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民政行政法
民政行政法

民政行政法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15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晓玫,王云斌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1
  • ISBN:7801700236
  • 页数:461 页
图书介绍:本书包括行政法的概念、地位和作用,民政行政体制,民政行政法的体系、形式和基本原则,基层政权建设法律制度,社会救济法律制度,社会福利法律制度,优抚安置法律制度,婚姻管理法律制度等内容。
《民政行政法》目录

第一编 总论 3

第一章 民政行政法的概念、地位和作用 3

第一节 民政行政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 3

一、 民政行政法的概念 3

二、 民政行政法律关系及调整对象 7

第二节 民政行政法的地位 10

一、 民政行政法是行政法律体系中一个最重要的部门法 10

二、 民政行政法与社会保障法的联系与区别 11

第三节 民政行政法的作用 12

一、 民政行政法是建立和规范民政行政法律制度的起点和必要条件 12

二、 民政行政法是民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各项民政业务工作可以起到引导、促进和保障作用 13

三、 民政行政法是社会稳定机制的有力武器 13

第二章 民政行政体制 14

第一节 民政行政体制概述 14

一、 民政行政体制的历史沿革 14

二、 现行民政行政体制的特点 16

第二节 民政行政机关 17

一、 民政行政机关概述 17

二、 民政行政机关的设置原则 20

三、 民政行政机关的结构与分类 21

四、 民政行政机关的职权 24

第三节 民政行政工作人员 28

一、 民政行政工作人员概述 28

二、 民政行政工作人员的法律地位 29

三、 民政国家公职关系 30

第三章 民政行政法的体系、形式和基本原则 38

第一节 民政行政法的体系、形式及内容 38

一、 民政行政法的体系 38

二、 民政行政法的内容与形式 40

第二节 民政行政法的基本原则 42

一、 民政行政法基本原则的涵义和作用 42

二、 民政行政法基本原则的内容 44

第二编 民政行政法律制度 49

第四章 基层政权建设法律制度 49

第一节 基层政权建设法律制度概述 49

第二节 城市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建设法律制度 51

一、《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的基本精神 52

二、《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的基本原则 53

三、《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的基本内容 54

第三节 农村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建设法律制度 60

一、《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基本精神 60

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基本原则 62

三、 农村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法律制度的基本内容 64

第四节 社会法律制度 77

一、 社区的含义及特征 77

二、 社区建设的含义、特征及基本原则 79

三、 社区建设与社区服务的关系 81

四、 社区建设与社区法制建设的关系 82

第五章 社会救济法律制度 85

第一节 社会救济的概念和特征 85

一、 社会救济的概念 85

二、 我国社会救济的演变 86

三、 社会救济的基本原则 87

第二节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法律制度 88

一、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概念和特征 88

二、 我国最低生活保障的由来和发展 90

三、 最低生活保障的对象和标准 91

四、 受助程序 92

五、 保障金的发放、变更和核查 93

六、 法律责任 94

第三节 农村五保供养法律制度 95

一、 农村五保供养的性质和方针 95

二、 农村五保供养的对象条件 96

三、 农村五保供养的内容和标准 96

四、 农村五保供养的形式 97

五、 农村五保供养的财产处理 97

六、 农村五保供养工作的监督与管理 98

第五节 救灾法律制度 98

一、 救灾法律制度概述 98

二、 救灾法律制度的立法依据和原则 100

三、 民政部门在救灾工作中的主要任务 101

四、 计灾、查灾、报灾的基本制度 102

五、 管理、使用、发放救灾款制度 105

六、 接受国际救灾援助的基本制度 107

七、 国内募捐活动的基本制度 109

八、 现行救灾法律制度的特点和不足 110

第六节 扶贫法律制度 111

一、 扶贫的概念和由来 111

二、 扶贫的内容和办法 112

三、 扶贫基金和扶贫资金 114

第七节 慈善法律制度 116

一、 慈善的概念和意义 116

二、 慈善的由来和发展 117

三、 慈善活动或项目 120

第八节 收容遣送法律制度 121

一、 收容遣送法律制度概述 121

二、 收容遣送法律制度的基本内容 123

第六章 社会福利法律制度 127

第一节 社会福利法律制度概述 127

一、 社会保障的概念 127

二、 社会福利的概念 128

三、 社会福利法的概念及渊源 128

四、 社会福利法律制度发展历史 131

第二节 残疾人福利法律制度 133

一、 残疾人及残疾人福利法概述 133

二、 残疾人福利法的基本原则 135

三、 残疾人福利法的基本内容 137

四、 现有残疾人福利法律制度的不足 143

五、 完善残疾人福利法律制度的建议 143

第三节 未成年人福利法律制度 145

一、 未成年人及未成年人福利法概述 145

二、 未成年人福利法的原则 146

三、 未成年人福利法律制度的主要内容 147

四、 未成年人福利法评析 154

第四节 老年人福利法律制度 155

一、 老年人与老年人福利概述 155

二、 老年人福利法的基本原则 157

三、 老年人福利法律制度的基本内容 158

四、 完善我国老年人福利制度 161

第五节 社会福利有奖募捐法律制度 163

一、 社会福利基金的筹集 164

二、 社会福利基金使用管理的法律规定 165

第七章 优抚安置法律制度 167

第一节 优抚安置法律制度概述 167

一、 优抚安置制度概述 167

二、 优抚安置的作用 168

第二节 优抚安置法律制度的发展 169

第三节 优抚安置法律制度的基本内容 172

一、 优待法律制度 172

二、 抚恤法律制度 174

三、 安置法律制度 178

第四节 优抚安置法律制度的改革和完善 184

第八章 区划地名管理法律制度 186

第一节 区划地名法律制度概述 186

一、 行政区划法律制度的概念 186

二、 边界管理法律制度的概念 187

三、 地名管理法律制度的概念 187

第二节 行政区划管理法律制度 188

一、 中国行政区划的法律依据 188

二、 行政区划的管理原则 189

三、 行政区划变更审批权限 191

四、 行政区划变更报批程序 192

第三节 地名管理法律制度 195

一、 我国地名管理法律制度建设 195

二、 地名管理法律制度的主要内容 197

三、 进一步完善地名管理法律制度的建议 200

第四节 边界争议法律制度 202

一、 边界争议处理的基本原则 202

二、 边界争议处理的主要方法 202

三、 边界争议处理的合法依据 204

四、 边界争议处理程序 204

五、 法律责任 205

第九章 民间组织管理法律制度 206

第一节 民间组织管理法律制度的历史沿革 206

一、 民间组织管理法律制度的概念和特点 206

二、 民间组织法律制度的历史沿革 208

第二节 民间组织法律制度的基本内容 213

一、《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的基本内容 213

二、《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的基本内容 220

第三节 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民间组织法律体系 227

一、 民间组织法律体系的含义 227

二、 民间组织法律体系的立法指导思想和立法原则 228

第十章 婚姻管理法律制度 232

第一节 婚姻和婚姻登记 232

一、 婚姻的含义 232

二、 婚姻登记的含义 233

第二节 我国婚姻登记法律制度的建立与意义 235

一、 我国婚姻登记法律制度的建立 235

二、 婚姻登记法律制度建立的意义 236

第三节 婚姻登记机关 238

一、 婚姻登记机关 238

二、 婚姻登记员 239

第四节 婚姻登记法律制度 239

一、 结婚登记法律规定 239

二、 离婚登记法律规定 242

三、 婚姻登记程序的法律规定 244

第五节 涉外和涉外华侨、港澳同胞的婚姻登记法律制度 246

一、 涉外婚姻登记法律规定 246

二、 华侨、港澳同胞的婚姻登记法律规定 248

第六节 出国人员婚姻登记管理法律制度 250

一、 出国人员婚姻登记管理的主体及其管理机关 250

二、 出国人员婚姻登记的法律规定 251

三、 出国人员办理离婚登记的法律规定 252

四、 骗取婚姻登记的处理 252

第七节 大陆居民与台湾居民婚姻登记管理法律制度 253

一、 大陆居民与台湾居民结婚登记管理法律规定 253

二、 大陆居民与台湾居民离婚登记管理法律规定 255

三、 骗取婚姻登记的处理 256

四、 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 256

第八节 违法婚姻的法律管理 256

一、 违法婚姻的表现形式及危害 256

二、 违法婚姻的形成原因 262

三、 违法婚姻的治理 264

第九节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修正 266

一、 关于重婚问题 267

二、 关于家庭暴力 268

三、 关于结婚条件以及无效婚姻 269

四、 关于夫妻财产制 270

五、 关于离婚问题 271

六、 关于保障老年人的权益 272

七、 关于法律责任 273

第十一章 收养管理法律制度 275

第一节 收养概述 275

一、 收养制度的历史沿革和特征 275

二、 收养的概念和特征 277

三、 寄养、托养、义养的含义 278

四、 收养的意义 279

第二节 收养条件的法律规定 280

一、一般收养人的法定条件 280

二、 法养人的法定条件 283

三、 被收养人的法定条件 285

四、 特殊收养的法律规定 285

第三节 收养登记管理法律制度 287

一、 确立收养关系的原则及登记程序 287

二、 收养登记的法律效力 290

第四节 进一步完善收养法规的建议 292

一、 完善收养法规,严格依法登记 292

二、 大力宣传《收养法》 293

三、 疏通渠道,扩大国内收养量 293

四、 切实加强宏观管理、合理设置登记机关 294

五、认真做好收养登记的档案管理和统计工作 295

第十二章 殡葬管理法律制度 296

第一节 殡葬管理法律制度概述 296

一、 殡葬的发展历史 296

二、 土葬的现状及管理 298

三、 火葬的历史发展及法律管理 299

第二节 殡葬管理法律制度 301

一、 殡葬管理的方针和原则 301

二、 殡葬管理法律制度的主要内容 302

三、 遗体处理和丧事活动管理的法律规定 305

四、 殡葬设备和殡葬用品管理的法律规定 306

五、 殡葬管理中的违法行为及其处罚 308

六、 港、澳、台同胞回内地安葬的法律规定 309

第三节 公墓管理法律制度 312

一、 公墓管理的现状 312

二、 公墓折概念和分类及法定管理部门 313

三、 公墓建立的法律规定 313

四、 公墓管理的法律规定 316

五、 清理整顿非法经营性公墓 317

第四节 殡葬事业单位经营管理的法律规定 319

一、 增收节支、逐步做到自负盈亏 319

二、 积极推行经营承包责任制 320

三、 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320

四、 加强技术管理 320

第三编 民政行政行为与责任 325

第十三章 民政行政行为 325

第一节 民政行政行为的涵义、类型及实施形式 325

一、 民政行政行为的涵义 325

二、 民政行政行为的类型 326

三、 民政行政行为的内容和实施形式 330

第二节 民政行政行为的法律效力 331

一、 民政行政行为的效力内容 331

二、 民政行政行为的效力要件 333

三、 民政行政行为的生效规则 334

四、 民政行政行为的无效 335

第三节 民政行政行为的撤销与废止 336

一、 民政行政行为的撤销 336

二、 民政行政行为的废止 337

第四节 民政行政程序 339

一、 民政行政程序的涵义和作用 339

二、 民政行政程序的分类 340

三、 民政行政程序的原则 341

第十四章 民政行政违法 344

第一节 民政行政违法的概念与特点 344

一、 民政行政违法的概念 344

二、 民政行政违法的特点 344

第二节 民政行政违法的构成条件及种类 345

一、 民政行政违法的构成要件 345

二、 民政行政违法的种类 346

第三节 民政行政违法的具体表现形式 347

一、 民政行政失职 347

二、 民政行政越职 348

三、 民政行政滥职 349

四、 民政证据违法 350

五、 民政适法错误 351

六、 民政行政程序违法 352

七、 民政行政侵权 353

第四节 民政行政违法的确认和法律后果 354

一、 民政行政违法的确认 354

二、 民政行政违法的法律后果 355

第十五章 民政行政责任 357

第一节 民政行政责任的概念、特征和种类 357

一、 民政行政责任的概念和特征 357

二、 民政行政责任的种类 358

第二节 民政行政行为人行政责任的划分 363

一、 民政行政组织间行政责任的划分 363

二、 民政行政主体与民政行政工作人员间民政行政责任的划分 364

三、 民政行政工作人员间行政责任的划分 364

四、 民政行政责任的履行 366

第四编 与民政行政法律制度相关的法律制度 369

第十六章 行政复议法 369

第一节 行政复议概述 369

一、 行政复议的概念 369

二、 行政复议的性质 370

三、 行政复议的基本原则 371

四、 行政复议的基本制度 372

五、 行政复议参加人 373

六、 行政复议机关与管辖 375

七、 行政复议范围 378

八、 行政复议的程序 380

第二节 行政复议申请和受理 380

一、 行政复议申请 380

二、 行政复议申请的受理 382

第三节 行政复议审理 382

一、 行政复议审理 382

二、 行政复议行政行为不停止执行 384

第四节 行政复议决定与法律责任 385

一、 行政复议决定 385

二、 行政复议法律责任 389

第十七章 行政诉讼法 391

第一节 行政诉讼法概念及基本原则 391

一、 行政诉讼的概念 391

二、 行政诉讼法 393

三、 行政诉讼法律关系 394

四、 行政诉讼法基本原则 394

第二节 受案范围和管辖 396

一、 受案范围 396

二、 管辖 398

第三节 诉讼参加人 400

一、 当事人 400

二、 原告与被告 401

三、 共同诉讼人 403

四、 第三人和诉讼代理人 404

五、 证据 405

第四节 审理程序 406

一、 起诉和受理 406

二、 第一审程序 408

三、 第二审程序 411

四、 审判监督程序 413

五、 执行程序 414

第五节 行政诉讼法律适用及相关问题 417

一、 行政审判法律依据 417

二、 行政诉讼参照的规章 419

三、 行政诉讼法律规划冲突 419

四、 涉外行政诉讼 420

五、 行政附带民事诉讼 421

第十八章 行政处罚法 424

第一节 行政处罚法的概念、特征、原则 424

一、 行政处罚法的概念 424

二、 行政处罚法的特征 425

三、 行政处罚法的基本原则 426

第二节 行政处罚的种类 429

一、 行政法学理论上的分类 429

二、 行政处罚法上的分类 430

第三节 行政处罚的程序 435

一、 行政处罚的决定程序 435

二、 行政处罚的执行程序 442

第十九章 行政赔偿法 445

第一节 行政赔偿的概念 445

一、 行政赔偿的概念和特征 445

二、 行政赔偿与相近概念的关系 446

第二节 行政赔偿的范围 448

一、 行政赔偿范围的确定原则 448

二、 侵犯人身权的行政赔偿范围 449

三、 侵犯财产权的行政赔偿范围 449

四、 行政赔偿范围的排除 450

第三节 行政赔偿请求人和赔偿义务机关 450

一、 行政赔偿请求人 450

二、 行政赔偿义务机关 451

第四节 行政赔偿方式和计算标准 453

一、 行政赔偿方式 453

二、 行政赔偿的计算标准 454

第五节 行政赔偿程序 457

一、 行政赔偿程序 457

二、 行政赔偿请求的提出与行政处理 457

三、 行政赔偿诉讼的提起和受理 458

四、 行政赔偿的审理、判决与执行 460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