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安全
贵州环境地质
贵州环境地质

贵州环境地质PDF电子书下载

环境安全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杨胜元,张建江,赵国宣等著
  • 出 版 社: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8
  • ISBN:9787806627242
  • 页数:330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以活动论和系统论的观点,论述了贵州原生地质环境形成的地质背景及其地质基础;在总结贵州喀斯特和非喀斯特环境地貌、岩体、土体、水体等特征的基础上,探讨了环境地质要素的形成演变及其时空分布规律;分析了水文地质环境、岩土工程、地质环境和土壤地质环境、矿山地质环境等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并探讨其成因,以及对环境的保护、应用等有关问题。
《贵州环境地质》目录
标签:地质 环境

第一篇 环境地质背景与基础 7

第一章 地壳发展与演化 9

第一节 大地构造与地壳类型 9

一、大地构造 9

二、地壳类型及其结构 10

第二节 地史时期的地质事件 10

一、主要地质事件 10

二、地质事件产物 12

三、地壳发展阶段及其演化 12

第二章 环境地质基础 14

第一节 区域地层 14

一、地层层序与岩性 14

二、地层特征 15

第二节 沉积岩 15

一、沉积岩分类 16

二、碳酸盐岩 16

三、硅质陆源碎屑岩 19

四、火山碎屑岩 20

第三节 岩浆岩 21

一、岩浆岩分类 21

二、火山岩 21

三、侵入岩 22

第四节 变质岩 23

一、变质岩分类 24

二、区域变质岩 24

第五节 造山作用及其构造变形 24

一、主要造山作用 25

二、构造变形及其组合样式 26

第六节 矿产资源及其他自然资源 27

一、矿产资源 27

二、土地资源 28

三、森林资源 28

第七节 新构造作用与晚新生代气候环境 29

一、新构造作用的特点 29

二、地势特点与主要山脉 29

三、晚新生代气候环境 30

第二篇 环境地质特征 33

第一章 喀斯特地貌与地下水 35

第一节 喀斯特地貌环境 35

一、喀斯特地貌分区 35

二、喀斯特地貌类型及其特征 36

第二节 喀斯特地下水环境 39

一、喀斯特地下水系统 39

二、喀斯特地下水类型、含水岩组及其富水性 45

三、喀斯特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特征 48

第二章 非喀斯特地貌与地下水 51

第一节 岩石地貌环境 51

一、地貌分区及其特征 52

二、地貌类型及其特征 54

第二节 地下水环境 56

一、水文地质单元的划分及其分布 56

二、地下水类型与特征 59

三、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特征 61

第三章 地下热水环境 63

第一节 地下热水类型 64

一、地质类型的划分 64

二、热储类型 65

三、热水型地热系统分类 65

第二节 地下热水储集单元 67

一、Ⅰ储集单元 67

二、Ⅱ储集单元 69

三、Ⅲ储集单元 69

四、Ⅳ储集单元 69

五、V储集单元 69

六、Ⅵ储集单元 70

第三节 地下热水特征 70

一、地下热水的空间分布 70

二、地下热水地质特征 71

三、地下热水的地球化学特征 72

第四章 岩土体工程环境地质特征 75

第一节 岩体工程地质岩组类型及其特征 75

一、岩体结构类型及其特征 75

二、岩石坚硬程度分类特征 75

三、岩石类工程地质岩组 76

第二节 土体工程地质岩组类型及其特征 78

一、红黏土的分类 79

二、红黏土的化学性质及物理力学性质 81

第三篇 环境地质问题与地质灾害及其成因 83

第一章 水环境地质问题 85

第一节 喀斯特区干旱缺水 85

一、喀斯特干旱分类 85

二、喀斯特干旱的分布特征 85

三、喀斯特干旱的危害 86

四、喀斯特干旱缺水原因 86

第二节 喀斯特洪涝 88

一、喀斯特洪涝的分类 88

二、喀斯特洪涝灾害的分布特征 89

三、喀斯特洪涝灾害的危害 89

四、喀斯特洪涝的成因分析 90

第三节 喀斯特石漠化 91

一、喀斯特石漠化分类 91

二、喀斯特石漠化的分布特征 91

三、喀斯特石漠化造成的危害 94

四、喀斯特石漠化的成因 96

第二章 土壤环境地质问题 97

第一节 土壤污染 97

一、土壤环境质量 97

二、重金属对土壤的污染 99

三、农药对土壤的污染 104

四、化肥对土壤的污染 106

五、土壤污染的城乡差异 108

第二节 区域性土壤退化 109

一、土壤退化现状 109

二、喀斯特山区土壤侵蚀性退化的原因分析 111

第三节 土壤流失 113

一、土壤流失现状 113

二、土壤流失的危害 114

第三章 矿山环境地质问题 115

第一节 矿山开采引发地质灾害 116

一、滑坡 116

二、崩塌(危岩) 119

三、泥石流 120

四、地面沉降与地面塌陷 121

五、地裂缝 123

六、矿坑突水 124

七、瓦斯爆炸与煤尘突出 126

第二节 矿业开发占用及破坏土地资源 127

一、采矿(石)场、工业场地、矿山修路占用和破坏土地 128

二、矿石弃渣、尾矿排放占用和破坏土地 128

三、矿山地质灾害破坏土地 129

四、矿业活动对地貌景观的影响和破坏 129

第三节 矿业开发对地下水系统的影响与破坏 129

一、对地下水系统补给、径流、排泄条件的破坏和影响 130

二、矿山“三废”对地质环境影响与污染 130

第四章 城市(矿区集镇)主要环境地质问题 132

第一节 地下水环境地质问题 132

一、地下水水位下降 132

二、地下水体污染 133

三、地下水环境的危害 135

四、地下水位下降及地下水污染的成因分析 135

第二节 固体废弃物污染问题 136

一、固体废弃物的构成 136

二、废弃物对地质环境的危害与影响 136

三、固体废物污染机制 137

第五章 交通工程环境地质问题 138

第一节 交通线路主要环境地质问题 138

第二节 交通工程建设中边坡及其基本特征 138

一、边坡的概念及基本类型 138

二、交通工程环境问题特征 139

第三节 交通工程环境地质问题造成的危害 139

第四节 工程滑坡、崩塌的成因分析 140

一、形成条件 140

二、路基变形破坏原因 141

三、滑坡、崩塌形成机制 142

第六章 地质灾害 143

第一节 地质灾害特征 143

一、地质灾害现状 143

二、主要地质灾害类型 146

第二节 地质灾害的危害 150

一、造成人员伤亡 150

二、毁坏城镇、村庄、矿山 150

三、破坏交通线、水利水电设施和农田 151

第三节 地质灾害成因分析 151

一、影响条件 151

二、诱发因素 152

三、形成机制 152

第四篇 环境地质评价与地质环境保护和修复对策建议 157

第一章 环境地质评价的原则、依据和方法 159

第一节 评价的原则及程序 159

一、评价原则 159

二、评价程序 160

第二节 评价依据 160

第三节 评价的方法及参数 161

一、评价单元的划分 161

二、评价参数的选取 161

三、评价参数的计算 162

第二章 地质环境条件基础性评价 163

第一节 评价因子的选取 163

一、物质组成 163

二、地质结构 165

三、环境化学异常 166

四、动力作用 166

第二节 评价方法 166

第三节 评价结果 167

第三章 地质灾害评价 169

第一节 评价方法 169

第二节 地质灾害的易发性评价 169

一、滑坡(不稳定斜坡)、崩塌(危岩体)易发性评价 170

二、泥石流易发性评价 172

三、地面塌陷易发性评价 175

四、地质灾害易发性综合评价 177

第三节 地质灾害易损性评价 180

一、评价因子的选取 180

二、评价指数的计算 182

第四节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 183

一、评价方法 183

二、评价指数的计算 183

三、评价结果 183

第四章 喀斯特环境和水土环境化学评价 185

第一节 喀斯特环境评价 185

一、喀斯特石漠化评价 185

二、喀斯特洪涝和喀斯特干旱评价 187

三、喀斯特地下水环境评价 190

四、喀斯特环境综合评价 192

第二节 土壤与水体有害元素评价 193

一、评价方法 193

二、评价结果 194

第五章 地质环境风险性评价 196

第一节 评价方法 196

一、评价模型 196

二、评价指数的计算模型 197

第二节 评价结果 197

第六章 环境地质区划 199

第一节 分区原则 199

第二节 分区依据和分区方法 199

第三节 分区特征 200

一、赤水—道真地质环境质量良好区(Ⅰ1) 200

二、梵净山地质环境质量良好区(Ⅰ2) 200

三、天柱—雷山—荔波地质环境质量良好区(Ⅰ3) 200

四、威宁—赫章地质环境质量中等区(Ⅱ1) 201

五、湄潭—安龙地质环境质量中等区(Ⅱ2) 201

六、大方—盘县地质环境质量较差区(Ⅲ1) 204

七、务川—铜仁地质环境质量较差区(Ⅲ2) 205

第七章 地质环境保护与修复对策建议 207

第一节 地质环境保护与修复的决策分析 207

第二节 地质环境保护与修复的对策措施建议 210

一、社会行政管理对策 210

二、科学技术对策 213

三、地质工程对策 215

结语 220

参考文献 223

图版 227

贵州省环境地质图(比例尺1:200万) 249

附录 251

表1 地质环境评价单元所在位置 251

表2 地质环境条件基础性评价结果 256

表3 崩塌易发性评价结果 261

表4 滑坡易发性评价结果 266

表5 泥石流易发性评价结果 271

表6 塌陷易发性评价结果 276

表7 地质灾害易发性综合评价结果 281

表8 地质灾害易损性评价结果 286

表9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结果 291

表10 喀斯特石漠化评价结果 296

表11 喀斯特洪涝评价结果 301

表12 喀斯特干旱缺水评价结果 306

表13 喀斯特地下水环境评价结果 311

表14 喀斯特环境综合评价结果 316

表15 土壤有害环境化学评价结果 321

表16 地质环境风险性评价结果 326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