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地理
澄城县志
澄城县志

澄城县志PDF电子书下载

历史地理

  • 电子书积分:2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澄城县志编纂委员会主编
  • 出 版 社: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1
  • ISBN:7224014540
  • 页数:716 页
图书介绍:
《澄城县志》目录

概述 1

行政建置志 1

第一章 位置疆域 1

第二章 建置沿革 2

大事记 5

第三章 行政区划 5

自然环境志 11

第一章 地质 11

第一节 地层 11

第二节 构造 14

第三节 矿藏 16

第二章 地貌 18

第一节 低中山 18

第二节 山前洪积裙 19

第三节 黄土原 19

第四节 河谷 20

第三章 气候 21

第一节 光照 21

第二节 气温 23

第三节 地温 25

第四节 降水 26

第五节 气压风 28

第六节 灾害性天气 28

第四章 水文 30

第一节 地表径流 30

第二节 河流 31

第三节 地下水 32

第四节 水资源量 36

第五章 土壤 36

第一节 褐土 36

第二节 垆土 37

第四节 红土 38

第三节 黄土性土 38

第五节 淤土 39

第六节 其它土 39

植物动物志 41

第一章 植物 41

第一节 野生植物 41

第二节 栽培植物 46

第二章 动物 51

第一节 野生动物 51

第二节 饲养动物 55

自然灾害志 57

第一章 旱灾 57

第一节 旱情 57

第二节 抗旱 61

第一节 水患 62

第二章 水灾 62

第二节 防汛 63

第三章 雹灾 64

第四章 风灾 65

第五章 虫灾 66

第六章 地震 67

第一节 震情 67

第二节 防震 68

第七章 其它灾害 68

人口志 71

第一章 人口规模 71

第一节 人口数量 71

第二节 人口分布 73

第二章 人口变动 74

第一节 自然变动 74

第二节 机械变动 76

第三节 流动人口 78

第三章 人口构成 79

第一节 自然构成 79

第二节 社会构成 85

第四章 人口与经济 90

第五章 婚姻家庭 92

第一节 婚姻 92

第二节 家庭 92

第六章 计划生育 93

第一节 组织机构 93

第二节 节育措施 94

第三节 教育奖惩 95

农业志 97

第一章 综述 97

第二章 机构 99

第三章 生产关系变革与体制改革 101

第一节 土地改革 102

第二节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103

第三节 人民公社 105

第四节 农业生产责任制 106

第四章 种植业 107

第一节 耕作制度 107

第二节 作物面积与产量 108

第三节 耕作技术 113

第四节 品种改良 114

第五节 植物保护 116

第五章 养殖业 117

第一节 草资源 117

第二节 饲养方式与技术 119

第三节 畜禽品种与产量 119

第六章 林业 121

第一节 林木权属 121

第四节 疫病防治 121

第二节 植树造林 122

第三节 果园 124

第四节 林木保护 124

第五节 木材采伐与管理 125

第七章 副业 125

第一节 农副产品加工 126

第二节 农村服务业 127

第三节 农村劳务 127

第八章 渔业 128

第九章 生产工具 129

第一节 传统工具 129

第二节 农业机械 129

第十章 农业区划 130

第一节 沿山山地林、牧区 130

第三节 县中原地沟壑粮、烟、菜、工、副区 131

第二节 县北梁源沟壑粮、油、烟、果区 131

第四节 县西丘陵沟壑工、矿、副食生产区 132

第五节 沟南台原粮、油、多种经营区 132

水利水土保持志 135

第一章 概述 135

第二章 机构 136

第三章 小型水利 137

第一节 引水工程 137

第二节 蓄水工程 138

第三节 提水工程 140

第四节 喷灌工程 147

第五节 机井 148

第四章 大中型水利 149

第一节 石堡川友谊水库 150

第二节 关中东部抽黄灌溉工程 151

第五章 水土保持 154

第一节 原沟坡综合治理 154

第二节 小流域治理 156

第六章 人畜用水 157

第一节 引水设施建设 157

第二节 提水工具改革 158

工业志 161

第一章 综述 161

第二章 机构 164

第三章 手工业 165

第一节 匠铺、作坊 166

第二节 手工工场 168

第四章 工业行业 170

第一节 冶金工业 170

第二节 电力工业 170

第三节 煤炭与炼焦工业 172

第四节 化学工业 175

第五节 机械工业 178

第六节 建材工业 182

第七节 食品工业 183

第八节 服装制鞋家具工业 185

第九节 造纸印刷与其他工业 186

交通邮电志 191

第一章 交通 191

第一节 道路 191

第二节 桥梁 195

第三节 津渡 197

第四节 运输 198

第五节 管理 202

第二章 邮电 204

第一节 机构 204

第二节 邮政 205

第三节 电信 208

第一章 概况 211

商业志 211

第二章 集市贸易 213

第一节 集市 213

第二节 贸易 217

第三章 个体商业 218

第四章 供销商业 220

第一节 机构与企业 220

第二节 管理 221

第三节 供应 222

第四节 推销 223

第五节 经营 225

第五章 国营商业 226

第一节 机构与企业 226

第二节 购进 228

第三节 销售 229

第四节 经营管理 230

第六章 粮食商业 231

第一节 机构与企业 232

第二节 征购 232

第三节 供应 234

第四节 储运 236

第五节 经营 237

财政金融志 239

第一章 财政 239

第一节 机构 239

第二节 体制 240

第三节 收入 242

第四节 支出 246

第五节 乡(镇)财政 249

第二章 税收 252

第一节 机构 252

第二节 农业税 253

第三节 工商税 256

第一节 机构 259

第三章 金融 259

第二节 货币 261

第三节 债券 264

第四节 存款 265

第五节 信贷 269

第六节 基建拨款与信贷 275

第七节 保险 276

第八节 信用合作 277

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志 281

第一章 县城建设 281

第一节 城郭变迁 281

第二节 街巷分布 282

第三节 市政建设 284

第五节 房地产管理 287

第四节 城区绿化 287

第六节 环境卫生 288

第二章 集镇建设 289

第三章 乡村建设 290

第一节 村落变迁 290

第二节 民房建设 294

第三节 公共设施 294

第四章 城乡建设管理 295

第一节 机构 295

第二节 勘测设计 295

第三节 建设规划 295

第五章 建工 296

第一节 建筑队伍 296

第二节 建筑设备 297

第三节 建筑工程 298

第一节 环境污染 299

第六章 环境保护 299

第二节 环境治理 300

经济管理志 303

第一章 计划 303

第一节 机构 303

第二节 管理 303

第二章 统计 305

第一节 机构 305

第二节 业务活动 306

第三章 审计 307

第一节 财政监察 307

第二节 审计监督 307

第四章 物价管理 309

第一节 地方产品价格管理 309

第二节 物价监督 310

第六章 标准计量管理 314

第五章 物资管理 314

第一节 计量 315

第二节 标准化管理 316

第七章 工商行政管理 317

第一节 市场管理 317

第二节 企业登记 318

第三节 经济合同管理 318

第八章 土地管理 319

第一节 资源 319

第五节 个体工商业管理 319

第四节 商标管理 319

第二节 管理 325

政权志 327

第一章 民国参政机构 327

第二章 人民代表大会 329

第一节 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329

第二节 人民代表大会 330

第三节 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333

第一节 县级机构设置 334

第三章 政府 334

第二节 基层行政机构 344

第三节 信访 345

第四节 档案 345

第四章 法院 346

第一节 机构 346

第二节 起诉 346

第三节 审判 347

第四节 刑罚 348

第五节 民事调解 349

第五章 检察院 349

第一节 机构 349

第三节 经济检察 350

第四节 法纪检察 350

第二节 刑事检察 350

第五节 监所检察 351

公安司法志 353

第一章 公安 353

第一节 机构 353

第二节 安全防范 354

第三节 侦察破案 354

第四节 看守所 356

第六节 改造“四类”分子 357

第五节 户籍管理 357

第二章 司法 358

第一节 机构 358

第二节 法律顾问 358

第三节 公证 358

第四节 民事调解 359

第五节 法制宣传 360

第一节 优抚 361

第二章 军人优抚、安置 361

民政志 361

第一章 机构 361

第二节 安置 364

第三章 社会福利、救灾救济 364

第一节 社会福利 364

第二节 救灾、救济 365

人事劳动志 369

第一章 机构 369

第二章 人事管理 369

第一节 选拔录用 369

第二节 任免奖惩 370

第三节 离休、退休 371

第三章 劳动就业 371

第一节 招工 371

第二节 待业安置 371

第四节 劳动工资 372

第三节 劳动保护 372

党派群团志 375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 375

第一节 组织建设 375

第二节 历届代表大会 379

第三节 统一战线 382

第四节 县委常设工作部门 383

第五节 共青团 384

第二章 人民政协 384

第三章 中国国民党 386

第一节 县党部 386

第二节 三青团 387

第四章 群众团体 388

第一节 工会 388

第二节 妇联 389

第四节 工商业联合会 390

第三节 贫下中农协会 390

军事志 393

第一章 军事地理 393

第一节 地貌特点 393

第二节 战事要地 394

第三节 设施 394

第二章 机构 396

第三章 兵役 397

第四章 地方武装 398

第五章 驻军 400

第六章 民兵 401

第七章 防空 403

第八章 匪患 404

第九章 战事 405

第一节 澄城民变杀知县张斗耀 411

人民革命斗争志 411

第一章 农民反封建统治的自发斗争 411

第二节 姬源物抗官军 412

第三节 雷铃杀县官为父报仇 412

第二章 土地革命时期的农民运动 413

第一节 农民协会 413

第二节 农民武装起义 415

第三节 交农运动 417

第三章 抗日救国运动 418

第一节 各界抗日联合会 418

第二节 崖畔寨事件 419

第四章 解放战争时期的游击战争 420

第一节 中共洛川特委领导下的澄城武工队 420

第二节 中共陕西省委领导下的澄城武工队 421

第三节 澄城游击支队 422

第五节 配合野战军外线作战 424

第四节 反“清剿”战 424

文化大革命与拨乱反正 427

第一章 发动 427

第一节 “社教” 427

第二节 批判“三家村” 428

第三节 教师集训会 428

第四节 “红卫兵” 429

第五节 破“四旧”、立“四新” 429

第六节 大串联 429

第七节 神化领袖 430

第二章 动乱 430

第一节 造反 430

第二节 夺权 431

第三节 武斗 431

第四节 二十人声明 432

第六节 清理阶级队伍 433

第五节 澄城县“革命委员会” 433

第三章 拨乱反正 435

第一节 开展揭、批、查 435

第二节 纠正“三案” 435

科学技术志 437

第一章 机构 437

第二章 队伍 438

第三章 科普 439

第一节 科普宣传 439

第二节 培训科技人员 439

第三节 群众科学试验活动 440

第四节 青少年科技活动 440

第四章 科研 441

第一节 农业科研 441

第二节 工业科研 445

第三节 医学科研 446

第五章 信息交流 447

第一章 概况 449

教育志 449

第二章 学堂、私塾、书院 452

第一节 学堂 452

第二节 私塾 453

第三节 书院 453

第三章 普通教育 454

第一节 幼儿教育 454

第二节 小学教育 454

第三节 中学教育 458

第四章 职业技术教育 461

第一节 职业中学 461

第二节 师范 462

第三节 技校 462

第四节 职工技术大学和“五七”大学 463

第三节 干部业余教育 464

第二节 职工业余教育 464

第五章 成人业余教育 464

第一节 农民业余教育 464

第六章 教育内容 465

第一节 思想教育 465

第二节 课程教育 466

第七章 教师队伍 469

第一节 聘用 470

第二节 待遇 470

第三节 培训 471

第八章 教学研究 473

第九章 教育管理 474

第一节 机构 474

第二节 经费 477

第一节 机构 481

第一章 机构与设施 481

文化志 481

第二节 设施 483

第二章 图书发行 485

第三章 图书阅览 486

第四章 戏剧演出 486

第一节 演出剧种 486

第二节 演出剧目 487

第三节 演出形式 487

第五章 报纸、广播电视 488

第一节 报纸 488

第二节 广播电视 488

第六章 电影放映 490

第七章 文化交流 491

第八章 民间艺术 492

第一节 器乐 492

第二节 杂戏 493

第三节 竞技 495

第四节 工艺美术 496

文物志 499

第一章 概况 499

第二章 遗址 500

第一节 故城遗址 500

第二节 宫、寨遗址 501

第三节 庄、府遗址 501

第四节 长城故基 501

第五节 村落遗址 502

第六节 崖畔寨革命遗址 502

第七节 西汉铸钱遗址 503

第三章 陵墓 504

第四章 古建筑 506

第五章 金石 506

第二节 石 507

第一节 金 507

第六章 馆藏文物 511

第一节 石器 511

第二节 陶器 512

第三节 瓷器 513

第四节 玉器 513

第五节 铜器 514

第六节 古钱币 515

艺文志 517

第一章 诗歌 517

第二章 散文 544

第三章 口头文学 550

第一节 民谣 550

第二节 故事传说 557

第一节 书目 562

第四章 著述目录 562

第二节 篇目 567

第五章 书法绘画摄影 570

体育卫生志 571

第一章 体育 571

第一节 机构与设施 572

第二节 学校体育 573

第四节 农民体育 574

第三节 职工体育 574

第五节 幼儿体育 575

第六节 老年人体育 575

第二章 卫生 577

第一节 机构 577

第二节 队伍 578

第三节 防疫 579

第四节 医疗 580

第五节 妇幼保健 582

第六节 爱国卫生 583

第七节 药政管理 585

民俗宗教志 587

第一章 民俗 587

第一节 日常生活 587

第二节 四时节俗 590

第三节 婚丧礼俗 594

第四节 其他风俗 596

第二章 宗教 597

第一节 佛教 597

第二节 歇后语 597

方言志 599

第一章 概述 599

第二章 语音 600

第三章 词汇 613

第四章 语法特点 622

第五章 谚语、歇后语 626

第二节 基督教 626

第一节 谚语 631

人物志 635

第一章 传略 635

第二章 烈士英名录 669

第三章 人名录 676

附录 695

澄城县地方经济调查报告 695

议定黄龙山垦区与澄城县界线 705

澄城县民主政府第一张布告 706

明嘉靖辛亥《澄城县志》序 707

清顺治己丑《澄城县志》序 708

清乾隆癸卯《澄城县志》序 709

清咸丰元年《澄城县志》序 711

民国15年《澄城附志》序 714

后记 716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