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地理
中国革命史
中国革命史

中国革命史PDF电子书下载

历史地理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苏克尘
  • 出 版 社:北京:解放军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8
  • ISBN:7506506645
  • 页数:312 页
图书介绍:
《中国革命史》目录
标签:革命史 革命

第一章 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和中国人民的反抗 3

第一节 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农民运动 3

一、鸦片战争 3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 3

第一次鸦片战争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4

第二次鸦片战争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加深 8

二、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9

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爆发和胜利发展 10

太平天国的纲领和政策 12

太平天国后期的内讧及其失败教训 13

第二节 洋务运动和中日甲午战争 16

一、洋务运动和近代工业的兴起 16

洋务运动 16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及其特点 17

二、边疆危机和中日甲午战争 19

列强对中国边疆的蚕食 19

中日甲午战争 20

第三节 戊戌变法和义和团运动 23

一、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 23

帝国主义在中国划分其势力范围 23

门户开放的提出 25

二、资产阶级维新运动 26

资产阶级维新运动的兴起 26

百日维新及其失败 27

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及其失败的原因 29

三、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和八国联军的入侵 30

义和团运动的兴起 30

八国联军的入侵和义和团运动的失败 33

《辛丑条约》的签订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 36

本章小结 38

第二章 辛亥革命 40

第一节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形成和发展 40

一、《辛丑条约》签订后的社会政治状况 40

帝国主义“保全”中国的政策与清政府的“新政” 40

革命基础的扩大和人民斗争的发展 41

二、革命团体的建立和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 42

孙中山与兴中会的创立 42

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和革命团体的涌现 44

三、中国同盟会的建立和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46

中国同盟会的成立和三民主义的提出 46

革命派与保皇派论战的胜利 48

第二节 辛亥革命的胜利和失败 50

一、武昌起义的发动和革命形势的高涨 50

革命派领导的反清武装起义 50

人民群众斗争的高涨和保路运动 52

二、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的建立 53

武昌起义和各地的响应 53

中华民国的建立 55

三、袁世凯篡夺革命政权和辛亥革命的失败 57

帝国主义对革命的破坏 57

袁世凯窃权 辛亥革命失败 57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和经验教训 59

第三节 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继续奋斗 61

一、袁世凯的独裁统治和孙中山领导的“二次革命” 61

袁世凯独裁统治的建立和向革命党人的进攻 61

“二次革命”的失败 63

二、袁世凯复辟帝制和全国的反袁斗争 64

袁世凯复辟帝制的闹剧 64

护国运动与袁世凯的败亡 66

三、皖系军阀的专制统治和孙中山领导的护法运动 67

北洋军阀集团的分裂 67

张勋复辟的破灭和段祺瑞控制下的北京政府 68

护法运动及其失败 69

本章小结 71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和北伐战争 73

第一节 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73

一、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无产阶级的成长壮大 73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73

无产阶级的成长壮大及其特点 74

二、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75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75

十月革命对中国革命的影响 77

三、五四爱国运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77

五四爱国运动 77

五四运动的伟大意义 79

四、改造社会的探索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80

改造社会方案的纷纷提出 80

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80

五、中国共产党的创建 82

中国共产党的筹建 82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83

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 84

中国工人运动的第一次高潮 85

第二节 国共合作的建立和国民革命的兴起 87

一、二十年代初期的中国政局 87

帝国主义对华侵略的加剧 87

北洋军阀混战和政治斗争 88

二、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 国共合作的建立 89

孙中山联俄联共政策的确立 89

中国共产党关于国共合作原则和形式的确定 91

国民党的改组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建立 92

黄埔军校的创立 95

三、国民革命的兴起 96

工农革命运动的恢复和发展 96

孙中山北上和国民会议运动 97

五卅运动 99

广东革命根据地的统一与巩固 101

四、统一战线中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争夺领导权的斗争 103

国民党内部的分化 103

反对国民党右派反共阴谋活动的斗争 103

第三节 北伐战争和国民革命的失败 106

一、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106

北伐战争的辉煌成果 106

工人运动的迅猛发展 109

农民运动的蓬勃发展 110

二、国内外反革命势力的勾结蒋介石集团发动反革命政变 110

帝国主义加紧干涉中国革命 110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112

三、汪精卫集团叛变革命国民革命的失败 114

全国性的讨蒋运动 114

国民党汪精卫集团日趋反动 115

“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116

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 116

本章小结 117

第四章 国民党新军阀的反动统治 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开辟 119

第一节 国民党新军阀的反动统治 119

一、国民党政权在全国统治的建立 119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一” 119

国民党新军阀的混战 122

二、国民党新军阀的反动统治 124

蒋介石独裁统治在全国的形成 124

国民党政权的外交与内政 125

国民党新军阀统治下的中国社会经济 127

三、国民党民主派及其他党派的反蒋斗争 129

宋庆龄为代表的国民党左派的反蒋斗争 129

第三党的“平民革命”主张 130

国民党改组派的反蒋斗争 132

第二节 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开辟 133

一、中国共产党对革命新道路的探索 133

中国革命的低潮与中共“八七”会议 133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地武装起义 134

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136

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发展毛泽东关于“农村包围城市”革命新道路的理论 137

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发展 土地革命的深入 137

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新道路 140

三、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军事“围剿” 142

红军一至四次反“围剿”战争的胜利 142

红军基本作战原则的形成 144

第三节 抗日民主运动的兴起和红军长征的胜利 145

一、“九一八”事变和国民党的不抵抗政策 145

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准备 145

“九一八”事变和国民党的不抵抗政策 146

伪“满洲国”的建立和《塘沽协定》 147

二、全国抗日民主运动的兴起 149

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 149

全国军民的抗日反蒋斗争与蒋介石对抗日民主运动的镇压 149

三、遵义会议和红军长征的胜利 153

王明“左”倾错误的严重危害 153

遵义会议 155

红军长征的伟大胜利 156

南方游击战争的艰苦斗争 157

第四节 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和国内和平的实现 158

一、民族危机的加深全国抗日民主运动的新高潮 158

华北事变 158

“一二九”运动 159

二、中国共产党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制定 161

瓦窑堡会议 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 161

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深入发展 163

国民党对日政策的变化共产党逼蒋抗日政策的提出 164

三、西安事变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初步形成 165

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 165

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初步形成 168

本章小结 169

第五章 全民族的抗日战争 171

第一节 抗日战争的爆发和全民族奋起抗战 171

一、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171

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准备 171

抗日战争爆发 172

抗战初期日本侵华政策的特点及其法西斯暴行 173

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 174

抗日战争爆发后各党派的态度和抗战主张 174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及其特点 177

三、抗日战争初期的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 178

国民政府战时机构的建立和正面战场的抵御 178

中国共产党敌后战场的开辟和持久战理论的提出 181

第二节 中国人民坚持团结抗战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发展与巩固 184

一、相持阶段到来后日本对华政策的变化 184

日本“以华制华” “以战养战”政策的提出 184

汪精卫的叛国投敌和南京伪政权的建立 186

二、相持阶段前期中国战场的军事形势 187

国民党正面战场对日军有限攻势的抗击 187

共产党敌后战场的反“扫荡”斗争与百团大战 189

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内部的矛盾与斗争 193

国民党抗战政策的变化与反共摩擦活动的加剧 193

中国共产党坚持国共合作的方针与斗争策略 196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的发表 199

四、中国民主政团同盟的成立及其政治主张 201

第三节 中国人民克服抗日战争的严重困难 202

一、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 202

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202

中国战区的成立和远征军入缅作战 204

二、中国军民艰苦卓绝的对敌斗争 205

抗战的严重困难局面 205

共产党战胜困难的方针政策及实施 206

解放区军民的反“扫荡”反“蚕食”反 “清乡”斗争 208

第四节 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209

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发展和解放区军民的局部反攻 209

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局的转折 209

解放区战场的局部反攻 210

二、国民党统治的腐败与抗日民主运动的高涨 211

国民党统治日趋反动腐败 211

国统区爱国民主运动的高涨 214

三、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216

美国的扶蒋反共政策 216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 217

日本无条件投降抗日战争胜利结束 219

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 221

本章小结 222

第六章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和新中国的建立 224

第一节 全国人民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224

一、抗战胜利后的时局和各党派的政治主张 224

抗战胜利后的国际国内形势 224

中国共产党的策略方针 226

各民主党派的政治主张 227

二、重庆谈判和政治协商会议 228

重庆谈判 228

政治协商会议 232

三、国民党的内战部署和共产党的自卫战争的准备 233

国民党撕毁双十协定和政协决议 233

蒋介石的内战部署及美帝给予经济和军事上的援助 234

共产党自卫战争的准备 235

第二节 全面内战的爆发和中国革命的新高潮 237

一、全面内战爆发后的严重形势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 237

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和中共关于打败蒋介石的政治、军事方针 237

解放区深入开展土地改革运动 240

人民解放战争的历史转折 241

“打倒蒋介石,建立新中国”的行动纲领的提出 244

二、国民党统治危机的加深 246

国统区经济走向全面崩溃 246

国民党政治欺骗的破产 247

三、反蒋第二条战线的形成和壮大 248

国统区爱国民主运动的高涨 248

国统区民主力量的组合与积聚 249

第三节 国民党政权的覆灭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250

一、伟大的战略决战 250

战略决战条件的成熟 250

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胜利 251

二、国民党政权的覆灭 254

国民党和平新阴谋的破产 254

南京国民党政权的崩溃 256

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 257

中国共产党关于建立新中国的理论和政策 257

建立新中国的基本纲领 258

新政协会议的召开和新中国的成立 259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 261

本章小结 261

第七章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264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制度在全国范围内的建立 264

一、建国初期的形势和任务 264

错综复杂的国内形势 264

全国人民面临的任务 265

二、各级人民政权的建立和巩固 265

各级人民政权的建立和民族区域自治 265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战争 266

镇压反革命运动 267

三、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建立和全国土地改革的完成 268

没收官僚资本接收帝国主义在华资产 268

统一全国财政经济工作 269

合理调整工商业和三反五反运动 271

全国土地改革的完成 273

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274

国民经济恢复任务的胜利完成 274

国民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的重要经验 275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制度在全国的基本建立 276

一、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制定 276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和基本内容 277

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制定 278

二、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通过 278

三、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279

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79

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82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83

第三节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 287

一、知识分子问题会议和“双百”方针的提出 287

二、《论十大关系》思想的提出及其基本内容 288

三、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290

“八大”的召开及其任务 290

“八大”的主要功绩及其历史意义 290

本章小结 292

历史在前进 295

一、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发表 全党整风运动 295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发表 295

全党整风运动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超额完成 296

二、党在经济指导方针上的失误 297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造成的经济困难 297

国民经济的调整和恢复 297

三、灾难深重的“文化大革命” 298

“文化大革命”的性质 298

“文化大革命”的主要错误及其教训 299

四、伟大的历史转折 300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贡献 300

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 302

五、全面开创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302

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302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 304

六、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306

党的第十三次代表大会的召开及中心任务 306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和党的基本路线 307

争取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胜利 309

后记 312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