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地理
巴县志
巴县志

巴县志PDF电子书下载

历史地理

  • 电子书积分:2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四川省巴县志编纂委员会
  • 出 版 社:重庆:重庆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4
  • ISBN:7536625367
  • 页数:792 页
图书介绍:
《巴县志》目录

总述 1

大事记 7

第一篇 地理 31

第一章 政区 31

第一节 建置沿革 31

第二节 区域变迁 31

第三节 行政区划 33

一、区级政区 33

二、乡级政区 34

一、县城 38

第四节 城镇 38

二、建制镇 39

第五节 地名 56

第二章 自然概况 57

第一节 地质 57

一、构造 57

二、地层 60

第二节 地貌 63

一、低山 63

二、丘陵 64

三、河谷 65

一、土地 66

二、土壤 66

第三节 土地与土壤 66

第四节 矿藏 71

一、煤 71

二、天然气 72

三、铁 72

四、砂金 72

五、石灰石、白云石 72

六、耐火粘土、石英砂 72

七、含钾凝灰岩 72

八、砂岩、河沙、卵石、页岩 72

第五节 气候 73

一、雾、日照、气温 73

二、降水与湿度 75

三、气压及风 77

第六节 水文 77

一、地表径流 77

二、河流 78

三、地下水 80

四、水文观测站 80

第七节 植物 81

一、植被结构 81

二、植物资源 81

第八节 动物 84

一、野生动物 84

第九节 野生中药材 85

二、饲养动物 85

第十节 自然灾害 86

一、旱灾 86

二、洪涝 87

三、寒潮低温 87

四、风灾 87

五、雹灾 88

六、滑坡、岩崩 88

第二篇 经济 91

第一章 经济综述 91

第一节 民国时期经济发展概况 91

第二节 解放后经济发展概况 92

第三节 人民生活 95

一、农民的收入与消费 95

二、城镇职工的收入与消费 96

第二章 农业 97

第一节 生产关系 97

一、私有制 97

二、集体所有制 99

三、全民所有制 101

第二节 耕地 103

一、面积变化 103

二、耕地改良 103

一、农家肥 104

第三节 肥料 104

二、化肥 105

三、菌肥 106

第四节 耕作制度 106

一、田作 106

二、土作 107

第五节 种植业 109

一、种植区划 109

二、粮食作物 110

三、经济作物 117

四、植物保护 128

第六节 养殖业 132

一、家畜 133

二、家禽 137

三、蚕 140

四、鱼 141

五、蜂 142

第七节 管理机构 144

第三章 农机具 145

第一节 机具种类 145

一、提灌机具 145

二、耕作机具 146

三、播种栽插机具 147

四、植保机具 147

六、农村运输机具 148

五、收割、脱粒、烘干机具 148

七、农副产品加工机具 149

八、养殖、捕捞机具 150

第二节 农机修造、供应 152

一、修造 152

二、供应 153

第三节 农机管理 153

一、机构 153

二、技术培训 153

三、机务审验 154

六、机台责任制 155

五、机械管理 155

四、安全管理 155

第四章 水利 157

第一节 蓄水工程 157

一、塘 157

二、石河堰(坝) 158

三、小型水库 158

四、中型水库 160

第二节 引水工程 160

一、小型引水堰 160

二、中型引水堰 161

三、水轮泵站 167

二、固定电灌站 167

第三节 提水工程 167

一、固定机灌站 167

第四节 喷灌 168

第五节 水土保持 169

第六节 管理 169

一、机构和管理体制 169

二、工程管理 170

一、水土流失 171

二、治理 171

三、水费 171

四、岁修 172

一、林地资源 173

二、林木资源 173

第一节 森林资源 173

第五章 林业 173

三、林业区划 175

第二节 种籽、育苗 176

一、种籽 176

二、育苗 177

第三节 植树造林 177

一、造林 177

二、三类林改造 178

三、零星植树 178

四、义务植树 179

一、森林采伐 180

第五节 森林产品及利用 180

一、幼林抚育 180

二、间伐抚育 180

第四节 森林抚育 180

二、林副产品 181

第六节 林业行政管理 182

一、机构 182

二、林权管理 182

三、采伐和经销管理 184

四、森林防火 185

五、病虫害防治 185

六、制止乱砍滥伐 186

一、国营林场 187

第七节 林场 187

二、集体林场 188

第六章 工业 189

第一节 工业经济类型 189

一、私营工业 189

二、集体所有制工业 190

三、全民所有制工业 190

第二节 能源工业 191

一、电力工业 191

二、煤炭工业 192

三、石油工业 193

第三节 机械工业 194

一、冶金业 195

第四节 冶金、铸造工业 195

第五节 化学工业 196

一、化肥工业 196

二、铸造业 196

二、玻璃工业 197

三、塑料工业 197

四、电镀 197

五、乙炔、橡胶、试剂、粘胶 197

第六节 建材工业 198

一、砖瓦、石灰 198

二、石(沙)材 198

三、水泥 198

一、棉织业 199

四、装饰建材 199

第七节 纺织工业 199

二、针织业 200

三、茧丝绸 200

第八节 食品、饮料工业 201

一、粮油加工业 201

二、肉类加工业 202

三、糖果、糕点业 202

四、冷食品业 202

五、酿造业 203

一、造纸工业 204

第九节 造纸、印刷业 204

六、制糖业 204

二、印刷业 205

第十节 缝纫、制革工业 205

一、服装业 205

二、制鞋业 206

三、皮革 206

第十一节 其他工业 206

一、陶瓷业 206

二、猪鬃加工业 206

三、木、竹、棕、藤、草加工业 207

六、包装业 208

七、电器仪表业 208

五、火柴工业 208

四、文体用品 208

八、饲料加工业 209

第十二节 管理 210

一、机构 210

二、企业管理 210

第十三节 中央、省、市属工业企业 213

第七章 商业 222

第一节 商业类型 222

一、私营商业 222

三、供销合作商业 223

二、集体商业 223

四、国营商业 224

第二节 市场与交易 225

一、市场 225

二、交易形式 226

第三节 商品经营 228

一、日用工业品 229

二、农业生产资料 230

三、药品 231

四、盐、糖、烟、酒 231

五、蔬菜、肉、禽、蛋 232

八、土产日杂 234

六、干菜、果品 234

七、糖果、糕点、调料 234

九、煤炭、石油 235

第四节 饮食、服务 236

一、饮食业 236

二、茶馆 236

三、旅馆 236

四、理发业 236

五、照相业 236

一、民国时期粮食征购 238

二、解放后的粮油管理机构 238

第二节 粮食征购 238

一、民国时期粮食管理机构 238

第一节 管理机构 238

第八章 粮油 238

二、解放后的粮食征购 241

第三节 油料统(收)购 249

一、食用油料统(收)购 249

二、非食用油料统(收)购 251

三、油料议购 251

第四节 粮油销售 252

一、市镇粮食供应 252

二、农村粮食销售 255

三、油脂销售 257

四、粮油议销 260

第五节 粮油储存、调拨 261

一、仓库建设 261

二、粮油保管 262

三、粮油调拨 263

第九章 乡镇企业 264

第一节 乡镇企业发展概况 264

第二节 企业类型 266

一、区级企业 266

二、乡级企业 266

四、组级企业 267

五、联户企业 267

三、村级企业 267

六、户营企业 268

第三节 行业 269

一、农业企业 269

二、工业企业 270

三、建筑业 278

四、交通运输业 279

五、商业、饮食、服务业 279

第四节 管理 281

一、管理机构及权限 281

二、计划管理 281

四、财务管理 282

三、生产管理 282

五、质量管理 283

六、技术管理 284

七、劳动管理 284

八、安全管理 285

九、购销管理 285

第五节 职工队伍、工资、劳保福利 287

一、职工队伍 287

二、工资 287

三、劳保福利 287

第十章 名特产 289

第十一章 交通运输 299

第一节 交通 299

一、公路 299

二、桥梁 305

三、航道、码头、渡口 311

四、铁路、机场 314

第二节 运输 315

一、陆上运输 315

二、水上运输 316

第三节 管理 320

一、管理机构 320

二、运输市场管理 320

三、路政管理 320

四、交通安全管理 321

一、邮递 322

第一节 邮政 322

第十二章 邮电 322

二、邮政业务 324

三、邮政资费 324

四、邮政编码 325

第二节 电信 325

一、电话 325

二、电报 328

第三节 邮电管理 330

一、机构 330

二、管理 331

第一节 巴县故治建设概略 332

一、重庆建设概略 332

第十三章 城乡建设 332

二、马王坪县治区建设概略 333

第二节 场镇规划 333

第三节 场镇建设 334

一、市政建设 334

二、公共设施 338

三、环卫设施 340

四、城镇绿化 341

第四节 农房与沼气 341

一、农房 341

二、沼气 342

二、建筑队伍 343

一、设计队伍 343

第五节 设计和建筑队伍 343

第六节 环境保护 344

一、环境污染 344

二、治理 345

第七节 房地产 347

一、公房公地 347

二、私房 347

三、房屋使用状况 347

第八节 管理 349

一、机构 349

二、土地管理 349

四、市政设施管理 351

三、建筑管理 351

五、市容环境卫生管理 352

六、房地产管理 352

第十四章 财政 354

第一节 机构 354

第二节 财政收入 354

第三节 财政支出 358

第四节 财政管理 361

一、管理体制 361

二、收支平衡 362

三、预算外资金管理 363

四、财务管理 363

五、财政监督 364

第十五章 税务 366

第一节 机构 366

第二节 税制 366

第三节 税种 368

一、田赋、农业税 368

二、工商税 370

三、所得税 371

四、地方税 372

五、其他税 373

第四节 工商税收收入 374

二、银行 378

一、票号、钱庄、当铺 378

第一节 金融组织 378

第十六章 金融 378

三、农村信用合作社 379

四、保险公司 379

第二节 银行业务 380

一、存款 380

二、贷款 382

三、结算 385

四、财政拨款监督支付 386

五、代理业务 386

第四节 民间信用 390

一、民国时期的民间信用 390

第三节 保险业务 390

二、解放后的民间信用 391

第十七章 经济管理 393

第一节 计划管理 393

一、管理机构 393

二、计划编制与实施概况 393

三、计划管理内容 393

第二节 统计管理 398

一、机构 398

二、专业统计 398

三、统计调查 400

第三节 审计管理 402

四、统计服务与监督 402

一、管理机构 403

二、物价政策与实施 403

第四节 物价管理 403

三、物价演变 404

四、物价监督检查 406

五、毗邻地区价格协作 407

第五节 标准计量管理 407

一、计量单位的演变 407

第六节 工商行政管理 408

一、管理机构 408

二、计量管理 408

二、工商企业管理 409

三、集市贸易管理 409

四、个体经济管理 410

五、商标管理 411

六、广告管理 411

七、经济合同管理 411

八、经济案件查处 412

第三篇 政治 415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 415

第一节 解放前的组织及活动 415

一、中共巴县委员会 419

第二节 解放后的组织及活动 419

二、中共巴县历次代表大会 421

三、区(镇)乡(镇)党委 424

四、主要活动 425

第二章 中国国民党和三民主义青年团 428

第一节 中国国民党 428

第二节 中国三民主义青年团 429

第三章 民主党派 430

第四章 其他政党 431

三、四川省巴县总工会 432

二、巴县总工会 432

一、重庆总工会 432

第一节 工会 432

第五章 群众团体 432

第二节 农民协会、贫下中农协会 433

一、农民协会 433

二、贫下中农协会 434

第三节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434

第四节 妇女组织 435

第五节 工商业联合会 435

第六节 科学技术协会 435

二、民意咨询委员会 436

一、议事会、参事会 436

三、临时参议会 436

第一节 民国时期的议制机构 436

第六章 权力机关 436

四、参议会 437

第二节 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437

第三节 人民代表大会 438

一、人民代表 438

二、历届县人民代表大会简况 439

三、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442

第七章 政府 445

第一节 县政府 445

一、民国巴县政府 445

二、巴县人民政府 448

第二节 区公所 452

第三节 乡(镇)政府 453

第八章 人民政协 454

第一节 组织沿革 454

第二节 县政协委员会议 454

第三节 政协主要工作概况 457

一、参政议政、协商监督 457

二、办理提案工作、处理来信来访 458

三、组织学习 458

四、视察参观 459

五、落实各项统战政策 459

六、发展爱国统一战线 459

七、文史资料征集、整理 460

第一节 机构 461

一、重庆公安局 461

二、乡镇巡警总署 461

三、巴县警察局 461

第九章 公安 461

四、巴县公安局 462

第二节 惩治反革命 462

一、镇反 462

二、肃反 463

第三节 打击刑事犯罪 463

第四节 治安管理 463

一、禁烟 464

三、取缔反动会道门 465

二、禁赌 465

四、特种行业管理 466

第五节 看守、劳改、拘留 466

一、看守 466

二、劳改 466

三、拘留 467

第六节 户政管理 467

第七节 交通管理 468

第八节 消防管理 468

一、刑事检察 470

第二节 检察工作 470

三、巴县人民检察院 470

一、巴县地方法院检察处 470

第一节 机构 470

第十章 检察 470

二、四川省高等法院第一分院检察处 470

二、法纪检察 471

三、经济检察 472

四、监所检察 472

五、控告申诉检察 472

六、综合治理 473

二、四川省高等法院第一分院 474

三、军法室 474

第一节 机构 474

一、巴县地方法院 474

第十一章 审判 474

四、巴县司法处 475

五、巴县人民法院 475

第二节 审判制度和程序 475

第三节 案件审理 476

一、刑事审判 476

二、民事审判 477

五、判后执行 478

第四节 监狱 478

四、申诉复查 478

三、经济审判 478

第十二章 司法 480

第一节 机构 480

第二节 司法工作 480

一、法制教育 480

二、调解 481

三、公证 482

四、律师 482

第十三章 军事 484

第一节 地方武装 484

一、民国时期的地方武装 484

二、解放后的地方武装 485

第二节 驻军 487

一、清末民国驻军 487

二、解放后的驻军 488

第三节 兵役 488

一、民国时期的兵役 488

二、解放后的兵役 489

第四节 重大战事 490

一、清末民国时期战事 490

二、解放巴县 492

三、剿匪 495

第五节 防空 497

一、机构 497

二、防空工事 499

第十四章 民政 500

第一节 管理机构 500

第二节 基层政权建设 500

一、基层政权建置 500

二、基层选举 502

第三节 优抚、安置 503

一、优抚 503

二、安置 506

第四节 救济、福利 507

一、社会救济 507

二、灾害救济 508

三、福利事业 509

四、扶贫扶优 511

五、收容遣送 511

第五节 婚姻登记 512

第六节 殡葬改革 512

一、改革旧的丧葬习俗 512

二、改革土葬、推行火葬 513

第十五章 劳动人事 514

第一节 劳动就业 514

一、招工 514

二、下乡 516

三、退休补员 517

第二节 裁员与精简下放 518

四、办大集体 518

五、自谋职业 518

第三节 工资与津贴 519

一、工资制度 519

二、工资改革与调整 521

三、津贴与补贴 524

第四节 劳动保险和福利 524

一、离休、退休、退职待遇 524

二、病、伤、残待遇 526

三、职工假日待遇 527

四、死亡抚恤 529

五、困难补助 530

第五节 劳动保护与安全生产 531

一、劳动保护 531

二、安全生产 533

第六节 人事工作 534

一、干部来源 534

二、干部编制 535

三、干部任免 536

四、干部调动 537

五、干部监察与奖励 537

第十六章 政务纪要 539

二、大学、中专招生办公室 553

一、教育局 553

一、书院、义学、私塾 553

第二节 学校 553

第一章 教育 553

第四篇 文化 553

第一节 机构 553

二、幼儿园(班) 554

三、小学 555

四、普通中学 556

五、职业、专业学校 558

第三节 成人教育 560

一、农民教育 560

二、职工教育 561

第四节 方针、学制、考试 563

一、教育宗旨、方针 563

三、干部教育 563

二、学制 564

三、考试制度 564

第五节 教师 566

一、教师队伍 566

二、结构 567

三、师资培训 567

四、工资待遇 568

五、社会地位 568

第六节 教育经费 569

一、经费来源 569

二、经费管理 570

一、事业及企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 573

第二章 科技 573

第一节 科学技术队伍 573

二、农村技术人员 574

三、引进各类技术人才 574

第二节 科学技术研究及推广 575

一、科学技术研究 575

二、科学技术成果引进及推广 575

第三节 科学技术普及 578

一、科学技术普及及组织 578

二、科学技术宣传 578

三、科技信息咨询服务 579

一、科学技术成果管理 580

第四节 科学技术管理 580

四、科学技术培训 580

二、科技人员管理 583

三、科学技术经费管理 583

四、科技情报管理 583

第三章 文化艺术 584

第一节 机构 584

一、行政管理机构 584

二、文化事业机构 584

第二节 音乐、舞蹈 585

第三节 曲艺 586

一、文学组织及刊物 587

第五节 文学 587

第四节 美术、书法、篆刻、摄影 587

二、文学创作 588

三、民间文学集成 588

第六节 戏剧 588

一、川剧 588

二、话剧、歌剧 589

第七节 电影 589

一、电影队 589

二、电影院 589

三、经营管理 589

一、藏书 590

第八节 图书 590

二、阅览与流通 591

三、发行与销售 591

第九节 文物 592

一、文物普查 592

二、馆藏文物 593

三、文物保护单位 593

第十节 风景名胜 601

一、东温泉风景区 601

二、圣灯山自然保护区 602

三、云篆山风景区 602

第一节 广播 604

一、广播事业 604

第四章 广播、电视 604

二、广播宣传 605

三、广播队伍 606

第二节 电视 606

第五章 档案 607

第一节 机构 607

第二节 收集与整理 607

一、收集 607

二、整理与鉴定 608

第三节 保管与利用 608

一、民国时期的档案保管与利用 608

二、解放后的档案保管与利用 608

一、培训文档人员 609

第四节 指导 609

二、基层指导 610

第六章 体育 611

第一节 群众体育 611

一、学校体育 611

二、农村体育 612

三、职工体育 612

四、妇女、幼儿体育 612

五、老年人体育 613

第二节 训练 613

一、运动员训练 613

一、县级运动会 615

二、教练员、裁判员培训 615

第三节 竞赛 615

二、单项比赛 616

三、承办全国、省、市级比赛 619

第四节 体育场地 619

第七章 卫生 621

第一节 管理机构 621

第二节 卫生保健 621

一、爱国卫生运动 621

二、饮水卫生 622

三、食品卫生 623

五、学校卫生 624

四、工业卫生 624

六、妇幼保健 625

七、儿童保健 625

第三节 疾病防治 626

一、防疫 626

二、传染病防治 626

三、地方病防治 628

四、水肿病防治 629

第四节 医疗 629

一、医疗网点 629

二、医疗设备 631

三、医疗业务 632

四、医疗制度 633

第五节 医学教育 635

一、学校培训 635

二、短期培训 636

三、函授 636

第六节 药政 636

一、药品管理 636

二、药品价格管理 637

三、药摊管理 637

第五篇 社会 641

第一章 人口、民族 641

第一节 人口数量 641

第二节 人口分布 643

第三节 人口构成 647

一、年龄构成 647

二、性别构成 648

三、家庭、婚姻构成 650

四、职业、行业构成 652

五、文化构成 654

第四节 人口变动 654

一、自然变动 654

二、机械变动 657

第五节 人口控制 658

一、机才勾 659

二、计划生育工作 659

第六节 民族 661

第一节 佛教 662

第二章 宗教 662

第二节 道教 663

第三节 天主教 663

第四节 基督教 664

第五节 伊斯兰教 664

第三章 帮会 665

第一节 哥老会 665

第二节 青帮 665

第三节 洪帮 665

一、服饰、饮食、居住 667

第四章 习俗 667

第一节 生活习俗 667

二、婚姻 668

三、生寿 669

四、丧葬 669

五、生育 669

六、节日 670

第二节 农事习俗 672

第三节 道德风尚 672

一、尊老爱幼 672

二、赌博 673

一、吸毒 673

二、文明礼貌 673

第四节 社会陋习 673

三、娼妓 674

第五章 方言、俗谚 675

第一节 方言 675

一、语音 675

二、词汇选录 676

第二节 俗谚 678

一、气象谚语 678

二、生产谚语 679

三、生活谚语 679

四、歇后语 680

第一章 人物传 685

第六篇 人物 685

第二章 人物简介 738

第三章 英名录 741

附录 759

一、文件 759

二、书信、函电 777

三、诗词 779

四、中央机关及所属单位驻巴县各乡调查表 782

本志编纂始末 786

附一、县志分纂分工表 788

附二、部门志名录 790

巴县县志编纂委员会第一届至第四届成员 名单 792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