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地理
闻喜县志
闻喜县志

闻喜县志PDF电子书下载

历史地理

  • 电子书积分:17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闻喜县志编纂委员会编纂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3
  • ISBN:7503113884
  • 页数:578 页
图书介绍:
《闻喜县志》目录

目录 1

卷一 建置 5

第一章 位置境域 5

第二章 建置沿革 5

第三章 行政区划 7

附:部分地名来历 13

第四章 县城乡镇 14

第一节 县城 14

第二节 乡镇 16

第一章 地质 21

第一节 地层 21

卷二 自然地理 21

第二节 岩浆岩 22

第三节 构造 23

第二章 地貌 23

第二章 货币 23

第一节 河谷盆地 24

第二节 丘陵 24

第三节 高原 24

第四节 山脉 24

第三章 气候 25

第一节 光照 25

第二节 热量 26

第三节 降水 26

第一节 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28

第五节 风 28

第四节 蒸发 28

第四章 水 29

第一节 地表水 29

第二节 地下水 30

第三节 水质 31

第一节 土壤分布 31

第五章 土壤 31

第二节 土壤养分 38

第六章 植被 38

第一节 植物 39

第七章 物产 39

第二节 动物 40

第三节 矿藏 40

第八章 自然灾害 42

第一节 旱灾 42

第二节 水灾 42

第四节 雹灾 43

第五节 霜冻 43

第三节 风灾 43

第六节 病虫害 44

第七节 震灾 44

卷三 人口 45

第一章 规模 45

第二章 分布 46

第三节 年龄 48

第二节 性别 48

第一节 民族 48

第三章 构成 48

第四节 文化 51

第五节 职业 51

第四章 变动 53

第一节 出生死亡 53

第二节 迁入迁出 54

第三节 自流人口 55

第五章 婚姻家庭 55

第一节 婚姻 55

第一节 机构 56

第六章 人口控制 56

第二节 家庭 56

第二节 政策措施 57

第一章 耕地劳力 59

第一节 耕地 59

卷四 农业 59

第二节 劳力 60

第二章 体制变革 61

第一节 土地改革 61

第二节 农业合作化 62

第三节 人民公社 63

第四节 生产责任制 64

第一节 粮食作物 65

第三章 作物 65

第二节 经济作物 72

第三节 其它作物 74

第四章 农田管理 75

第一节 农田建设 75

第二节 耕作制度 76

第三节 作物栽培 77

第四节 良种选育 78

第五节 施肥灌溉 79

第六节 植物保护 82

第五章 农业机具 83

第一节 农具 83

第二节 农机 83

第三节 农机管理 87

第六章 收益分配 87

第一节 收益 87

第二节 分配 89

附一:农业区划 92

第一节 私营 93

附二:生态农业 94

卷五 林业 95

第一章 资源 95

第一节 树种 95

第二节 林地 95

第三节 蓄积产量 97

第四节 古树名木 98

综述 100

第二章 植树造林 100

第一节 采种育苗 101

附:苗圃 101

第二节 重点工程 102

第三节 农田林网 102

附:林场 103

第三章 林产品 103

第一节 护林防火 105

第四章 林木管护 105

第二节 病虫害防治 106

卷六 畜牧 108

第一章 畜禽种类 108

第一节 家畜 108

第二节 家禽 110

第二章 饲草饲料 111

第一节 饲草 111

第三节 草料调制 113

第二节 饲料 113

第三章 饲养管理 114

第四章 疫病防治 114

第五章 繁育改良 115

附:养蜂 116

第一节 引水工程 117

卷七 水利 117

第一章 水利建设 117

第二节 蓄水工程 120

第三节 提水工程 124

第四节 饮水工程 126

第五节 节水工程 127

第二章 水土保持 128

第三章 排水改碱 131

第四章 水产 132

第五章 水利管理 132

附:山西省地质矿产局第二 133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 133

第一章 体制 135

第一节 私营工业 135

卷八 工业 135

第二节 集体工业 136

第三节 国营工业 138

第一节 电力 144

第二章 门类 144

第二节 炼焦 146

第三节 采矿 147

第四节 冶金 147

第五节 机械 148

第六节 化工 151

第七节 建材 153

第八节 玻璃陶瓷 154

第九节 纺织缝纫 156

第十节 皮麻造纸 157

第十一节 食品 158

第十二节 木材加工 160

第十三节 工艺美术 161

第三章 企业管理 162

第一节 驿道大路 164

第二节 公路 164

第一章 道路 164

卷九 交通运输 164

第三节 铁路 167

第二章 桥涵 168

第三章 道路养护 171

第一节 运输工具 172

第四章 运输 172

第二节 客运 172

第四节 运输管理 173

第三节 货运 173

卷十 邮电 175

第一章 机构沿革 175

第一节 邮路 176

第二章 邮政 176

第二节 邮政业务 177

第三章 电信 179

第一节 电话 179

第二节 电报 180

第三节 传真 181

第一章 县城建设 182

第一节 城池 182

卷十一 城乡建设 182

第二节 街道 183

第三节 照明 184

第四节 供水排水 184

第五节 绿化美化 186

第二章 乡村建设 186

第一节 集镇建设 186

第二节 乡治建设 187

第三章 房地产管理 188

第一节 房产管理 188

第三节 村庄建设 188

第二节 土地管理 189

第一节 建筑队伍 190

第四章 建筑施工 190

第五章 环境保护 191

第二节 设计施工 191

卷十二 商业 193

第一章 体制 193

第二节 公私合营 194

第三节 供销合作 195

第四节 国营 196

第二章 商贸集市 198

第一节 庙会古会 198

第二节 集市 200

第三章 商品流通 202

第一节 购进 202

第二节 销售 203

附:票证 205

第一节 饮食业 206

第二节 服务业 206

第四章 饮食服务业 206

第五章 对外贸易 207

第六章 土特名产 208

卷十三 粮油购销田 211

第一章 收购 211

第一节 私商收购 211

第二节 统购议购 211

第二章 销售 213

第一节 粮市 213

第二节 统销议销 213

第三章 储运 215

第一节 仓储 215

第二节 调运 216

附:粮票 216

第一节 农业税 217

卷十四 财税 217

第一章 财政收入 217

第二节 工商税 218

第三节 企业收入 221

第四节 其它收入 221

第二章 财政支出 223

第三章 财税监督 225

第一节 财税检查 225

第二节 清产核资 226

第三节 扭亏增盈 226

第五节 冻结存款 227

第四节 控制社会集团购买力 227

第六节 审计监督 228

卷十五 金融 229

第一章 组织机构 229

第一节 合会神会当铺钱庄 229

第二节 信用社 230

第三节 银行 230

第一节 品种流通 231

第二节 现金管理 233

第三节 金银收兑 234

第三章 借贷 234

第一节 民间借贷 234

第二节 信贷 235

第四章 储蓄 236

第五章 债券 236

附:保险业重大案例 237

第六章 保险业 237

卷十六 经济管理 238

第一章 计划管理 238

第一节 计划编制 238

第二节 计划调整 239

第三节 计划执行 239

第二章 物资管理 241

第一节 统配物资供应 241

第二节 计划外物资采供 242

第三节 余缺物资调剂 243

第三章 统计管理 243

第一节 统计业务 243

第二节 统计监督 244

第四章 工商管理 245

第五章 物价 246

第一节 物价演变 246

第二节 物价调控 248

第六章 标准计量 250

第一节 度量衡演变 250

第二节 计量监督 251

第三节 标准化管理 251

卷十七 政党 252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综述 252

第一节 组织建设 258

第二节 思想建设 264

第三节 党风党纪 265

第四节 统一战线 270

第五节 历次党的代表大会 271

第一节 组织发展 273

第二章 中国国民党 273

第二节 代表大会 274

第三节 主要活动 274

第三章 其他党派 275

卷十八 社会团体 276

第一章 政治团体 276

第二章 经济团体 279

第三章 文化学术团体 280

卷十九 政权政协 281

第一章 权力机构 281

第二节 人民代表大会 281

第三节 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85

第一节 县级政府 289

第二章 行政机构 289

附:日伪县政府 300

第二节 基层政权 300

第三章 议政机构 301

第一节 县议会 301

第二节 县参议会 301

第三节 政协委员会 301

卷二十 民政 305

第一章 优抚安置 305

第一节 烈士褒扬 305

第二节 复退安置 305

第三节 拥军优属 306

第四节 伤残抚恤 307

第二章 社会福利 308

第一节 福利 308

第三节 救济 309

第二节 扶贫 309

第三章 信访 310

第四章 婚姻登记 311

第五章 移民 312

卷二十一 劳动人事 313

第一章 劳动 313

第一节 劳动就业 313

第二节 劳动管理 314

第三节 劳动保护 314

附:重大伤亡事故 314

第四节 知青安置 315

附:集体插队知青点及人数 315

第二章 人事 316

第一节 干部队伍 316

第二节 干部管理 317

第三章 工资福利 318

第一节 干部工资福利 318

第二节 工人工资福利 319

第四章 离休退休退职 319

第一节 干部离休退休退职 319

第二节 工人退休退职 320

第三节 老干部工作 320

卷二十二 司法 321

第一章 司法机构 321

第二章 社会治安 321

第一节 治安管理 321

第二节 户籍管理 324

第三节 消防管理 324

第四节 交通监理 325

第二节 案件审判 326

第一节 审判制度 326

第五节 监所管理 326

第三章 审判 326

第三节 案件复查 328

第四章 检察监督 329

第一节 刑事检察 329

第二节 经济检察 329

第三节 法纪检察 330

第四节 监所检察 330

第五节 控告申诉 330

第五章 司法行政 331

卷二十三 军事 333

第一章 兵役 333

第二章 驻军 334

第一节 乡勇 335

第二节 民团 335

第三章 地方武装 335

第三节 自卫队游击队义勇军 336

第四章 民兵 340

第一节 建制 340

第二节 支前与参战 341

第五章 兵事 343

附:日军暴行录 349

第一章 儒学教育 351

卷二十四 教育 351

第二章 学前教育 352

第三章 小学教育 353

附:东街示范小学 355

第四章 中学教育 356

附:重点中学 357

第五章 职业教育 358

第一节 师范 358

第三节 技术学校 359

第二节 农业中学 359

第一节 农民业余教育 360

第六章 成人教育 360

第二节 干部教育 361

第三节 职工教育 362

第四节 函授自学成人高考 362

第七章 特殊教育 363

第八章 教师 363

第九章 教育管理 365

卷二十五 科技 367

第一章 网络 367

第二章 创造发明 368

第一节 科技成果 368

第三章 技术利用 370

第一节 技术推广 370

第二节 专利 370

第二节 技术转让 371

第三节 技术引进 371

第四节 “星火计划”实施 372

第四章 科技论著 372

卷二十六 文化 377

第一章 网络 377

第二章 社火 378

第三章 著作 379

第四章 文学创作 379

第五章 戏剧曲艺 381

第一节 戏剧 381

第二节 曲艺 382

第六章 文艺宣传队 383

第一节 歌咏 384

第二节 乐队 384

第七章 音乐 384

第三节 作曲 385

第八章 美术书法摄影 386

第一节 美术 386

第二节 书法 389

第三节 摄影 390

第九章 电影幻灯 390

第一节 电影 390

第二节 幻灯 391

第十章 图书档案 392

第一节 图书 392

第二节 档案 393

第十一章 新闻 393

第一节 报纸 393

第二节 广播 393

第三节 电视 394

卷二十七 艺文 396

第一章 诗词 396

第二章 楹联 401

第三章 散文 403

卷二十八 文物 412

第一章 古遗址 412

第二章 古墓葬 414

第三章 古建筑 416

第四章 金石 417

第五章 馆藏文物 420

卷二十九 卫生 422

第一章 防疫保健 422

第一节 爱国卫生 422

附:食品中毒事件 423

第二节 传染病防治 423

第三节 地方病防治 424

第四节 妇幼保健 425

第二章 医疗机构 426

第一节 药铺诊所 426

第二节 医院 426

第三节 卫生院 427

第四节 卫生所 428

第三章 医疗设备 428

第四章 医疗技术 429

第五章 医疗制度 431

第六章 药政管理 431

卷三十体 育 432

第一章 传统体育 432

第一节 武术 432

第二节 民俗体育 432

第二章 学校体育 433

附:业余体育学校 434

第三章 群众体育 434

第四章 体育场地 435

第五章 体育比赛 435

卷三十一 宗教民情 441

第一章 宗教 441

第二章 民情风俗 442

第一节 衣食住行 442

第二节 时令节日 443

第三节 婚丧喜庆 444

第四节 良风美德 445

第五节 禁忌 448

第六节 陋习 448

第一节 来源 449

第二节 类型 449

第三章 姓氏 449

第四章 家谱 452

卷三十二 方言谣谚传说 455

第一章 方言 455

第一节 系属特点 455

第二节 地区差异 456

第三节 声韵调 457

第四节 音变 458

第五节 与北京语音的比较 459

第六节 常用词语举例 461

第七节 特殊地名异读 465

第八节 语法特点 465

第二章 谣谚 468

第一节 儿歌 468

第三节 谚语 469

第二节 绕口令 469

第四节 歇后语 471

第三章 传说 471

卷三十三 人物 474

第一章 传 474

第二章 烈士 521

第一节 烈士表 521

第二节 烈士名录 523

第三章 在职名人录 528

第一节 党政军干部 528

第二节 专家教授 531

第三节 模范人物 532

第四章 裴氏人物录 536

大事记 542

附录 569

本志编修始末 577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