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地理
渝水区志  1983-2003
渝水区志  1983-2003

渝水区志 1983-2003PDF电子书下载

历史地理

  • 电子书积分:19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田永斌主编;渝水区史志编纂委员会编
  • 出 版 社:北京:方志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3
  • ISBN:7801920236
  • 页数:698 页
图书介绍:本书主要记载了1983年10月至2003年9月之间江西新余市渝水区的自然与社会的历史现状。
《渝水区志 1983-2003》目录

综述 1

大事记 10

第一章 建置区划及乡镇(办)简介 66

第一节 沿革 66

第二节 行政区划 66

第三节 乡镇(办)简介 68

城南街道办事处 68

城北街道办事处 71

水北镇 72

下村镇 75

良山镇 77

水西镇 79

罗坊镇 82

姚圩镇 85

观巢镇 87

珠珊镇 89

欧里镇 91

河下镇 93

鹄山乡 95

人和乡 97

马洪乡 99

北岗乡 101

界水乡 103

东边乡 104

南安乡 106

新溪乡 108

南英乡 110

九龙山乡 111

第二章 自然环境 114

第一节 地质 114

地层 114

构造 117

工程地质 117

第二节 地貌 119

成因 119

形态 119

第三节 气候 120

四季气候 120

主要气候要素 121

灾害性天气 122

第四节 水文 122

河流 122

湖泊 124

第五节 土壤 125

成土母质 125

土壤类型 125

土壤养分 126

第六节 资源 127

土地资源 127

水资源 127

植物资源 128

动物资源 128

矿产资源 128

第三章 人口 131

第一节 人口基本情况 131

历年人口基本情况 131

两次人口普查基本情况 133

第二节 计划生育 134

基层网络建设 136

政策法规 136

优质服务 137

协会工作 138

第四章 国民经济主要指标 142

1983~1989年国民经济主要指标 142

1990~2002年国民经济主要指标 144

第五章 农业 林业 畜牧水产业 147

第一节 农业概述 147

农业机构 147

耕地及劳畜力 147

种植区划、耕作制度及产业结构 147

不良气候及灾害性天气 148

第二节 粮棉油种植 149

稻棉种植 149

作物增产措施及新技术推广 150

第三节 果茶生产及增产措施 152

果业生产 152

果业增产措施与栽培技术 153

茶叶生产及增产措施 153

第四节 林业 154

森林资源 154

植树造林 155

森林保护 157

木竹生产经营 157

特色林业 158

科技林业 158

林业经营体制改革 159

林业宣传教育 160

林场建设 160

第五节 畜牧业 161

畜牧业资源 162

良种引进推广 163

饲料推广 165

防疫检疫 166

规模养殖 167

产品流通 168

乡镇畜牧兽医站建设 169

第六节 水产业 171

渔业资源 172

渔业生产 172

良种引进、繁育与推广 175

服务机构与队伍建设 175

第七节 蔬菜种植 176

新品种引进 176

新技术应用与推广 177

大棚反季节蔬菜 177

无公害蔬菜 177

菜地基础设施建设 177

第八节 植保植检工作 178

病虫简况 178

植保植检 179

第九节 农业专业管理 180

农机管理 180

农经管理 181

农村能源和农业科教信息 182

第十节 农业开发 188

第六章 水利 水电 190

第一节 水资源开发 190

水资源 190

开发利用 190

第二节 灌溉工程 191

水库工程 191

引水工程 192

排灌工程 192

防洪排涝工程 193

第三节 水利工程 194

水库除险加固建设工程 194

园田化工程 195

粮食自给工程 195

农村人畜饮水工程 195

袁河整治工程 195

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195

第四节 水利管理 196

水利机构 196

工程管理 196

用水管理 196

经营管理 196

防汛抗旱 197

第五节 供电 197

安全管理 198

财务管理 198

农改工程 198

第七章 乡镇企业 200

第一节 职工培训 200

引进人才 200

培训网络 200

人才培训 200

院校代培 200

定向培养 201

第二节 产品 201

第三节 效益 204

第八章 工业 225

第一节 经济结构 225

行业结构 225

产品结构 225

经济效益 225

第二节 国有企业改革 226

第三节 工业管理 226

第四节 渝水区预算内企业 226

市电机厂 226

市电子仪器厂 227

市保温建材厂 227

市铸钢厂 227

市新型建材厂 227

市水泥厂 227

市晏家煤矿 227

市硅灰石矿 227

第五节 煤炭 229

关井压产 230

煤矿安全生产秩序整治 230

晏家煤矿 230

第九章 交通 邮电 231

第一节 交通运输 231

公路 231

水路 232

第二节 交通管理 232

机构 232

资产 233

交通改革 233

第三节 公路 235

线路 236

公路养护与管理 239

路政建设 244

道班建设 244

第四节 电信 251

电报 251

电话 252

设备技术 253

第五节 邮政 254

管理 254

职工教育 255

经营业务 255

服务举措 255

第十章 商业(供销) 物资 256

第一节 供销机构 256

区联社 256

基层供销社 256

第二节 经营体制 257

第三节 供销行业 258

农业生产资料 258

棉麻 258

土产、畜产品与废品 258

副食品 259

工业品 259

货栈、多种经营 259

饮食服务业 260

第四节 供销管理 260

计划与统计 260

财务管理 261

储运管理 261

购销管理 261

第五节 物资管理体制 262

第六节 物资供应机构 263

第七节 物资职工队伍 263

第八节 物资流通管理 265

第九节 物资部门基础建设 266

第十一章 粮油经营 268

第一节 粮食收购 268

第二节 粮食销售 271

粮食供应 271

粮油贸易 271

第三节 粮油储运 272

仓库建设 272

粮油运输 273

第四节 粮食加工 273

第五节 体制改革 274

管理体制 274

管理机构 274

流通体制改革 275

第十二章 城乡建设 环境保护 277

第一节 乡镇建设 277

村庄规划 277

乡村建设 277

集镇建设 277

集镇管理 278

第二节 建筑业 278

建筑业管理 278

建筑设计 281

建筑施工 281

经营管理 284

第三节 房地产管理 284

住房分配 284

房租管理 284

物业管理 284

住房补贴 284

住房公积金 285

第四节 环境保护 285

环境污染与治理 285

环境管理 287

第十三章 财税 金融 289

第一节 财政 289

财政机构 289

财政收入 289

财政支出 291

财政体制 294

财政管理 295

农村税费改革 298

第二节 国家税务 299

税种 299

税收收入 299

税收管理 300

第三节 地方税务 303

税务体制 303

税收 303

税收管理 304

基层建设和税法宣传 304

第四节 金融 304

中国农业银行新余市渝水区支行 304

中国建设银行渝水区分理处 307

渝水区农村信用合作社联合社 307

第五节 保险 309

财产保险 309

人寿保险 310

第六节 审计监督 311

审计情况 312

行政事业单位审计 312

离任审计 312

专项审计 312

信访调查审计 312

审计师事务所审计 312

同级审计 313

干部队伍建设 313

审计延伸 313

第十四章 国民经济管理 314

第一节 计划管理 314

管理体制 314

计划编制 315

计划实施 316

第二节 工商行政管理 319

工商企业登记管理 319

集贸市场建设和监督管理 320

个体私营经济监督管理 321

公平交易执法 321

商标广告管理及经济合同管理 321

个体私营经济协会 322

消费者协会 323

第三节 物价管理 323

市场价格 324

行政事业性收费 327

价格管理 328

价格监督检查 329

价格评估与调查 330

第四节 土地管理 331

土地清查 331

土地资源调查 332

基本农田保护区 332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332

土地执法监察 332

非农建设用地管理 332

地籍管理 332

第十五章 体制改革 334

第一节 渝水区机构设置及改革 334

中共新余市渝水区委工作机构 334

渝水区人民政府机构编制 335

渝水区几次机构改革主要内容 337

2002年11月渝水区党政机关“三定方案”情况 341

2002年11月渝水区乡镇(街道办)党政机关、事业单位机构编制职数设置 344

渝水区区直各单位内设机构改革前后情况对照 344

第二节 经济体制改革 347

工业经济体制改革 347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348

乡镇企业改革 350

第十六章 对外开放 351

第一节 商业外贸 351

出口创汇生产基地 352

扶持出口企业,狠抓“拳头”产品 352

优化投资环境 352

生猪定点屠宰 352

第二节 招商引资 353

拓宽经济、技术联合渠道,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353

制定优惠政策,改善投资环境 354

做好对外商投资者的承诺服务协调工作 354

第三节 经济环境管理 355

第四节 新余市城东经济开发区 361

第五节 新余市仙来开发区 361

第六节 渝水工业园区 363

第十七章 政党 365

第一节 中共新余市渝水区委 365

区委工作部门 365

1983~2003年中共渝水区委领导人名单 366

第二节 重要会议 366

中共新余市渝水区第一次代表大会 366

区委首届全委(扩大)会议 366

中共新余市渝水区第二次代表大会 367

区委二届全委(扩大)会议 367

中共新余市渝水区第三次代表大会 367

区委三届全委(扩大)会议 367

中共新余市渝水区第四次代表大会 368

区委四届全委(扩大)会议 368

中共新余市渝水区第五次代表大会 368

区委五届全委(扩大)会议 368

中共新余市渝水区第六次代表大会 369

第三节 重大决策 369

开展文明村、文明单位建设活动(1984年) 369

整党工作(1985年) 369

加强区、乡两级党委班子革命化建设(1987年) 370

确定沙土、珠珊、南英、良山、城关为先富试验区,南安、东边为农业开发示范区(1987年) 370

在农村进行党的基本路线教育(1989年) 370

开展向焦裕禄同志学习活动(1990年) 370

促进乡镇企业大发展大提高(1991年) 371

在农村开展社会主义思想教育(1991年) 371

预防和制止宗族纠纷械斗(1992年) 372

实施科教兴区战略(1994年) 372

全面实施兴果富民战略(1994年) 372

拍卖“五荒”(1994年) 372

实施社会治安“大防范工程”(1995年) 373

开展“学习张家港,再创新辉煌”大讨论(1996年) 373

开展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大讨论(1998年) 373

开展项目年活动(1999年) 373

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2000年) 374

“三讲”教育活动(2000年) 374

在农村开展“创优美环境,建文明新村”活动(2001年) 374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2001年) 375

改革攻坚年活动(2001年) 375

开展“严打”整治斗争(2001年) 376

村级、站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集中学习教育活动(2002年) 376

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快经济发展(2002年) 376

第四节 党员 377

基本情况 377

党员发展 378

党员教育与管理 378

第五节 基层组织 378

基本情况 378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379

街道党建工作 379

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 379

第六节 干部管理 380

干部状况 380

干部选拔任用 381

干部调配和工资政策执行 381

干部人事档案管理 382

第七节 宣传教育 382

社会宣传 382

新闻宣传 383

理论教育 384

党员教育 385

干部管理 385

第八节 统战工作 386

落实统战政策 386

统战理论研究 386

民主党派 386

党外人士实职安排 387

经济统战和海外联谊 387

少数民族 387

宗教 387

第九节 纪律检查 388

中共渝水区纪律检查委员会 388

查办案件和信访工作 389

廉政建设、执法监察和纠正部门行业不正之风 389

领导干部廉洁自律 390

服务改革和经济建设 390

源头治理 390

行政监察 390

整党 391

第十节 党校 391

干部培训工作 391

科研工作 391

第十一节 机关工委 392

第十二节 老干部工作 393

老干部工作总的情况 393

落实老干部“二项待遇” 394

发挥老干部余热,关心下一代工作 394

第十三节 对台工作 395

第十四节 保密工作 397

宣传、贯彻、落实《保密法》 398

突出重点,强化督查 398

第十五节 精神文明建设 399

文明村镇创建活动 399

五好文明家庭与文明楼院创建活动 400

创“三优”工作 400

文明窗口行业创建活动 401

市民教育 401

两德教育 401

城乡移风易俗活动 401

文明新风十件新事评选活动 402

“新风户”创评活动 402

第十八章 政权 政协 403

第一节 人民代表大会 403

人民代表产生和组成 403

渝水区历届人民代表大会会议 404

渝水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408

渝水区人大常委会日常工作 411

第二节 人民政府 416

政府机构 416

施政方式 419

决议 规定 422

获奖情况 424

人民信访 425

机关事务 427

第三节 人民政协 429

历届政协委员会 429

履行职能 432

第十九章 社会团体 436

第一节 工会 436

职代会情况 436

组织建设、民主管理 436

劳动竞赛 436

送温暖工程 436

创十佳活动 437

第二节 妇女联合会 437

代表大会 437

活动 437

第三节 共产主义青年团 439

组织 439

代表大会 440

活动 441

第四节 工商业联合会 444

基层商会建设 444

会员参政议政 444

光彩事业 444

商会自身建设 444

第五节 文学艺术联合会 445

第六节 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 446

第七节 科学技术协会 447

组织体系 447

科普活动 447

学术活动 448

青少年科普活动 449

金桥工程 449

第八节 残疾人联合会 449

完善残联机构 449

实施“民心工程” 449

精神病防治康复工程 449

残疾人就业 450

扶贫解困 450

残疾人文化生活 450

第二十章 民政 451

第一节 优抚安置 451

优抚 451

退伍军人安置 451

拥军优属 451

烈士褒扬 452

第二节 济困扶贫 453

扶贫 453

救灾救济 454

五保供养 455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456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456

移民工作 457

第三节 社会福利 458

福利院 458

福利企业 459

第四节 民政事务 459

基层政权建设 459

婚姻登记 461

殡葬管理 462

社团管理 462

第五节 行政区划和地名 464

行政区划 464

勘界 465

地名 466

第二十一章 人事 劳动 社会保障 474

第一节 劳动管理 474

劳动力状况 474

城镇就业 474

用工制度 474

职工培训 475

劳务输出 475

第二节 工资福利 476

企业工资 476

行政事业工资 476

福利 477

第三节 人事管理 479

干部录用 479

人事调配 480

干部培训 480

第四节 社会保险 480

养老保险 480

医疗保险 482

失业保险 484

第二十二章 政法 486

第一节 政法综治 486

严打和重点整治 487

实行社会治安目标管理责任制、领导责任制和“一票否决权制” 487

社会治安防范 488

基层基础建设 488

政法队伍建设 489

处理“法轮功”问题 490

第二节 公安 491

政治保卫 492

刑事侦察 493

治安管理 494

户政管理 494

公安消防 496

第三节 检察 497

刑事检察 497

反贪、法纪检察 500

监所、控申检察 501

民事行政检察 502

职务犯罪预防 502

第四节 人民法院 502

刑事审判 503

民事审判 503

经济审判 504

行政审判 504

执行工作 504

审判监督工作 504

队伍建设 505

法院工作改革 505

物质基础建设 505

第五节 司法行政 506

普法依法治理 506

律师工作 509

公证工作 509

基层法律服务工作 510

第二十三章 军事 512

第一节 地方武装 512

第二节 兵役 514

兵役 514

兵员征集 515

第三节 民兵 516

民兵组织 516

民兵训练 517

民兵活动 517

第四节 军事设施 519

防空洞 519

地下室 519

国防光缆 519

训练基地 520

第二十四章 科学技术 521

第一节 科研机构 521

第二节 科技队伍 521

队伍组成 521

专业结构 521

科技干部管理 522

第三节 科技活动 522

第四节 项目管理与基地建设 523

科技项目管理 523

基地建设 524

第五节 科技成果 524

获奖项目 524

成果选介 529

第二十五章 教育 体育 530

第一节 普通教育 530

幼儿教育 530

小学教育 531

中学教育 539

第二节 扫盲教育 544

第三节 升学考试 545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 545

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 545

自学考试 546

第四节 教师 547

教师队伍 547

教师待遇 547

教师培训 548

第五节 教育经费 548

第六节 体育 549

学校体育 549

社区体育 550

体育竞赛 551

人才培养 551

第二十六章 文化 广播 电视 552

第一节 文化广播电视机构 552

第二节 文艺创作 552

文学 552

美术 553

书法 554

摄影 554

第三节 群众文娱活动 558

业余演出 558

节日活动 559

民间灯舞 559

纸扎艺术 559

盲人曲艺 560

第四节 藏阅 560

第五节 文物 560

文物普查 560

古文化遗址 561

古建筑 563

古墓葬 564

珍藏文物 564

革命文物 565

第六节 文化市场 566

第七节 广播 567

有线广播 567

渝水人民广播电台 567

第八节 电视 568

渝水有线电视台 568

广电网络 569

第九节 档案 569

档案法制宣传 570

档案管理 571

档案开发利用 574

档案事业发展环境 574

第十节 史志资料 574

方志工作 574

年鉴编纂 575

组织史资料编纂 575

编纂其他党史资料 576

第二十七章 医疗卫生 577

第一节 机构 578

防疫机构 578

医疗机构 578

保健机构 578

药品检验机构 578

第二节 卫生防疫 578

爱国卫生 578

公共卫生 579

疾病防治 580

第三节 医疗 583

西医 583

中医 584

中西医结合 585

医疗制度 585

第四节 妇幼保健 585

妇女保健 585

婴幼儿保健 586

第五节 队伍 经费 588

人员 588

经费 588

第二十八章 民情风俗 590

第一节 姓氏 590

姓氏特点和分布 590

大姓由来 591

聚居特点 591

第二节 居民生活 592

居民收入 592

生活水平 595

消费结构 596

第三节 风俗习惯 597

节日 597

婚嫁 598

丧葬 600

礼仪 601

迷信、禁忌 602

历史陋习 603

服饰、饮食 603

山歌 605

第二十九章 方言俗语 606

第一节 语音 607

声母 607

韵母 607

声调 609

文白异读 609

第二节 词汇 610

名词 610

代词 615

动词 615

形容词 617

副词 617

第三节 语法 618

构词 618

词序 618

虚词 618

第四节 方言差异 618

语言差异 619

词汇差异 619

第五节 歌谣 谜语标音 620

民歌 620

儿歌 620

谜语 621

第六节 俗语 621

谚语 621

歇后语 624

第三十章 人物 625

第一节 人物传 625

第二节 人物录 645

革命烈士录 645

长征干部录 649

第三节 人物表 650

渝水籍历代职官 650

省部级以上表彰的先进人物 653

副地、师级以上人员 657

当代寓外教授级职称人员 658

侨台知名人士 662

附录 663

一、重要文献选辑 663

在渝水区抗灾夺丰收座谈会上的讲话摘要&毛致用 663

沿着十二大指引的航向全面开创渝水区现代化建设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新余市渝水区第一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节录)&陈亿泉 664

政府工作报告——在渝水区首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节录)&李明清 670

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在中国共产党新余市渝水区第六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王朝新 677

政府工作报告——在渝水区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杨文英 683

中共渝水区委渝水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快经济发展的若干规定》的通知 688

二、《新余县志》序、跋选录 692

三、《渝水区志》修志始末 694

四、《渝水区志》编纂机构及人员 696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