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图书
基督教大学与国学研究
基督教大学与国学研究

基督教大学与国学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综合图书

  • 电子书积分:1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陶飞亚,吴梓明著
  • 出 版 社: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8
  • ISBN:7533425952
  • 页数:408 页
图书介绍:本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13所新教大学和天主教会的辅仁大学,讨论的内容限定于教会大学对中国历史文化的教学和研究,也就是20世纪以后人们习称的国学。本书将按历史顺序展开论述:第一,将考察早期传教士、教会学校到教会大学究竟是如何对待中国文化的;第二,分析它们的教学和研究政策前后所发生的变化及其原因;第三,将具体地探讨各个教会大学在国学研究方面所开展的活动,它们的成绩和它们的局限,以及一些著作学者的活动;第四,将讨论以国学教研为重点的,教会大学适应中国社会的努力及外在政治因素对学术发展的影响;最后将回顾对教会大学学术遗产的评价。在研究资料方面,本书尽可能利用这些大学的原始材料,其中包括了档案、档案资料选辑、各校出版物、曾在教会大学工作过的学者的论著以及当时报刊关于教会大学的报道。
《基督教大学与国学研究》目录

第一章 源头:早期传教士对中国文化的研究 17

一、近代以前传教士对中国文化的研究 17

二、晚清传教士对中国的考察 21

三、传教士对中国文化的看法 33

四、传教士研究与在华教会教育的关系 38

第二章 晚清教会大学的教育方针:西学为体? 42

一、教会中小学的中国经书教育 43

二、传教士对经书教育的讨论 49

三、西学冲击中学:教会大学中的中国文史教育 55

四、晚清的教育改革及其对教会学校的影响 62

第三章 冲击与反应:民初教会大学国学教育的改革 69

一、民初中国学术近代化的新趋势 69

二、在学术变革的潮流边徘徊 76

三、 非基督教运动对教会学校的批评和教会学校的回应 84

四、立案前后的变化 93

一、燕京的领导人物 104

第四章 燕京大学国学教育与研究的崛起 104

二、哈佛燕京学社与燕京的关系 109

三、二十三年代燕京的国学教师 116

四、国学教育与学生的毕业论文 121

五、燕京的几种国学研究出版物 132

六、两个重点:洪业和顾颉刚的研究事业 137

七、中外学术交流 145

一、中国人参与创办的教会大学 149

第五章 辅仁大学:以国学为重点 149

二、 国学系所在辅仁大学结构中的地位 154

三、辅仁的师资 159

四、三十年代辅仁的国学教育 163

五、战前辅仁国学研究的几个重点 170

六、面向中外的学术出版事业 177

第六章 三十年代教会大学的国学热 182

一、潮流和压力 182

二、国学成为研究重点:与哈燕社有联系的其他六所大学 189

金陵大学的中国文化研究所 192

齐鲁大学的国学研究所 201

华西协合大学的国学研究 208

岭南大学的中国文化研究 214

福建协和大学的中国文化研究 218

华中大学的中国文化研究 221

三、平衡国学教育:长江下游的几所大学 224

东吴:学生主办学报 224

之江、沪江、圣约翰和两所女子大学 226

四、在学术近代化的潮流中 230

第七章 抗战时期教会大学的国学教育与研究 238

一、辅仁大学:提倡有意义之史学 240

二、勉力维持:太平洋战争前的燕京和华东基督教联合大学 246

三、战时国学中心之一:成都教会大学 251

华西的机遇 251

金陵的复苏 258

齐大加强国学所 262

燕京名师荟萃 269

五大学的联合事业 271

华中大学 275

四、动荡环境中的学术研究 275

福建协和大学 277

五、学术研究与抗战 280

第八章 大变动时代的学人与学术 283

一、战后的恢复和困境 283

二、学者的政治新取向 292

三、学术适应新形势 298

一、从强化管理到接收 307

第九章 新政治与旧学术 307

二、政治运动与学术批判 311

三、尾声:教会大学国学事业的再评价 320

第十章 结论 331

附录一:教会大学的部分国学师资 336

附录二:教会大学三种主要学报目录 353

附录三:主要外国人名译表 390

附录四:主要参考书目 397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