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地理
贺兰县志
贺兰县志

贺兰县志PDF电子书下载

历史地理

  • 电子书积分:17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贺兰县志史编纂委员会编
  • 出 版 社: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4
  • ISBN:7227014274
  • 页数:575 页
图书介绍:
《贺兰县志》目录

序一 1

凡例 1

概述 1

大事记 1

第一编 建置 1

第一章 历史沿革 1

第一节 沿革 1

序二 3

第二节 县名考 3

第二章 行政区划 4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前的行政区划 4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后的行政区划 6

第三章 政区概况 8

第一节 县城 8

第二节 镇 10

第三节 乡、农牧场 17

第四章 政区地名录 30

第一章 地质 35

第一节 地质构造概貌 35

第二编 自然环境 35

第二节 区域地层 36

第三节 岩浆岩 39

第二章 地貌 40

第一节 山地 40

第二节 平原 40

第一节 气候特征 42

第三章 气候 42

第二节 降水 45

第三节 节气与物候 47

第四节 灾害性气候 50

第五节 天气谚语 52

第四章 水文 54

第一节 地表水 54

第三节 排水系统水位与流量 56

第二节 地下水 56

第一节 土壤类型及分布 57

第五章 土壤 57

第二节 自然植被 60

第三节 土壤肥力 61

第六章 自然资源 63

第一节 植物 63

第二节 动物 64

第三节 矿物 66

第七章 自然灾害 68

第一节 水涝灾害 68

第二节 雹灾 68

第三节 旱灾 风灾 冻害 70

第四节 病虫害 71

第五节 地震灾害 72

第一章 人口变动与分布 75

第一节 人口变迁 75

第三编 人口 75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后各族人口变动 76

第三节 人口的分布与密度 77

第二章 人口构成 79

第一节 年龄构成 79

第二节 性别构成 80

第三节 文化构成 82

第四节 职业构成 82

第一节 婚姻 83

第三章 婚姻 家庭 83

第二节 家庭 84

第四章 人口生育 85

第一节 自然生育 85

第二节 计划生育 85

第四编 农业 87

第一章 农业环境 87

第一节 耕地 劳动力 87

第二节 农业区划 88

第三节 农田基本建设 89

第二章 农业所有制的变革 90

第一节 土改前——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 90

第二节 土改后——农民土地所有制 91

第三节 合作化后——农民集体所有制 92

第三章 农作物 95

第四章 农作制度 97

第一节 耕作制度 97

第二节 土壤改良 99

第三节 种子改良 100

第四节 栽培技术 103

第五节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 104

第六节 积肥和施肥 105

第五章 农作机具 106

第一节 农具改良推广和引进 106

第一节 种植业结构 107

第六章 农业产业结构 107

第二节 农机维修 107

第二节 农林牧渔副业结构 108

第七章 农业行政管理 109

第一节 农业管理机构的沿革 109

第二节 土地管理 110

第三节 农机管理 111

第四节 经营管理 112

第五编 林业 115

第一章 新中国成立前的林业概况 115

第二章 植树造林 116

第一节 选种育苗 116

第二节 造林 118

第三章 森林保护与经营 121

第一节 护林 121

第二节 采伐 121

第三节 病虫害防治 122

第四章 林业科研 123

第四节 林业效益 123

第五章 林业行政管理 124

第一节 林业管理机构 124

第二节 林权归属 124

第三节 林业区划 125

第六编 牧业 127

第一章 新中国成立前的牧业概况 127

第二章 新中国成立后的牧业发展 128

第三章 牧区分布 130

第四章 草原建设和饲草种植 131

第五章 畜禽饲养和改良 132

第一节 养畜业 132

第二节 养禽及其它 133

第三节 畜种改良 134

第四节 家禽的引进和改良 136

第六章 疫病防治 137

第二节 贺兰县鸡场 139

第一节 贺兰县牧场 139

第七章 牧场 139

第八章 牧业行政管理机构 140

第七编 渔业 141

第一章 渔业发展概况 141

第二章 种鱼、鱼苗生产 143

第三章 成鱼养殖与鱼病防治 144

第一节 湖泊养鱼(粗养) 144

第二节 池塘养鱼(精养) 144

第一节 国营渔场 145

第三节 鱼病防治 145

第四章 渔场 145

第二节 集体渔场 146

第三节 养鱼专业户 146

第五章 渔业管理 147

第一节 渔业管理机构 147

第二节 渔政实施 147

第三节 世界粮食计划署援助养鱼项目 148

第一章 新中国成立前贺兰县水利概况 149

第八编 水利 149

第二章 新中国成立后水利事业的发展 151

第三章 引水工程 152

第一节 惠农渠 152

第二节 汉延渠 152

第三节 唐徕渠 153

第四节 第二农场渠和西干渠 153

第四章 排水工程 154

第一节 第二、第三排水沟 154

第二节 第四、第五排水沟 155

第三节 红旗沟、丰庆沟和银新沟 155

第五章 电力排灌及机井设施 156

第一节 电力排灌 156

第二节 机井设施 157

第六章 河洪、山洪防治工程 157

第一节 黄河防洪堤 157

第二节 山洪防治 158

第七章 水利行政管理 159

第一节 管理机构 159

第二节 水利管理的改革 160

第三节 水费管理 161

第四节 水利区划 161

第九编 乡镇企业 165

第一章 乡镇企业沿革 165

第一节 煤炭、冶炼、塑料、造纸、印刷业 166

第二章 乡镇企业结构 166

第二节 农机具、汽车修造业 167

第三节 建筑业 168

第四节 木器制造业 168

第五节 建材业 169

第六节 食品加工业 170

第七节 商业、服务业 170

第三章 重点乡镇企业简介 171

第一节 直属乡镇企业 171

第二节 乡(镇)办企业 172

第三节 村办企业 174

第四章 乡镇企业管理机构 174

第十编 工业 177

第一章 工业发展概况 177

第二章 地方国营工业 178

第一节 贺兰县造纸厂 178

第二节 贺兰县印刷厂 179

第三节 贺兰县通用机械厂 179

第四节 贺兰县化肥厂 180

第五节 贺兰县磷肥厂 181

第六节 宁夏耐火材料厂 182

第七节 贺兰县水泥厂 183

第八节 贺兰县机砖厂 185

第九节 贺兰县无烟煤矿 186

第三章 集体二轻工业 187

第二节 管理体制 189

第一节 管理机构 189

第四章 工业管理 189

第三节 企业管理 190

第十一编 交通 193

第一章 发展概况 193

第二章 公路 194

第一节 公路建设 194

第二节 公路运输 202

第三节 公路养护 205

第四章 水路 206

第三章 铁路 206

第五章 交通行政管理 207

第一节 管理机构 207

第二节 公路管理 208

第十二编 邮电 209

第一章 邮政 209

第一节 邮政局(所) 209

第二节 邮政业务 210

第三节 邮政网络 212

第二章 电信 213

第一节 电报 213

第二节 电话 214

第三章 邮电局的经营管理 218

第十三编 城乡建设 219

第一章 县城建设 219

第一节 市政建设 219

第四节 房地产管理 221

第三节 环境卫生 221

第二节 园林绿化 221

第二章 乡镇建设 223

第一节 集镇建设 223

第二节 乡村建设 224

第三章 环境保护 224

第一节 城乡环境概况 224

第二节 排放“三废”污染的主要企业 225

第一节 管理机构 229

第三节 “三废”治理 229

第四章 城镇建设管理 229

第二节 县城规划 230

第三节 集镇规划 231

第四节 城镇建设审批制度 232

第五节 质量监督管理 233

第十四编 商业 235

第一章 新中国成立前商业概况 235

第二章 商业体制 236

第一节 国营商业及管理机构 236

第二节 供销合作商业 238

第三节 私营和个体商业 240

第三章 集市贸易 240

第四章 生活资料供应 242

第五章 生产资料供应 243

第一节 化肥农药供应 243

第六章 饮食服务业 244

第二节 农具供应 244

第七章 农副产品及废旧物资收购 245

第八章 商业、供销财务管理 247

第十五编 粮油管理 249

第一章 新中国成立前粮食征购和管理 249

第二章 粮油购销 252

第一节 粮食征购 252

第二节 农村粮食统销 253

第三节 城市粮食定量供应 253

第五节 食油购销 254

第三章 粮食储运 256

第一节 仓储 256

第二节 调运 258

第四章 粮油加工 259

第一节 粮食加工 259

第二节 油料加工 259

第五章 粮油行政管理 260

第三节 饲料加工 260

第十六编 财政 税务 审计 261

第一章 新中国成立前贺兰县财政税收概况 261

第二章 新中国成立后贺兰县财政 264

第一节 财政管理体制 264

第二节 财政收支 265

第三节 经费管理 267

第一节 税种变革 269

第二节 农业税 269

第三章 新中国成立后贺兰县税务 269

第三节 工商税 271

第四节 征收管理制度 272

第四章 审计 272

第十七编 金融 275

第一章 金融机构 275

第二章 货币 276

第一节 通用货币的变化 276

第二节 投放与回笼 277

第三节 货币流通量调查 278

第一节 信用社 279

第三章 信贷 279

第二节 工业信贷 280

第三节 商业、基建信贷 280

第四节 农业信贷 281

第五节 集体与个体信贷 283

第四章 存款 283

第五章 储蓄 284

第一节 储蓄种类及利率 284

第二节 城乡储蓄 285

第六章 公债 国库券 287

第七章 保险 287

第十八编 经济管理 289

第一章 计划管理 289

第二章 物资管理 290

第三章 物价管理 291

第一节 物价管理机构及物价检查 291

第二节 价格水平 292

第三节 商品差价 295

第四章 工商行政管理 300

第一节 管理机构 300

第二节 企业登记 300

第三节 对集市和个体工商业户的管理 301

附:贺兰县个体劳动者协会 301

第四节 经济合同管理 302

第一节 统计管理机构 303

第五章 统计管理 303

第五节 商标广告管理 303

第二节 统计管理制度 304

第三节 统计管理项目 304

第六章 标准计量管理 306

第十九编 部属、自治区属单位 309

第一章 贺兰山磷矿 309

第二章 宁夏电机厂 310

第三章 西北有色地质勘查局宁夏总队 311

第四章 宁夏地质矿产局地球物理探矿队 312

第六章 暖泉农场 313

第五章 宁夏地质矿产局区域地质调查队 313

第七章 宁夏原种场 314

第八章 宁夏家畜改良站 315

第二十编 政党 317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 317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前党在贺兰县的活动 317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后县委组织沿革及隶属关系 319

第三节 党代表会议和党代表大会 322

第四节 党的组织建设 324

第五节 党的宣传工作 326

第六节 党的统一战线工作 330

第七节 党的纪律检查工作 332

第八节 党的落实政策工作 332

第二节 民革贺兰县支部 334

第三节 民进贺兰县支部 334

第一节 民盟贺兰县支部 334

第二章 民主党派 334

第三章 中国国民党 335

第一节 贺兰县党部组织情况 335

第二节 中国三民主义青年团贺兰县分团部 335

第二十一编 政权 337

第一章 贺兰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和人民代表大会 337

第一节 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337

第二节 人民代表大会 338

第三节 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341

附:贺兰县参议会 342

第二章 贺兰县政府 343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前贺兰县地方政府及其基层组织 343

第二节 贺兰县人民政府 346

第二十二编 政协 351

第一章 贺兰县政协的产生及历届政协委员会 351

第一节 贺兰县政协的成立 351

第二节 历届政协委员会 352

第二章 政协常委会及其办事机构 355

第三章 政协主要活动 356

第二十三编 群众团体 359

第一章 工会 359

第二章 农民组织 360

第三章 妇女联合会 361

第一节 组织建设 361

第二节 历届妇代会 361

第三节 组织妇女开展的主要活动 362

第四章 共青团 363

第一节 组织建设 363

第二节 历届团代会 363

第三节 组织团员和青年开展的部分主要活动 365

第五章 工商业联合会 366

第六章 科学技术协会 367

第一节 组织建设 367

第二节 历次会员代表大会 368

第一节 公安机构 369

第一章 公安 369

第二十四编 政法 369

第二节 镇反、肃反 370

第三节 社会治安 372

第四节 户口管理 373

第五节 刑事侦察 373

第六节 预审、看守 374

第七节 消防 375

第一节 检察机构 376

第二章 检察 376

第二节 刑事检察 377

第三节 经济检察 380

第四节 法纪检察 381

第五节 监所检察 381

第六节 控告、申诉检察 383

第三章 审判 383

第一节 审判机构 383

第二节 审判制度 384

第三节 审判案件 385

第一节 司法行政机构 386

第四章 司法行政 386

第二节 律师 387

第三节 公证 387

第四节 人民调解 388

第五节 法制宣传 389

第一章 优抚工作 391

第一节 烈士、荣军及优待工作 391

第二十五编 民政 391

第二节 拥军优属 392

第二章 安置 392

第一节 复员退伍军人安置 392

第二节 移民安置 393

第三节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安置 393

第四节 盲人、聋哑人安置 394

第三章 救灾 救济 394

第一节 救灾 394

第三节 五保户 396

第二节 救济 396

第四节 扶贫 397

第四章 民政事务 398

第一节 婚姻登记 398

第二节 殡葬改革 398

第二十六编 劳动人事 399

第一章 劳动管理 399

第一节 职工队伍 399

第二节 劳动就业 401

第三节 劳动工资 401

第四节 劳保福利 402

第二章 人事管理 403

第一节 干部队伍 403

第二节 选拔调配干部 404

第三节 干部奖惩 405

第四节 退职、退休、离休工作 405

第一节 古代防务设施 407

第二十七编 军事 407

第一章 防务设施 407

第二节 民国时期防务设施 408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后的战备和人防 409

第二章 兵事纪要 410

第三章 防戍与驻军 411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前防戍与驻军 411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后防戍与驻军 412

第四章 兵役制度 413

第一节 民国时期兵役制度 413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后的兵役制度 413

第五章 地方武装与民兵 414

第一节 民国时期的地方武装 414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后的地方武装 415

第三节 民兵 415

第一章 幼儿教育 423

第一节 幼儿教育沿革 423

第二十八编 教育 423

第二节 幼儿园简介 424

第二章 小学教育 424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前小学教育沿革 424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后小学教育沿革 426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后小学的设施与学制 428

第四节 重点小学简介 429

第一节 中学教育沿革 430

第三章 中学教育 430

第二节 重点中学——贺兰县第一中学简介 433

第四章 专业教育 434

第一节 专业教育概况 434

第二节 贺兰县农民中专简介 435

第五章 成人教育 436

第一节 农民文化教育 436

第二节 职工、干部业余教育 437

第三节 广播电视大学及函授教育 437

第一节 教师队伍 438

第六章 教师 438

第二节 教师待遇 439

第七章 教育经费 440

第一节 教育经费概况 440

第二节 勤工俭学 442

第八章 教育行政管理 443

第一节 管理机构 443

第二节 教学管理 444

第一节 文化馆(站) 445

第二十九编 文化 445

第一章 文化事业机构 445

第二节 电影公司及影剧院 446

第三节 新华书店 447

第四节 图书馆 448

第五节 档案馆 449

第二章 文化事业 449

第一节 群众文化 449

第二节 表演团体 451

第三节 群众歌谣 453

第三章 文艺创作 458

第四章 新闻广播 461

第一节 广播、电视 461

第二节 广播节目 463

第五章 文物名胜 464

第一节 文物古迹 464

第二节 风景名胜 465

第一节 科技机构 467

第二节 科技队伍 467

第三十编 科技 467

第一章 科技机构与队伍 467

第二章 科技进步 470

第一节 获奖科技项目 470

第二节 技术改进 471

第三章 科技服务 472

第一节 科普活动 472

第二节 科技情报 473

第四章 水文、气象、地震和节能 474

第一节 水文测报 474

第二节 气象测报 474

第三节 地震监测和节能 475

第三十一编 卫生 477

第一章 机构设置与队伍建设 477

第一节 机构沿革 477

第二节 医疗队伍的壮大和素质的提高 478

第二章 医疗单位简介 478

第一节 贺兰县人民医院 478

第二节 贺兰县中医院 479

第三节 乡镇卫生院和农村医疗站 480

第三章 爱国卫生运动 481

第四章 卫生防疫 482

第一节 传染病防治 482

第三节 饮食食品卫生 483

第二节 地方病防治 483

第四节 劳动卫生 484

第五节 检验工作 485

第五章 妇幼保健 485

第一节 推广新法接生 485

第二节 妇女保健 486

第三节 儿童保健 487

第一节 中药材生产及加工 488

第六章 药物生产及管理 488

第二节 经营管理 489

第三节 药政管理 490

第三十二编 体育 493

第一章 群众体育 493

第一节 成年体育 493

第二节 学校体育 494

第二章 体育比赛 496

第一节 贺兰队代表自治区参加的全国比赛 496

第二节 贺兰队代表银川市和贺兰县参加的比赛 497

第三节 先进集体 498

第三章 体育管理 503

第一节 管理机构与组织比赛 503

第二节 体育设施建设 504

第三十三编 社会 505

第一章 人民生活 505

第一节 职工生活 505

第二节 农民生活 506

第二章 民俗 507

第一节 汉族民俗 507

第二节 回族民俗 511

第三节 社会陋习 513

第三章 宗教 513

第四章 方言 515

第一节 语音分析 515

第二节 部分词语注释 521

第三节 语法例句 522

第一章 传及传略 527

第三十四编 人物 527

第二章 革命烈士英名录 532

第三章 共和国奠基参加者名录 533

第四章 历史人物名录 546

附录 553

一、地方重要文献 553

关于整顿巩固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指示 553

贺兰县关于包干到户责任制章程 554

贺兰县护林布告 561

贺兰县水利设施管理办法 563

关于放宽农村经济政策十条意见 565

二、传闻趣事 567

定海神塔 567

贺兰山鹿盘寺 567

康熙帝夜走洪广营 568

四渠总龙王通智 569

三、西湖开发区 569

编后记 572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