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危害公共安全犯罪疑难问题司法对策
危害公共安全犯罪疑难问题司法对策

危害公共安全犯罪疑难问题司法对策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16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刘志伟,左坚卫主编
  • 出 版 社: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1
  • ISBN:7206036112
  • 页数:519 页
图书介绍:
《危害公共安全犯罪疑难问题司法对策》目录

目录 1

第一章 危害公共安全罪的若干宏观疑难问题 3

1.如何理解有关危害公共安全犯罪的主体年龄问题? 3

2.如何理解危害公共安全罪的犯罪客体? 9

3.如何理解和认定危害公共安全罪中的危险犯及其既遂与未遂形态? 14

第一编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 14

第二章 放火罪的疑难问题 14

4.本罪构成特征的整体把握 31

5.如何区分本罪与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的界限? 32

6.如何区分本罪与破坏交通工具等特定对象的危害公共安全犯罪的界限? 33

7.如何区分本罪与故意毁坏财物罪的界限? 33

8.如何区分本罪与保险诈骗罪的界限? 34

9.如何认定本罪的既遂与未遂形态? 36

第三章 爆炸罪的疑难问题 36

10.本罪构成特征的整体把握 38

11.如何认定爆炸罪的一罪与数罪形态? 39

第四章 决水罪的疑难问题 39

12.本罪构成特征的整体把握 48

13.如何认定本罪的既遂与未遂形态? 48

第五章 投毒罪的疑难问题 48

14.本罪构成特征的整体把握 58

15.投毒杀人行为应如何定罪? 59

16.在投毒行为出现危险状态后是否可以成立犯罪中止? 66

第六章 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疑难问题 72

17.如何认定本罪的一罪与数罪形态? 72

19.如何确定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罪名? 78

18.本罪构成特征的整体把握 78

20.私设电网致人重伤、死亡的行为应如何定性? 80

第二编 破坏特定设施、设备的犯罪 80

第七章 破坏交通工具罪的疑难问题 80

21.本罪构成特征的整体把握 85

22.如何认定“足以使交通工具发生倾覆、毁坏危险”? 86

23.如何认定本罪中“交通工具”的范围? 91

24.如何认定本罪的未遂形态? 99

第八章 破坏交通设施罪的疑难问题 99

25.本罪构成特征的整体把握 103

第九章 破坏电力设备罪的疑难问题 104

26.如何认定本罪中“交通设施”的范围? 104

27.本罪构成特征的整体把握 110

28.如何认定本罪中“电力设备”的范围? 111

第十章 破坏易燃易爆设备罪的疑难问题 111

29.本罪构成特征的整体把握 116

30.如何认定本罪中“易燃易爆设备”的范围? 117

31.如何认定本罪的罪数形态? 119

第十一章 破坏广播电视设施、公用电信设施罪的疑难问题 119

32.本罪构成特征的整体把握 123

33.如何认定本罪中“广播电视设施、公用电信设施”的范围? 124

第十二章 组织、领导、参加恐怖活动组织罪的疑难问题 126

第三编 实施暴力、恐怖活动的犯罪 126

34.如何认定盗窃广播电视设施、公用电信设施行为的性质? 126

35.本罪构成特征的整体把握 135

36.如何认定本罪中的“组织、领导、积极参加”和“参加”行为? 135

37.如何理解恐怖活动的含义? 138

38.如何认定恐怖组织? 141

39.如何区分恐怖组织与一般刑事犯罪集团? 143

40.如何区分恐怖组织与黑社会性质组织? 144

第十三章 劫持航空器罪的疑难问题 144

41.本罪构成特征的整体把握 146

42.如何界定本罪中的“航空器”及其状态? 147

43.如何认定本罪的方法行为? 152

44.如何区分本罪的既遂与未遂形态? 156

45.如何把握本罪适用死刑的情节? 160

46.如何解决本罪的刑事管辖与追诉问题? 163

第十四章 劫持船只、汽车罪的疑难问题 163

47.本罪构成特征的整体把握 171

48.如何认定本罪客观方面的有关要素? 172

49.如何解决本罪的罪数形态问题? 174

第十五章 暴力危及飞行安全罪的疑难问题 174

50.本罪构成特征的整体把握 178

51.如何认定本罪的罪过形式? 179

52.如何认定本罪客观方面的有关要素? 181

53.如何区分本罪的既遂与未遂形态? 184

第十六章 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枪支、弹药、爆炸物罪的疑难问题 186

54.如何解决本罪的罪数形态问题? 186

第四编 以枪支、弹药、爆炸物、核材料、危险品为对象的犯罪 186

55.本罪构成特征的整体把握 191

56.如何理解和认定“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行为? 192

57.如何界定“枪支、弹药、爆炸物”的范围? 196

58.如何区分本罪与走私武器、弹药罪的界限? 208

59.如何区分本罪与非法出卖、转让武器装备罪的界限? 210

第十七章 非法买卖、运输核材料罪的疑难问题 210

60.本罪构成特征的整体把握 213

61.如何理解和认定非法“运输”? 214

62.如何认定核材料的范围? 215

63.如何认定非法持有核材料、盗窃、抢夺、抢劫核材料、丢失核材料不报等行为的性质? 216

第十八章 违规制造、销售枪支罪的疑难问题 217

64.如何区分本罪与走私核材料犯罪的界限? 217

65.本罪构成特征的整体把握 219

66.如何区分本罪与非法制造、买卖枪支、弹药、爆炸物罪的界限? 221

67.如何评价违规制造、销售枪支罪的立法得失? 223

第十九章 盗窃、抢夺枪支、弹药、爆炸物罪的疑难问题 223

68.本罪构成特征的整体把握 224

69.本罪的构成是否需要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225

70.如何理解和认定本罪中的“盗窃、抢夺”? 227

71.犯盗窃、抢夺枪支、弹药、爆炸物罪为抗拒抓捕、窝藏赃物、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如何定罪? 230

72.如何区分本罪与正当防卫的界限? 232

73.如何区分盗窃枪支罪与非法制造枪支罪的界限? 235

74.如何区分本罪与盗窃罪、抢夺罪的界限? 236

75.如何区分本罪与盗窃、抢夺武器装备、军用物资罪的界限? 241

76.如何区分本罪的既遂与未遂形态? 247

77.如何认定本罪的一罪与数罪形态? 254

第二十章 抢劫枪支、弹药、爆炸物罪的疑难问题 254

78.本罪构成特征的整体把握 256

79.已满14周岁未满16周岁的人能否成为本罪的主体? 258

80.“非法占有目的”是否本罪必备的构成要件? 261

81.如何认定本罪的方法行为? 262

82.对军职人员抢劫军内枪支、弹药、爆炸物的行为应当如何定性? 270

83.先实施强奸、故意伤害等侵犯人身犯罪,后又临时起意,非法占有他人枪支、弹药、爆炸物的,应当如何定性? 273

84.如何区分本罪与抢夺枪支、弹药、爆炸物罪的界限? 275

85.如何区分本罪与故意杀人罪的界限? 276

86.如何区分本罪的既遂与未遂形态? 278

第二十一章 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罪的疑难问题 278

87.本罪构成特征的整体把握 282

88.如何理解本罪中的“非法持有、私藏”行为? 283

89.如何区分本罪与非罪行为的界限? 286

90.如何区分本罪与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枪支、弹药罪的界限? 287

91.如何认定本罪中的一罪与数罪形态? 288

第二十二章 非法出租、出借枪支罪的疑难问题 294

92.本罪构成特征的整体把握 294

93.如何认定本罪的主体范围? 295

94.如何认定本罪的罪过形式? 297

95.出租、出借非依法配备、配置的枪支的行为应当如何定性? 304

96.如何理解和适用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将公务用枪用作借债质押的行为如何适用法律问题的批复》? 305

第二十三章 丢失枪支不报罪的疑难问题 305

97.本罪构成特征的整体把握 307

98.如何认定“不及时报告”? 309

99.本罪中的“严重后果”与“不及时报告”之间是否必须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 311

第二十四章 非法携带枪支、弹药、管制刀具、危险物品危及公共安全罪的疑难问题 311

100.本罪构成特征的整体把握 314

101.如何区分本罪与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罪的界限? 317

102.如何区分本罪与非法携带武器、管制刀具、爆炸物参加集会、游行、示威罪的界限? 319

第五编 过失造成重大责任事故的犯罪 319

第二十五章 重大飞行事故罪的疑难问题 319

103.本罪构成特征的整体把握 323

104.如何认定本罪中的“重大飞行事故”? 325

第二十六章 铁路运营安全事故罪的疑难问题 325

105.本罪构成特征的整体把握 329

106.毁坏铁路交通工具或交通设施,以致发生铁路运营安全事故,应如何处理? 330

107.如何区分本罪与交通肇事罪的界限? 337

108.如何区分本罪和重大责任事故罪的界限? 338

第二十七章 交通肇事罪的疑难问题 338

109.本罪构成特征的整体把握 340

110.如何认定本罪的主体范围? 342

111.如何认定本罪的罪过形式? 356

112.如何认定交通肇事罪中的因果关系? 361

113.操纵非机动车辆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是否应当以本罪论处? 367

114.驾驶军用车辆肇事的如何处理? 370

115.如何理解、认定和处理本罪中的“因逃逸致人死亡”? 372

116.如何认定刑法第133条规定的“其他特别恶劣情节”? 390

第二十八章 重大责任事故罪的疑难问题 390

117.本罪构成特征的整体把握 393

118.如何认定本罪的主体范围? 395

119.如何认定本罪的罪过形式? 399

120.如何理解本罪客观要件中的有关要素? 402

121.工人在被强令违章冒险作业时造成严重危害结果的,是否负担刑事责任? 411

122.如何处理没有制定规章制度的单位中发生的责任事故? 413

123.不具有安全从事某种生产、作业能力的人员实施违章行为造成重大责任事故的如何处理? 414

124.如何区分重大责任事故罪与交通肇事罪的界限? 414

第二十九章 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的疑难问题 418

125.如何在本罪处罚中实行区别对待? 418

126.本罪构成特征的整体把握 423

127.如何认定本罪主体的范围? 425

128.如何理解本罪的罪过形式 427

129.如何理解“劳动安全设施不符合国家规定”? 430

130.如何理解本罪中的“提出”? 431

131.如何理解“对事故隐患仍不采取措施”? 433

132.如何区分本罪与重大责任事故罪的界限? 436

第三十章 危险物品肇事罪的疑难问题 436

133.本罪构成特征的整体把握 439

134.如何认定本罪的主体范围? 441

135.如何认定危险物品的范围? 444

136.如何理解本罪中的“生产、储存、运输、使用”活动? 445

137.如何区分本罪与重大责任事故罪的界限? 449

138.如何区分本罪与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的界限? 451

139.如何区分本罪与非法携带危险物品危及公共安全罪的界限? 452

第三十一章 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的疑难问题 452

140.本罪构成特征的整体把握 456

141.如何认定本罪的主体范围? 457

142.如何认定本罪的罪过心理? 464

143.如何理解“降低工程质量标准”? 469

144.如何区分本罪与非罪行为界限? 472

145.如何区分本罪与重大责任事故罪的界限? 474

第三十二章 教育设施重大安全事故罪的疑难问题 475

146.如何区分本罪与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的界限? 475

147.本罪构成特征的整体把握 476

148.如何认定本罪的主体范围? 477

149.如何理解本罪中的“明知校舍、教育教学设施有危险”? 482

150.如何认定本罪的罪过形式? 492

151.如何理解“不采取措施或者不及时报告”? 494

152.如何认定“校舍、教育教学设施”的范围? 508

第三十三章 消防责任事故罪的疑难问题 508

153.本罪构成特征的整体把握 511

154.如何理解本罪中的“通知”? 512

155.如何理解本罪中的“拒绝执行”? 515

后记 518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