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PDF电子书下载

哲学宗教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刘贤奇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0
  • ISBN:7040083302
  • 页数:276 页
图书介绍: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目录

第一节 哲学的本质和特点 1

一、哲学是理论化和系统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

二、哲学不同于具体科学的特点 3

三、哲学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 4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8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时代的产物 8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13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18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发展的科学思想体系 18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 21

第四节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义和方法 26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26

二、理论联系实际是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方法 29

第二章 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 32

第一节 哲学基本问题和基本派别 32

一、哲学基本问题 32

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及其基本形态 34

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斗争的长期性 37

第二节 物质是世界的本质 39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观 39

二、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41

三、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 44

第三节 实践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46

一、实践的本质是基本形式 46

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48

三、意识是自然界和社会长期发展的产物 50

第四节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53

一、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53

二、坚持唯物主义和无神论,反对唯心主义和有神论 55

三、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57

第三章 世界的根本规律和认识的根本方法 59

第一节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59

一、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59

二、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形态演变 61

三、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 62

一、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整体 63

第二节 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63

二、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过程 66

三、世界联系和发展的普遍形式 69

四、世界联系和发展的规律性 72

第三节 对立统一规律是世界的根本规律 74

一、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发展的根本动力 74

二、由矛盾引起的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形式与状态——量变质变规律 78

三、由矛盾引起的事物联系和发展的方向与道路——否定之否定规律 81

一、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 83

第四节 矛盾分析方法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 83

二、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 84

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86

四、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87

第四章 认识的本质和运动规律 89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反映论 89

一、认识的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关系 89

二、实践是认识发生的现实基础 92

三、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94

四、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特征 96

第二节 认识的辩证运动过程 97

一、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 97

二、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 100

三、认识辩证法的全过程、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101

第三节 辩证思维方法 104

一、方法的本质和作用 104

二、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 107

三、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研究 109

一、真理的本质和发展规律 110

第四节 认识过程中的真理和价值 110

二、价值的本质和价值评价 113

三、人类活动的两大原则以及真理和价值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114

四、实践是检验真理和价值评价的标准 115

第五章 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条件 118

第一节 两种历史观的对立 118

一、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118

二、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是两种对立的历史观 120

三、坚持唯物史观,反对唯心史观 122

一、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24

第二节 人口因素和地理环境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124

二、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26

三、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129

第三节 物质生产实践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131

一、生产力的构成和发展动力 131

二、生产关系的构成与类型 135

三、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力量 138

第一节 阶级和阶级斗争 142

一、阶级的起源、本质和结构 142

第六章 社会政治结构及其核心 142

二、阶级斗争及其历史作用 144

三、阶级斗争观点和阶级分析方法 147

第二节 社会政治上层建筑的本质和构成 150

一、社会政治上层建筑的本质和特点 150

二、社会政治上层建筑的构成 152

三、社会政治制度的历史演变 156

第三节 国家的本质和职能 159

一、国家的起源和本质 159

二、国家的职能及其历史演变 160

三、国家的类型和形式 162

第七章 社会意识形态和文化 166

第一节 社会意识形态的本质和构成 166

一、社会意识形态的本质 166

二、社会意识形态的构成 168

第二节 精神生产的相对独立性和意识形态的功能 172

一、精神生产的特点和相对独立性 172

二、社会意识形态的社会功能 177

一、文化的本质特点 179

第三节 文化的本质和功能 179

二、文化的结构与功能 181

三、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184

第八章 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和发展的基本规律 191

第一节 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191

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辩证关系 191

二、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195

第二节 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197

一、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关系 197

二、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201

一、社会基本矛盾的辩证运动 202

第三节 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 202

二、社会基本矛盾推动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进程和具体道路 204

第四节 社会革命和社会改革 206

一、社会革命的实质和作用 206

二、社会改革的实质和作用 208

三、科技革命的实质和作用 210

四、坚持生产力标准的意义 214

一、在谁是历史创造者问题上两种历史观的对立 218

第九章 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218

第一节 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218

二、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220

三、人民群众创造历史作用的社会制约性 222

第二节 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225

一、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 225

二、普通个人的历史作用 230

三、历史人物作用的社会制约性 232

一、群众、阶级、政党和领袖 235

第三节 党的领导和党的群众路线 235

二、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237

三、在社会主义实践中,必须加强党与群众的密切联系 241

第十章 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 243

第一节 社会进步 243

一、人与社会的关系 243

二、社会进步是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 245

第二节 人的本质和人的价值 248

一、人的本质 248

二、人的价值的含义 251

三、人的价值实现的条件 254

四、树立科学的人生价值观 256

第三节 共产主义和人和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259

一、自由和必然 259

二、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发展 262

三、共产主义社会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形态 265

四、坚定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积极投身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 268

后记 27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