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江苏农业地理
江苏农业地理

江苏农业地理PDF电子书下载

经济

  • 电子书积分:1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江苏农业地理》编写组编写
  • 出 版 社: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79
  • ISBN:12916·001
  • 页数:215 页
图书介绍:
上一篇:人寿保险数学下一篇:土地科学词典
《江苏农业地理》目录

目录 1

前言 1

第一章 农业自然条件与土地资源 1

第一节 农业地貌 1

一、农业地貌特征及其形成过程 1

二、主要农业地貌类型及其评价 2

第二节 农业气候 5

一、农业气候基本特征 5

二、热量资源与日照条件 6

三、水分条件 12

四、主要农业气象灾害 14

第三节 农业水文 17

一、地表水 21

二、地下水 25

第四节 土壤 27

一、土壤分布规律 28

二、主要土壤类型及其特征 29

三、耕作土壤的肥力评价 33

一、土地资源利用现状 34

第五节 土地资源 34

二、土地资源进一步开发利用的潜力 38

第二章 建国以来水利建设、改土、改制等方面的重大成就 41

第一节 大兴水利建设 41

一、流域性工程和骨干工程的治理 42

二、群众性农田水利建设 45

三、发展机电排灌 46

第二节 大搞改土增肥 46

一、开展群众性土壤普查 46

二、改良低产土壤 47

三、增辟肥源,培肥土壤 48

第三节 改革耕作制度 50

一、旱改水 50

二、沤改旱 51

三、发展三熟制 52

四、间作套种的新发展 54

第三章 农业生产布局与农业分区 56

第一节 农业生产的基本特点 56

一、农业生产种类繁多,品种资源丰富 56

三、耕作制度复杂,复种指数较高 57

二、农业生产结构以耕作业为主,林业和水产业较为薄弱 57

四、实行精耕细作,集约化程度高 58

五、农业生产水平提高较快,商品率较高 58

第二节 农业生产布局 59

一、粮食作物 59

二、经济作物 61

三、畜牧 63

四、林、桑、茶、果 64

五、水产 65

第三节 农业区的划分 66

第四章 徐淮农业区 69

第一节 概况和特点 69

第二节 水、土、肥、林综合治理,建设高产稳产农田 70

一、进一步大搞水利建设,消除洪、涝、旱、渍 71

二、大力改土培肥,提高土壤肥力 74

三、因地制宜地进行农田基本建设 77

第三节 努力巩固旱改水,稳步发展两熟制 81

一、稳定水稻面积,巩固旱改水成果 81

二、合理安排粮经、水旱比例,建立新的商品粮和多种经济作物生产基地 84

三、积极改善生产条件,稳步发展两熟制 86

一、大力发展林业,巩固发展果林,积极发展蚕桑生产 88

第四节 发展以林牧为主的多种经营 88

二、加速发展以养猪业为主的畜牧业生产 91

三、充分利用水域资源,发展渔业生产 93

第五章 里下河农业区 95

第一节 概况和特点 95

第二节 继续整治水利,主攻涝渍 97

一、大搞防洪、挡潮、抗旱、排涝的水利建设 97

二、进一步兼筹泄、滞、排、降,主攻涝渍 99

一、消除渍害,改良土壤 101

第三节 培肥改土,挖掘增产潜力 101

二、重视土壤培育,防止地力衰退 103

三、抓好深耕细管,挖掘土壤增产潜力 104

第四节 充分发挥两熟制的增产潜力,稳步发展三熟制 104

一、充分发挥稻、麦、棉、绿肥(油菜)轮作制的增产潜力 105

二、稳步发展三熟制 107

第五节 水面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109

一、水域与资源分布的特点 109

二、水域变化及利用过程中出现的矛盾 110

三、积极促进水生资源的增殖和综合利用 113

第一节 概况和特点 116

第六章 沿海农业区 116

第二节 改善水土条件,建设高产稳产农田 117

一、加速农田水利建设,彻底治理洪、涝、旱、渍 118

二、改良重盐地,养用结合,积极提高土壤肥力 120

第三节 合理安排棉粮比例,改革耕作制度 121

一、合理安排粮棉布局,适当调整水旱种植面积 121

二、充分利用土地和热量资源,发展棉粮间作 123

三、因地制宜,稳步发展三熟制 125

一、大力发展海洋捕捞 126

第四节 加速海洋渔业基地的建设 126

二、积极促进滩涂养殖 128

第五节 合理利用海滩资源 130

一、海滩自然特征 130

二、围垦现状和今后围滩的问题 131

三、因地制宜,合理利用滩地 133

第七章 沿江农业区 136

第一节 概况和特点 136

第二节 进一步治水改土,建设高产稳产农田 137

一、继续加强水利建设,消除洪、涝、旱、渍 138

二、进一步搞好平整土地与改土培肥 140

第三节 合理轮作布局,提高粮、棉产量 143

一、合理安排高沙土及江北平原的水稻种植比例和轮作布局 144

二、抓好江南圩田的稻、麦双高产 147

三、继续提高江南高平原的棉花生产 148

第四节 巩固和发展主要畜产品外贸基地 149

一、巩固发展生猪外贸基地 149

二、积极发展羊、兔、家禽饲养业,努力支援出口 152

第八章 镇扬丘陵农业区 153

第一节 概况和特点 153

第二节 以治水、改土为中心,山、水、田综合治理,建设高产稳产农田 154

一、丘陵防旱为主,兼治圩区洪涝,扩大建设旱涝保收农田 156

二、大搞平整土地、渠系配套,做好坡地水土保持 157

三、增辟肥源,培养地力,改良低产土壤 158

第三节 因地制宜合理安排耕作制度,大力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159

一、因地制宜,适当发展双、三熟制 160

二、正确对待和合理安排单季稻 160

三、合理安排轮作布局和作物品种组合 161

四、大力提高单产 161

第四节 积极发展以林业为主的多种经营 162

一、充分利用宜林荒山、荒地资源,发展速生用材林、竹林和经济林 162

二、利用草山、草滩建立大家畜繁殖基地 164

三、利用水库、湖泊,发展水产生产 165

第九章 太湖农业区 166

第一节 概况和特点 166

第二节 继续大搞高标准的水利建设,根治洪、涝、旱、渍 168

一、解决太湖洪水出路 168

二、增辟灌溉水源 169

三、大力消除渍害 169

第三节 发展多种形式的三熟制,争取季季高产,持续增产 171

一、合理安排茬口和品种布局,争取季季高产 171

四、改造老河网,搞好平整土地和田间工程 171

二、掌握双、三熟制的高产规律,提高稻、麦单产 173

三、大搞增肥改土,养地与用地相结合,争取持续增产 174

第四节 发展以生猪、水产、蚕桑为主的多种经营 176

一、放养利用水生饲料,大力发展养猪 176

二、充分利用水面资源,大力发展淡水渔业和水生作物 177

三、建设高产稳产桑园,提高蚕茧产量 179

四、因地制宜地发展果、茶、湖羊等多种经营 182

第十章 郊区农业 183

第一节 概况和特点 183

一、蔬菜基地面积的确定及其布局 184

第二节 蔬莱生产 184

二、建立旱涝保收、稳产高产蔬菜基地 185

三、计划生产,科学种菜,实现蔬菜的周年均衡供应 188

第三节 副食品生产 193

一、以生猪为主的肉食品生产和乳品生产 193

二、充分利用城郊水面,加速发展渔业生产 195

三、积极发展禽、蛋生产 197

四、因地制宜、发展果品生产 197

第十一章 不同类型地区实现农业机械化的途径 199

一、机械化的条件和现状 200

第一节 水田地区的机械化 200

二、提高水田地区机械化程度的途径 202

第二节 旱作地区的机械化 206

一、机械化的条件和现状 206

二、提高旱作地区机械化程度的途径 208

第三节 林、茶、果、蔬莱生产机械化 212

一、林业 212

二、茶园 212

三、果园 213

四、蔬菜 214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