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物
继续生存的机会
继续生存的机会

继续生存的机会PDF电子书下载

生物

  • 电子书积分:16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潘文石等著
  • 出 版 社: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1
  • ISBN:7301047207
  • 页数:523 页
图书介绍:
《继续生存的机会》目录

第1章 我们需要的保护观---一个关系到我们的认识和决策是否与现实相符的问题 1

1.1 关于竹子开花的问题 2

1.1.1 推论与关例 3

1.1.2 实际的情况 5

1.1.3 竹子周期性大面积开花并不是异常的现象 7

1.2 关于大熊猫的繁殖问题 8

1.2.1 野生大熊猫的繁殖状况 9

1.2.2 动物园及饲养场里熊猫的繁殖状况 10

1.2.3 如何看待大熊猫的繁殖 10

1.2.4 为什么大熊猫生下体型小的幼仔 11

1.3 关于 克隆大熊猫 的问题 13

1.3.1 关于发展 克隆 技术的问题 14

1.3.2 不赞成 克隆 技术的问题 14

1.3.3 不赞成 克隆大熊猫 16

参考文献 17

第2章 秦岭大熊猫的庇扩所、分布区和栖息地 20

2.1 秦岭大熊猫的自然庇护所 21

2.1.1 秦岭的形成和秦岭的大熊猫 21

2.1.2 自然庇护所的独特地貌条件 22

2.2 秦岭大熊猫的发现与分布范围 30

2.2.1 秦岭大熊猫的化石记录 30

2.2.2 史书的记载和近代的发现 31

2.2.3 秦岭在熊猫的分布区 32

2.3 秦岭大熊猫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 33

2.3.1 秦岭的: 山岛 33

2.3.2 四个 局域种群 34

2.3.3 局域种群 间的联系状况 34

2.3.4 关于秦岭在熊猫集合种群(metapopulation)的讨论 35

2.4 秦岭大熊猫的栖息地 36

2.4.1 秦岭大熊猫的生存空间 37

2.4.2 栖息地的状况 38

2.4.3 森工采伐对大熊猫栖息地的影响 40

2.4.4 关于秦岭大熊猫栖息地其他问题 43

参考文献 43

第3章 秦岭南坡两大生态系统的分界面 45

3.1 文明是一个对抗的过程 45

3.1.1 山区农业的生态后果 45

3.1.2 山区公路网络的生态后果 48

3.2 开发与保护森林的曲折道路 53

3.2.1 最初对森林的利用 53

3.2.2 乱砍滥伐的开始 54

3.2.3 短暂的合理采伐 55

3.3 两个生态系统的分界面 62

3.3.1 两个生态系统的空间关系 62

3.3.2 越过分界面----一个小山村的历史 63

参考文献 71

4.1.1 研究方法 73

第4章 大熊猫的巢域 73

4.1 秦岭大熊猫的巢域 73

4.1.2 巢域面积的计算方法 80

4.1.3 巢域面积 84

4.1.4 影响巢域面积的因素 91

4.2 对巢域的利用 95

4.2.1 无参数统计法 95

4.2.2 巢域利用的模式 97

4.2.3 影响大熊猫个体巢域利用模式的因素 102

4.2.4 巢域利用的时间变化 103

4.2.5 关于秦岭大熊猫的巢域,核域和领域的问题 106

4.3 互相重叠的巢域 108

4.3.1 巢域重叠率 108

4.3.2 个体之间的相互回避 111

4.3.4 秦岭大熊猫的社群关系 113

4.3.3 求偶场 ---发情期的群聚现象 113

参考文献 116

第5章 大熊猫的迁移和活动 118

5.1 季节性迁移 118

5.1.1 季节性迁移的区域 118

5.1.2 季节迁移的时间 120

5.1.3 季节性迁移的距离 124

5.1.4 在夏居地留居的时间 125

5.1.5 影响熊猫季节性迁移的因素 126

5.2 迁移距离 130

5.2.1 计算方法 130

5.2.2 个体迁移距离 132

5.3 个体的扩散行为 146

5.4 活动方式 148

5.4.1 研究方法 148

5.4.2 活动概率 149

5.4.3 昼夜活动周期 150

5.5 年活动周期 152

5.5.1 年活动曲线 152

5.5.2 生态季节 153

5.5.3 产仔母熊猫的年活动概率 154

5.6 讨论 154

5.6.1 关于雌性亚成体的扩散行为 154

5.6.2 昼夜活动时间的安排 155

参考文献 156

第6章 秦岭大熊猫的数量 157

6.1 秦岭大熊猫的数量 157

6.1.1 历史上对秦岭大熊猫数量和分布的了解 159

6.1.2 研究区域内大熊猫的数量 161

6.1.3 秦岭大熊猫数量的推算 167

6.2.1 数量调查的目标 172

6.2 大熊猫种群数量调查的目标、要求和方法 172

6.2.2 调查结果的准确度 173

6.2.3 调查的方式和方法 174

6.2.4 如何看待调查的最终结果 174

6.3 野生大熊猫数量和栖息地调查的方法 176

6.3.1 用痕迹间距离进行个体区分 176

6.3.2 用粪便中咬节的长度进行个体区分 178

6.3.3 野外调查方法 182

参考文献 184

第7章 秦岭大熊猫的种群动态 186

7.1 种群现状 186

7.1.1 种群的数量和分布型 186

7.1.2 种群的结构和种参数 187

7.1.3 种群的遗传结构 195

7.2.1 种群动态的模式 196

7.2 种群动态 196

7.2.2 小种群 199

7.2.3 种群动态的研究(与李松岗合作) 200

7.2.4 秦岭大熊猫种群的发展趋势 214

7.2.5 如何更好地保护秦岭大熊猫的种群 216

参考文献 217

第8章 大熊猫的交配系统 218

8.1 性成熟年龄 218

8.1.1 雌性 220

8.1.2 雄性 221

8.1.3 野生大熊猫的世代长度 222

8.2 发情期 222

8.2.1 发情时期 222

8.2.2 发情时天气情况 224

8.3.1 研究方法 228

8.3 发情时期的通讯行为:对嗅味树的调查 228

8.3.2 调查的结果 230

8.3.3 对调查结果的分析 232

8.3.4 嗅味标记在个体通讯中的作用——对动物行为的观察 234

8.4 求偶与交配 235

8.4.1 判断发情的方法 235

8.4.2 一雄一雌 236

8.4.3 多雄一雌 238

8.4.4 发情时雄性个体之间的关系 240

8.5 交配制度 243

8.5.1 雄性 243

8.5.2 雌性 244

8.5.3 发情期的行为模式 245

8.5.4 雌性对雄性的选择 246

参考文献 247

9.1 妊娠、产仔和育幼 251

第9章 大熊猫的母幼家庭 251

9.1.1 连续监视 252

9.1.2 怀孕,临产雌体的活动和移动特点 252

9.1.3 秦岭野生母熊猫的怀孕期的间隔 260

9.1.4 幼仔营洞穴生活时期母熊猫的育幼行为 263

9.1.5 幼仔出洞的生活 274

9.1.6 母熊猫的护幼行为 275

9.2 大熊猫的育幼洞穴 276

9.2.1 洞穴的特征 276

9.2.2 更换洞穴 278

9.2.3 洞穴生活的意义 279

9.3 大熊猫幼仔早期的生长发育 280

9.3.1 质量的变化 280

9.3.3 牙齿的发育 282

9.3.4 身体的其他量度 282

9.3.2 眼睛的发育 282

9.3.5 大熊猫幼仔毛色的变化 285

9.4 0至8月龄幼仔发育阶段的划分 285

9.5 对大熊猫繁殖状况的评价 285

9.6 大熊猫的繁殖行为对策 291

9.7 异地保护应该解决繁殖的问题 293

参考文献 295

第10章 大熊猫种群的遗传多样性 299

10.1 研究背景 299

10.2 样品和方法 301

10.2.1 样品 301

10.2.2 方法 301

10.3 现存种群的遗传多样性 308

10.3.1 线粒体SNA RFLP(限制性内切片段长度多型性) 308

10.3.4 微卫星DNA多样性(Microsatellite variation) 309

10.3.3 DNA指纹图谱 309

10.3.2 线粒体DNA控制区序列 309

10.4 讨论 313

10.4.1 熊猫种群遗传多要性的评估 313

10.4.2 各地理种群内的遗传达室多样性和种群的分化 315

10.4.3 熊猫中群的长期生存---对种群及栖息地保护和管理的建议 317

参考文献 317

第11章 大熊猫的觅食对策和秦岭的竹子 320

11.1 大熊猫的取食对策 320

11.1.1 大熊猫对食物种类的选择 320

11.1.2 大熊猫对竹子的选择 323

11.1.3 大熊猫的觅食行为(与张颖溢合作) 326

11.2 日食量的估计 340

11.2.1 饲养情况下大熊猫的日食量 341

11.2.2 野生大熊猫的日食量 341

11.3.1 秦岭地区竹林的分布 351

11.3 秦岭地区竹林的分布和竹子的生物量 351

11.3.2 竹林的生物量 352

11.4 熊猫对竹子的消耗量 356

11.4.1 熊猫对巴山木竹的消耗量 356

11.4.2 熊猫对松花竹的消耗量 356

参考文献 357

第12章 大熊猫的营养获得 368

12.1 从直观的角度分析大熊猫对竹子的消化---正常松花竹笋及熊猫粪便中松花竹笋的形态学研究 368

12.1.1 材料与方法 369

12.1.2 研究结果 369

12.1.3 对形态学研究结果的分析和讨论 378

12.2 对形态学结果的验证和补充---对大熊猫的食物和粪例所做的化学成分分析 382

12.2.1 化学成分分析的材料与方法 382

12.2.2 实验结果及讨论 382

12.3 熊猫营养物质的获的能量的供给 386

12.3.1 各种营养物质贩获得量 388

12.3.2 能量的获得 391

12.4 一些其他工作 393

12.4.1 与竹鼠的比较 393

12.4.2 其他竹类资源 394

12.4.3 与卧龙地区的熊猫食物及利用情况的比较 394

参考文献 396

第13章 秦岭中段南坡的物种多样性 406

13.1 种子植物的多样性 406

13.1.1 多样性的现状 406

13.1.2 秦岭中段南坡种子植物群落的特点 419

13.1.3 植物群落及其演替 426

13.2 秦岭大熊猫栖息地的蝶类多样性及区系状况 434

13.2.1 选择蝶类作为研究对象的原因 434

13.2.2 研究方法 435

13.2.3 蝶类多样性及区系状况 436

13.2.4 讨论 446

13.3 秦岭南坡鸟类的多样性(与秦大公合作) 447

13.3.1 记录的方法 447

13.3.2 秦岭中段南坡的鸟类 449

13.3.3 秦岭中段南坡鸟类的垂直分布状况 459

13.3.4 独特地理区域中丰富的鸟类多样性 460

13.3.5 受到威胁的鸟类多样性 461

13.4 秦岭南坡兽类的多样性(与秦大公合作) 463

13.4.1 调查研究方法 464

13.4.2 秦岭中段南坡现存兽类的多样性 465

13.4.3 秦岭中段南坡兽类的垂直分布与区系从属关系 469

13.4.4 秦岭兽类区第的形成和特征 472

13.5 秦岭中段南坡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474

13.5.1 存在价值 475

13.5.2 实用价值 479

参考文献 481

第14章 长青自然保护区的管理 510

14.1 管理和必要性 510

14.2 管理的原则 512

14.2.1 原则之一:必须维持生境中重要的生态过程 513

14.2.2 原则之二:保护物种的进化潜力 514

14.2.3 原则之三:把人类活动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程度 515

14.2.4 原则之四:在生态系统中应当前维持适度的扰动机制 517

14.2.5 原则之五:管理计划应当具有灵活性 519

14.3 关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519

14.3.1 正确的理解 519

14.3.2 生态旅游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520

参考文献 522

后记 523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