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批判佛教”与佛教批判
“批判佛教”与佛教批判

“批判佛教”与佛教批判PDF电子书下载

哲学宗教

  • 电子书积分:18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周贵华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8
  • ISBN:7520328289
  • 页数:620 页
图书介绍:
《“批判佛教”与佛教批判》目录
标签:批判

自序 1

第一编 支那内学院的佛教批判思想 3

引言 3

序章 杨仁山:对治与回归 5

第一节 反思与抉择 5

一 中国近世佛教“颟顸佛性,儱侗真如”之蒙昧 5

二 日本净土真宗宗义对大乘净土教理的违背 7

第二节 法相学与复兴传统中国佛教的整体宗学 9

一 法相学作为“颟顸儱侗”的对治 9

二 兴学以回到中国传统之整体宗学 10

结语 11

第一章 欧阳竟无:抉择与归趣 14

第一节 内学与正法 14

一 内学与外学 14

二 正法与相似法 16

三 龙树、无著之学与印度大乘完整学统 22

第二节 整体佛教的学科体系以及经论体系 25

一 五科佛学与整体佛教的学科体系 25

二 《藏要》与整体佛教的经论体系 27

第三节 涅槃学与整体佛教的教理体系 28

一 无余涅槃为归趣之涅槃学 28

二 抉择体用、会通孔佛与满、分菩萨学 29

三 涅槃学摄中观、唯识学、毗昙学作为整体佛教的完整教理体系 32

第二章 支那内学院的辨伪与批判:《起信论》与《楞严经》 36

第一节 欧阳竟无的肇始:质疑与反思 36

一 关于《大乘起信论》、《楞严经》的论争 36

二 “荑稗务去,真实乃存” 39

第二节 王恩洋的料简与批判:《大乘起信论》 43

一 《起信论》似“外道数论”,出于“梁陈小儿” 43

二 对《大乘起信论料简》的反批评 46

三 对反批评的反驳 49

第三节 吕澂的溯源与批判:《楞严经》与《大乘起信论》 52

一 “义据批评法”与“伪书似说”论 53

二 《楞严经》“集伪说之大成” 56

三 《起信论》作为“中土相似佛学之鼻祖” 62

四 《起信论》与《楞严经》的基本思想特质 67

结语 69

第三章 吕澂的抉择与反思:中国化佛教的“性觉说” 75

第一节 “性净说”与“性寂说”、“性觉说” 75

一 “心性本净说”作为“心性明净说” 76

二 “心性本净说”作为“心性本寂说” 78

三 “心性本净说”作为“心性本觉说” 79

第二节 对佛教的心性说及其心性观念的考察 80

一 “性寂”与“性觉”观念的提出 80

二 印度佛教的“心性”观念 83

三 中国化佛教的“心性”观念 87

第三节 对中国化佛教的“性觉说”的批判 91

一 “性觉说”出自“伪书” 92

二 “性觉说”乃错谬之说 92

三 心性乃法性空理,非心、非常住之体 95

四 如来藏非心性而是阿赖耶识 97

五 在社会、文化意义上“性觉说”之保守调和 99

第四节 对“性觉说”及其他心性思想的略评 101

一 印度佛教心性论并不能简单概括为“性寂说” 101

二 “性觉说”堪称中国化佛教的基本心性说形态 103

三 “性觉说”之“梵化”色彩 105

四 “性觉说”与如来藏说 107

第四章 支那内学院的抉择与批判:中国化佛教的“真如缘起说” 118

第一节 对“真如缘起说”的相关观念的分析 118

一 关于“真如”观念的抉择 118

二 关于“熏习”观念的抉择 124

第二节 对《起信论》的本体论、认识论和涅槃论的抉择与批判 129

一 对本体论之抉择与批判:体用有别而非体用一如 129

二 对认识论和涅槃论之抉择与批判:真如与正智、如来藏合一不成 133

第三节 对《起信论》的发生论的抉择与批判:真如非发生因 136

一 中国化佛教之真如发生论 136

二 《起信论》之真如发生论 140

三 对“真如发生论”之抉择与批判 142

结语 146

第二编 汉藏教理院的佛教批判思想 153

序说 153

第一章 释太虚:佛教的定位与反思 154

第一节 佛教的基本定位 155

一 佛教乃觉悟之教、学、法 155

二 佛教以佛为本 157

三 佛教以大乘菩萨道为佛陀本怀 160

四 佛教以契理契机为开展的指导原则 161

第二节 中国传统佛教弊端:“死鬼化”与“说大乘教、行小乘行” 163

一 中国佛教传统中“死化”、“鬼化”的弊端 163

二 传统中国佛教普遍“说大乘教,行小乘行” 167

第二章 释太虚:作为时代佛教的人生佛教 169

第一节 人生佛教作为时代佛教 169

一 人生佛教(人间佛教)思想的最初意趣:对治与引导 169

二 人生佛教(人间佛教)作为契理契机的时代佛教 170

第二节 “人生佛教”与“人间佛教”观念 173

一 “人”、“人间”与“世间”、“法界” 173

二 “人生佛教”、“人间佛教”与“众生佛教”、“法界佛教” 174

三 对“人生佛教”、“人间佛教”观念的进一步抉择 176

第三节 “人生佛教”的正义与偏义 177

一 “人生佛教”之正义:超人而成佛 177

二 “人生佛教”之偏义:即人而成佛 179

第四节 人生佛教作为时代佛教的基本特点 182

一 佛陀圣教的一味性 182

二 古代印度、中国佛教的宗派性 183

三 佛教乘道及宗派的共通性 184

四 新时代佛教的非宗派性、融贯性与整体性 189

第五节 人生佛教作为时代佛教的基本内容 192

结论 195

第三章 释印顺的佛教历史观及其研究方法 197

第一节 释印顺的印度佛教史观 197

一 印度佛教开展的“根源”:“根本佛教” 197

二 印度佛教依于“根源”的演变:“人生喻” 199

三 释印顺的佛教演变观 203

第二节 印度佛教演变的阶段 206

一 印度全体佛教三与四阶段说 207

二 印度全体佛教五阶段说 209

三 印度大乘佛教三系说 212

四 小结 215

第三节 佛教研究的原则 216

一 “四悉檀”作为判教的准则 216

二 “佛语三相”作为判断“佛说”的标准 219

三 “以佛法研究佛法”作为佛教研究的总原则 226

四 “契理契机”作为佛教研究的别原则之一 227

五 “三法印”作为佛教研究的别原则之一 230

第四节 佛教研究的具体方法 233

一 以人本经验理性为基本的认识方式 233

二 依佛陀本怀的“探明、抉择与洗炼”的研究路线 237

三 具宗教关怀的考据的研究方法 239

四 小结 245

第四章 释印顺的批判与探求:中印佛教弊端及佛陀本怀 247

第一节 对中国佛教弊端的反思与批判 247

一 践行层面的弊端 248

二 理论层面的问题 250

第二节 对印度佛教弊端的反思与批判 253

第三节 对佛陀本怀的探求 259

一 反思以溯本求源 260

二 以“释尊之特见”为佛之本怀:理的基础 262

三 以“根本佛教”为佛之本怀:法的基础 263

四 以人本大乘法(人间佛教)为佛之本怀:归趣 265

五 小结 267

第四节 对佛陀本怀的显畅 267

一 印度佛教的开展作为与印度文化“融冶”的过程 268

二 印度佛教开展的诸阶段对“佛之本怀”的显畅 269

三 “人间佛教”对“佛之本怀”的显畅 272

第五章 释印顺的去“天神化”与显扬“人间性” 277

第一节 “天神化”与“人间性” 277

一 “佛法与现实佛教界间的距离” 277

二 “此时、此地、此人” 279

三 “死化”、“鬼化”、“天神化”与“人生的”、“人间的” 280

四 佛教的“人间性” 285

第二节 印度佛教中的“天神化”问题 288

一 “梵化”与“天神化” 288

二 对佛教中世界图像的反思 291

三 对佛教中净土思想的反思 294

第三节 “真常化”与“天神化” 297

一 “真常化”与“天神化” 297

二 真常说与如来藏论 298

三 如来藏论与梵我论 300

四 “梵我化”与“佛天一如”、“梵佛一体” 301

五 对如来藏思想的判摄 302

六 小结 304

第四节 印度佛教佛陀观与“天佛化”问题 305

一 “人佛陀”观与“天佛陀”观问题 305

二 阿含佛教与“人佛陀”观问题 306

三 大乘早期阶段与“天佛陀”观问题 309

四 大乘晚期“天神化”倾向的泛滥 315

五 小结 322

第五节 印度佛教菩萨观与“天菩萨化”问题 323

一 弥勒菩萨与弥勒信仰 324

二 文殊、普贤、观音等菩萨及其信仰 327

第六章 释印顺的大乘佛教观 330

第一节 古代的“大乘非佛说”论 330

一 古代印度的“大乘非佛说”论:激烈型与第一温和型 330

二 古代斯里兰卡的“大乘非佛说”论:激烈型 335

三 古代中国的“大乘非佛说”论:激烈型 336

第二节 释印顺与现代的“大乘非佛说”论 337

一 日本佛学界20世纪上半叶的“大乘非佛说”论:第二温和型 338

二 中国现代佛教观与中国现代的“大乘非佛说”论 340

三 中国现代佛教研究与中国现代的“大乘非佛说”论 343

第三节 佛教经典中的“佛说”观念 345

一 佛教经典中“佛说”观念的狭义与广义用法 346

二 “佛说”观念的狭义用法:佛亲说、佛加持说与佛开许说 346

三 “佛说”观念的第一种广义用法:“四大教法” 348

四 “佛说”观念的第二种广义用法:“五师说法” 351

五 “符合”三义与三种广义“佛说” 353

六 大乘是否“佛说”的判定方式:自位与他位 354

七 强、弱型“大乘是佛说”论与激烈、温和型“大乘非佛说”论 358

第四节 释印顺:阿含经典与“佛说”观念 360

一 释印顺的“佛说”观念:“佛说”并不限于“佛亲说” 360

二 最初结集的阿含经典中的“佛亲说”:“影像”与“共同意识” 362

三 后世结集的阿含经典中的“佛说”:“共同意识”下的传承与摄入 364

四 基于“共同意识”的“佛说”观念 367

第五节 释印顺:阿含经典与“佛法”观念 368

一 阿含经典作为佛法,不限于口说 368

二 阿含经典作为佛法,不限于佛“三业大用”,亦反映佛弟子“清净三业” 369

三 阿含圣典作为佛弟子认识的呈现与“共同意识”下的结集 370

四 佛弟子认识的局限性对结集的阿含经典的影响 371

第六节 释印顺的“佛说”与“佛法”观念:从阿含经典到大乘经典 373

一 阿含经典:从“佛说”到“佛法” 373

二 阿含经典:从“佛法”到“佛说” 376

三 大乘经典:非佛亲说而为后世所造 377

四 大乘经典:非佛亲说但是佛法而为佛说 379

五 从阿含经典到大乘经典:“时代意识”下“神圣性”的不断消解 382

六 对释印顺的“佛说”观念的几点评论 383

第七节 释印顺:广义“大乘是佛说”论与温和型“大乘非佛说”论 385

一 “大乘是佛说”论与“大乘非佛说”论的核心立场 385

二 现代人对大乘经性质的质疑 386

三 广义“大乘是佛说”和温和型“大乘非佛说” 390

四 大乘经非“佛亲说”但是“佛说” 392

五 大乘道非“佛亲说”但是“佛法” 396

六 大乘理非“佛亲说”但是“佛理” 400

结语 释印顺与大乘佛教观 408

一 关于释印顺的大乘佛教观 408

二 大乘佛教本位与学术本位 409

第三编 “批判佛教”思潮的佛教批判思想 415

引言 415

序章 “批判佛教”的批判意趣 418

第一节 哲学与方法论批判 418

第二节 佛教批判 422

第三节 社会与文化批判 425

第一章 松本史朗的基本佛教观 428

第一节 佛教之根本是缘起说 428

一 以缘起说为根本之佛教观 428

二 对缘起观的进一步抉择 429

第二节 松本史朗对佛教思想之抉择与批判 433

第三节 松本史朗的缘起观的内在矛盾 438

一 释迦牟尼佛所悟是否十二因缘 438

二 十二因缘是否一因一果式的时间性缘起 445

第四节 松本史朗的缘起观与其“无我”以及“空”义的冲突 449

一 松本史朗对阿含佛教“无我说”的误读 449

二 松本史朗的“无我”以及“空”概念与其“缘起说”的矛盾 454

结语 走向虚无主义的佛教独断论 460

第二章 松本史朗的“基体说”:观念、结构与判摄 465

第一节 “基体说”的基本结构与特征 465

一 “基体说”的基本结构与特征 465

二 对“基体说”的特征的再归纳 467

第二节 “基体说”与“梵我论”、“本体论式佛教思想”的关系 468

一 “基体说”与“梵我论” 468

二 “基体说”与“本体论式佛教思想” 470

三 “基体说”、“梵我论”、“本体论式佛教思想”间的关系图 473

第三节 对全体佛教的判摄 474

第三章 “基体说”的建立:对大乘相关经的考察 476

第一节 “基体”概念在《般若经》中的“提出” 476

一 最早《般若经》的“空”的精神 477

二 《般若经》类经典中“基体”概念的“引入” 478

第二节 “基体说”结构模型在如来藏经典中的“形成” 480

一 “前基体说”向“基体说”的“过渡” 481

二 “基体说”在《胜鬘经》中的“成型” 483

第三节 “基体说”的广摄:对唯识思想的考察 487

一 松本史朗于唯识思想建构的“基体说”模型 487

二 松本判定唯识思想是“基体说”之论证 488

第四章 “基体说”的“本体论原则” 496

第一节 dhātu类观念非一切现象法所依存的基体之义 497

一 dhātu(界)在佛教文献中的基本用法:非一元性基体 497

二 界(dhātu)的特义:作为“大通性”之法界 505

第二节 在如来藏思想中dhātu类法界等是所依但非基体 510

一 法界等是所依,但非基体 510

二 法界等不是“我(ātman)” 514

第五章 “基体说”的“发生论原则” 530

第一节 dhātu(界)作为发生因:是多元、有为而非一元、无为的 530

一 在阿含佛教、部派佛教中“界”的“因”义的开展 530

二 界作为发生因:是多元(aneka)而非一元(eka)的 533

三 界作为本性(prak?i):是有为(sa?sk?ta)而非无为(asa?sk?ta) 537

第二节 dhātu作为所依(ā?raya)绝非一元性发生因 540

一 在唯识学中作为所依之dh?tu是发生因,但非一元、无为性 540

二 在如来藏思想中作为“所依”的dhātu类法界等绝非发生因 543

第三节 法界等作为“所缘(ālambana)”绝非发生因,而是所缘缘 548

第六章 “基体说”的“差别性原则” 551

第一节 “基体说”的“差别性原则” 551

第二节 如来藏思想偏重平等意趣 554

第三节 瑜伽行派有为依唯识思想对差别意趣的偏重:种姓与乘差别 563

第四节 瑜伽行派的无为依唯识思想对平等与差别意趣的融合 569

第七章 如来藏思想和唯识思想的批判性问题 576

第一节 如来藏思想以无我说为先的批判性 576

第二节 如来藏思想以对治烦恼杂染为修行的批判性 579

第三节 唯识思想中以三性唯识观为本的批判性 584

第四节 唯识思想以对治杂染为修行的批判性 588

小结 592

结语 593

附录 597

附录一 对松本史朗“如来藏思想与本觉思想”一文的评议 597

一 回答“佛教是什么”的方法论问题 597

二 历时性十二因缘与无我、空的关系 598

三 “基体说”与如来藏思想 599

四 佛性内在论与佛性显在论 601

五 佛性显在论与老庄思想 602

六 无二说、平等说与基体说 602

附录二 日本“批判佛教”思潮—反应与研究 604

一 中国学界对“批判佛教”思潮的反应 605

二 中国学界对“批判佛教”思潮的研究与批评 608

1.对“批判佛教”思潮的批判意趣的解读 608

2.“批判佛教”与20世纪中国的佛教批判比较 610

3.对“批判佛教”的置疑与批评 611

参考文献 614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