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公共财政学  上
公共财政学  上

公共财政学 上PDF电子书下载

经济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谢秋朝,侯菁菁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2
  • ISBN:7507820742
  • 页数:330 页
图书介绍:MPA这一简洁而响亮的名称,以其不可抗拒的魁力和不可 思议的魔力征服了全球主要发达国家,也强烈地吸引着中国的有 识之土,特别是青年人的注意。 MPA(Materof PublicAdministration,公共管理硕士),是 面向政府部门及非政府公共机构,包括政党团体、事业单位、社 会中介组织等公共部门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MPA教育诞生于美国。在欧洲、北美一些发达国家中, MPA已有了超过半个世纪的办学历史。美国目前开设MPA课 程的院校有220多所,在读学员达3万多人。MPA的毕业生主 要是去地方、州、联邦政府机构、非营利的公共组织(各种社会 中介组织、基金会、协会等)、思想库或咨询公司等,也有一些 在企业的人事、行政部门工作。美国联邦政府中10%~20%的 工作人员,公共政策领域中50%~ 60%的工作人员具有MPA或 相近的学位。
《公共财政学 上》目录

第一篇 概论 3

第一章 市场、政府和公共财政 3

一、市场是高效的资源配置方式 3

第一节 市场失灵和政府干预 3

第一章 市场、政府和公共财政 3

第一篇 概论 3

二、市场失灵 5

三、政府干预 9

四、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13

一、公共财政的内涵和特征 16

第二节 公共财政的基本理论 16

二、公共财政与经济其他环节的关系 22

三、公共财政与一般分配的关系 23

第二章 公共财政职能 27

第二章 公共财政职能 27

一、财政资源配置的实质及必要性 29

第一节 资源配置职能 29

二、财政资源配置的主要内容 32

第二节 收入分配职能 35

一、财政收入分配职能的内涵及目标 35

二、财政收入分析职能的必要性 38

三、财政收入分配职能的主要内容和主要工具 40

第三节 经济稳定职能 42

一、经济稳定职能的含义 42

二、经济稳定职能的必要性及主要内容 45

三、财政经济稳定职能的实现制及主要工具 47

第三章 公共选择理论 51

第三章 公共选择理论 51

第一节 直接民主中的公共选择 52

一、一致规则 52

二、多数投票规则 53

三、互投赞成票 59

四、阿罗不可能定理 61

第二节 代议制民主中的公共选择 63

一、政党理论 63

二、利益集团理论 67

三、寻租理论 69

四、官僚理论 73

一、外部效应的内涵及分类 79

第二篇 公共支出 79

第四章 公共产品理论 79

第二篇 公共支出 79

第一节 外部效应理论 79

第四章 公共产品理论 79

二、外部效应与资源配置效率 81

三、外部效应的内部化 88

第二节 公共产品理论 93

一、公共产品的特性 93

二、判定公共产品的步骤 96

三、对纯粹公共产品的需求 97

四、纯粹公共产品的供给:林达尔均衡和免费乘车 100

五、混合产品的供给 104

第五章 公共支出的基本理论 107

第一节 公共支出概述 107

一、公共支出的内涵与意义 107

第五章 公共支出的基本理论 107

二、公共支出的原则 109

三、公共支出的形式 111

第二节 公共支出的分类和结构 114

一、公共支出分类 114

二、公共支出结构的比较 121

三、影响公共支出结构的因素分析 122

第三节 公共支出的规模和增长 124

一、公共支出的增长理论 124

二、公共支出的增长状况及影响因素 130

三、公共支出规模的衡量指标及增长控制 134

第四节 公共支出的效益分析 136

一、公共支出效益的内涵 136

二、公共支出效益的分析方法 137

三、政府采购制度 144

第六章 购买性支出 150

第六章 购买性支出 150

第一节 行政管理支出 151

一、行政管理支出的界定 151

二、行政管理支出的内容 153

三、行政管理支出的结构分析 156

四、影响行政管理支出的主要因素 158

五、行政管理支出与政府效率 160

第二节 国防支出 162

一、国防支出的内容和性质 162

二、国防提供的方式 164

三、国防支出的增长及合理规模 166

四、国防支出的经济效应 168

五、国防支出与军事订货 170

第三节 科技支出 171

一、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171

二、科技支出的范围 173

三、科技支出的现状 175

四、科技支出体制改革 178

五、科技兴国战略 181

第四节 教育支出 182

一、教育的重要性 182

二、教育支出的必要 184

三、教育支出方式的选择 186

四、中国教育支出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88

五、中国教育支出改革的政策选择 191

第七章 投资性支出 193

第一节 投资性支出的一般理论 193

一、投资性支出的含义及特点 193

第七章 投资性支出 193

二、投资支出的重要性 195

三、公共财政投资界定 197

四、公共财政投资的方式 198

五、公共财政投资效益及其评价 200

第二节 基础设施支出 204

一、基础设施的重要性 204

二、基础设施的提供 205

三、基础设施支出的筹资方式 208

四、基础设施的建设与营运 211

五、我国基础设施经营管理体制的改革 213

第三节 农业支出 214

一、农业的重要性及特殊性 214

二、农业支出的界定 217

三、农业支出的方式 220

四、农业支出的现状及改革思路 222

第八章 转移性支出 226

第八章 转移性支出 226

第一节 社会保障支出 227

一、社会保障的概念及特征 227

二、社会保障的功能 229

三、社会保障的内容 231

四、社会保障的资金来源及筹集模式 238

五、我国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建议 240

一、财政补贴支出的涵义及特征 243

第二节 财政补贴支出 243

二、财政补贴支出的分类 245

三、财政补贴支出的效应分析 247

四、中国财政补贴的现状 250

五、中国财政补贴的改革 252

第三篇 公共收入 257

第九章 公共收入的基本理论 257

第一节 公共收入概述 257

一、公共收入的含义 257

第九章 公共收入的基本理论 257

第三篇 公共收入 257

二、公共收入的功能 258

三、公共收入的源泉 259

一、公共收入的形式 262

第二节 公共收入的形式和分类 262

二、公共收入的分类 268

第三节 公共收入的原则 271

一、税收原则 272

二、收费原则 283

三、公债原则 284

一、公共收入规模的含义及衡量指标 288

第四节 公共收入的规模 288

二、影响公共收入规模的因素 290

三、价格因素对财政收入规模的影响 293

四、公共收入增长规律 294

五、我国的公共收入规模 301

第十章 税收原理 306

第十章 税收原理 306

第一节 税收术语 306

一、课税权主体 306

二、课税主体 307

三、课税对象 309

四、税率 310

五、课税环节 314

六、减税免税 315

七、附加和加成 316

九、违章处理 317

八、纳税期限 317

第二节 税收负担分析 318

一、税收负担的含义 318

二、税收负担分类 320

三、宏观税收负担分析 323

第十章 税收原理(第三节) 331

第三节 税负的转嫁与归宿 331

一、税负转嫁与归宿理论的概念和发展 331

二、税负转嫁的方式 333

三、影响税负转嫁和归宿的因素 336

四、竞争市场条件下的税负转嫁与归宿 342

五、垄断条件下的税负转嫁与归宿 347

第四节 税收与效率 349

一、税收效应: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349

二、税收的超额负担 352

三、税收效应分析 354

第十一章 税收制度 366

第一节 税收制度的含义 366

第十一章 税收制度 366

一、税收制度的含义 366

二、影响税收制度的因素 367

三、税种设置、税种分布和税种归属 368

四、税制与税收法律体系 370

第二节 税收分类与税制结构 371

一、税收分类 371

二、税制结构 376

一、流转课税的特点 382

第三节 流转课税 382

二、增值税 385

三、消费税 394

四、销售税 397

五、关税 401

第四节 所得课税 406

一、所得税概述 406

二、个人所得税 414

三、企业所得税 418

四、社会保险税 424

第五节 财产课税 427

一、财产课税概述 427

二、一般财产税 428

三、特别财产税 430

四、财产转让税 433

五、我国的财产课税形式 435

第六节 国际税收 438

一、国际税收的概念 438

二、税收管辖权和国际重复征税 441

三、国际税收协定 445

第十二章 公债 447

第一节 公债概述 447

一、公债的含义 447

第十二章 公债 447

二、公债的种类 450

三、公债的功能 454

第二节 公债的规模和结构 456

一、公债的规模 456

二、衡量公债规模的指标及其控制 459

三、公债的结构 462

一、公债的经济效应 467

第三节 公债的经济效应和效率界限 467

二、公债的效率界限 470

三、公债的负担分析 475

第四节 公债制度 479

一、公债的发行 479

二、公债的偿还 487

三、公债市场 491

第五节 外债 496

一、外债的种类和结构 497

二、外债的规模 499

三、我国的外债 502

第四篇 政府预算与预算管理体制 507

第十三章 政府预算 507

第四篇 政府预算与预算管理体制 507

第十三章 政府预算 507

第一节 政府预算的体系和原则 507

一、预算与政府预算 507

二、政府预算体系 508

三、政府预算的类别 509

四、政府预算的原则和预算立法 513

第二节 复式预算 517

一、复式预算的多元结构 517

二、复式预算的产生和发展 518

三、复式预算的特点 518

四、中国的复式预算 520

第三节 政府预算过程 523

一、政府预算的测算 524

二、政府预算的编制 526

三、政府预算的审查和批准 531

四、政府预算的执行 533

五、政府决算 535

六、美国的政府预算制度 536

第四节 预算外资金管理 539

一、预算外资金的含义 539

二、预算外资金的范围 542

三、预算外资金管理的原则和方法 543

四、中国预算外资金的历史和现状 546

五、预算外资金与财政体制改革的矛盾 549

第十四章 政府预算管理体制 553

第一节 政府预算管理体制概述 553

一、政府预算管理体制的内涵 553

第十四章 政府预算管理体制 553

二、政府预算管理体制的实质 555

三、政府预算管理体制的内容 557

四、政府预算管理体制的类型 563

第二节 中国预算管理体制的历史演变 567

一、改革开放以前的预算管理体制 567

二、改革开放以来的预算管理体制 574

第三节 中国的分税制改革 578

一、分税制 578

二、中国的分税制改革(1994年) 582

第十五章 财政政策 593

第一节 财政政策概述 593

第五篇 财政政策 593

一、财政政策的内涵 593

第五篇 财政政策 593

第十五章 财政政策 593

二、财政政策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功能 595

三、财政政策的类型 599

第二节 财政政策的理论发展 606

一、自由资本主义时代的财政政策 606

二、凯恩斯主义时期 607

三、现代新古典主义经济学 609

四、新凯恩斯主义 614

第三节 财政政策的目标 615

一、财政政策的目标体系 616

二、财政政策各目标之间的冲突和协调 625

第四节 财政政策的工具 628

一、财政政策的工具 628

二、财政政策乘数效应 635

参考文献 639

参考文献 639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