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当代政治经济学
当代政治经济学

当代政治经济学PDF电子书下载

经济

  • 电子书积分:1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曹钢,蒋畅民主编
  • 出 版 社: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4
  • ISBN:722403648X
  • 页数:432 页
图书介绍:
《当代政治经济学》目录

序 何炼成 1

导论:当代政治经济学的提出和研究思路 1

第一节 当代政治经济学的提出和依据 1

目 录 1

一、政治经济学的历史演变 2

二、“两部分”组合体系的严重弊端 4

三、当代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新趋势 5

第二节 当代政治经济学的基本体系 6

一、当代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6

二、当代政治经济学的基本范畴 9

三、当代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框架 12

一、始终把生产力作为基本出发点 15

第三节 当代政治经济学的主要特点 15

二、坚持以经济一般为重点 16

三、突出经济理论与经济体制改革的结合 17

四、恰当把握同相关学科的外延界限 17

第一篇商品和货币 19

第一章商品 19

第一节 商品的二因素 19

一、使用价值和价值 19

二、有形商品和无形商品 21

三、商品的人格化和人格的物化 24

第二节 生产商品劳动的二重性 25

一、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26

二、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27

三、简单劳动价值和复杂劳动价值 28

第三节 商品经济社会形态 29

一、商品经济是个历史范畴 29

二、商品经济社会形态的构成 31

三、商品经济的主要社会形态 32

第二章货币 36

第一节 货币的起源 36

一、价值形式的含义 36

二、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形成 37

一、价值尺度 40

第二节 货币的职能 40

二、流通手段 41

三、贮藏手段 42

四、支付手段 42

五、世界货币 43

第三节 货币本质和货币形态 44

一、货币的本质关系 44

二、货币的主要形态 45

三、世界主要货币 47

第三章价值规律 50

第一节价值规律的内容和地位 50

一、价值规律的基本含义 50

二、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52

三、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基本规律 53

一、对资源配置的调节 55

第二节 价值规律的作用 55

二、对技术提高的促进 56

三、对收入差距拉大的推动 57

第三节 价值规律的实现条件和方式 58

一、价值规律实现的基本条件 58

二、价值规律的自发调节 59

三、对价值规律的自觉运用 61

第一节 资本的客观性质 64

一、资本现象是商品生产的必然产物 64

第四章资本的形成和价值增值 64

第二篇资本及其运动 64

二、资本总公式的矛盾及其实质 66

三、劳动力市场化配置及其意义 67

第二节 剩余价值生产 69

一、剩余价值的含义对它的认识 69

二、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72

三、剩余价值生产的基本方式 73

第三节 工资 76

一、工资及其主要形式 76

二、工资规律 78

三、工资的社会性质 80

一、货币资本和购买阶段 82

第一节 产业资本循环的职能形态和阶段 82

第五章资本循环 82

二、生产资本和生产阶段 84

三、商品资本和售卖阶段 85

第二节 产业资本循环三种形式的统一 87

一、产业资本的三种循环形式 87

二、产业资本三种循环形式统一的条件 89

第三节 资本流通费用 91

一、生产性流通费用 91

二、纯粹流通费用 92

二、资本的周转速度 94

一、资本周转的含义 94

第一节 周转时间和周转次数 94

第六章资本周转 94

三、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 96

第二节 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98

一、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特点 98

二、固定资本的损耗与补偿 101

三、预付总资本总周转速度的决定因素 102

第三节 资本周转的意义和趋势 104

一、资本周转对价值增值的影响 104

二、提高周转的经济效益………………………一 106

第七章利 润 109

第一节 利润的含义和作用 109

一、成本价格及其作用 109

二、利润在当代社会经济中的作用 111

一、利润和剩余价值的联系 114

第二节 利润与剩余价值的关系 114

二、利润和剩余价值的区别 115

第三节 企业实现利润和利润核算 117

一、影响利润的主要因素 118

二、产品成本和利润构成 119

三、利润核算方法和利润率的提高 120

第一节 个别资本再生产的内容和形式 122

一、个别资本再生产的内容 122

第八章个别资本再生产 122

第三篇资本的再生产 122

二、个别资本再生产的形式 124

三、个别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具体途径 125

第二节 资本积累及其一般规律 126

一、资本积累和影响积累的因素 126

二、资本有机构成及其发展趋势 128

三、资本积累的进步作用和消极后果 129

第三节 生产集中的出现和意义 131

一、由资本积聚到资本集中 131

二、资本集中的经济价值 132

三、当代资本集中的形式和特点 133

第一节 分析社会再生产的基本前提 136

一、社会资本及其特点 136

第九章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 136

二、社会总产品的实现 137

三、两大部类生产的物质和价值联系 138

第二节 社会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140

一、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140

二、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142

第三节 再生产实现中的实际联系 145

一、农业、轻工业、重工业之间的关系 145

二、三大产业的发展序列关系 146

三、基础产业和设施同其他事业的关系 148

一、什么是市场经济主体 150

第一节 主体的含义和分类 150

第十章市场经济主体的特征 150

第四篇市场经济主体 150

二、市场经济主体的不同类别 152

第二节 主体的社会经济地位 155

一、企业的社会经济地位和功能 155

二、居民的社会经济地位和作用 157

三、国家的社会经济地位和职能 158

第三节 主体的社会结构 160

一、主体社会结构的基本形式及其完善 160

二、主体社会结构的整体意义 162

第十一章现代企业制度 164

第一节 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 164

一、企业制度的发展历史 164

二、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内容 166

第二节现代企业制度的形式 170

一、有限责任公司 170

二、股份有限公司 172

第三节 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造的思路 174

一、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造的必要性 174

二、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造的内容和形式 175

三、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造的主要程序 177

第十二章市场经济主体的财产形式 179

第一节 国有经济形式 179

一、国有经济的财产性质及其实现形式 179

二、国有经济的经营方式 181

三、我国国有企业的社会经济地位 183

第二节 非国有经济形式 184

一、集体经济形式 184

二、个体经济形式 186

三、私营经济形式 187

四、外商独资经济形式 188

第三节 混合所有经济形式 189

一、混合所有的形成和主要形式 189

二、混合所有的特征和发展趋势 191

第一节 市场体系的形成和意义 192

一、从商品流通到市场体系 192

第五篇流通和市场体系 192

第十三章市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192

二、市场体系的地位和作用 193

第二节 市场体系的构成形式 195

一、市场体系的客体结构 195

二、市场体系的时间结构 198

三、市场体系的空间结构 199

第三节 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 200

一、市场体系的目标要求 200

二、市场体系发展面临障碍 201

三、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的主要任务 202

第一节 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 205

一、需求、供给及其变动因素 206

第一节供求机制 206

第十四章市场运行机制 206

二、供求变动对市场运行的影响 208

三、供求调节与资源最佳配置 209

第二节价格机制 210

一、价格职能和构成 210

二、价格体系及其作用 212

三、正确发挥价格调节作用 214

第三节 竞争机制 214

一、市场竞争的主要表现和作用 214

二、市场竞争状态及其特点 217

三、有效竞争市场的标志和管理 218

一、货币流通的作用 219

第一节 货币流通及其规律 219

第十五章货币流通和国际金融 219

二、货币流通形式 221

三、货币流通规律 221

四、货币流通的管理 222

第二节金融体制 224

一、中央银行 224

二、商业银行 225

三、政策银行 227

四、非银行金融机构 227

第三节 国际货币体系 228

一、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 228

二、外汇买卖、汇率和风险 229

三、外汇管理体制 231

第十六章金融市场和金融资本 233

第一节 货币市场 233

一、货币市场的特点 233

二、货币市场的主要业务方式 234

三、货币市场的作用 236

第二节 资本市场和证券买卖 236

一、银行中长期贷款 237

二、股票的发行与交易 237

三、长期债券的发行与交易 240

四、证券机构 241

一、金融资本的形成和发展 243

第三节 金融资本和银行的新作用 243

二、银行的新作用及其后果 245

第一节 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和政府职能 247

一、宏观调控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 247

第六篇宏观调控 247

第十七章宏观调控的目标和模式 247

二、宏观调控是弥补市场经济缺陷的需要 248

三、宏观调控中的政府职能 249

第二节 宏观调控的目标模式和手段 251

一、宏观调控的目标 251

二、宏观调控的基本方式 253

三、间接调控的主要手段 255

第三节 国外几种间接调控模式 258

一、美国的宏观调控 258

二、日本的宏观调控 260

三、德国的宏观调控 262

第十八章宏观调控的主要经济政策 263

第一节 财政政策 263

一、财政调控及其职能 263

二、财政政策的内容和特点 264

三、财政政策的运用 266

第二节 货币政策 268

一、货币政策及其主要手段 268

二、货币政策的选择和运用 270

三、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搭配 271

一、产业政策及其内容 272

第三节 产业政策和区域政策 272

二、产业政策的目标选择和实施 273

三、区域政策的基本方针和运用 275

第十九章政府计划指导和经济监督管制 278

第一节 政府计划及其实施 278

一、政府计划任务和形式 278

二、政府计划编制和实施 279

三、政府计划管理和分级调控 280

第二节 经济监督的形式和意义 282

一、政府经济监督的形式及其内容 282

二、社会监督的方式和方法 284

二、强化经济监督的意义 285

第三节建立健全经济法律体系 287

一、建立市场经济法律体制的必要性 287

二、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基础和结构 288

三、建立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原则 290

第七篇分 配 292

第二十章国民收入分配 292

第一节 国民收入及其分配的意义 292

一、社会总产品和国民收入 292

二、国民收入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293

一、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 295

第二节 国民收入的分配过程 295

三、国民收入增长的主要途径 295

二、国民收入再分配 297

第三节财政体制 299

一、财政体制的分配功能 299

二、分税制财政体系及其意义 300

第二十一章剩余价值分配 305

一、平均利润形成的必然性 305

二、平均利润形成过程 307

三、生产价格形成及其意义 308

一、生产价格调节下的产业利润 309

第二节 剩余价值分配的主要形式 309

二、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 311

三、借贷资本和利息 313

第三节 垄断价格与垄断利润 314

一、垄断组织及其实质 314

二、垄断价格形式和垄断利润的来源 316

三、国际垄断价格的新特点 317

第二十二章地租和土地价格 319

第一节地租的本质 319

一、地租的历史演变 319

二、地租的经济含义和社会关系 320

第二节级差地租 322

一、级差地租的形成 322

二、级差地租第一形态 323

三、级差地租第二形态 325

第三节 绝对地租和特殊地租 326

一、绝对地租的形成 326

二、几种特殊地租 327

第四节 土地价格 330

一、土地价格的构成 330

二、地价评估和测算方法 331

第二十三章个人收入分配 334

第一节个人收入分配的基本原则 334

一、按劳与非按劳关系的处理原则 334

二、效率与公平关系的处理原则 337

一、按劳分配的收入形式 339

第二节 个人收入分配的主要形式 339

二、按劳分配以外的劳动收入分配 340

三、非劳动收入分配的主要形式 340

第三节 个人收入调节 342

一、收入政策的目标选择 342

二、实现收入政策的一般措施 344

三、收入政策的运用 345

第八篇生活消费和社会保障 347

第二十四章生活消费 347

第一节 生活消费规律和特点 347

一、消费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 347

二、消费需求上升规律 349

一、消费水平及其影响因素 351

第二节 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 351

二、消费结构和发展趋势 353

第三节 劳务消费和第三产业 357

一、劳务消费的特点和意义 357

二、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 359

三、建立适度消费、勤俭节约为特征的生产服务体系 360

第二十五章社会保障体系 362

第一节 社会保障及其作用 362

一、社会保障的内容 362

二、社会保障的意义 364

一、养老保险制度 365

第二节 社会保障制度 365

二、失业保险制度 367

三、其他保障制度 367

第三节 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立 369

一、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要求 369

二、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思路 371

第九篇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 374

第二十六章经济增长要素和规律 374

第一节 经济增长主要因素和作用 374

一、自然资源的新发现和开发利用 374

二、投入资本增加或扩大 376

三、科技水平提高和运用 378

四、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 379

第二节 产业结构的调整 380

一、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380

二、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趋势 381

第三节 正确处理速度与效益的关系 383

一、速度与效益的内在联系 383

二、经济增长周期规律 384

三、确保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385

第二十七章农村经济现代化 388

第一节 农村经济现代化的含义和意义 388

一、农村经济现代化的范畴内容 388

二、农村经济现代化的地位和作用 389

第二节 农村经济现代化的基本特征 391

一、生产手段现代化 391

二、生产技术现代化 392

三、生产管理现代化 393

四、生活方式现代化 393

第三节 农村经济现代化的实现途径 394

一、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 394

二、加快乡镇企业发展步伐 396

三、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397

四、继续深化农村管理体制改革 398

一、对外经济关系是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 402

第一节 对外经济关系的必然性 402

第二十八章对外经济关系 402

二、对外经济关系是取得国际比较效益的要求 403

三、对外经济关系是国际分工和竞争的要求 404

第二节 对外经济关系的基本形式 406

一、国际贸易 406

二、国际技术交流 409

三、国际资金交流 410

四、国际劳务合作 411

第三节 对外经济战略和国际贸易组织 412

一、对外开放的战略格局 412

二、国际贸易组织原则和运用 413

一、大生产与私有占有的对抗性 418

结论:当代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 418

第一节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和无产阶级革命 418

二、基本矛盾运动和经济危机的难免性 420

三、矛盾最终结局和革命的必然性 421

第二节 帝国主义垄断和国际经济竞争 422

一、当代世界问题的实质是经济竞争 422

二、和平发展中的掠夺和分化 424

三、进步力量的发展和壮大 426

第三节 社会主义的新课题和经济体制改革 427

一、社会主义面临新课题 427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际意义 428

后记 曹钢 43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