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教育信息理论
教育信息理论

教育信息理论PDF电子书下载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孙绍荣著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0
  • ISBN:7532071553
  • 页数:325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从研究信息、控制系统、意识、无意识的内涵及其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入手,深入探讨了教育活动的基本原理。全书在教育现象的基本问题上进行深入的研究,以揭示教育活动的规律。在内容上力求达到深刻而不难懂、抽象而不空洞、系统而不烦琐、实用而不浅薄。本书的读者为教育理论或哲学、心理学、信息学、控制理论等方面的研究人员和各级各类教师,也可以作为有关专业的研究生、本科生等开展研究的参考资料。
《教育信息理论》目录

第一章 教育信息理论概述 1

第一节 信息观——教育理论的新视角 1

一、一个粗略的信息概念 1

二、信息在教育活动中的地位 5

第二节 教育信息理论的崛起 6

一、信息论的产生及其社会影响 6

二、教育信息理论的早期萌牙 9

三、当代教育信息理论研究 14

四、系统化——教育信息理论的迫切任务 19

第三节 教育信息理论的内容框架 20

一、基础理论-实践技术维度 21

二、信息功能类型维度 21

第四节 开展教育信息理论研究的意义 26

一、新的理论基础有利于教育理论的系统化 26

二、新的视角有可能解决久攻不下的传统课题 27

三、为教育研究开辟了新的实证途径 27

四、为教育理论与实践的联系架设桥梁 28

第二章 信息理论研究 29

第一节 信息概念与类型 29

一、信息概念 29

二、信息的类型 58

一、信息的贮存 63

第二节 信息的贮存、传递、检索、加工及转换 63

二、信息的传递 64

三、信息的检索 65

四、信息的加工 66

五、信息的转换 66

六、人工信息的容量 70

七、干扰信息与冗余信息 75

第一节 意识及其类型 78

一、意识的概念 78

第三章 意识、无意识与人的三要素理论 78

二、意识的分类 81

第二节 无意识及其类型 94

一、无意识的概念 94

二、无意识的类型 97

三、行为性无意识的表现 111

四、意识性无意识的表现 113

第三节 意识与无意识的信息加工机理 122

一、两种反映、两种信息、三个系统 122

二、意识、无意识现象的原理 125

一、意识与无意识是人类强大的本质力量 126

第四节 意识与无意识的社会意义 126

二、意识与无意识的积累 129

第五节 意识与无意识的传输 131

一、与物质传输的差异 131

二、意识的传输 132

三、无意识的传输 137

四、意识、无意识传输的外部信息的发展 140

五、空间性传输与时间性传输 145

一、身体是一种控制系统 147

第六节 身体素质与信息 147

二、身体素质的发展与信息 149

第七节 人的三个要素 151

一、“人”的概念 151

二、人的三要素与相应的影响因素 153

第四章 信息观的教育理论问题 157

第一节 信息观的教育本质与教育概念 157

一、信息观的教育本质 157

二、信息观的教育概念 161

三、信息观的教育概念的应用 171

一、环境的意义 177

第二节 信息与环境 177

二、传统的环境分类 178

三、环境的信息观解释和分类 178

第三节 信息观的能力与技能 182

一、信息观的能力要素 182

二、信息观的知识与能力的关系 185

三、信息观下的培养能力问题 185

四、对教育工作的启示 187

五、信息观的技能概念 189

六、信息观的技能的要素 189

七、信息观下的培养技能问题 191

第四节 信息观下的人的发展的全面性 192

一、从信息角度理解的人的全面性 192

二、信息观的教育作用 194

第五节 对各育的信息观理解 197

一、各育的概念 197

二、信息观的德育 198

三、信息观的智育 200

四、信息观的体育 202

五、信息观的美育 204

一、模型与模型方法 207

第一节 模型方法概述 207

第五章 教育信息的接收模型 207

二、接收模型的意义 208

第二节 意识发展模型 210

一、模型 210

二、原意识的发展 217

第三节 无意识发展模型 223

一、模型 223

二、记忆系统中的无意识对学习的影响 225

第一节 学与思的关系 227

第六章 教育信息接收模型与传统教育理论和经验 227

第二节 循序渐进与最近发展区、组织者 229

一、关于循序渐进 229

二、关于最近发展区 230

三、关于“组织者” 231

第三节 原意识的激活与“现实化” 232

第四节 灌输式教学与发现式教学 235

一、概念 235

二、批评与现实 236

三、模型分析 236

第五节 关于试误与顿悟 239

一、概述 241

第六节 活动的作用 241

二、形成意识 242

三、形成无意识 242

四、开发被动信息 243

五、知与行的关系 245

六、人与环境的关系 246

七、促进身体发育 247

第七节 布鲁纳与杜威:两种发现学习 248

一、传输能力的制约 251

二、教育目的的要求 251

第七章 教育内容——意识与无意识的采集与度量 251

第一节 采集的必要性 251

第二节 采集方法 252

一、判断法 252

二、统计法 252

第三节 采集的优化 253

一、实用论的优化观 253

二、素质论的优化观 254

三、继续学习论的优化观 254

一、存在的问题 255

第四节 教育内容的度量 255

二、信息量度量方法 256

第五节 原意识中的组块与学习内容的信息量 262

一、组块分层说 263

二、识别与学习内容的信息量 269

第八章 教育内容信息形式优化 278

第一节 信息类型选择 280

一、教育内容因素 280

二、受教育者的信息加工能力因素 281

第二节 提高形式强度 282

三、技术经济条件因素 282

第三节 提高虚拟内容强度 284

第四节 减少干扰信息 287

一、干扰信息与有用信息 287

二、听觉信息中减少干扰信息的方法 289

三、视觉信息中减少干扰信息的方法 291

第五节 控制冗余信息 295

第六节 控制信息量 296

一、适当分块 297

二、定名指代 298

三、逐步缩小不定范围 300

四、意义制约 302

五、与原意识关联 303

第九章 教育控制信息 307

第一节 教育控制信息的意义与类型 307

一、教育控制信息的重要性 307

二、教育控制信息的类型 308

第二节 教育控制信息的流向模型 311

第三节 状态信息的采集 312

一、采集点的选择 312

二、意识与无意识的测查 313

二、统计分析 315

第四节 状态信息的加工 315

一、加工的意义 315

三、内容分析 316

四、形式加工 317

第五节 调节信息的类型及其选择 317

一、调节信息的类型 317

二、调节信息的选择 318

第六节 基于控制信息的教育模式 319

一、过程控制型教育模式 319

二、状态控制型教育模式 32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