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农业科学
作物抗性生理
作物抗性生理

作物抗性生理PDF电子书下载

农业科学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赵可夫,王韶唐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农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0
  • ISBN:7109006239
  • 页数:341 页
图书介绍:
《作物抗性生理》目录

第一章 导论 1

一、植物生活必需的环境因子 1

(一)物理生态因子 2

(二)化学生态因子 4

(三)有机生态因子 7

二、植物的逆境 8

(一)逆境的概念 8

(二)植物逆境形成的原因 8

(三)胁迫和胁变 9

(四)胁迫因子对植物的伤害作用 10

三、植物的抗逆性 11

(一)植物抗逆性的种类 11

(二)耐逆性和避逆性的比较 11

(三)植物的抗逆性是怎样产生的 13

(四)抗逆性与植物年龄及发育阶段的关系 14

四、作物的抗性生理 15

(一)作物抗性生理的定义和意义 15

五、提高作物抗逆性的途径 16

(一)提高植物抗逆性的可能性 16

(二)作物抗性生理学的研究方向 16

(二)提高作物抗逆能力的主要途径 17

第二章 作物抗冷生理 19

一、冷害 20

(三)次级胁迫伤害 21

(二)间接伤害 22

二、冷害的生理学反应 26

(一)呼吸作用 26

(二)细胞显微结构、原生质流动性和细胞质粘度 29

(三)膜的结构与功能 30

(一)直接伤害 30

(四)光合作用 37

(五)物质代谢的变化 43

(六)低温胁迫的激素反应 47

三、作物冷害及抗冷性机理 48

(一)冷害机理的研究 48

(二)作物抗冷性机理的研究 58

四、作物冷害及抗冷性研究的实践意义 60

(一)作物对低温的敏感性 60

(二)作物冷害及抗冷性研究的实践意义 61

一、植物的过冷与结冰 65

(一)植物的过冷现象 65

第三章 作物抗冻生理 65

(二)细胞外结冰 66

(三)细胞内结冰 68

(四)植物体结冰的测定和结冰曲线 69

二、植物的冻害 72

(一)冻害的类型 72

(二)冻融速率与冻害的关系 75

(三)冰冻时间长度和反复冻融 77

(四)冻害出现的时间 78

(五)冻害的修复 79

三、植物的抗冻性 80

(一)抗冻的类型 80

(二)回避环境低温 81

(三)回避结冰 81

(四)回避细胞内结冰 84

(五)忍耐细胞外结冰 85

(六)植物耐冻性的测定 90

四、植物冻害与抗冻的机理 92

(一)冻害与抗冻的早期理论 92

(二)冻害的膜伤害理论 95

(三)冻害的SH假说 98

(四)冻害和抗冻理论的总结 101

五、植物的寒冷驯化 103

(一)寒冷驯化的阶段和诱导条件 104

(二)寒冷驯化中形态结构与生理变化 109

(三)寒冷驯化中的调控 115

第四章 作物抗热生理 120

一、植物的温度状况 121

二、高温对植物生命活动的影响和伤害 125

(一)碳素平衡——光合和呼吸 126

(二)对于蛋白质、核酸的影响——变性、凝固、分解和合成 127

(三)对于生物膜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128

(四)代谢紊乱——生化伤害和毒物累积 129

(五)对于生长发育的影响 130

(六)其它 131

三、植物的抗热性 132

(一)植物适应高温的方式 132

(二)植物抗热性的作用机理 136

四、如何防止和减轻作物的热害 141

第五章 作物抗旱生理 145

一、植物的水分状况及其测定 146

(一)光合和呼吸 151

二、干旱对于作物生命活动和产量的影响 151

(二)碳水化合物的代谢和同化产物的运输 153

(三)蛋白质和核酸代谢 154

(四)激素水平 156

(五)水分关系与矿质吸收 158

(六)生长和发育 159

(七)干旱对于作物产量的影响 166

三、植物对于干旱的适应 170

(一)植物的避旱性 171

(二)植物的御旱性 172

(三)气孔调节 180

(四)渗透调节 186

(五)植物的耐旱性 193

(六)植物激素在抗旱中的作用 198

(七)二氧化碳的固定途径和在植株内的再循环 201

(八)农作物的用水效率 205

四、人工防旱和抗旱的途径 216

第六章 作物抗涝生理 226

一、水涝对作物的危害 226

(一)次生O2亏缺胁迫的伤害作用 228

(二)CO2和乙烯胁迫对植物的伤害作用 231

(三)水涝胁迫诱导的离子胁迫对植物的伤害 233

(四)水涝胁迫诱导的缺水胁迫对植物的伤害作用 233

二、植物的抗涝性及抗涝机理 234

(一)对缺氧的避性及其机理 235

(二)对缺O2的耐性及其机理 242

三、提高植物的抗涝性以及治涝的途径 244

(一)提高植物抗涝性的途径 244

(二)防涝和治涝的途径 245

第七章 作物抗盐生理 249

一、植物生存的极限盐度 250

二、盐分过多对植物的伤害 253

(一)原初直接盐害 254

(二)原初间接伤害 255

三、植物的抗盐性 275

(一)植物抗盐性的概念 275

(二)按照抗盐能力划分的植物类群 276

(三)不同环境因子对植物抗盐性的影响 277

(四)发育阶段对植物抗盐能力的影响 279

四、植物的抗盐机理 280

(一)植物的避盐机理 280

(二)植物的耐盐机理 291

五、提高作物抗盐性的途径 300

(一)培育抗盐的作物品种 300

(二)通过种子处理提高植物的抗盐性 302

(三)利用施肥提高作物的抗盐性 304

(四)激素处理法 304

(五)突变体选择法 305

(六)遗传工程法 305

(二)耐盐性的测定 306

(一)避盐性的测定 306

六、作物抗盐性的测定 306

第八章 作物抗病生理 314

一、植物病害的概念和病原生物 314

(一)植物病害的概念 314

(二)植物病害的病原生物 315

二、植物病原生物对植物的侵染及其机理 317

(一)侵染的过程 317

(二)侵染的机理 319

(三)植物病害的症状 321

(一)对质膜透性的影响 322

三、病菌对植物的危害 322

(二)对植物水分代谢的影响 323

(三)对有机物质运输的影响 324

(四)对呼吸作用的影响 324

(五)对CO2固定的影响 325

(六)对核酸代谢的影响 326

(七)对蛋白质的影响 326

四、植物的抗病性及其机理 326

(一)植物抗病性的概念 326

(二)植物的结构抗病性 327

(三)植物体内产生抑制病原体的物质 330

(四)受侵染组织木质化的抗病作用 334

(五)促进组织坏死防止病原生物扩展 335

(六)植物激素的抗病作用 335

(七)加强氧化酶的活性 335

五、影响植物抗病的因子 336

(一)内部因子 336

(二)外部因子 337

六、提高作物抗病性和防治作物病害的途径 338

(一)提高植物抗病性的途径 338

(二)防治植物病害的途径 34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