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地理
合川县志
合川县志

合川县志PDF电子书下载

历史地理

  • 电子书积分:2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四川省合川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纂
  • 出 版 社: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5
  • ISBN:7220030401
  • 页数:844 页
图书介绍:
《合川县志》目录

总述 1

大事记 7

第一卷 地理 25

第一篇 建置沿革 25

第一章 历史建置 25

第一节 巴国前至东晋时期 25

第二节 南北朝至明朝时期 25

第三节 清朝至民国时期 27

第四节 解放以后至1985年 30

第二章 现行政区 37

第一节 行政区划 37

第二节 建置镇简介 42

第二篇 自然条件 44

第一章 地质地形 44

第一节 地质 44

第二节 地形 45

第二节 气象要素 46

第一节 气候特征 46

第二章 气候 46

第三节 灾害性天气 48

第三章 水文 50

第一节 地表水 50

第二节 地下水 52

第四章 资源 53

第一节 土地 53

第二节 动植物和浮游生物 56

第三节 矿藏 57

第五章 自然灾害 58

第一节 旱灾 58

第二节 水灾 59

第三节 大风和冰雹灾害 60

第三篇 人口 63

第一章 人口变动 63

第一节 明清时期 63

第二节 民国时期 63

第三节 解放后 64

第二章 人口构成 65

第一节 地域分布 65

第二节 民族构成 67

第三节 性别构成 67

第四节 年龄构成 69

第五节 文化构成 70

第六节 职业构成 73

第一节 机构及队伍建设 75

第三章 人口控制 75

第二节 宣传教育 77

第三节 计划生育措施 77

第四节 计划生育成果 79

第二卷 政治 83

第一篇 政党 83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 83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合川县地下组织 83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合川县委员会 87

第三节 中共合川县历次代表大会 88

第四节 县委办事机构 92

第五节 党的基层组织 93

第六节 党务 95

第二章 民主党派及工商联 107

第一节 中国民主建国会合川县委员会 107

第二节 中国农工民主党合川支部委员会 107

第三节 中国民主同盟合川县支部委员会 107

第四节 工商业联合会 108

第一节 沿革 109

第三章 中国国民党合川县党部 109

第二节 组织 110

第三节 党务活动 111

附:三民主义青年团合川分团 111

第二篇 政权 112

第一章 议会 112

第一节 议事会参事会 112

第二节 临时参议会 112

第一节 各届人民代表会议 113

第二章 人民代表大会 113

第三节 参议会 113

第四节 乡镇民代表会 113

第二节 县人民代表大会 116

第三节 乡镇人民代表大会 121

第三章 政府 122

第一节 县行政机构 122

第二节 区级行政机构 130

第三节 乡(镇)级行政机构 132

第一节 组织沿革 134

第四章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合川县(市)委员会 134

第二节 会议 136

第三节 主要工作 138

第三篇 群众团体 140

第一章 工会 140

第一节 沿革 140

第二节 工会工作 141

第二章 青少年组织 144

第一节 共产主义青年团 144

第一节 妇女会 146

第二节 少年先锋队 146

第三章 妇女组织 146

第二节 妇女联合会 147

第四章 农民组织 148

第一节 农会 148

第二节 农民协会 148

第三节 贫下中农协会 149

第四篇 公安司法 150

第一章 公安 150

第一节 机构 150

第二节 镇压反革命 151

第三节 打击刑事犯罪 152

第四节 社会治安管理 153

第五节 户口管理 158

第六节 消防管理 159

第七节 监所管理 160

第二节 刑事检察 162

第二章 检察 162

第一节 机构 162

第三节 经济检察 164

第四节 法纪检察 165

第五节 监所检察 165

第六节 控告申诉检察 166

第三章 审判 167

第一节 机构 167

第三节 民事审判 168

第二节 刑事审判 168

第四节 经济审判 169

第四章 司法 170

第一节 机构 170

第二节 法制宣传 170

第三节 调解 170

第四节 公证 171

第五节 律师 171

第一节 优抚 173

第五篇 民政人事劳动 173

第一章 民政 173

第二节 复退安置 176

第三节 社会救济 176

第四节 救灾 178

第五节 社会福利 179

第六节 婚姻登记 181

第七节 殡葬改革 181

第八节 收容遣送 182

第二章 人事劳动 182

第一节 干部管理 182

第二节 劳力管理 189

第三节 劳动工资 192

第四节 职工福利 196

第五节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199

第二节 解放后军事机构 200

第一节 民国时期军事机构 200

第一章 机构 200

第六篇 军事 200

第二章 兵役 201

第一节 募兵 201

第二节 征兵 201

第三节 志愿兵制 201

第四节 义务兵役制 201

第五节 招飞选滑 202

第三章 地方武装 202

第一节 民团 202

第二节 商团 202

第三节 保安大队 202

第四节 国民自卫总队 202

第一节 组织 203

第三节 活动 203

第二节 训练 203

第六节 民众自卫总队 203

第五节 国民兵团 203

第四章 民兵 203

第五章 驻军 206

第一节 民国时期驻军 206

第二节 解放后驻军 206

第六章 防空 207

第一节 战时防空 207

第二节 人民防空 208

第一章 政事记要 209

第七篇 政事军事记要 209

第二章 军事记要 249

第三卷 经济 257

第一篇 经济综述 257

第一章 经济发展 257

第一节 民国时期经济概况 257

第二节 解放后经济概况 259

第二章 经济结构 262

第一节 所有制结构 262

第二节 产业结构 265

第三节 流通结构 266

第四节 基本建设投资结构 266

第三章 国民收入和人民生活 268

第一节 国民收入分配 268

第二节 农村居民生活 270

第三节 城镇居民生活 271

第二节 计划种类 274

第一节 计划程序 274

第一章 计划 274

第二篇 计划统计审计 274

第三节 计划实施 277

第二章 统计审计 278

第一节 统计 278

第二节 审计 283

第三篇 物价计量工-商行政 285

第一章 物价计量 285

第一节 物价 285

第二节 计量 291

第一节 市场管理 297

第二章 工商行政 297

第二节 工商业登记 298

第三节 个体工商户管理 301

第四节 经济合同管理 303

第五节 商标广告管理 304

第一章 财政 305

第一节 财政体制 305

第四篇 财税 305

第二节 财政收入 306

第三节 财政支出 310

第四节 财政管理 314

第二章 税务 318

第一节 沿革 318

第二节 税务管理 324

第三节 农业税 327

第一节 民国时期 333

第一章 金融机构 333

第五篇 金融 333

第二节 解放后 334

第二章 货币 335

第一节 货币流通 335

第二节 货币管理 337

第三节 金银收兑 340

第三章 存款贷款 340

第一节 存款 340

第二节 贷款 344

第三节 利率 349

第四节 结算 349

第四章 代理业务 350

第一节 代金库 350

第二节 代发债券 351

第五章 保险 352

第一节 保险种类 352

第二节 防灾理赔 353

第一节 封建土地制 354

第六篇 农业 354

第一章 体制管理 354

第二节 互助组合作社 356

第三节 人民公社 357

第四节 联产承包责任制 358

第二章 农田水利建设 358

第一节 蓄提水设施 358

第二节 水利管理 362

第三节 水利设施利用 362

第三章 农业机具 363

第一节 传统农具 363

第二节 新式农具 363

第三节 农业机械 363

第四节 农机管理 365

第四章 农作物结构产量 366

第一节 粮食作物 366

第二节 经济作物 367

第三节 其他作物 368

第五章 蚕桑 374

第一节 桑 374

第二节 养蚕 377

第三节 制种 379

第四节 柞蚕 蓖麻蚕 381

第六章 畜牧渔业 381

第一节 生猪生产 381

第二节 其他畜禽生产 382

第三节 猪牛良种繁育及疫病防治 383

第四节 渔业 384

第七章 果蔗茶 388

第一节 水果 388

第二节 甘蔗 390

第三节 茶叶 390

第八章 农业生产改革 392

第一节 田土改造 392

第二节 耕作制度 392

第三节 品种 394

第四节 农作物施肥 396

第五节 植物保护 397

第九章 农场 398

第一节 公立农场 398

第二节 国营农场 398

第一节 林地及林木蓄积 401

第二节 林木品种 401

第一章 林业资源 401

第七篇 林业 401

第三节 林副产品 402

第二章 林业生产 403

第一节 采种育苗 403

第二节 植树造林 403

第三节 育林 404

第四节 病虫防治 404

第三章 林业管理 405

第一节 林权 405

第二节 林政 406

第四章 林场苗圃 408

第一节 国营场圃 408

第二节 集体林场 408

第八篇 工业 410

第一章 工业发展概况 410

第一节 所有制 410

第二节 企业发展 411

第一节 能源工业 412

第二章 工业门类 412

第二节 冶金、淘金工业 416

第三节 机械工业 418

第四节 化工工业 420

第五节 建材工业 422

第六节 纺织染工业 425

第七节 食品工业 428

第八节 其他工业 431

第一节 重点厂矿简介 437

第三章 重点厂矿及名优产品 437

第二节 名优产品 439

第四章 工业管理 442

第一节 行政管理 442

第二节 经营管理 443

第九篇 商业 448

第一章 市场 448

第一节 集市 448

第二节 大宗商品市场 449

第三节 交易方式 451

第二章 商业体制 451

第一节 私营及个体商业 451

第二节 国营商业 452

第三节 公私合营商业 453

第四节 供销合作社 453

第五节 集体商业 454

第六节 工业企业自销 454

第一节 收购 457

第三章 粮油购销储运 457

第二节 销售 460

第三节 储运 464

第四章 生产资料购销 468

第一节 钢材水泥机电设备 468

第二节 木材 468

第三节 石油 470

第四节 煤炭 470

第五节 化肥农药 471

第六节 农具农机 472

第七节 耕牛 472

第五章 农副产品购销 475

第一节 棉麻 475

第二节 蚕丝 475

第三节 土产 475

第六章 副食品购销 477

第一节 肉食禽蛋 477

第三节 糖酒 478

第二节 食盐 478

第四节 卷烟 479

第五节 蔬菜 479

第七章 百货购销 481

第一节 针纺织品 481

第二节 日用百货 482

第三节 文化用品 483

第四节 日用杂品 484

第二节 西药 487

第一节 中药 487

第八章 医药购销 487

第九章 饮食服务业 489

第一节 管理机构 489

第二节 饮食业 489

第三节 服务业 490

第十章 五金交电化工 493

第一节 沿革 493

第三节 交电 494

第二节 五金 494

第四节 化工 495

第十一章 对外贸易 497

第一节 沿革 497

第二节 出口产品 497

第十篇 交通邮电 500

第一章 水运 500

第一节 航道 500

第二节 船舶 513

第三节 运量 516

第二章 陆运 520

第一节 人行路桥 520

第二节 公路 522

第三节 铁路 527

第四节 管道 528

第五节 运具 529

第六节 客运货运 529

第一节 码头渡口管理 531

第三章 交通管理 531

第二节 河路养护 532

第三节 安全管理 533

第四节 生产管理 534

第五节 运价 535

第四章 邮政 537

第一节 邮政机构 537

第二节 邮政业务及设施 537

第三节 邮路 540

第四节 邮递 541

第五章 电信 541

第一节 电信机构 541

第二节 电信业务 541

第三节 设施及技术改造 543

第十一篇 城乡建设 546

第一章 县城建设 546

第一节 沿革 546

第二节 街道 547

第四节 公用设施 549

第三节 房屋 549

第二章 乡村建设 552

第一节 场镇 552

第二节 农房 552

第三节 公用设施 553

第三章 环境保护 554

第一节 污染治理 554

第四节 沼气 554

第二节 环境管理 555

第四章 建设管理 556

第一节 综合管理 556

第二节 建筑施工管理 558

第三节 房地产管理 559

第四节 公用设施管理 560

第五节 城市维护建设资金管理 560

第一节 体制 562

第一章 体制管理 562

第十二篇 乡镇企业 562

第二节 管理 563

第二章 行业 565

第一节 种养殖企业 565

第二节 工业企业 566

第三节 运输业 569

第四节 建筑业 570

第五节 商业服务业 570

第一章 教育行政 575

第一节 教育发展 575

第四卷 教科体卫 575

第一篇 教育 575

第二节 管理体制 576

第三节 教育视导 577

第四节 经费设施 577

第五节 教师 580

第二章 学前教育 582

第一节 沿革 582

第六节 人才培植 582

第二节 幼教管理 583

第三节 教育及教研 586

第四节 大南街幼儿园 587

第三章 小学教育 588

第一节 沿革 588

第二节 教学 591

第三节 思想教育 594

第四节 初等教育普及 595

第五节 小学选介 596

第四章 中学教育 599

第一节 沿革 599

第二节 教学 604

第三节 思想教育 608

第四节 中学选介 609

第五章 师范职业中等专业教育 611

第一节 师范教育 611

第二节 职业教育 613

第四节 四川省合川师范学校 614

第三节 中等专业教育 614

第六章 成人教育 616

第一节 民众教育 616

第二节 扫盲教育 616

第三节 农民教育 618

第四节 职工教育 618

第五节 干部教育 619

第六节 业余高等教育 620

第一节 科技普查 621

第一章 科技管理 621

第二篇 科技 621

第二节 科技情报 623

第三节 科技活动 624

第二章 科技实验 625

第一节 实验项目 625

第二节 科技成果 625

第三节 科技成果推广应用 630

第一节 传统体育 631

第三篇 体育 631

第一章 群众体育 631

第二节 体育设施 632

第三节 体育活动 633

第四节 体育竞赛 635

第五节 体育训练 636

第二章 学校体育 637

第一节 体育教学 637

第二节 体育锻炼达标 637

第三节 保健体操 637

第四节 课外体育活动 638

第四篇 医卫 639

第一章 卫生行政 639

第一节 卫生网点 639

第二节 卫生管理 640

第三节 基础建设 642

第二章 公共卫生 643

第一节 卫生建设 643

第四节 医疗队伍 643

第二节 监督监测 645

第三节 群众卫生运动 647

第三章 防疫 648

第一节 疫情管理 648

第二节 预防接种 648

第三节 疫病变化 649

第五节 狂犬病 651

第四节 地方病、慢性病 651

第四章 医疗保健 652

第一节 医疗 652

第二节 保健 655

第五卷 文化 659

第一篇 文学艺术 659

第一章 群众文化组织 659

第一节 民国时期 659

第二节 解放后 659

第一节 文艺组织 660

第二章 文艺创作 660

第三节 作品 661

第二节 文艺刊物 661

第四节 民间文艺 662

第三章 戏剧电影 662

第一节 戏剧 662

第二节 电影 665

第三章 美术书法摄影音乐舞蹈 666

第一节 美术 666

第三节 摄影 667

第二节 书法 667

第四节 音乐 668

第五节 舞蹈 669

第二篇 新闻图书方志档案 670

第一章 新闻 670

第一节 报刊 670

第二节 广播 671

第一节 图书馆室 672

第二章 图书 672

第三节 电视 672

第二节 图书发行 673

第三章 方志档案 674

第一节 方志 674

第二节 档案 675

第三篇 文物名胜 677

第一章 古迹胜景收藏文物 677

第一节 建筑石刻 677

第二节 遗址 679

第三节 墓地 680

第四节 胜景 681

第五节 收藏文物 684

第二章 钓鱼城 687

第一节 地理位置 687

第二节 建城沿革 687

第三节 抗蒙(元)战事始末 688

第四节 文物 690

第五节 景观 697

附:钓鱼城研究专籍存目 698

第四篇 社会风土 700

第一章 社会组织 700

第一节 宗族 700

第二节 行帮 701

第三节 会道门 702

第四节 会馆同乡会同学会 703

第二节 道教 704

第一节 佛教 704

第二章 宗教 704

第三节 伊斯兰教 705

第四节 基督教 705

第三章 习俗风尚 706

第一节 衣食住行 706

第二节 婚丧庆祭 708

第三节 节日聚会 709

第四节 民风陋习 710

第一节 方言 713

第四章 方言谚语歇后语 713

第二节 谚语 716

第三节 歇后语 717

第六卷 人物 721

一、人物传 721

二、人物简介 767

三、名人记事 778

四、烈士录 782

五、英名录 799

六、全国劳模先进人物录 801

附录 805

一、驻县机构 805

二、文献 816

三、文征 818

四、考辨 834

合川县志编修委员会 839

编后记 841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