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文学原理教程
文学原理教程

文学原理教程PDF电子书下载

文学

  • 电子书积分:15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毕桂发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6
  • ISBN:7506805855
  • 页数:485 页
图书介绍:
上一篇:生存与命运 上下一篇:隐匿的城堡
《文学原理教程》目录

一、文学原理的性质和基本内容 1

目录 1

二、文学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3

三、学习文学理论的方法 7

第一章 文学的本质和特征 11

第一节 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 11

一、文学来自社会生活 11

二、文学是作家对社会生活的能动反映 16

一、文学和社会科学反映社会生活的不同特点 24

第二节 文学反映社会生活的特点 24

二、艺术形象及其特征 30

三、典型形象及其特征 35

四、意境及其基本特征 42

第三节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 45

一、文学是以语言为媒质的艺术 45

二、语言艺术的特点 49

一、体裁的涵义 54

二、划分体裁的标准及方法 54

第一节 体裁的涵义及划分方法 54

第二章 文学作品的体裁 54

三、体裁分类的相对性 58

第二节 诗歌 59

一、诗歌的涵义及特点 59

二、诗歌的分类 64

三、诗歌的表现手法 66

第三节 小说 67

一、小说的涵义及其特点 67

二、小说的分类 71

三、小说常用的描写人物的方法 72

第四节 散文 78

一、散文的涵义及其特点 78

二、散文的分类 83

第五节 戏剧文学 87

一、戏剧文学的涵义及其特点 87

二、戏剧文学的分类 95

第六节 影视文学 98

一、影视文学的产生及其发展 98

二、电影文学的涵义及其特点 99

三、电视文学的涵义及其特点 107

第一节 文学作品的内容诸要素 110

第三章 文学作品的内容与形式 110

一、题材 111

二、主题 114

三、人物是文学描写的中心 118

四、环境及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119

五、情节 124

第二节 文学作品的形式诸因素 127

一、结构 127

二、文学作品的语言 135

三、表现手法 143

第三节 文学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146

一、内容决定形式 147

二、形式的相对独立性及其反作用 149

三、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 151

第四章 文学风格和文学流派 153

第一节 文学风格 153

一、风格的提出和涵义 153

二、文学风格的具体表现 159

三、文学风格的形成及其类型 164

四、文学风格的多样性与统一性 175

一、文学流派的涵义及形成条件 181

第二节 文学流派 181

二、文学流派的类型及其表现形态 185

三、文学流派之间的斗争及其意义 187

第五章 文学的创作过程 191

第一节 文学创作的基本过程 191

一、积累素材 191

二、艺术构思 196

三、艺术表现 198

第二节 典型化与意境创造 200

一、典型化 200

二、意境的创造 210

第三节 文学创作中的思维活动 213

一、形象思维的规律和特征 213

二、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关系 221

第四节 创作活动中的意识与无意识 224

一、灵感现象 224

二、艺术直觉 228

三、情与理的关系 232

第五节 作家的修养 235

一、宽广、深厚的生活基础 236

二、进步的正确的思想观点 238

三、卓越的艺术才能和技巧 240

第六章 文学的创作方法 245

第一节 创作方法及其与文学思潮的关系 245

一、创作方法的涵义 245

二、创作方法与文学思潮的关系 247

第二节 现实主义 254

一、现实主义的涵义及其演变 254

二、现实主义的基本特征 258

三、现实主义的流变——自然主义 263

第三节 浪漫主义 266

一、浪漫主义的涵义及其演变 266

二、浪漫主义的基本特征 269

三、积极浪漫主义与消极浪漫主义 273

第四节 现代主义 274

一、现代主义的涵义 275

二、现代主义的重要流派 275

三、现代主义的基本特征 282

与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 287

一、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287

第五节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和革命现实主义 287

二、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 294

第七章 文学欣赏 299

第一节 文学欣赏的性质和意义 299

一、文学欣赏的性质 299

二、文学欣赏的意义 306

第二节 文学欣赏的主体 308

一、读者群体的划分 308

二、读者的类型 312

三、读者的心理结构 317

第三节 文学欣赏的基本过程 325

一、入而化身其中 326

二、出而分析玩味 331

三、自我重建 334

第四节 文学欣赏的心理特征 336

一、文学欣赏的过程充满联想和想象 336

二、文学欣赏过程中有强烈的情感活动 338

三、文学欣赏过程中情与理互相渗透 338

第五节 文学欣赏的差异性和一致性 339

一、文学欣赏的差异性 339

二、文学欣赏的一致性 342

三、文学欣赏中的“共鸣”现象 344

第八章 文学批评 350

第一节 文学批评的性质和作用 350

一、文学批评的性质 350

二、文学批评的作用 356

第二节 文学批评的标准 360

一、文学批评标准的历史性与阶级性 360

二、文学批评的思想标准与艺术标准 364

第三节 文学批评的原则和方法 373

一、文学批评的原则 373

二、文学批评的方法 376

第四节 批评家的修养 392

一、丰富的生活和广博的知识 392

二、高度的理论修养 393

三、高度的艺术修养 394

四、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理论家的勇气 395

第九章 文学的社会属性和社会作用 398

第一节 文学属于社会的上层建筑 398

一、文学是上层建筑中的一种意识形态 398

二、文学是一种审美的意识形态 407

一、文学的阶级性与人性 409

第二节 文学的诸种社会属性 409

二、文学的党性 419

三、文学的人民性 422

四、文学的民族性 429

第三节 文学的社会作用 433

一、文学社会作用的多重性 434

二、文学的各种社会作用之间关系 440

第十章 文学的发生和发展 443

第一节 文学的起源 443

一、关于文学起源几种学说 443

二、劳动说是文学起源最有说服力的学说 449

第二节 文学发展的社会根源 454

一、文学随社会生活的发展而发展 454

二、上层建筑其他部分对文学发展的影响 455

第三节 文学发展的自身规律 461

一、文学发展中的继承与革新 461

二、各民族文学的相互影响和促进 470

第四节 社会主义文学的方向和发展方针 476

一、社会主义文学的方向和基本任务 476

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480

后记 48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