266

三三 跋太炎先生《遗嘱》 267

三四 《楚辞学文库》总序 270

三五 《楚简帛研究》序 272

三六 《儒道诗学与阐释学》序 274

书信拾遗 279

一 致汤国梨 279

二 致孙作云 281

三 致李延陵 283

四 致汤国梨 285

五 致姚奠中 286

六 致汤国梨 287

七 致汤国梨 289

八 致姚奠中 290

九 致王焕镳 291

一○ 致姚奠中 292

一一 致姚奠中 293

一二 致姜亮夫 294

一三 致汤国梨 295

一四 致金德建 296

一五 致《社会科学战线》编辑部 297

一六 致姜亮夫 299

一七 致饶宗颐 300

一八 致郑文 301

一九 致肖兵 302

二○ 致赵逵夫 303

二一 致赵逵夫 304

二二 至章念驰 306

二三 致聂石樵 307

二四 致黄中模 308

二五 致王元化 310

二六 致传纪 311

二七 致朱季海 314

二八 致赵逵夫 315

二九 致姜亮夫 316

三○ 致王仲荦 317

三一 致常振国、降云 318

三二 致周啸天 319

三三 致王利器 321

三四 致张啸虎 322

三五 致郭在贻 323

三六 致姜亮夫 324

三七 致张啸虎 325

三八 致稻畑耕一郎 326

三九 致李希泌 328

四○ 致赵逵夫 329

四一 致戴志钧 331

四二 致潘景郑 332

四三 致肖兵 333

四四 致《云梦学刊》 334

四五 致《社科纵横》 336

四六 致《文学评论》 337

四七 致吴贤哲 339

四八 致杨乃乔 341

四九 致郑在瀛 343

五○ 致黄灵庚 344

五一 致梅桐生 346

五二 致浦士培 347

五三 致竹治贞夫 348

五四 致刘信芳 349

五五 致竹治贞夫 351

五六 致敏泽 352

五七 致刘信芳 354

五八 致何新 358

五九 致竹治贞夫 359

六○ 致稻畑耕一郎 360

六一 致新田幸治 361

六二 致冯俊杰 362

六三 致潘力生 364

六四 致竹治贞夫 365

六五 致郭维森 367

六六 致竹治贞夫 368

六七 致陆天华 369

六八 致杨乃乔 370

六九 致苏雪林 371

七○ 致夏传才 372

七一 致黄中模 373

七二 致陆天华 374

七三 致陈怡良 375

七四 致章念驰 376

七五 致夏传才 377

七六 致张中一 378

七七 致廖化津 379

七八 致竹治贞夫 381

七九 致刘毓庆 382

八○ 致毛庆 384

八一 致小南一郎 385

八二 致徐志啸 386

八三 致龚克昌 387

八四 致褚斌杰 388

八五 致刘信芳 389

八六 致戴锡琦 392

八七 致萧德君 393

八八 致姚奠中 394

八九 致聂石樵 395

九○ 致竹治贞夫 396

九一 致姚奠中 397

九二 致刘信芳 398

九三 致陈怡良 399

九四 致竹治贞夫 400

九五 致刘信芳 401

九六 致《文学遗产》 402

九七 致陈怡良 403

九八 致夏传才 404

九九 致李温良 405

一○○ 致章念驰 406

一○一 致竹治贞夫 407

一○二 致竹治贞夫 408

一○三 致《东方文化》的一封公开信——在汉字讨论中所想到的 410

后记 418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