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  上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  上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 上PDF电子书下载

文学

  • 电子书积分:2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敏泽著
  • 出 版 社: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3
  • ISBN:7538319093
  • 页数:750 页
图书介绍: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 上》目录

绪论 3

一、阴阳五行学说中的文艺思想及其对后世文论的影响 3

二、中国文学理论批评的萌芽 14

三、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思想和关于文学、 29

文学理论批评的概况 29

四、“虚静说”与当时的文学概念 33

第一章 孔子、孟子及荀子等 38

第一节 孔子 38

一、孔子及其文艺观 38

二、美、善统一的艺术观及“思无邪”等 41

三、“兴、观、群、怨”和“温柔敦厚”论 45

四、文、质论 48

一、孟子 52

第二节 孟子、荀子及《易传》的文学观 52

二、荀子 58

三、《易传》 68

第三节 老、庄和韩非子等的文学理论批评 73

一、老子 73

二、庄子 77

三、韩非子 84

两汉时期 91

绪论 91

一、汉代独尊儒术的措施及《诗经》研究对后世的影响 91

二、“春秋笔法”对于后世文论的影响 102

三、对汉赋的批评及“情”与“性”等 111

四、两汉时代对文学认识的演进 115

一、《诗大序》 119

第一节 《诗大序》和《礼记·乐记》 119

第二章 两汉时期的文学理论批评 119

二、《礼记·乐记》 125

第二节 《淮南子》 132

一、美感中的同异之论等 132

二、心理状态与审美鉴赏等 138

第三节 司马迁和扬雄 142

一、司马迁 142

二、扬雄 148

第四节 班固、王逸和王符等 156

一、班固 156

二、王逸和王符 159

第五节 王充 162

一、关于文学的“劝善惩恶”和“有补于世”的功用 163

二、反对厚古薄今、模拟因袭 165

三、“疾虚妄”、“辩然否” 167

四、关于语言的口语化 170

魏晋南北朝时期 177

绪论 177

一、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思想、文学及文学理论批评概况 177

二、文学理论批评中产生的新概念(上) 182

三、文学理论批评中产生的新概念(下) 192

四、魏晋南北朝对于文学特点的认识 203

第三章 曹丕、陆机、葛洪和挚虞等 218

第一节 曹丕等 218

一、文学功用及作家的个性和气质等 218

二、论批评 222

三、曹植 224

第二节 陆机的《文赋》 227

一、关于艺术想象的理论 228

二、关于作家的独创性 232

三、形式、内容和结构等 235

第三节 葛洪和挚虞 239

一、关于贵古贱今的问题 241

二、关于道德和文章并重 246

三、挚虞 248

第四章 刘勰 252

第一节 刘勰及其《文心雕龙》 252

一、刘勰与《文心雕龙》 252

二、刘勰的文学观 255

第二节 艺术、客观与时代 263

一、艺术与现实 263

二、文学与时代 265

三、通与变 266

第三节 论想象、情感和情物关系 269

一、论想象与情感 269

二、论情物关系 275

三、主体的天才与个性 275

第四节 风骨论及形成与内容等 280

一、风骨论 280

二、质与文、形式与内容 282

三、剪裁、奇正等 286

第五节 刘勰论批评等 289

一、关于批评的态度 289

二、批评者的素养及批评应注意的方面 291

第五章 钟嵘及南北朝时期的其它文学理论批评 296

第一节 钟嵘的《诗品》 296

一、关于形式与内容及对齐、梁文风的批判 298

二、关于五言诗及其历史发展 304

三、关于“穷情写物”及诗的“滋味” 307

四、关于作家的艺术流派及品评等 309

第二节 沈约、裴子野、萧统、颜之推等 317

一、沈约和裴子野 317

二、萧统和颜之推等 323

三、北朝的文风和苏绰的《大诰》 331

隋唐五代时期 337

绪论 337

一、总结前代经验及唐初的文化政策等 338

二、唐代文学理论批评发展的历史特色 343

三、格调、情景、声律、神似等 348

四、境象、神韵和意象 352

一、李谔和王通 360

第一节 李谔、王通及初唐史家 360

第六章 隋及唐初 360

二、初唐史家 365

第二节 刘知几《史通》的文论 370

一、文与史等 371

二、“尚简用晦”等 373

第三节 初唐的文风和陈子昂 377

一、初唐的文风 377

二、陈子昂 379

第七章 李白、殷璠、杜甫、白居易等 385

第一节 李白、殷璠及杜甫 385

一、李白 385

二、殷璠 389

三、杜甫 395

一、新乐府的兴起 402

第二节 白居易和新乐府 402

二、为“时”为“事”而作的创作原则和批评标准 405

三、关于讽谕、比兴的提倡 408

四、形式、内容及其他 413

五、元稹 417

第八章 唐代的古文运动 421

第一节 “古文运动”的酝酿和发展 421

一、古文运动的兴起 421

二、萧颖士、李华、独孤及、梁肃、权德舆等 425

三、柳冕 430

第二节 柳宗元 433

一、柳宗元和韩愈 433

二、柳宗元的政治哲学思想及文学思想 438

三、关于遗产的继承 442

四、形式和内容及文学和论著之间的区别 445

第三节 韩愈 448

一、关于文以载道等 448

二、继承与创新 453

三、“不平则鸣”及其他 457

第四节 李翱和皇甫湜等 461

一、李翱 461

二、皇甫湜和孙樵 464

三、裴度等 467

第九章 唐代晚期及五代的文学理论批评 471

第一节 杜牧、李商隐和皮日休 471

一、杜牧 471

二、李商隐 475

三、皮日休 478

一、晚唐五代的文风 481

第二节 晚唐五代的文风和《旧唐书》 481

二、《旧唐书》 487

第三节 皎然的《诗式》 489

一、《诗式》 489

二、论复变及艺术辩证思想 491

三、论情景与境象 495

四、取境与状飞动之趣 498

第四节 司空图的《诗品》 503

一、风格分类等 504

二、景、象、象外、韵味等 506

三、“味外之旨”等 509

第五节 唐及唐以后关于文、文章、文学的概念 516

宋金元时期 523

绪论 523

一、宋初文风 534

第十章 宋初的复古运动 534

第一节 宋初的文风和复古运动的兴起 534

二、复古主义的历史特点 538

第二节 柳开、穆脩、石介和王禹偁等 541

一、柳开、穆脩和石介 541

二、王禹偁 548

第十一章 北宋中叶的复古运动 554

第一节 苏舜钦、梅尧臣和欧阳修 554

一、苏舜钦和梅尧臣 554

二、欧阳修论文与道等 558

三、欧阳修论“穷而后工”、“事信言文”及骈偶文等 564

第二节 李觏和王安石 569

一、李觏 569

二、王安石等 572

第十二章 北宋的其他文学理论批评 578

第一节 道学家的文论 578

一、北宋道学家的兴起 578

二、邵雍 579

三、周敦颐和二程 583

第二节 苏轼 591

一、苏轼的思想 591

二、关于有为而作 592

三、关于自然、平易的文风 596

四、“胸有成竹”及立意 601

五、关于“高风绝尘”等 602

六、苏辙的养气说 606

第三节 黄庭坚和江西诗派的诗论 607

一、关于文学的宗旨和学社 608

二、“点铁成金”和“脱胎换骨” 613

三、陈师道、吕本中 616

四、秦观、张耒等 620

第四节 北宋词论和李清照、胡寅等 626

一、北宋词论 626

二、李清照 629

三、胡寅 634

第十三章 南宋的文学理论批评 635

第一节 朱熹等理学家的文论 635

一、朱熹 635

二、真德秀等 644

三、陆九渊及其一派 649

一、杨万里 652

第二节 杨万里和陆游 652

二、陆游 657

第三节 南宋词论 661

一、王灼与陆游 661

二、范开、刘克庄与刘辰翁 665

三、张炎 669

第十四章 宋代诗话 674

第一节 宋代诗话和《岁寒堂诗话》、《白石道人诗说》 674

一、诗话的发展和宋代诗话 674

二、《岁寒堂诗话》 676

三、《白石道人诗说》 683

第二节 严羽的《沧浪诗话》 687

一、严羽及其以禅喻诗说 687

二、关于“妙语”、“兴趣”等 693

三、关于“别材”、“别趣”之说 700

第三节 《潜溪诗眼》佚文论韵等 709

第十五章 金元时代 716

第一节 金代的文风和王若虚 716

一、金代的文风 716

二、王若虚 718

第二节 元好问 730

第三节 元代的文学批评 736

一、方回 737

二、郝经、刘将孙、杨维桢等 741

明代 753

绪论 753

一、复古主义和反复古主义兴起的历史背景 753

二、关于意象问题 757

三、关于“趣”与“理趣”及“虚实”等 765

四、明代小说、戏曲理论的发展 769

第十六章 明初的文学理论批评和复古主义运动的兴起 776

第一节 明初的文学理论批评 776

一、明初的文化政策和文风 776

二、宋濂及方孝孺 778

三、高? 782

第二节 李东阳 786

第十七章 前后七子的复古主义运动及“唐宋派” 793

第一节 李梦阳 794

一、文艺思想及其复古主义 795

二、法式及模拟 801

第二节 何景明 805

一、何、李之同 806

二、何、李之异 807

第三节 李攀龙、王世贞及后七子 811

一、后七子与前七子之同 811

二、后七子与前七子之异 817

第四节 “唐宋派” 825

一、对拟古主义的批评 826

二、论法度 827

三、文章与道相盛衰 833

第十八章 李贽等 837

第一节 童心说 839

第二节 关于顺其性和有为而作等 844

一、顺其性与文风的自然 844

二、有为而作等 846

三、李贽论曲 849

一、焦竑 851

第三节 焦竑、徐渭和汤显祖 851

二、徐渭和汤显祖 854

第十九章 公安派等 861

第一节 公安派的文学发展观 862

第二节 公安派的创作论 868

第三节 公安派论“趣” 874

第四节 竟陵派 882

一、“灵心”与“孤怀孤诣” 883

二、“厚”与“灵”等 887

第二十章 明代的小说理论批评 892

第一节 明代中叶之前小说理论的发展 892

一、明代之前小说理论的发展 892

二、明代中期前的小说理论 899

一、关于李贽评点《水浒传》的问题 903

第二节 李贽、叶昼关于《水浒传》的评论和评点 903

二、对《水浒传》思想的评论和评点等 907

三、对《水浒传》艺术特色的分析 912

第三节 叶昼的《水浒传》评点 916

第四节 明代后期的其它小说理论(上) 922

一、胡应麟及谢肇淛 922

二、关于小说的实与虚 926

三、关于“真”与“奇”及“真”与“幻”的讨论 930

第五节 明代后期的其它小说理论(下) 937

一、冯梦龙 937

二、对唐传奇的新的历史评价等 943

第二十一章 明代的戏曲文学理论 946

第一节 戏曲文学理论的发展 946

一、明代中期之前的戏曲文学理论 946

二、李开先、何良俊与王世贞 951

一、徐渭的《南词叙录》 956

第二节 徐渭、汤显祖及沈璟 956

二、汤显祖 961

三、沈璟 965

第三节 王骥德 971

一、《曲律》论学古与创新等 972

二、论人物塑造及戏曲的结构、剪裁等 975

三、明代的其它戏曲文学理论 978

清代 985

绪论 985

一、清代的文化政策及影响 985

二、清代的文学理论批评 989

三、清代的小说、戏曲文学理论 995

第一节 钱谦益 998

第二十二章 清初的诗文理论 998

一、时、境、真情性与诗 999

二、对后七子与竟陵派之批评 1004

第二节 黄宗羲和顾炎武 1007

一、黄宗羲 1007

二、顾炎武 1017

第三节 王夫之和魏禧 1021

一、王夫之论明代文风及作者的素养等 1021

二、王夫之论意、势、神理等 1026

三、王夫之论情、景及兴、观、群、怨等 1031

四、魏禧 1035

第二十三章 李渔和清代曲论 1042

第一节 李渔论结构和虚构 1042

一、李渔的根本思想 1043

二、论结构 1044

三、关于艺术真实及虚构的问题 1048

第二节 李渔论人物塑造和语言的个性化 1050

一、关于“常”和“奇”及人物塑造的问题 1050

二、关于戏曲的语言问题等 1053

三、其它戏曲理论问题 1056

四、孔尚任和焦循 1058

第二十四章 金人瑞及清代的小说理论 1063

第一节 金人瑞的思想及对《水浒传》的评点 1063

一、金人瑞及其思想 1063

二、对《水浒传》的社会分析 1064

第二节 评点中的艺术贡献 1072

一、论艺术典型的塑造及小说与史的区别等 1072

二、对《西厢记》的评点 1080

第三节 其它重要的小说评论和评点 1085

一、关于《聊斋志异》的评论 1085

二、毛宗岗和张竹坡 1089

三、脂研斋的《红楼梦》评点 1096

四、清代的其它小说理论 1106

第二十五章 叶燮 1113

第一节 叶燮及其美学思想 1113

一、叶燮及其思想 1113

二、美学和文学思想 1116

第二节 诗歌的因、创及“风人之旨”等 1122

一、诗歌的因、创 1122

二、“风人之旨” 1128

第三节 关于理、事、情及形象思维等 1130

一、肖乎物之理、事、情 1130

二、死法与活法 1132

三、“虚名”的理、事、情 1135

一、品格与胆识 1139

第四节 关于作者的“胸襟”及才、胆、识、力等 1139

二、诗与画等 1143

第二十六章 王士祯、沈德潜、翁方纲和袁枚、潘德舆 1147

第一节 王士祯及其神韵说 1147

一、神韵说及其历史发展 1147

二、关于“兴会神到”等 1156

第二节 沈德潜的诗论 1162

一、论诗的功用等 1163

二、学古及格调等 1165

第三节 翁方纲的“肌理说” 1174

一、学问与诗 1174

二、论肌理、格调、神韵等 1180

第四节 袁枚 1183

一、文学思想 1183

二、“性灵说” 1186

三、对沈德潜和翁方纲的诗论的批判 1192

四、袁枚关于诗、文的其它见解 1200

第五节 潘德舆 1203

一、诗品与人品等 1204

二、其它见解 1206

第二十七章 “桐城派”和章学诚等 1212

第一节 “桐城派”的思想基础和方苞、刘大櫆 1212

一、桐城派的思想基础 1213

二、方苞的义法论 1215

三、刘大櫆的神气音节说 1221

第二节 姚鼐的“义理、考据、文章” 1225

一、义理、考据、文章 1226

二、神理气味与格律声色 1229

三、关于阳刚、阴柔美 1231

第三节 对于“桐城派”的批评及阳湖派等 1234

一、对“桐城派”的批评 1234

二、阳湖派 1238

第四节 章 学诚 1243

一、“文德说” 1245

二、“文理说” 1247

三、反对拟古和形式主义的文风 1250

四、关于取象与比兴等 1253

第二十八章 清代词论 1255

第一节 陈子龙和陈维嵩 1255

一、陈子龙 1255

二、陈维嵩 1259

第二节 浙派词论 1260

第三节 常州派词论 1267

一、张惠言 1268

二、周济 1273

近代 1285

绪论 1285

第二十九章 早期的诗文理论 1291

第一节 龚自珍和魏源 1291

一、龚自珍 1291

二、魏源 1297

三、太平天国的革命文学理论等 1301

第二节 骈文理论的兴起等 1305

一、李兆洛 1305

二、阮元及“文笔论”派 1310

三、蒋湘南等 1313

第三节 包世臣和刘熙载等 1316

一、包世臣 1317

二、刘熙载 1318

三、刘毓嵩 1332

第三十章 “桐城派”的“中兴”、宋诗运动和 1335

“同光体”等 1335

第一节 “桐城派”的“中兴” 1335

一、梅、管、方、姚等 1335

二、曾国藩及“桐城派”的“中兴” 1344

三、曾门四弟子等 1349

第二节 何绍基和宋诗运动的诗论 1353

一、宋诗运动的兴起 1353

二、何绍基等 1355

第三节 陈衍和“同光体” 1360

一、“同光体”的兴起与宋诗运动 1360

二、陈衍的主要文学见解 1363

三、《石遗室诗话》 1367

第四节 王闿运和谭献等 1369

一、王闿运 1369

二、谭献和常州派 1372

三、陈廷焯 1376

四、况周颐 1382

第三十一章 改良主义的文学理论 1390

第一节 改良主义文学理论的兴起 1390

一、康有为 1391

二、谭嗣同和夏曾佑 1394

第二节 黄遵宪 1399

一、主要的文学观点 1400

二、言文合一论 1404

一、梁启超的思想及文艺观 1407

第三节 梁启超 1407

二、对于小说的提倡 1410

三、其它文学见解 1417

第四节 晚清的其它小说理论 1419

一、小说理论的思想状况等 1420

二、倡导历史小说及有关国事的题材等 1426

三、倡导白话小说及对传统小说的评价等 1427

四、关于小说特点的研究 1432

五、林纾 1436

第五节 关于《红楼梦》的评论 1439

一、几种较有影响的评点 1439

二、对《红楼梦》的诋諆和曲解 1443

三、王国维、王钟麒等对《红楼梦》的评论 1446

一、文艺思想 1452

第一节 王国维 1452

第三十二章 王国维、章炳麟及柳亚子等 1452

二、境界说 1463

三、论形式美及戏曲 1468

第二节 章 炳麟等 1471

一、倡革命文学与对文学的界说 1472

二、诗论 1475

三、田北湖及黄小配 1478

第三节 柳亚子及南社等 1480

一、南社的戏剧革命及对“唐音”的提倡 1481

二、王钟麒和黄人的小说理论 1484

三、南社的其它文学见解等 1491

四、“鸳鸯蝴蝶派”的文学主张 1493

结束语 149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