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自然辩证法概论新编
自然辩证法概论新编

自然辩证法概论新编PDF电子书下载

自然科学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萧焜焘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商务印书馆
  • 出版年份:2018
  • ISBN:7100166867
  • 页数:354 页
图书介绍:
《自然辩证法概论新编》目录

导论 3

第一章 自然辩证法就是马克思主义自然哲学 3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自然哲学的创立是人类认识发展的必然趋势 4

一、古代自然哲学 4

二、近代自然哲学 9

三、现代自然哲学 15

第二节 旧自然哲学的扬弃和新自然哲学的复归 19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自然哲学是自然哲学发展史上的伟大变革 22

一、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 23

二、客观辩证法和主观辩证法的统一 23

三、自然运动和历史运动的统一 25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自然哲学是宇宙自然论、科学思维论、科学技术论的辩证统一体 27

第一节 宇宙自然论 27

一、宇宙自然论的本质 27

二、人和自然之间的作用与反作用 28

三、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特征 29

第二节 科学思维论 33

一、人是科学思维的主体 33

二、社会实践是科学思维的源泉 35

三、科学思维的辩证过程 36

四、科学思维的本质 44

第三节 科学技术论 47

一、科学技术论的实质是科学技术的哲学理论 47

二、科学技术的社会目的性 52

三、科学技术目的性的展开过程 54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自然哲学必须以科学社会主义为其理论归宿,才能成为变革现实的强大力量 59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自然哲学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基础理论之一 59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自然哲学只有落脚到科学社会主义,才能成为变革现实的强大力量 64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自然哲学必须以现代科学技术综合理论为基础,促进哲学与科学的同步发展 70

第一篇 宇宙自然论 79

第四章 作为物质世界的自然界 79

第一节 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性 79

一、物质的客观存在 79

二、物质的实体与属性 81

三、客观存在的辩证性 85

第二节 物质形态的层次结构性 87

一、物质层次结构的划分 88

二、物质层次结构的特点 92

三、物质层次结构的辩证法 95

第三节 物质系统的过程性 97

一、实体与过程的统一 98

二、层次结构在过程中展开 100

三、宇宙自然的整体过程 102

第五章 自然界的演化发展 105

第一节 自然界的历史性 105

一、从存在到演化 105

二、宇宙、天体、地球和生命的起源与演化 109

三、物质生命的异化 114

第二节 客观演化过程 117

一、运动不灭原理 117

二、热力学的演化观 119

三、进化论的演化观 122

第三节 进化与自组织 125

一、自组织及其形成条件 125

二、自组织的目的性 129

三、自然目的性与社会目的性 133

第六章 人和自然 136

第一节 人类的产生 136

一、人类是自然界长期进化的产物 136

二、人类产生的根本机制 138

三、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 140

第二节 人类世界 142

一、自然界是人类世界的客观基础 142

二、人类有目的的活动及其产物构成人类世界 143

三、人的能动性与受动性的统一 145

第三节 人与自然的分合关系 147

一、顺应自然与变革自然的矛盾 147

二、人与自然是有机的整体 149

三、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可能性 150

第二篇 科学思维论 155

第七章 感性直观 155

第一节 观察 155

一、观察的实质 155

二、观察的原则 158

三、观察与问题 161

第二节 实验 164

一、实验的特点 164

二、实验与仪器 169

三、实验与理论 170

第三节 直观 172

一、直观的特点 172

二、直观的抉择性 173

三、科学研究中的机遇 173

第八章 知性分析 175

第一节 一般科学方法的灵魂 175

一、知性是科学方法的本质 175

二、近代方法的核心与现代方法的基础 178

三、知性是感性通达理性的桥梁 178

第二节 逻辑方法 179

一、逻辑方法是知性思维的典型形式 179

二、逻辑方法的内在结构及其规律 182

三、逻辑方法的进化与趋势 189

第三节 数学方法 194

一、数学方法的知性特征 194

二、数学方法中质与量的互补共进性 199

三、数学方法中知性思维向辩证思维的转化 202

第九章 理性综合 212

第一节 理性是知性的归宿 212

一、知性思维的局限性与实证性 212

二、知性抽象思维和理性具体思维 215

三、理性综合是知性分析的根据与归宿 218

第二节 从科学假说到科学理论 220

一、假说构成的原始综合性 221

二、假说实现的实证性 222

三、假说向理论转化的辩证综合性 224

第三节 现代系统思维的整体性 232

一、现代科学技术综合的辩证发展 232

二、系统思维的基本原则 239

三、协同与自组织方法 245

第三篇 科学技术论 251

第十章 科学技术形态论 251

第一节 科学技术知识在人类知识、体系中的地位 252

一、知识的常识形态 253

二、知识的科学形态 254

三、知识的哲学形态 257

第二节 科学技术的基本形态 259

一、科学技术的经验形态 260

二、科学技术的实验形态 264

三、科学技术的综合形态 271

第三节 科学技术基本形态的哲学性 279

一、科学技术的实践性 280

二、科学技术的辩证性 283

三、科学技术的具体性 285

第十一章 科学技术发展论 289

第一节 技术一科学一技术 289

一、从技术到科学 290

二、从科学到技术 293

三、科学与技术的统一 295

第二节 综合—分化—综合 298

一、原始综合 299

二、科学分化 302

三、辩证综合 304

第三节 手工技艺—基础理论—工程技术 308

一、手工技艺 308

二、基础理论 311

三、工程技术 316

第十二章 科学技术价值论 322

第一节 经济价值 322

一、科学技术与物质文明 323

二、科学技术与社会进步 326

三、科学技术与天人合一 329

第二节 文化价值 332

一、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 332

二、科学技术与思想感情 335

三、科学技术与民族精神 337

第三节 人生价值 341

一、科学技术与人生态度 342

二、科学技术和人类进程 344

三、科学技术与人类理想 347

结束语 350

第一版编后记 353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