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地理
旬阳县志
旬阳县志

旬阳县志PDF电子书下载

历史地理

  • 电子书积分:2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旬阳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张沛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6
  • ISBN:7801012232
  • 页数:749 页
图书介绍:
《旬阳县志》目录

卷一 建置 11

第一章 位置境域 11

第一节 位置 11

第二节 境域 12

第二章 历史沿革 13

附录 “郇阳”非指旬阳 17

第三章 行政区划 18

第一节 明清时期 18

第二节 民国时期 18

第三节 建国以后 19

第四章 县城及区乡(镇)概况 23

第一节 县城 23

附录 古旬阳县治辨 27

第二节 菜湾区棕溪区 28

第三节 蜀河区双河区 29

第四节 小河区赵湾区甘溪区 30

第五节 吕河区神河区赤岩区 32

附录 古代建置纪略 33

卷二 自然环境 37

第一章 地貌 37

第一节 中山 37

第二节 低山丘陵谷地 43

第三节 岩溶冰川 44

第二章 地质 45

第一节 地层 45

第二节 构造 47

第三章 气候 48

第一节 气候概况 48

第二节 气候要素 50

第三节 气候区划 57

第四节 节气 60

第四章 水文 61

第一节 汉江 62

第二节 旬河 63

第三节 坝河吕河蜀河仙河 64

第四节 地下水 68

第五章 土壤植被 68

第一节 土壤 68

第二节 植被 71

卷三 自然灾害 77

第一章 自然灾害 77

第一节 自然灾害成因 77

第二旱洪涝灾分布 78

第三节 气象灾害 79

第四节 地貌地质灾害 86

第五节 其它灾害 88

第二章 防灾与救灾 89

第一节 建国前的防灾与救灾 89

第二节 建国后的防灾与救灾 90

第三章 自然灾害类抄 91

第一节 旱灾 91

第二节 洪、涝灾 93

第三节 风灾 98

第四节 雹灾 99

第五节 虫灾 100

第六节 冻灾 101

第八节 火灾 102

第七节 地震 102

第九节 疫灾 103

第十节 其它灾异 103

卷四 物产 105

第一章 农产 105

第一节 粮食作物 105

第二节 油料作物 110

第三节 其它经济作物 111

第二章 林产 113

第一节 林木 113

第二节 特产 114

第三节 水果 116

第四节 油桐 117

第一节 资源分布 118

第三章 药材 118

第二节 地产骨干品种 119

第三节 产地其它药材 122

第四章 矿产 122

第一节 资源探测 122

第二节 金属矿产 123

第三节 非金属矿产 126

第五章 畜产 128

第一节 家畜 128

第二节 家禽 130

第三节 鸟兽 131

第六章 水产 133

第一节 水域构成 133

第二节 鱼类分布 133

第一章 人口述要 135

卷五 人口 135

第二章 人口源流 138

第一节 先民族籍 138

第二节 移民 139

第三节 宗族 139

第三章 人口分布、构成、变动 140

第一节 人口分布 140

第二节 人口构成 142

第三节 人口变动 146

第四章 人口编查 150

第一节 人口编厘 150

第二节 人口普查 151

第五章 人口控制 152

第一节 组织机构 152

第二节 政策宣传 153

第三节 控制效果 154

第六章 婚姻家庭 154

第一节 婚姻 154

第二节 家庭 155

卷六 农业 157

第一章 管理机构 157

第二章 体制变革 158

第一节 土地制度 158

第二节 土地管理 162

第三节 经营管理 164

第三章 种植 171

第一节 耕作制度 171

第二节 主要技术措施 173

第三节 粮食生产 175

第四节 农机具 176

第四章 林业 177

第一节 植树造林 177

第二节 森林管护 179

第五章 养殖 181

第一节 畜禽饲养 181

第二节 饲草饲养 183

第三节 疫病防治 184

第四节 畜禽场 185

第六章 水利 186

第一节 水利建设 186

第二节 水电 189

第三节 水土保持 191

第四节 渔业 193

第一节 发展概况 195

卷七 工交城建 195

第一章 工业 195

第二节 管理机构 197

第三节 经营体制 197

第四节 县办工业 198

第五节 乡村工业 211

第二章 交通 213

第一节 道路航道 213

第二节 运输 222

第三章 邮电 230

第一节 邮电机构 230

第二节 邮政 234

第三节 电信 238

第一节 管理机构 241

第四章 城乡建设 241

第二节 县城建设 242

第三节 城建管理 245

第四节 建筑技术 247

第五节 集镇建设 248

第六节 环境保护 249

卷八 财政金融 251

第一章 财政 251

第一节 收入 251

第二节 支出 255

第三节 管理 259

第四节 机构 269

第二章 税务 270

第一节 机构 270

第二节 税制 271

第三节 税收 272

第三章 金融 274

第一节 机构 274

第二节 存款 274

第三节 信贷 275

第四节 货币 278

第五节 公债 282

第六节 保险 283

卷九 商业 285

第一章 私营商业 285

第一节 建国前的私营商业 285

第二节 建国后的私营商业 287

第一节 市场 289

第二章 集市贸易 289

第二节 贸易 290

第三章 供销合作商业 291

第一节 供销合作社 291

第二节 生活资料供应 292

第三节 生产资料供应 293

第四节 促产与农副产品收购 294

第四章 国营商业 296

第一节 管理机构 296

第二节 国营商业企业 297

第三节 对外贸易 299

第五章 粮食 300

第一节 管理机构 300

第二节 粮油购销 301

第三节 粮油价格 302

第四节 储运加工 303

第六章 工商行政管理 305

第一节 管理机构 305

第二节 企业管理 306

第三节 市场管理 307

第七章 物价管理 309

第一节 管理机构 309

第二节 物价管理 309

卷一○ 政权 313

第一章 政府机构 313

第一节 县署县政府 313

附 洵阳县知县、知事、县长名录 315

第三节 县人民政府 317

第二节 苏维埃政府县民主政府 317

附 旬阳县人民政府县长、副县长(革委会主任、副主任)名录 319

第二章 人民代表大会 324

第一节 洵阳县各届人民代表会议 324

第二节 旬阳县人民代表大会 326

附 旬阳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副主任名录 335

附录 民国年间洵阳县的民意机构及选举概况 336

第三章 政法 338

第一节 社会治安 338

第二节 检察 343

第三节 审判 344

第四节 司法 345

第四章 信访 347

第一节 机构沿革 347

附 洵阳县监狱旬阳县看守所 347

第二节 信访工作 348

第五章 民政 350

第一节 管理机构 350

第二节 优待抚恤 351

第三节 复退军人安置 352

第四节 救灾救济扶贫 353

第五节 社会福利 354

第六节 殡葬管理 355

第七节 婚姻登记 356

第八节 收容遣送 357

第九节 地名管理 357

第六章 人事劳动 358

第一节 管理机构 358

第二节 干部 358

第三节 劳动 359

第四节 薪俸工资 361

第五节 津贴补贴 362

第六节 职工福利 363

第七节 离休退休退职 363

附录 “文化大革命”中城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及居民下乡概况 364

卷一一 政党群团 365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旬阳县委员会 365

第一节 组织发展与沿革 365

第二节 县委机构 368

第三节 党员代表大会 370

第四节 党务活动 374

第五节 党纪检查 384

第六节 党的农村中心工作 386

附 中共旬阳县委(工委)书记副书记名录 391

第二章 中国国民党与三青团 394

第一节 国民党洵阳县党部 394

附 国民党洵阳县党部书记长更迭表 395

第二节 三青团洵阳分团部 395

第三章 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396

第一节 政协旬阳县历届委员会 396

第二节 政协旬阳县常务委员会 398

附 政协旬阳县委员会历任主席副主席名录 399

第四章 群众团体 399

第一节 共青团旬阳县委员会 399

第二节 县妇女联合会 402

第三节 县总工会 404

第四节 县农民协会与贫下中农协会 405

第五节 县工商联合会 406

附 民国年间洵阳县的社会团体 407

卷一二 军事 409

第一章 军事机构 409

附 旬阳县人民武装部部长政委年表 411

第二章 兵役 412

第一节 募兵制征兵制 412

第二节 志愿兵义务兵 413

第三章 地方武装 414

第一节 乡勇团练 414

第二节 民团保卫团国民兵团自卫团 414

第三节 革命游击队 416

第四节 解放区武装 417

第五节 民兵 418

第一节 古代重大兵事 419

第四章 重大兵事纪略 419

第二节 近现代重大兵事 423

卷一三 教育 431

第一章 教育行政 431

第一节 管理机构 431

第二节 教育管理 432

第二章 私塾书院学堂 433

第一节 私塾 433

第二节 书院 434

第三节 学堂 435

第三章 初等教育 435

第一节 学前教育 435

第二节 小学教育 436

第三节 普及初等教育 437

附 部分小学简介 439

第四章 中等教育 441

第一节 中学教育 441

附 旬阳中学简介 444

第二节 师范教育 444

第三节 职业技术教育 445

第五章 成人教育 446

第一节 机构沿革 446

第二节 农民教育 447

第三节 干部职工教育 448

第六章 教师 450

第一节 教师队伍 450

第二节 管理培训 450

第三节 教师待遇 452

第七章 教学研究 454

第一节 教研概况 454

第二节 教材教法进修学习 455

第三节 课堂教学合格化 455

第八章 教育经费 456

第一节 教育经费 456

第二节 学校资产 458

第三节 集资办学 459

第四节 勤工俭学 460

卷一四 卫生 461

第一章 卫生行政 461

第一节 行政机构 461

第二节 行政管理 461

第一节 中医 463

第二章 医疗事业 463

附 旬阳县中医医院简介 465

第二节 西医 465

附 旬阳县医院简介 468

第三节 基层医疗机构 469

第四节 医疗队 472

第三章 防疫 473

第一节 防疫机构 473

第二节 传染病管理 474

第三节 地方病防治 479

第四节 公共卫生 483

第四章 妇幼保健 486

第一节 妇幼保健机构 486

第二节 妇女保健 486

第三节 儿童保健 488

第五章 爱国卫生运动 489

第一节 组织机构 489

第二节 爱国卫生运动 489

卷一五 科技 491

第一章 科技机构 491

第一节 管理机构 491

第二节 科研机构 492

第三节 学(协)会 493

第二章 科技队伍 494

第一节 科技人员构成 494

第二节 科技干部管理 494

第三章 科学研究技术推广 495

第一节 农牧业 496

第二节 林业特产 498

第四节 工业 500

第三节 中医药 500

第五节 农村能源 502

第四章 科技成果 503

卷一六 文化体育 507

第一章 群众文化 507

第一节 民歌 507

第二节 锁呐锣鼓 508

第三节 灯会社火 509

第四节 歌舞小戏曲 510

第五节 皮影 511

第六节 曲子渔鼓 512

第七节 汉调二簧 513

附 旬阳县汉剧团简介 515

第一节 小说散文诗歌 516

第二章 文学艺术 516

第二节 新故事民间文学 517

第三节 戏剧曲艺 517

第四节 书法绘画摄影根雕 518

第三章 图书档案 519

第一节 图书发行 519

第二节 图书流通 520

第三节 档案 521

第四章 电影电视 523

第一节 电影 523

第二节 电视 524

第五章 新闻广播 525

第一节 机构沿革 525

第二节 报纸 525

第三节 广播 526

第六章 体育 528

第一节 机构场地 528

第二节 民间传统体育 529

第三节 学校体育 529

第四节 城乡体育 531

第五节 体育竞赛 532

卷一七 文物 537

第一章 古遗址 537

第一节 史前文化遗址 537

第二节 秦汉遗址 538

第三节 公馆古汞矿遗址 539

第二章 古墓葬 539

第一节 古墓群 539

第二节 清理墓 540

第三节 传说墓 541

第三章 古建筑 542

第一节 庙祀 542

第二节 寺院 544

第三节 会馆 545

第四节 城堡 546

第五节 古塔 547

第四章 石刻 548

第一节 唐黄土摩崖刻石 548

第二节 闾河口摩崖造像 549

第三节 汉江水文题刻 549

附 1983年汉江沿岸水毁古墓调查纪略 550

第四节 千佛洞石窟 551

第五节 万佛寺石造像 551

第六节 碑石 552

附 子房庙地震铭文砖 555

第五章 馆藏文物 556

第一节 铜器 556

第二节 鎏金铜造像 559

第三节 漆器鎏金铜饰 560

第四节 铜镜 561

第五节 铁器 562

第六节 陶器 563

第七节 陶俑陶模型 564

第八节 砖瓦砖铭 565

附 1989年文物普查中新发现墓砖铭一览表 566

第九节 瓷器 568

第十节 石器玉器骨器木器 569

第十一节 印章封泥 570

第十二节 钱币 572

第六章 文博机构 575

第一节 旬阳县博物馆 575

第二节 旬阳县红军纪念馆 575

附录 旬阳县名胜古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76

卷一八 民俗 579

第一章 日常生活 579

第一节 饮食 579

第二节 服饰 583

第三节 住行 586

第四节 职业 588

第五节 家庭 589

第六节 陋习 590

第一节 嫁娶 591

第二章 礼节 591

第二节 生育 592

第三节 丧葬 593

第四节 岁时节令 595

卷一九 方言 599

第一章 概述 599

第二章 声韵调系统 601

第一节 声母 601

第二节 韵母 602

第三节 声调 603

第四节 单字声韵调配合表 604

第三章 词汇、语法特点 615

第一节 词汇特点 615

第二节 语法特点 616

第一节 语音比较 618

第四章 旬阳话与普通话比较 618

第二节 常用词比较 621

第五章 标音举例 626

附 旬阳方言疑难字 628

卷二○ 人物 629

一、人物传略 629

二、革命烈士简表 662

三、烈士名录 667

卷二一 大事记 715

卷二二 附录 715

一、旧《洵阳县志》序 715

二、洵阳县人民政府接管国民党县政权布告、报告 719

三、旬阳县“文化大革命”纪实 729

四、古诗文选录 735

五、县志编修述略 744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