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信息化:生存与超越
信息化:生存与超越

信息化:生存与超越PDF电子书下载

社会科学

  • 电子书积分:1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雅林,何明升主编
  • 出 版 社: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4
  • ISBN:7207062540
  • 页数:433 页
图书介绍:本书阐述了信息化对生活的影响。
《信息化:生存与超越》目录

前言 1

第一章 绪论 1

一、信息化的研究历程 1

二、信息化概念的社会学诠释 24

三、本书的基本概念与理论框架 30

第二章 中国人的“网络化生存” 43

一、网民的人口特征 43

二、网络生活的总量特征 52

三、网络生活的结构特征 56

四、网络化进程产生的相关问题 63

五、“网络化生存”的对策研究 74

第三章 信息化与中国产业结构及劳动力结构的变迁 83

一、信息化对中国产业结构和劳动力结构的影响 83

二、第三部门在劳动力结构变迁中的作用 91

三、对策与建议 94

第四章 社会文明形态转型中的休闲 99

一、以劳动时间为轴心的诸社会形态中的休闲 99

二、信息化与人类休闲文明时代的来临 104

三、时间形态的转型与休闲 116

四、休闲文明形态转型引发的社会问题 124

五、我国休闲经济的发展及社会目标管理 129

第五章 信息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冲撞与超越 135

一、超越单向、垄断走向互动的数字化、无界化的文化 135

二、信息文化对大众文化的冲撞与超越 138

三、信息文化对学院文化的冲撞与超越 141

四、信息文化对民族文化的冲撞与超越 145

第六章 远程教育:网络时空中的学习革命 152

一、网络带来的学习革命 152

二、远程教育的反思性认知 170

三、完善远程教育的对策与措施 180

第七章 家庭生活与家庭工作的信息化分析 182

一、家庭信息化 182

二、生活质量与家庭信息化的内在联系 189

三、信息化前景下的家庭工作 191

第八章 网络传播与政治生活 201

一、网络传播对公众政治社会化的影响 201

二、网络传播与公众政治参与 206

三、网络化民主法制政治生活秩序的建构 213

第九章 网络时空中的社会组织重构 224

一、时空特性的分析框架 225

二、网络的时空特性 229

三、网络时空特性下的组织重构 236

第十章 因特网与隐私权保护 242

一、作为基本人格权的隐私权 248

二、网络对隐私权的挑战 256

三、现行法律的盲区与不足 263

四、网络立法及其隐私权保护的综合措施 266

第十一章 “信息共享”与不均衡占有问题 270

一、“信息共享”与社会公正 270

二、全球化视野中的“数字化鸿沟” 279

三、中国语境下的“数字化鸿沟” 287

第十二章 信息化与中国的社会双重转型 298

一、考察中国社会转型的理论维度 298

二、中国现代化的第一个“社会双重转型”内涵 301

三、中国现代化的第二个“社会双重转型”内涵 304

四、实现两个“双重转型”的制度建构 308

五、简短的总结 312

第十三章 生活方式转型的信息网络技术变量 314

一、互联网对生活方式转型的客观要求 314

二、“在线活动”与现实日常生活方式的互动 320

三、生活方式转型的社会调控 330

第十四章 社会创斯与生活方式创新 336

一、社会创新概念的界定 336

二、社会创新的相关概念及其分类 339

三、社会创新:当代社会变迁的主导形式 342

四、社会创新的生成及运作机制 345

五、中国社会生活方式创新的质的规定性 350

六、生活方式双重转型的社会推进 353

第十五章 信息化生存与超越:生活方式的建构功能 359

一、信息化对人类生存提出的挑战 359

二、“信息化生存”困境与生活方式的意义建构 359

三、数字化“生活风险”与生活方式的反思性建构 363

第十六章 生活方式研究的理论定位与当代发展 368

一、为什么要重视生活方式研究 368

二、“回归”马克思的理论原点 371

三、现代化与生活方式的建构功能 376

四、社会学理论创新的走向:通向“生活何以可能”之学 380

第十七章 关于信息社会学的思考 384

一、现代信息技术的社会学意义 384

二、对信息化问题的社会学观照 392

三、信息社会学的研究内容 396

附录:信息化研究相关条目 401

参考文献 420

后记 43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