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地理
中国民族史学史纲要
中国民族史学史纲要

中国民族史学史纲要PDF电子书下载

历史地理

  • 电子书积分:16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史金波,关志国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8
  • ISBN:7520313490
  • 页数:528 页
图书介绍:
《中国民族史学史纲要》目录

前言 1

绪论 1

一 中国民族史学史的任务和功能 1

二 中国民族史学基本发展脉络 3

三 中国民族史学的特点 8

四 民族史观的演变和撰述方式的改变 10

五 中国民族史记述中的相关概念 12

六 中国民族史学史的研究现状 16

第一章 先秦时期民族史学的萌芽 19

第一节 先秦时期的夷夏之辨 19

一 先秦时期的夷与夏 19

二 《春秋公羊传》的夷夏之辨 22

第二节 四夷记述体系化的雏形 25

第三节 《尚书》《诗经》的民族记述 31

第四节 《左传》的民族记述 35

第五节 《国语》的民族记述 40

第六节 《战国策》的民族记述 43

小结 45

第二章 秦汉时期的民族史学 46

第一节 秦汉民族史观的进展 46

第二节 《史记》对一统民族格局的叙述 51

第三节 《史记》的民族列传 55

第四节 《汉书》的民族列传 59

第五节 《风俗通义》的民族记述 64

第六节 专门民族史著作《哀牢传》 66

小结 68

第三章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史学 69

第一节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史观的发展 69

一 华夷之别 69

二 正统之争 71

第二节 《三国志·乌丸鲜卑东夷传》的编纂 72

第三节 南朝诸正史的民族列传 73

一 《后汉书》的民族列传 73

二 《宋书》的民族列传 77

三 《南齐书》的民族列传 78

第四节 北魏的《代歌》《代记》与《国书》 79

第五节 《魏书》的民族史撰述 82

一 《魏书·序纪》 82

二 《魏书》的民族列传 84

第六节 各民族政权史的撰述 87

第七节 《华阳国志》的民族史撰述 90

第八节 少数民族文字的民族史撰述 92

一 彝文历史记述 94

二 佉卢文历史记述 98

小结 100

第四章 隋唐五代的民族史学 102

第一节 隋唐五代的民族史观 102

一 华夷观与正统观 102

二 民族政权史的“霸史”地位 104

三 刘知幾的民族史观 105

第二节 正史中的民族史记述 106

一 正史民族列传编纂体例的变化 107

二 《隋书·四夷传》 108

三 《晋书》的《四夷传》及《载记》 109

四 《梁书·诸夷传》 113

五 《周书·异域传》 114

六 《南史·蛮貊列传》 116

七 《北史》的《僭伪附庸传》与《四夷传》 117

八 《旧唐书》的民族列传 119

第三节 专门的民族史著述 120

一 专门民族史的撰述 120

二 《蛮书》 124

第四节 《通典·边防典》 127

一 《边防典》的主旨 127

二 《边防典》的编纂体例 129

三 《边防典》的基本史料来源 131

第五节 少数民族文字的民族史撰述 132

一 于阗文历史文献记述 133

二 粟特文历史文献记述 135

三 突厥文历史文献记述 138

四 藏文历史文献记述 140

小结 145

第五章 辽、宋、夏、金时期的民族史学 146

第一节 多民族政权并立时代的民族史观 146

第二节 正史中的民族史撰述 151

一 《旧五代史·外国传》 151

二 《新五代史·四夷附录》 152

三 《新唐书》的民族列传 153

第三节 宋代会要的民族史记述 155

第四节 使臣见闻录及笔记中的民族史记述 157

第五节 南方民族史撰述 161

一 《桂海虞衡志》 161

二 《岭外代答》 162

三 《溪蛮丛笑》 162

第六节 《太平寰宇记·四夷》 163

第七节 《册府元龟·外臣部》 166

第八节 《通志·四夷传》 168

第九节 纪传体史书的民族史撰述 169

第十节 少数民族文字的民族史撰述 171

一 契丹文历史文献记述 172

二 西夏文历史文献记述 175

三 女真文历史文献记述 181

四 回鹘文历史文献记述 183

五 藏文历史文献记述 186

六 傣文历史文献记述 187

小结 190

第六章 元代的民族史学 191

第一节 元代的民族史观 191

第二节 正史中的民族史撰述 194

一 《宋史》的《外国传》与《蛮夷传》 194

二 《辽史》的民族史记述 197

三 《金史》的民族史记述 200

第三节 《文献通考·四裔考》 201

第四节 西南地方志对民族史的撰述 204

第五节 民族人物传记与家传 205

一 《元朝名臣事略》 206

二 《高昌偰氏家传》 206

三 《赛氏家传》 208

第六节 笔记、游记中的民族史记述 208

一 《长春真人西游记》 208

二 《南村辍耕录》 209

三 《西使记》 209

四 《大理行记》 210

第七节 少数民族文字的民族史撰述 212

一 回鹘式蒙古文历史文献记述 213

二 八思巴文历史文献记述 217

三 回鹘文历史文献记述 220

四 藏文历史文献记述 221

五 西夏文历史文献记述 223

小结 226

第七章 明代的民族史学 228

第一节 明代的民族史观 228

第二节 《元史》的民族史记述 231

第三节 明人所修明史中的民族史撰述 233

一 《吾学编·皇明四夷考》 233

二 《名山藏·王享记》 235

第四节 综合性民族史著述 237

一 《殊域周咨录》 237

二 《咸宾录》 239

三 《四夷考》 240

第五节 《万历武功录》的民族人物列传 241

第六节 蒙古史、女真史撰述 243

一 蒙古史撰述 243

二 女真史撰述 245

第七节 西南地区民族史撰述 248

第八节 西域民族史记述 251

第九节 方志中的民族史撰述 252

一 地理志中的民族史记述 252

二 方志中的民族史记述 253

第十节 少数民族文字的民族史撰述 258

一 《华夷译语》中的历史记述 259

二 蒙古文历史文献记述 260

三 察合台文历史文献记述 263

四 藏文历史文献记述 265

五 彝文历史文献记述 269

六 女真文历史文献记述 272

七 西夏文历史文献记述 272

八 傣文历史文献记述 273

小结 274

第八章 清代前中期的民族史学 276

第一节 清代的民族史观 276

一 满族统治上层的华夷之辨 276

二 关于辽、金、元的正统地位之争 279

三 对部分民族史著作的禁毁 280

第二节 《清实录》的民族史记述 281

第三节 官修私修明史中的民族史撰述 284

一 《明史》的民族史记述 284

二 私修明史中的民族列传 286

第四节 《古今图书集成·边裔典》 288

第五节 乾隆时期的满洲史撰述 292

一 《满洲源流考》 292

二 《八旗满洲氏族通谱》 295

第六节 藩部史的撰述 297

一 《蒙古回部王公表传》 298

二 《皇朝藩部要略》 300

第七节 南方民族史的撰述 302

一 《蛮司合志》 303

二 《峒溪纤志》 304

三 《楚南苗志》 304

第八节 民族图册 306

一 《皇清职贡图》 307

二 苗图 308

第九节 方略中的民族史记述 309

第十节 方志中的民族史记述 312

一 《大清一统志》中的民族史撰述 312

二 西南地区方志中的民族史撰述 313

三 新疆方志中的民族史记述 314

四 西藏方志的撰述 317

五 府县志中的民族史撰述 318

第十一节 笔记中的民族史记述 319

一 《秦边纪略》 319

二 《西域闻见录》 321

三 《黔记》 322

小结 323

第九章 晚清的民族史学 325

第一节 晚清民族史观的变化 325

一 华夷观的解体 325

二 中国观的变化 327

三 “民族”观的引进与阐释 329

四 中国民族西来说 331

第二节 革命派的民族史观及民族史撰述 333

一 革命派的民族史观 333

二 革命派的民族史撰述 336

第三节 边疆民族史及蒙元史撰述 338

一 《蒙古游牧记》 339

二 《朔方备乘》 340

三 《康輶纪行》 341

四 其他边疆史地著作 342

五 晚清蒙元史研究 343

第四节 方志中的民族史记述 345

一 省志中的民族史记述 346

二 府县厅志的民族史记述 347

第五节 民族史撰述体例的变革 349

第六节 清代少数民族文字的民族史撰述 352

一 满文历史文献记述 352

二 蒙古文历史文献记述 358

三 察合台文历史文献记述 363

四 藏文历史文献记述 366

五 纳西东巴文历史文献记述 368

六 彝文历史文献记述 370

七 傣文历史文献记述 373

八 回族史学 375

小结 378

第十章 中华民国时期的民族史学 380

第一节 对“民族”概念理解的深化与中国民族史学科的建立 380

一 对“民族”概念理解的深化 380

二 中国民族史学科的建立 384

三 中国通史中的民族史记述 390

第二节 中国民族史理论的蓬勃发展 391

一 中国民族的起源 392

二 中国民族的构成 394

三 中国民族的主干 396

四 中国民族的演进与融合 397

第三节 传统史学的民族史撰述 400

一 《清史稿》的《土司传》《藩部传》与《属国传》 400

二 《新元史》的民族列传 401

三 地方志中的民族记述 402

第四节 中国民族通史的编纂 405

第五节 中华民族史的撰述 407

第六节 马克思主义民族史学的形成 412

第七节 族别史研究 416

一 中国古代民族史的考证 416

二 族别史的研究 419

第八节 边疆及区域民族史的研究 425

第九节 少数民族文字的民族史撰述与文献整理 429

一 蒙古文历史文献的记述与整理 430

二 藏文历史文献的记述与整理 430

三 彝文历史文献的整理 433

四 纳西东巴文历史文献的整理 434

小结 435

第十一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民族史学的新进展 437

第一节 新的科学民族史理论的确立 437

一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对中国民族史学的指导 437

二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理论的探讨 442

三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理论的提出 443

四 中华民族凝聚力问题的讨论 446

第二节 民族社会历史调查与《中国少数民族简史丛书》的编纂 447

一 民族识别工作 447

二 民族社会历史调查 449

三 《中国少数民族简史丛书》的编纂 451

第三节 中国民族史学科的发展 454

一 中国民族史专业的设立 454

二 中国民族史研究机构的设立 455

三 学术界对民族史学科建设的探讨 456

四 民族史研究与现实热点问题 460

第四节 各类民族史的编纂 461

一 中国民族通史的编纂 462

二 区域民族史的编纂 465

三 族别史的编纂 466

第五节 中华民族史研究与撰述的深化 468

第六节 民族史研究的繁荣 471

一 民族史文献资料的整理工作 471

二 华夏与汉族史研究 474

三 古代民族史研究 476

四 近现代民族史研究 481

五 中国民族关系史的研究与撰述 482

六 民族宗教史、经济史、法制史、文化史研究的进展 485

第七节 当代民族志的编纂 490

第八节 少数民族文字历史文献的整理和研究 491

一 藏文历史文献的整理和研究 492

二 回鹘文历史文献的整理和研究 494

三 西夏文历史文献的整理和研究 496

四 蒙古文历史文献的整理和研究 497

五 察合台文历史文献的整理和研究 498

六 满文历史文献的整理和研究 499

七 彝文历史文献的整理和研究 501

小结 503

结语 505

参考文献 510

后记 527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