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农业科学
中国东北土壤
中国东北土壤

中国东北土壤PDF电子书下载

农业科学

  • 电子书积分:17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中国科学院林业土壤研究所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0
  • ISBN:13031·1289
  • 页数:569 页
图书介绍:
《中国东北土壤》目录

前言 1

第一章 土壤形成的自然条件与人为活动条件 1

第一节 地质与地貌 1

第二节 成土母质 6

第三节 气候 14

第四节 地表水与地下水 17

第五节 植被 23

第六节 土壤形成的人为活动条件 28

一、土壤发生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32

第一节 土壤的分布规律 32

第二章 土壤的分布、形成过程及其分类 32

二、与纬度相关的土壤地带 36

三、与经度相关的土壤相 36

四、土壤垂直地带的分布 37

五、东北地区土壤在我国土壤分布中的位置 41

第二节 土壤形成过程的主要特点 42

一、各种自然植被下的腐殖质累积过程 42

二、二氧化硅的迁移与淀积 46

三、水成和半水成土壤的发展 47

四、苏打盐渍化过程 48

五、碳酸钙的淋溶与累积 49

第三节 人为活动对土壤形成过程的影响 50

一、旱作熟化 50

二、改造熟化 51

三、水耕熟化 52

第四节 土壤的分类原则与分类系统 52

一、 土壤分类的概况 52

二、土壤分类的原则与分类系统 53

第三章 山地苔原土、棕色针叶林土、暗棕色森林土与灰色森林土 58

第一节 山地苔原土 58

第二节 棕色针叶林土 60

第三节 暗棕色森林土 69

第四节 灰色森林土 86

第四章 棕色森林土与褐土 93

第一节 棕色森林土 93

第二节 褐土 107

第五章 黑土 124

第一节 黑土的成土条件 124

第二节 黑土的形成过程 128

第三节 黑土的分类 129

第四节 黑土的形态特征,理化、生物学性质及其动态 130

第五节 黑土的耕垦对黑土肥力的影响 149

第六节 保持与提高黑土肥力的途径和措施 151

第一节 黑钙土 165

第六章 黑钙土与栗钙土 165

第二节 栗钙土 179

第七章 白浆土 193

第一节 白浆土的成土条件 193

第二节 白浆土的形成过程 197

第三节 白浆土的分类 199

第四节 白浆土的形态及理化特征 200

第五节 白浆土的利用与改良 213

第一节 内陆盐渍土 220

第八章 盐渍土 220

第二节 宾海盐渍土 250

第九章 草甸土、水稻土、沼泽土、沙土及灌淤土 262

第一节 草甸土 262

第二节 水稻土 272

第三节 沼泽土 279

第四节 沙土 294

第五节 灌淤土 309

第一节 土壤的机械组成及微团聚体组成 316

一、土壤机械组成的分类原则 316

第十章 土壤的物理性质 316

二、土壤机械组成的发生及地理分布特点 317

三、土壤微团聚体组成及分散系数 326

四、土壤机械组成及微团聚体组成的综合评价 328

第二节 土壤的结构性质 329

一、水稳性团粒结构形成的特点 329

二、水稳性团粒结构的评价 329

三、土壤结构的恢复途径 334

第三节 土壤的水分物理性质 337

一、土壤的比重、 孔隙度和透水性 337

二、土壤的水分性质 339

三、土壤的贮水能力 341

第四节 土壤的温度状况 342

一、土壤温度变化的特征 342

二、土壤温度状况的若干地理规律 345

三、土壤的冻结与解冻 347

四、土壤温度与季节性冻层对土壤形成过程的影响 348

五、土壤温度与季节性冻层对农、林业生产的若干影响 349

第五节 几种土壤的气体组成 349

一、苏打盐土和苏打盐渍化草甸土的气体组成 350

二、草甸棕色森林土与水稻土的气体组成 353

一、土壤的酸碱度 356

第一节 土壤的酸碱度与盐基饱和度 356

第十一章 土壤的化学性质 356

二、土壤的盐基饱和度 358

第二节 土壤的腐殖质 361

一、土壤腐殖质含量的分布概况与主要土类土壤的C/N比值 361

二、主要土类腐殖质的组成和特性 364

三、自然条件和耕作对土壤腐殖质组成及特征的影响 367

第三节 土壤的矿物胶体 371

一、土壤的矿物胶体组成 371

二、主要土类粘土矿物分布的基本特点 382

三、几种主要土壤粘土矿物组成对Sr90吸附性能的影响 384

第十二章 土壤的微量元素与应用 387

第一节 土壤微量元素的分布和迁移规律 387

一、主要成土母质中的微量元素 387

二、主要土类的微量元素含量及其在剖面中的分布 390

三、几种重要的土壤微量元素的地理分布 402

四、各类森林土壤中微量元素的迁移规律 408

第二节 微量元素在农林业生产上的应用及其 与某些地方病的关系 416

一、微量元素在农林业生产上的应用 416

二、微量元素与某些地方病的关系 420

一、微生物分布的概况 428

第一节 土壤中微生物的分布 428

第十三章 土壤的微生物特性 428

二、微生物的生态地理分布 429

三、微生物分布的季节性变化 430

四、微生物在土壤剖面上的分布 431

五、土壤中微生物的组成 432

第二节 主要耕作土壤的微生物特性 435

一、耕作土壤与 荒地土壤中微生物区系的比较 435

二、 施肥对土壤中微生物特性的影响 439

三、深耕施肥对黑土中微生物特性的影响 440

四、深耕施肥对水稻土中微生物特性的影响 442

一、污水灌田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444

第三节 污水灌田的土壤微生物学特性 444

二、污水灌田对土壤生化作用的影响 445

三、污水灌田对土壤霉活性的影响 446

四、长期灌溉污水对水稻土生物活性的影响 446

第四节 菌肥的应用及其效果 448

一、根瘤菌肥 448

二、固氮菌肥 449

三、磷细菌肥 451

四、抗生菌肥 451

一、东北地区的土壤与我国其他地区土壤肥力比较 453

第一节 土壤的肥力状况 453

第十四章 土壤肥力及其调节途径 453

二、主要土壤的农业化学特性 457

三、主要土壤的农业物理特性 457

四、主要土壤的农业水文状况 459

五、主要土壤肥力状况的综合评价 460

第二节 土壤肥力调节途径 461

一、土壤矿质营养的调节 461

二、土壤有机质及氮素的 补给与平衡 463

三、土壤农业水文状况的调节 465

第一节 盐渍土种稻的主要措施 468

第十五章 盐渍土的改良与利用 468

一、灌排工程配套 473

二、建立标准沟网条田 474

三、深耕晒垡,平整土地 476

四、增施有机肥料与改良剂 477

五、灌溉冲洗 485

六、抗盐栽培 490

七、拦海造田 491

第二节 盐渍土种植旱作的主要措施 493

一、客土压沙与施用其他改良剂 494

二、增施肥料 496

四、修筑台、条田 498

三、深翻 498

五、旱灌 499

六、抗盐栽培 500

第三节 盐渍土改良利用的其他措施 501

一、合理利用草原 502

二、营造防护林 505

三、开凿运河 506

四、其他措施 507

第一节 土壤侵 蚀 509

一、土壤侵蚀的原因 509

第十六章 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 509

二、土壤侵蚀概况 513

第二节 水土保持 519

一、坡耕地的治理 519

二、山地及荒坡的治理 525

三、沟壑的治理 529

四、 河滩的治理 531

五、水土保持规则 533

第十七章 土壤区划 536

第一节 土壤区划的原则 536

第二节 土壤区划的概述 538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