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日本的技术  未来30年的预测
日本的技术  未来30年的预测

日本的技术 未来30年的预测PDF电子书下载

自然科学

  • 电子书积分:18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日本第4次技术预测调查人员编著;张德春等编译
  • 出 版 社:学术书刊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0
  • ISBN:7800456757
  • 页数:615 页
图书介绍:
《日本的技术 未来30年的预测》目录

目录 1

通信调查结果的说明 1

一、“物质、材料、加工”领域的调查结果 1

(一)“物质、材料,加工”领域新技术开发的方向 3

1.预测课题的框架和本次调查的特征 3

(1)领域的背景 3

(2)预测课题的框架 3

2.框架预测结果的特征 6

3.重要领域的预测状况 7

(1)原子、分子水平的研究与控制 7

(2)用计算机科学设计、合成物质 8

(3)开展软器件的研究 9

4.关于材料的技术预测的特殊性(超导材料的预测) 9

(二)回答者的特征 11

(三)受重视的课题 12

(四)实现时期的动向 13

(五)实现过程中的制约 14

(六)促进研究开发的方法 15

(七)促进研究开发的主体 16

(八)促进研究开发过程,国家应采取的措施 17

(九)同一课题的比较(略) 19

(十)统计结果一览表 20

(十一)回答者对课题的短评举例 40

(十二)未来技术年表(“物质、材料、加工”领域) 49

二、“信息、电子、软件”领域的调查结果 51

(一)“信息、电子、软件”领域新技术开发的方向 53

1.预测课题的框架和本次调查的特征 53

(1)领域的背景 53

(2)预测课题的框架 53

2.框架预测结果的特征 55

3.重要领域的预测状况 57

(1)向极限化的挑战 57

(2)易操作性和软件生产性的提高 58

(3)向智能化发展 59

(4)生物功能的探索 60

(二)回答者的特征 61

(二)受重视的课题 61

(四)实现时期的动向 62

(五)实现过程中的制约 63

(六)促进研究开发的方法 64

(七)促进研究开发的主体 66

(八)促进研究开发过程,国家应采取的措施 67

(九)同一课题的比较(略) 67

(十)统计结果一览表 68

(十一)回答者对课题的短评举例 92

(十二)未来技术年表(“信息、电子、软件”领域) 102

三、“生命科学”领域的调查结果 105

(一)“生命科学”领域新技术开发的方向 107

1.预测课题的框架和本次调查的特征 107

(1)领域的背景 107

(2)预测课题的框架 107

2.框架预测结果的特征 110

3.重要领域的预测状况 110

(1)以生物体为对象的高分解能计测和分析 110

(3)生物机能的高度利用和模拟方法 113

(2)生物机能的高度改变 113

(4)生物、非生物的连接 114

(5)生物诸机能的设计 114

(二)回答者的特征 116

(三)受重视的课题 117

(四)实现时期的动向 118

(五)实现过程中的制约 119

(六)促进研究开发的方法 119

(七)促进研究开发的主体 121

(八)促进研究开发过程,国家应采取的措施 121

(九)同一课题的比较(略) 123

(十)统计结果一览表 124

(十一)回答者对课题的短评举例 144

(十二)未来技术年表(“生命科学”领域) 152

四、“航天”领域的调查结果 155

(一)“航天”领域新技术开发的方向 157

1.预测课题的框架和本次调查的特征 157

(1)领域的背景 157

(2)预测课题的框架 157

2.框架预测结果的特征 159

3.重要领域的预测状况 159

(二)回答者的特征 160

(1)航天从位置利用向环境利用的发展 160

(2)开展全球规模的科学技术活动 160

(三)受重视的课题 161

(四)实现时期的动向 162

(五)实现过程中的制约 163

(六)促进研究开发的方法 164

(七)促进研究开发的主体 165

(八)促进研究开发过程,国家应采取的措施 166

(九)同一课题的比较(略) 167

(十)统计结果一览表 168

(十一)回答者对课题的短评举例 176

(十二)未来技术年表(“航天”领域) 179

五、“海洋”领域的调查结果 181

(一)“海洋”领域新技术开发的方向 183

1.预测课题的框架和本次调查的特征 183

(1)领域的背景 183

(2)预测课题的框架 183

2.框架预测结果的特征 184

3.重要领域的预测状况 185

(1)全球性规模科学技术的开展 185

(2)海洋空间的充分利用 185

(三)受重视的课题 186

(二)回答者的特征 186

(四)实现时期的动向 187

(五)实现过程中的制约 188

(六)促进研究开发的方法 189

(七)促进研究开发的主体 190

(八)促进研究开发过程,国家应采取的措施 191

(九)同一课题的比较(略) 191

(十)统计结果一览表 192

(十一)回答者对课题的短评举例 200

(十二)未来技术年表(“海洋”领域) 203

六、“地球”领域的调查结果 205

(一)“地球”领域新技术开发的方向 207

1.预测课题的框架和本次调查的特征 207

(1)领域的背景 207

(2)预测课题的框架 207

2.框架预测结果的特征 207

3.重要领域的预测状况 208

(1)地球科学的新进展 208

(2)全局性观测与局部地区观测的配合 209

(二)回答者的特征 210

(三)受重视的课题 210

(四)实现时期的动向 211

(五)实现过程中的制约 212

(六)促进研究开发的方法 213

(七)促进研究开发的主体 214

(八)促进研究开发过程,国家应采取的措施 215

(九)同一课题的比较(略) 215

(十)统计结果一览表 216

(十一)回答者对课题的短评举例 222

(十二)未来技术年表(“地球”领域) 224

七、“农林水产”领域的调查结果 227

(2)预测课题的框架 229

(1)领域的背景 229

1.预测课题的框架和本次调查的特征 229

(一)“农林水产”领域新技术开发的方向 229

2.框架预测结果的特征 232

3.重要领域的预测状况 232

(1)尖端生物技术的应用 232

(2)环境管理、保护问题的措施 233

(3)食品科学技术的开展 234

(二)回答者的特征 235

(三)受重视的课题 235

(四)实现时期的动向 236

(五)实现过程中的制约 237

(六)促进研究开发的方法 239

(七)促进研究开发的主体 240

(八)促进研究开发过程,国家应采取的措施 241

(九)同一课题的比较(略) 241

(十)统计结果一览表 242

(十一)回答者对课题的短评举例 258

(十)未来技术年表(“农林水产”领域) 266

八、“矿物、水资源”领域的调查结果 269

(1)领域的背景 271

(2)预测课题的框架 271

1.预测课题的框架和本次调查的特征 271

(一)“矿物、水资源”领域新技术开发的方向 271

2.框架预测结果的特征 274

3.重要领域的预测状况 274

(1)依靠机器人等的省力化、无人化 274

(2)依靠勘探技术的发展,掌握资源埋藏状况 275

(二)回答者的特征 275

(三)受重视的课题 276

(四)实现时期的动向 277

(五)实现过程中的制约 278

(六)促进研究开发的方法 278

(七)促进研究开发的主体 279

(八)促进研究开发过程,国家应采取的措施 280

(九)同一课题的比较(略) 281

(十)统计结果一览表 282

(十一)回答者对课题的短评举例 290

(十二)未来技术年表(“矿物、水资源”领域) 294

九、“能源”领域的调查结果 297

(一)“能源”领域新技术开发的方向 299

1.预测课题的框架和本次调查的特征 299

(1)领域的背景 299

(2)预测课题的框架 299

2.框架预测结果的特征 301

3.重要领域的预测状况 301

(1)能源需求量的适应 302

(2)能源多样化和高效利用 303

(二)回答者的特征 303

(三)受重视的课题 304

(四)实现时期的动向 305

(五)实现过程中的制约 306

(六)促进研究开发的方法 307

(七)促进研究开发的主体 308

(八)促进研究开发过程,国家应采取的措施 308

(九)同一课题的比较(略) 309

(十)统计结果一览表 310

(十一)回答者对课题的短评举例 322

(十二)未来技术年表(“能源”领域) 327

十、“生产、劳动”领域的调查结果 329

(一)“生产、劳动”领域新技术开发的方向 331

1.预测课题的框架和本次调查的特征 331

(1)领域背景 331

(2)预测课题的框架 331

2.框架预测结果的特征 334

3.重点领域的预测状况 334

(1)加深技术与知识的融合(建立高附加价值型智能生产系统) 335

(2)人损伤和技术安全系统的高度化 336

(二)回答者的特征 337

(三)受重视的课题 338

(四)实现时期的动向 339

(五)实现过程中的制约 340

(六)促进研究开发的方法 341

(七)促进研究开发的主体 342

(十)统计结果一览表 342

(八)促进研究开发过程,国家应采取的措施 345

(九)同一课题的比较(略) 346

(十一)回答者对课题的短评举例 361

(十二)未来技术年表(“生产、劳动”领域) 368

(2)预测课题的框架 373

(一)“保健、医疗”领域新技术开发的方向 373

1.预测课题的框架和本次调查的特征 373

(1)领域背景 373

十一、“保健、医疗”领域的调查结果 374

2.框架预测结果的特征 378

3.重要领域的预测状况 379

(1)征服癌症 379

(2)征服免疫、遗传系统疾病 380

(3)征服脑、神经系统疾病 381

(4)脏器移殖进展 382

(5)人工脏器进展 383

(6)信息系统化进展 384

(二)回答者的特征 384

(三)受重视的课题 385

(四)实现时期的动向 386

(五)实现过程中的制约 387

(六)促进研究开发的方法 388

(七)促进研究开发的主体 389

(八)促进研究开发过程,国家应采取的措施 390

(九)同一课题的比较(略) 391

(十)统计结果一览表 392

(十一)回答者对课题的短评举例 414

(十二)未来技术年表(“保健、医疗”领域) 422

十二、“生活、教育、文化”领域的调查结果高 425

(一)“生活、教育、文化”领域新技术开发的方向 427

1.预测课题的框架和本次调查的特征 427

(1)领域的背景 427

(2)预测课题的框架 427

2.框架预测结果的特征 430

3.重要领域的预测状况 430

(二)回答者的特征 431

(三)受重视的课题 431

(四)实现时期的动向 433

(五)实现过程中的制约 434

(六)促进研究开发的方法 435

(七)促进研究开发的主体 436

(八)促进研究开发过程,国家应采取的措施 437

(九)同一课题的比较(略) 439

(十)统计结果一览表 440

(十一)回答者对课题的短评举例 458

(十二)未来技术年表(“生活、教育、文化”领域) 467

十三、“运输”领域的调查结果 469

(2)预测课题的框架 471

2.框架预测结果的特征 471

Ⅰ.预测课题的框架和本次调查的特征 471

(1)领域的背景 471

(一)“运输”领域新技术开发的方向 471

3.重要领域的预测状况 472

(1)因电子学发生的变革 472

(2)向全球交通网接近 472

(3)利用人们喜爱的技术 474

(4)与环境保护、节能、节省资源相配合 474

(二)回答者的特征 475

(三)受重视的课题 475

(四)实现时期的动向 476

(五)实现过程中的制约 477

(六)促进研究开发的方法 478

(七)促进研究开发的主体 479

(八)促进研究开发过程,国家应采取的措施 480

(九)同一课题的比较(略) 481

(十)统计结果一览表 482

(十一)回答者对课题的短评举例 493

(十二)未来技术年表(“运输”领域) 498

十四、“通信”领域的调查结果 501

(2)预测课题的框架 503

(1)领域的背景 503

1.预测课题的框架和本次调查的特征 503

(一)“通信”领域新技术开发的方向 503

2.框架预测结果的特征 505

3.重要领域的预测状况 506

(1)维持人类友情智能化 506

(2)光通信技术的展开 507

(3)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 507

(4)网络管理、保密技术的措施 508

(二)回答者的特征 508

(三)受重视的课题 509

(四)实现时期的动向 510

(五)实现过程中的制约 511

(六)促进研究开发的方法 512

(七)促进研究开发的主体 513

(八)促进研究开发过程,国家应采取的措施 514

(九)同一课题的比较(略) 515

(十)统计结果一览表 516

(十一)回答者对课题的短评举例 528

(十二)未来技术年表(“通信”领域) 533

十五、“城市、建设”领域的调查结果 535

(1)领域的背景 537

(2)预测课题的框架 537

1.预测课题的框架和本次调查的特征 537

(一)“城市、建设”领域新技术开发的方向 537

2.框架预测结果的特征 540

3.重要领域的预测状况 540

(1)流行化、多样化的趋势 540

(2)长期与环境谐调的技术开发 541

(二)回答者的特征 542

(三)受重视的课题 543

(四)实现时期的动向 544

(五)实现过程中的制约 545

(六)促进研究开发的方法 546

(七)促进研究开发的主体 547

(九)同一课题的比较(略) 549

(八)促进研究开发过程,国家应采取的措施 549

(十)统计结果一览表 550

(十一)回答者对课题的短评举例 564

(十二)未来技术年表(“城市、建设”领域) 570

十六、“环境”领域的调查结果 573

(一)“环境”领域新技术开发的方向 575

1.预测课题的框架和本次调查的特征 575

(1)领域的背景 575

(2)预测课题的框架 575

3.重要领域的预测状况 577

(1)监测的广泛化、长期化 577

2.框架预测结果的特征 577

(2)城市环境质量的提高 578

(二)回答者的特征 578

(三)受重视的课题 579

(四)实现时期的动向 580

(五)实现过程中的制约 581

(六)促进研究开发的方法 582

(七)促进研究开发的主体 583

(八)促进研究开发过程,国家应采取的措施 584

(九)同一课题的比较(略) 585

(十)统计结果一览表 586

(十一)回答者对课题的短评举例 592

(十二)未来技术年表(“环境”领域) 594

十七、“安全”领域的调查结果 597

(一)“安全”领域新技术开发的方向 599

1.预测课题的框架和本次调查的特征 599

(1)领域的背景 599

(2)预测课题的框架 599

2.框架预测结果的特征 599

3.重要领域的预测状况 600

(1)高度信息化社会的防灾措施 601

(2)先进技术在防灾方面的应用 601

(三)受重视的课题 602

(二)回答者的特征 602

(四)实现时期的动向 603

(五)实现过程中的制约 604

(六)促进研究开发的方法 605

(七)促进研究开发的主体 606

(八)促进研究开发过程,国家应采取的措施 607

(九)同一课题的比较(略) 609

(十)统计结果一览表 610

(十一)回答者对课题的短评举例 614

(十二)未来技术年表(“安全”领域) 615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