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当代道教
当代道教

当代道教PDF电子书下载

哲学宗教

  • 电子书积分:16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李养正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东方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0
  • ISBN:7506013460
  • 页数:548 页
图书介绍:《当代道教》介绍全面而翔实,叙述清楚、系统、议论亦颇中肯;热情赞扬了当代道教发扬优良传统与革新的成就,同时也揭示当代道教发展的趋向,恳切提出了道教应加强自身建设的意见;知识视野广阔,颇富见闻与信息。这对读者认识当代道教以及研究道教历史发展,是很有裨益的。
《当代道教》目录
标签:主编

绪言 道教征略与当代道教发展趋向 1

一、什么是道教 1

二、道教的基本信仰与教义 3

三、道教有什么特点 11

四、当代道教的发展趋向 14

第一部分 中国大陆地区当代道教 21

第一章 道教历史概述 21

第二章 新中国的建立与道教之适应新时代(1949-1956年) 38

一、在政治上摆脱了反动阶级的利用和控制,成为新中国“爱国统一战线”的组成部分 39

二、在经济上革除宫观封建经济,逐渐走向劳动自养 44

三、在宫观管理上实行整顿并建立民主管理体制 47

四、在思想上逐渐更新观念,焕发生活热情 49

五、新形势促进了道教界在“爱国爱教”旗帜下团结进步 51

结语 54

第三章 频数失误的政治运动与道教二十年坎坷历程(1956-1976年) 55

一、“反右斗争”波及道教(1958年) 56

二、“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损坏了道教宫观规制 59

三、政府强调“调整关系”,道教得以恢复教务活动(1961-1964年) 62

四、“社教运动”掀起,道教复归沉抑(1965年) 66

五、“文化大革命”对道教的灾难性冲击(1966-1976年) 67

第四章 历史性伟大转折给道教带来新生(1977-1985年) 71

一、新历史时期道教重揭新页 73

二、尊重人权,人民政府认真全面贯彻落实宗教政策 76

三、平反冤假错案,为道教界爱国人士恢复名誉 83

四、开始同港澳台道教界的联谊活动及接待来访国际名人 83

结语 86

一、反映教务工作全面展开的中国道协第四、五届全国代表大会 87

第五章 道教教务全面展开与新气象呈现(1986-1998年) 87

二、关注培养新时代人才,建立正规院校新体制 94

三、创办公开的《中国道教》杂志,向社会敞开窗口 99

四、开展道教文化研究,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101

五、表彰先进,鼓励道教徒投入社会主义建设 110

六、以国家法律为准绳,以保障宗教活动正常进行为依归,建立新的宫观管理规制 115

七、表达玄门爱国赤忱,举办护国佑民“罗天大醮”法会 118

八、为延续道统,恢复“传戒”与“授箓”仪典 121

九、加强与港台道教界的友好往来,为祖国统一大业献力 126

十、接待来访世界名人,开展同国际道教信仰者及道教文化研究者的互访与交流 134

十一、加深认识道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重要意义 140

结语 145

一、大会议程总情况 147

第六章 中国道教协会第六届全国代表会议(1998年) 147

二、关于第五届理事会的工作报告 149

三、党和国家领导人及政府有关部门负责人的关怀与指示 150

四、选举产生新一届理事会、常务理事会及领导班子 153

五、通过新章程,确立新宗旨 154

六、此次盛会的特点 154

第七章 道教祭祷、修持之宫观及其宗教节仪 156

一、道教宫观的历史沿革 156

二、“文革”结束后道教宫观的恢复 159

三、现时宫观管理及其一般宗教活动 176

四、现仍举行隆重仪式的主要道教节日 179

五、务必切实加强宫观管理 185

第八章 对道教义理规范中积极因素的探讨 187

一、辨认积极因素的准则 187

二、对道教义理、规范主体思想结构的剖析 189

三、道教义理、规范中的积极因素 191

四、发挥积极因素的作用,为社会主义社会服务 196

第九章 陈撄宁道教养生理论新说--仙学与静功 199

一、陈撄宁生平 200

二、陈撄宁“仙学”的特征、理念与方法 205

三、陈撄宁倡导的“静功” 221

四、对陈撄宁及其学术思想之评议 224

第十章 名留道教史册之当代道教著名人士 232

一、曾参加人民革命事业的道长 232

二、著名道教学者 243

三、道教界领袖人物 246

第一章 台湾的道教 265

第二部分 中国台港澳地区当代道教 265

一、台湾道教历史沿革 266

二、台湾道教宫观 267

三、台湾道教教派 278

四、台湾道教信奉的神仙 282

五、台湾道教主要组织 291

六、台湾省道教会会员 294

七、台湾道教主要代表人物 295

八、台湾的道教文化研究 298

九、台湾道教的特点 303

第二章 香港的道教 306

一、香港道教历史沿革 306

二、香港道教联合会的成立 308

三、香港主要道观 309

四、香港道教主要代表人物 312

五、香港的道教文化研究 316

六、香港道教的特点 318

第三章 澳门的道教 320

一、澳门道教发展概况 320

二、澳门道教宫观 322

三、澳门道教信奉的神仙 324

四、澳门的道教组织 326

五、澳门道教的特点 327

第三部分 道教在国外的传播和国际汉学中的道教研究 331

第一章 道教在国外的传播 331

一、道教在亚洲国家的传播 333

二、道教在西方国家的传播 362

第二章 国际汉学中的道教研究 371

一、影响深远的国际道教研究会议 374

二、法国的道教研究 388

三、英国的道教研究 411

四、荷兰的道教研究 424

五、德国的道教研究 431

六、意大利的道教研究 456

七、北欧国家的道教研究 463

八、俄罗斯的道教研究 467

九、美国的道教研究 483

十、加拿大的道教研究 503

十一、澳大利亚的道教研究 513

十二、日本的道教研究 518

十三、韩国的道教研究 530

附录 20世纪道教大事年表 539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