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地理
中国现代化历程  第1卷  前提与准备
中国现代化历程  第1卷  前提与准备

中国现代化历程 第1卷 前提与准备PDF电子书下载

历史地理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虞和平主编
  • 出 版 社: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1
  • ISBN:7214029979
  • 页数:372 页
图书介绍:中国社会科学院“九五”基础研究课题:全套书对中国现代化历程进行了视野开阔、时间跨度大、较为全面而系统的研究。本卷跨越年代为1840年以前至1911年。
《中国现代化历程 第1卷 前提与准备》目录

卷首语 1

绪论 1

第一卷 前提与准备 13

第一编 前提和外因(1840年前) 13

第一章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社会 13

第一编 前提和外因(1840年前) 13

第一章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社会 13

第一节 传统社会与现代化的关系 13

第二节 传统因素中的潜在现代性 25

第三节 对外交往及其基本原则 35

第二章 19世纪世界现代化潮流 42

第一节 现代化的发源地英国 42

第二章 19世纪世界现代化潮流 42

第二节 现代化的中继者美国 48

第三节 现代化的后起者日本 54

第四节 现代化的世界化过程 63

第三章 西方资本主义侵入与中国传统经济 69

第二编 传统社会的裂变(1840-1894) 69

第一节 西方对华贸易与中国传统商业 71

第三章 西方资本主义侵入与中国传统经济 71

第二编 传统社会的裂变(1840-1894) 71

第二节 外资金融机构与中国传统金融业 76

第三节 外交工业与中国雇员及华商资本 80

第四章 传统人文社会的分化 87

第四章 传统人文社会的分化 87

第一节 西方人文社会模式的揳入及其影响 87

第二节 外国文化机构中的中国雇员 92

第三节 西学对中国人的影响 96

第四节 中国人对西学的选择 102

第五章 政权结构的变化 108

第一节 鸦片战争后经世派的变化 108

第五章 政权结构的变化 108

第二节 太平天国起义与清朝中央政权的削弱 116

第三节 洋务派的产生与资本主义的呼唤 124

第六章 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最初尝试 133

第一节 从军用企业到民用企业 133

第六章 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最初尝试 133

第二节 从官办到官督商办 142

第三节 商办企业的产生 149

第四节 早期新式企业的资本构成 153

第七章 行会的现代性变异 157

第七章 行会的现代性变异 158

第一节 变异的内因和外因 158

第二节 组织的现代性发展 164

第三节 结构的现代化变异 168

第四节 功能的现代化趋向 172

第八章 争取民族独立的现代化动力 181

第三编 动力因素的增加(1895-1911) 181

第三编 动力因素的增加(1895-1911) 181

第八章 争取民族独立的现代化动力 181

第一节 民族主义的传统性和现代性 181

第二节 收回利权运动与振兴实业 184

第三节 反美爱国运动与商人外交的开端 187

第四节 实业救国的民族主义色彩 193

第五节 理性化的民族主义观念和行为 197

第九章 经济伦理的资本主义化趋势 207

第九章 经济伦理的资本主义化趋势 207

第一节 立国政策上的农商颠倒倾向 208

第二节 经济体制上的官商易位举措 213

第三节 社会地位上的四民平等趋向 217

第四章 求利意识及其行为的强化 220

第十章 资本主义工业化的起步 227

第一节 官办工业的新方向 227

第十章 资本主义工业化的起步 227

第二节 商办工业的发展 233

第三节 商办工业的总体状况和特点 241

第十一章 资本阶级的初步成长 247

第十一章 资产阶级的初步成长 247

第一节 构成、特征和数量 248

第二节 集团主义趋向 258

第三节 区域性整合 265

第十二章 戊戌维新:早期现代化的社会动员 277

第四编 酝酿启动(1898-1911) 277

第一节 科学、民主的早期启蒙 277

第十二章 戊戌维新:早期现代化的社会动员 277

第四编 酝酿启动(1898-1911) 277

第二节 追求人的现代化 284

第三节 现代社团的产生 290

第十三章 清末新政:清政府的改革尝试 298

第一节 动机和举措 298

第十三章 清末新政:清政府的改革尝试 298

第二节 难题和阻力 304

第三节 种瓜得豆 309

第十四章 立宪运动:改良主义道路的终结 315

第十四章 立宪运动:改良主义道路的终结 315

第一节 预备立宪的方案 316

第二节 地方自治的推行 322

第三节 国会请愿运动 333

第十五章 辛亥革命:早期现代化的有效启动 343

第十五章 辛亥革命:早期现代化的有效启动 343

第一节 三民主义:早期现代化的纲领 343

第二节 暴力革命:制度变革和权力转移 350

第三节 社会动员:从独立奋斗到人心所向 355

卷首语 361

第一编 现代化的启动与异化(1912-1916) 373

第一章 民国成立与现代化因素整合 373

第一节 资本主义民主政体建立 373

第二卷 启动与抉择 373

第一编 现代化的启动与异化(1912-1916) 373

第一章 民国成立与现代化因素整合 373

第二节 权力结构的多元化 377

第三节 政府的现代化建设规划 381

第四节 军阀官僚的振兴实业活动 388

第二章 经济现代化的社会动员 396

第二章 经济现代化的社会动员 396

第一节 经济团体的兴起 396

第二节 社会动员 402

第三节 目标认同 407

第四节 组织和作用的异化 412

第三章 资本主义经济法制体系初步形成 415

第三章 资本主义经济法制体系初步形成 415

第一节 经济法制体系的建立 415

第二节 经济秩序的资本主义化 422

第三节 成败参半的执行状况 427

第四章 资产阶级的形成 436

第一节 何谓“阶级形成” 436

第四章 资本阶级的形成 436

第二节 资产阶级的“自在”状态 439

第三节 从“自在”到“自为”的转变 443

第四节 资产阶级初步“自为”化 447

第五章 现代化的危机:体制问题 454

第五章 现代化的危机:体制问题 454

第一节 现代化对民主政治的诉求 454

第二节 权力危机的出现 458

第三节 宪法体制的破坏 463

第四节 洪宪帝制:对政治现代化的挑战 467

第二编 自由发展与道路选择(1917-1927) 473

第六章 资本主义的“黄金时代” 473

第一节 工商业蓬勃兴起 473

第六章 资本主义的“黄金时代” 473

第二编 自由发展与道路选择(1917-1927) 473

第二节 现代金融体系初步形成 480

第三节 “黄金时代”的发展特点 485

第四节 “黄金时代”的衰落 491

第七章 传统农业的初步改造 498

第七章 传统农业的初步改造 498

第一节 经济现代化的基础 499

第二节 农业改造中的制度因素 500

第三节 农业改造中的技术手段 505

第四节 农业教育体制的改革 512

第五节 资本主义化农业的推广 515

第八章 手工业的现代化趋向 525

第一节 商品化生产扩大 525

第八章 手工业的现代化趋向 525

第二节 生产技术革新 536

第三节 生产方式资本主义化 540

第四节 工场手工业发展 546

第九章 现代教育事业的崛起 552

第一节 资本主义教育体制的确立 552

第九章 现代教育事业的崛起 552

第二节 资产阶级教育思潮的兴盛 558

第三节 洋为中用:教会学校中国化 566

第十章 社会主义传入:发展道路的新选择 572

第一节 学习西方成迷梦 572

第十章 社会主义传入:发展道路的新选择 572

第二节 空想社会主义 576

第三节 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 580

第四节 问题与主义 585

第五节 怎样推动工业化 590

第十一章 五四时期的现代化理念 600

第一节 “全盘反传统” 600

第十一章 五四时期的现代化理念 600

第二节 新传统主义 607

第三节 中西融合:一个理论难题 611

第四节 中国本位与东西互补 615

第十二章 早期共产党人的寻求 625

第十二章 早期共产党人的寻求 626

第一节 社会主义:理想的追求 626

第二节 民主革命:道路选择的前提 630

第三节 三种方案:如何对待资本主义 638

第十三章 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冲突 646

第十三章 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冲突 646

第一节 北洋政府的权力危机 647

第二节 “桃花源”:湖南自治的理想与实践 649

第三节 联省自治:虚置政府 655

第四节 同一理由的不同主张 661

第五节 梦幻破灭 669

第十四章 南通模式:区域现代化的尝试 671

第十四章 南通模式:区域现代化的尝试 671

第一节 经营乡里:中国士人的一种选择 672

第二节 实业为自治之本 675

第三节 教育为实业之母 679

第四节 慈善为养民之道 682

第五节 成败缘由 686

第十五章 国民政府集权政治的建立 693

第十五章 国民政府集权政治的建立 693

第三编 畸形发展与道路分野(1928-1936) 693

第三编 畸形发展与道路分野(1928-1936) 693

第一节 集权政治的理论来源 694

第二节 专制主义的行政体制 700

第三节 集权主义的经济秩序 705

第一节 政策调整及税制改革 708

第十六章 工业化中的国家资本和民间资本 708

第十六章 工业化中的国家资本和民间资本 708

第二节 国家集中建设重工业 711

第三节 国家资本开始垄断金融业 714

第四节 民营经济的资本集中 717

第五节 工业化的结构转变 728

第十七章 政府试图拯救农业 732

第十七章 政府试图拯救农业 732

第一节 “平均地权”的理论探讨和立法 733

第二节 “耕者有其田”的改革受阻 736

第三节 “合作社”:“温和的土地革命” 740

第四节 和平土改:合作运动的目的 746

第五节 合作运动乏善可陈 750

第十八章 民间致力农村复兴 755

第十八章 民间致力农村复兴 755

第一节 乡村建设 756

第二节 乡村都市化 759

第三节 并不成功的实践 765

第十九章 共产党的新民主主义实践 771

第十九章 共产党的新民主主义实践 771

第一节 根据地:特殊的实践环境 771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经济模式 775

第三节 人民民主政治体制萌生 783

第二十章 抗战时期的西部工业化 793

第四编 外患内乱与道路抉择(1937-1949) 793

第四编 外患内乱与道路抉择(1937-1949) 793

第二十章 抗战时期的西部工业化 793

第一节 沦陷区经济严重萎缩 794

第二节 工业建设重心西移 798

第三节 西部工业化的资金传动 803

第四节 西部工业化的科技传动 807

第五节 西部工业化市场传动 811

第六节 异常的工业化空间传动 814

第二十一章 现代化道路之争 821

第一节 特殊历史条件下的社会动员 821

第二十一章 现代化道路之争 821

第二节 民主与专制理论的分野 828

第三节 真假三民主义之争 836

第二十二章 新民主主义的现代化构想 845

第二十二章 新民主主义的现代化构想 845

第一节 理论体系的逐步形成 845

第二节 从国情出发的道路选择 850

第三节 阻力和动力的阶级分析 854

第四节 以工业化为主导的发展方向 860

第二十三章 振兴实业“一线生机”的破灭 872

第一节 “经济重建”彻底“崩盘” 872

第二十三章 振兴实业“一线生机”的破灭 872

第二节 “农业复兴”变成“农村破产” 879

第三节 国家资本成了“豪门经济” 884

第四节 通货膨胀导致天怒人怨 890

第二十四章 最后的抉择 896

第二十四章 最后的抉择 896

第一节 共产党社会动员策略的成功 896

第二节 社会力量结构的大调整 905

第三节 资本主义现代化的道路的终结 910

第二十五章 资本主义现代化的概况 913

第二十五章 资本主义现代化的概况 913

第一节 资本主义化和工业化的薄弱程度 913

第二节 畸形的产业结构 919

第三节 工业化的严重区域差异 923

第四节 国民收入微弱增长和贫富悬殊 926

第五节 城市化和人口素质状况 931

第六节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造成的结果 936

卷首语 943

第一章 中国现代化的新道路 955

第一节 新中国的蓝图 955

第一编 改道与转型(1949-1956) 955

第一章 中国现代化的新道路 955

第三卷 改道与腾飞 955

第一编 改道与转型(1949-1956) 955

第六节 走俄国人的路 956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制度建立 961

第三节 经济恢复与重建 966

第二章 建立经典社会主义制度 975

第一节 艰难的外交选择 975

第二章 建立经典社会主义制度 975

第二节 走向经典社会主义 979

第三节 变多元为一元的改造 988

第三章 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启动 997

第三章 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启动 997

第一节 工业化战略 997

第二节 宏伟的“一五”计划 1004

第三节 巨大成就 1009

第二编 受挫与调整(1957-1978) 1019

第四章 现代化社会动员受挫 1019

第二编 受挫与调整(1957-1978) 1019

第四章 现代化社会动员受挫 1019

第一节 整风的初衷 1020

第二节 历史的悲剧 1025

第三节 知识分子的边缘化 1032

第五章 现代化与非现代化 1037

第一节 现代化的理性探索 1037

第五章 现代化与非现代化 1037

第二节 急于求成的隐患 1041

第三节 速度与效益的失衡 1046

第四节 一个乌托邦的构想 1051

第五节 愿望与事实的背离 1055

第六章 动乱十年:中国现代化的危机 1060

第一节 濒临崩溃 1060

第六章 动乱十年:中国现代化的危机 1060

第二节 模式错位 1067

第三节 片面发展 1071

第四节 痛失良机 1075

第七章 现代化新模式的萌生 1081

第七章 现代化新模式的萌生 1081

第一节 经济政策调整:探寻新模式 1081

第二节 政治关系调整:民主因素新生 1089

第三节 拨乱反正的成就与局限 1094

第四节 思想解放的序曲 1100

第八章 走向世界的新起点 1103

第一节 从“四面受敌”到中美建交 1103

第八章 走向世界的新起点 1103

第二节 外交关系新格局 1110

第三节 拓展国际经济关系 1113

第九章 现代化新战略 1121

第三编 改革与发展(1978-1991) 1121

第三编 改革与发展(1978-1991) 1121

第九章 现代化新战略 1121

第一节 工作重点转移 1121

第二节 重新认识中国 1126

第三节 新战略的形成 1138

第十章 现代化的总体设计 1142

第一节 一个中心:致力于经济发展 1142

第十章 现代化的总体设计 1142

第二节 改革与开放:向旧体制宣战 1148

第三节 四项基本原则:现代化的政治保障 1158

第十一章 农村现代化的起步 1164

第十一章 农村现代化的起步 1164

第一节 从传统农业走向现代农业 1164

第二节 走向富裕的大改革 1169

第三节 农村的未来方向 1175

第四节 苏南模式:集体经济发展模式 1182

第五节 温州模式:个体经济发展模式 1188

第十二章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1196

第十二章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1196

第一节 历史的回顾 1196

第二节 改革中的深层次矛盾 1205

第三节 城市经济的新希望 1210

第十三章 工业化中突起的异军 1215

第一节 中国农民的创举 1215

第十三章 工业化中突起的异军 1215

第二节 乡镇企业的发展历程 1221

第三节 无锡模式:农村工业化模式 1227

第四节 引进外资 1233

第十四章 政治体制改革 1237

第十四章 政治体制改革 1237

第一节 领导体制的改革 1237

第二节 政治体制改革的蓝图 1242

第三节 重建法制体系 1246

第四节 民主政治:目标与内涵 1250

第十五章 经济体制的转轨 1257

第一节 市场经济:不可逆转的趋势 1257

第十五章 经济体制的转轨 1257

第二节 市场化: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1265

第三节 转型中的双轨体制 1270

第十六章 走向全面开放 1277

第十六章 走向全面开放 1277

第一节 经济特区的诞生 1278

第二节 深圳模式:改革开放的试验场 1284

第三节 对外开放的新战略 1288

第四节 全面开放态势的形成 1292

第十七章 建立科教新体制 1297

第一节 发展科技的目标与规划 1297

第十七章 建立科教新体制 1297

第二节 科教体制改革:适合现代化的要求 1303

第三节 科技工作的成就 1312

第四节 教育体制改革 1317

第四编 辉煌岁月(1992-2000) 1327

第十八章 南方吹来春天的风 1327

第四编 辉煌岁月(1992-2000) 1327

第十八章 南方吹来春天的风 1327

第一节 改革走到十字路口 1328

第二节 又一篇解放思想的宣言 1332

第三节 迈出改革新步伐 1344

第十九章 市场经济终于植根中国 1353

第十九章 市场经济终于植根中国 1353

第一节 配套的改革规划 1353

第二节 重大的改革措施 1359

第三节 改革向深度和广度发展 1371

第二十章 经济市场化的难题及化解 1385

第二十章 经济市场化的难题及化解 1385

第一节 经济过热与通货膨胀 1386

第二节 宏观调控 1388

第三节 国民经济恢复平稳运行 1392

第四节 启动新一轮发展 1397

第二十一章 国有企业改革 1411

第二十一章 国有企业改革 1411

第二十二章 建立现代法治体系 1411

第一节 国有企业的困境 1412

第二节 推行现代企业制度 1415

第三节 进行战略性重组 1425

第四节 公司化改造的意义和成效 1433

第二十二章 建立现代法治体系 1441

第一节 法制的重建与发展 1441

第二节 建立以法治国方略 1446

第三节 健全司法制度 1452

第二十三章 “三个代表”学说:现代化的新方针 1459

第二十三章 “三个代表”学说:现代化的新方针 1459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的自我改革 1460

第二节 现代化与“三个代表”学说 1468

第三节 新时期的党性和先进性 1480

后论:中国共产党对现代化事业的贡献 1482

后论:中国共产党对现代化事业的贡献 1482

一、中国现代化的辉煌成就 1483

二、中国现代化的基本经验 1494

三、中国现代化的理论创新 150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