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地理
中国全史百卷本  习俗卷  修订版
中国全史百卷本  习俗卷  修订版

中国全史百卷本 习俗卷 修订版PDF电子书下载

历史地理

  • 电子书积分:29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史仲文,胡晓林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4
  • ISBN:7506841467
  • 页数:1189 页
图书介绍:
《中国全史百卷本 习俗卷 修订版》目录

远古暨三代分卷 3

一、远古暨三代习俗概述 3

(一)习俗与习俗学 3

(二)习俗的渊源流变 6

二、社会团体习俗 9

(一)原始时期的社团习俗 9

(二)夏商周三代的社团习俗 14

三、生产(行业)习俗 23

(一)农业 23

(二)畜牧业 28

(三)手工业 35

四、生活习俗 48

(一)饮食 48

(二)住居 59

(三)衣着 70

(四)行走与交通 74

五、婚姻习俗 78

(一)婚姻的内涵 78

(二)非完全意义时期的“婚姻”习俗 79

(三)完全意义时期的婚姻习俗 81

六、丧葬习俗 89

(一)墓葬形式 89

(二)殓葬方法和习俗 93

七、宗教礼仪习俗 107

(一)割体献祭 107

(二)牲祭与人祭 108

(三)猎头、剥头皮 110

(四)凿齿与变头形 111

(五)祭坛与祀天地 111

(六)卜筮 112

(七)墓内奠祭 113

(八)神灵崇拜和祖先崇拜 114

八、结语 116

春秋战国分卷 121

一、春秋战国习俗概述 121

(一)时代特征 121

(二)礼与习俗的分合 122

二、人与社会 125

(一)习俗的社会育成氛围 125

(二)城市民风 127

(三)乡里俗观 130

(四)畸形社会面影 133

(五)私学与仕进 136

(六)愤世嫉俗的“穷通”之士 139

三、移风易俗 142

(一)习俗的移易 142

(二)部民齐俗 144

(三)名事邑里 147

(四)礼贤风气 150

(五)导民以正恶俗 153

四、社交节仪俗尚 157

(一)相见节仪 157

(二)迎送节仪 159

(三)跪拜节仪 161

(四)言行举止节仪 164

五、饮食习俗 168

(一)消费生活观念 168

(二)食馔与烹饪 172

(三)粮食定量和定时就餐 176

(四)宴以合好 178

(五)进食节仪 181

(六)名物辨用 185

(七)乡饮酒 188

六、婚仪与婚俗 192

(一)婚姻六礼 192

(二)择偶观念 195

(三)婚姻禁忌 199

(四)婚制婚俗 202

(五)多偶婚和生子观念 205

七、服饰风俗 209

(一)服以旌礼和服饰俗尚 209

(二)丧葬习俗中的丧仪和服制 213

(三)服饰的地区性特色 217

(四)仪容修度 223

八、信仰习俗 227

(一)吉祀敬鬼神 227

(二)神灵信仰上的忌讳 232

九、结语 237

秦汉分卷 241

一、秦汉习俗概述 241

二、服饰习俗 243

(一)冠帽 243

(二)上衣 249

(三)下衣 253

(四)鞋袜 255

三、饮食习俗 257

(一)概貌 257

(二)主食 261

(三)副食 265

(四)饮料 272

(五)器具 276

四、居住习俗 280

(一)庭院式住宅 280

(二)楼阁式住宅 283

(三)干栏式住宅 285

(四)住宅附属设施 286

(五)家具 287

五、交通习俗 292

(一)陆路 292

(二)水路 294

(三)车 297

(四)船 301

六、婚姻习俗 304

(一)婚姻礼仪 304

(二)婚姻形式 306

(三)婚嫁消费 310

(四)七弃与三不去 312

(五)改嫁与再嫁 313

七、丧葬习俗 316

(一)厚葬 316

(二)葬具 319

(三)居丧 321

(四)黄肠题凑 323

(五)玉衣 325

八、结语 328

魏晋南北朝分卷 331

一、魏晋南北朝习俗概述 331

二、节令习俗 335

(一)元日 335

(二)人日 338

(三)正月十五 339

(四)正月晦日 340

(五)寒食节 340

(六)三月三 341

(七)五月五日 343

(八)七月七日 343

(九)九月九日 345

(十)腊日 346

(十一)除夕 347

(十二)社日 348

三、衣食居处习俗 350

(一)服饰习俗 350

(二)饮食习俗 354

(三)居处习俗 363

四、婚姻习俗 366

(一)婚礼 366

(二)早婚 369

(三)门第婚 371

(四)其他婚俗 373

(五)北朝鲜卑婚俗的两次改革 376

五、丧葬习俗 384

(一)丧葬礼仪 384

(二)薄葬与厚葬 388

(三)归乡葬 394

(四)合葬 395

六、鬼神崇拜及宗教习俗 398

(一)天意崇拜 398

(二)自然崇拜 411

(三)人神、人鬼崇拜 416

(四)物的崇拜 421

(五)宗教习俗 422

七、娱乐习俗 423

(一)竞技活动 423

(二)角智活动 431

(三)自娱活动 437

(四)其他活动 444

八、结语 449

隋唐五代分卷 453

一、隋唐五代习俗概述 453

二、隋唐五代节令习俗 455

(一)绚丽多彩的节令习俗 455

(二)节令风俗的新内容 457

(三)繁华热烈的节日盛况 465

三、隋唐五代服饰习俗 470

(一)丰富多彩的服饰习俗 470

(二)冠服礼俗 471

(三)多民族的服饰风格 473

(四)妇女服饰的新潮 475

(五)妇女妆饰的新款式 478

(六)男子的流行服饰 481

四、隋唐五代饮食习俗 483

(一)饮食习俗的兴旺发达 483

(二)豪华的宫廷宴和盛大的“曲江宴” 485

(三)名菜佳肴大观 488

(四)汇集各民族特色的“胡风饮食” 490

(五)日益普遍的饮茶风气 491

(六)纵酒狂饮的饮酒之风 496

五、隋唐五代住行习俗 501

(一)住行的特征 501

(二)长安、洛阳城的建筑风尚 501

(三)住宅的建筑风俗与建筑仪式 506

(四)建筑风水风俗 508

(五)室内陈设与家具变化 510

(六)骑乘之风与民间行旅观念 513

六、隋唐五代婚俗 516

(一)门第婚俗的盛衰 516

(二)政府奖励下的早婚和再婚风俗 518

(三)婚俗中的胡俗成份 520

(四)买卖婚姻的表现 521

(五)贵族婚礼的奢侈 522

(六)形形色色的婚礼婚俗 523

(七)高雅的婚俗文化 525

七、隋唐五代丧俗 528

(一)统治阶级的厚葬风 528

(二)繁缛的丧葬礼仪 530

(三)盛行的墓前树碑制 531

(四)精湛的墓前石刻和明器之宝 533

(五)墓室壁画的新高峰 535

(六)阴宅风水学的盛行 536

(七)火葬与塔葬 538

(八)冥婚和冥钱 538

(九)“七七斋” 539

八、隋唐五代游艺风尚 541

(一)极盛的围棋之风 541

(二)博戏的盛行 544

(三)风靡社会的马球 547

(四)节令游戏的发展 548

(五)斗鸡之风 550

九、隋唐五代民族习俗 552

(一)民族大一统的新时期 552

(二)突厥习俗特点及与汉族的融合 553

(三)回纥习俗及其汉化 555

(四)吐蕃习俗及唐蕃相互影响 558

(五)东北各族习俗 562

(六)其他各族习俗 564

十、结语 567

宋辽金夏分卷 573

一、宋辽金夏习俗概述 573

(一)城市习俗的兴盛 574

(二)多民族习俗的交流与融合 575

二、宋代岁时节令习俗 578

(一)元旦朝会 578

(二)立春 580

(三)元宵节 581

(四)花朝节 584

(五)清明节 584

(六)四月八日浴佛节 586

(七)端午节 586

(八)六月六 588

(九)七夕 589

(十)中元节 590

(十一)立秋 591

(十二)秋社 591

(十三)中秋节 592

(十四)重阳节 593

(十五)天宁节 594

(十六)立冬 附孟冬 596

(十七)冬至 596

(十八)腊八 598

(十九)祭灶 598

(二十)除夕 599

三、宋代物质生活习俗 601

(一)食俗 601

(二)茶俗 606

(三)服饰习俗 608

四、宋代人生仪礼 614

(一)产育习俗 614

(二)婚俗 615

(三)丧葬习俗 618

五、宋代社会组织习俗 621

(一)家族组织习俗 621

(二)“社会” 624

(三)行业组织习俗 625

六、宋代民间信仰 627

(一)先兆信仰 627

(二)祠祭 629

(三)巫觋信仰 633

七、宋代生产贸易习俗 635

(一)百行百业生产习俗 635

(二)商业习俗 638

(三)服务行业习俗 641

(四)夜市 644

(五)庙市 646

八、宋代娱乐习俗 647

(一)京瓦伎艺 647

(二)民间游艺 650

(三)观潮之俗 652

九、辽代习俗 654

(一)渔猎习俗 654

(二)游牧习俗 656

(三)农业习俗 657

(四)祭拜天地仪 658

(五)帝后诸仪 659

(六)宫廷节仪 662

(七)岁时杂仪 664

十、金代习俗 665

(一)岁时节庆习俗 665

(二)生产习俗 668

(三)生活习俗 670

(四)人生仪礼 675

(五)社会习俗和萨满信仰 680

十一、西夏习俗 682

(一)物质生活习俗 682

(二)婚姻习俗 683

(三)丧葬习俗 684

(四)部落组织习俗 685

(五)信仰习俗 685

(六)“蕃俗”与“汉俗”的消长 686

十二、结语 688

元代分卷 691

一、元代习俗概述 691

(一)民族性 691

(二)阶级与阶层的差别 693

(三)历史性 696

(四)传承性 697

二、节令习俗 699

(一)蒙古族的纪年与节日 699

(二)宫廷与汉族民间节令 701

三、服饰习俗 707

(一)蒙古族的服饰 707

(二)朝廷冠服 714

(三)汉族士庶服饰 717

四、饮食习俗 721

(一)蒙古族的饮食 721

(二)汉族饮食习俗 726

(三)北方其他民族饮食 735

(四)饮宴习俗 736

五、起居习俗 740

(一)蒙古族起居 740

(二)宫廷起居 743

六、婚姻习俗 748

(一)蒙古族的婚姻习俗 748

(二)汉族婚姻习俗 751

(三)元代婚姻史上的悲剧与变异 756

(四)元代各民族婚俗的相互影响 757

(五)异族通婚 758

七、丧葬习俗 760

(一)蒙古族的丧葬 760

(二)帝王葬俗 761

(三)汉族丧葬 763

(四)元代丧葬习俗的改变 767

(五)其他少数民族丧葬 770

八、祭祀习俗 773

(一)蒙古族的祭祀 773

(二)宫廷祭祀 776

(三)官府及汉族民间祭祀 780

九、宗教信仰习俗 783

(一)蒙古族的信仰 783

(二)皇宫的迷信活动 787

(三)汉族民间信仰习俗 788

十、禁忌习俗 791

(一)蒙古族禁忌 791

(二)朝廷民俗杂禁 793

十一、娱乐习俗 799

(一)蒙古族娱乐习俗 799

(二)汉族娱乐习俗 802

十二、结语 807

(一)习俗与政治 807

(二)习俗与经济 808

(三)习俗的改变与社会进步 809

明代分卷 813

一、明代习俗概述 813

二、时令年节习俗 815

(一)元旦 815

(二)立春 816

(三)元宵节 817

(四)龙头节 817

(五)清明节 817

(六)浴佛节 818

(七)端午节 819

(八)天贶节 820

(九)乞巧节 820

(十)中秋节 821

(十一)重阳节 821

(十二)冬至节 821

(十三)腊八节 822

(十四)灶王节 823

(十五)除夕 824

三、饮食习俗 825

(一)宫廷饮食礼仪 826

(二)王公贵胄、缙绅士大夫饮食习尚 830

(三)民人日常与年节饮食习俗 833

(四)茶肆、酒楼与民俗 838

(五)少数民族食习 841

四、服饰风尚与衣着习俗 844

(一)帝后文武官员服饰礼仪 845

(二)庶民服饰与衣着风尚 847

(三)少数民族服饰风习 849

(四)服饰习俗与时代基调 851

五、居住、行止习俗 854

(一)宫苑建筑与帝王起居礼尚 854

(二)民居、园林、寺观与家具陈设 856

(三)《营造门》与建屋风俗忌避 860

(四)宫廷车舆与巡行礼仪 862

(五)王公贵戚、官宦舟车与使用规制 863

(六)民人行止习尚与禁忌 864

六、婚姻习俗 866

(一)帝后的婚姻礼仪 866

(二)宗室的婚姻规制 868

(三)品官与庶人的婚姻风仪 869

(四)门第婚 870

(五)纳妾与重婚 871

(六)休书与离婚 872

(七)退婚与改嫁 873

(八)入赘婚 873

(九)冥婚与指腹婚 874

(十)民族婚俗与通婚 875

七、丧葬习俗 878

(一)帝后丧制 878

(二)宗室王妃与公主丧葬规制 879

(三)品官葬仪 880

(四)妃嫔殉葬与妻妾殉节 880

(五)随身灯与民间丧俗 882

(六)民族葬法与葬仪 884

八、祀神、祭祖与信仰习俗 887

(一)宫廷祀神、祭祖礼尚 887

(二)民间祭祀与信仰习俗 891

九、生产、商贸习俗 899

(一)农副业、手工业生产习俗 899

(二)商业、贸易与商道风俗 906

十、娱乐习俗 912

(一)杂技百戏与旅游博弈习俗 912

(二)帝后、仕宦贵戚的岁节娱乐 918

(三)民间的岁节游乐风尚 920

十一、社会陋习劣俗 925

(一)民间争讼、健讼与械斗 925

(二)赌博 928

(三)嫖娼宿妓 929

(四)氓棍聚殴 932

十二、结语 934

(一)习俗与社会政治 934

(二)习俗与社会经济 935

(三)习俗与社会文化 936

(四)习俗与社会发展 938

清代分卷 943

一、清代习俗概述 943

二、清代岁时节日习俗 947

(一)日趋繁盛的民间传统节日 947

(二)民间传统节日习俗的变异 952

(三)清代形成的民间节日 954

(四)清代宫廷节令俗制 957

三、清代衣食住行习俗 970

(一)清代民间服饰习俗 970

(二)清代宫廷服饰习俗 972

(三)清代民间饮食习俗 978

(四)清代宫廷饮食习俗 980

(五)清代民间居住习俗 988

(六)清代宫廷居住习俗 990

(七)清代民间交通习俗 992

(八)清代宫廷交通习俗 995

四、清代婚丧嫁娶习俗 998

(一)清代民间婚姻习俗 998

(二)清代宫廷婚姻习俗 1009

(三)清代民间丧葬习俗 1014

(四)清代宫廷丧葬习俗 1018

五、清代其他家庭礼仪习俗 1022

(一)清代民间生育礼俗 1022

(二)清代宫廷生育礼俗 1025

(三)清代民间成年礼俗 1028

(四)清代宫廷皇帝继位与宗室册封 1031

(五)清代民间做寿风俗 1034

(六)清代民间相见礼俗 1035

(七)清代宫廷做寿礼俗和相见礼俗 1036

六、清代社会公共习俗 1040

(一)清代民间组织 1040

(二)清代宫廷家族制度 1043

七、清代商贸习俗 1046

(一)清代北京商贸习俗 1046

(二)清代山西商贸习俗 1050

(三)清代上海商贸习俗 1052

(四)清代汉口商贸习俗 1052

(五)江湖行帮交易隐语 1053

(六)清代商业宣传习俗 1053

八、清代娱乐习俗 1055

(一)清代形成的民间娱乐习俗 1055

(二)由祭祀习俗向娱乐习俗的演变 1057

(三)清代宫廷娱乐习俗 1057

九、结语 1062

民国分卷 1065

一、民国习俗概述 1065

二、节日习俗 1067

(一)春节 1067

(二)元宵节 1072

(三)端午节 1076

(四)中元节 1078

(五)中秋节 1081

(六)除夕 1084

三、服饰习俗 1088

(一)服装 1088

(二)饰物 1092

(三)其他 1094

四、饮食习俗 1099

(一)主食 1099

(二)副食 1102

(三)饮料 1105

(四)其他 1107

五、居住习俗 1110

(一)住宅 1110

(二)建房习俗 1113

(三)其他 1118

六、交通习俗 1128

(一)车 1128

(二)船 1130

(三)其他 1133

七、婚姻习俗 1136

(一)婚姻形式 1136

(二)婚礼 1142

(三)离婚 1152

(四)其他 1154

八、丧葬习俗 1163

(一)葬法 1163

(二)丧礼 1166

(三)其他 1171

九、信仰习俗 1176

(一)神灵崇拜 1176

(二)祖先祭祀 1179

(三)其他 1182

十、结语 1189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