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地理
化州县志
化州县志

化州县志PDF电子书下载

历史地理

  • 电子书积分:27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卢定强主编;化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 出 版 社: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6
  • ISBN:721800797X
  • 页数:1086 页
图书介绍:
上一篇:现代比利时下一篇:会见与思考
《化州县志》目录

目录 1

第一篇 建置 92

第一章 建置沿革 92

第一节 境域 92

第二节 沿革 92

第二章 行政区划 95

第一节 清朝时期 95

第二节 民国时期 95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98

第三章 县城乡镇 105

第一节 县城 105

第二节 乡镇 107

第三节 村庄 114

第一章 地质 132

第一节 地层 132

第二篇 自然环境 132

第二节 岩石 134

第三节 构造 135

第一节 地貌 136

第二节 水文 136

第二章 地貌水文 136

第三章 气候物候 140

第一节 气候 140

第二节 物候 146

第四章 土壤植被 148

第一节 土壤 148

第二节 植被 149

第五章 野生动植物 152

第一节 野生植物 152

第二节 野生动物 156

第六章 矿产 158

第一节 金属矿产 158

第二节 非金属矿产 161

第七章 自然灾害 163

第一节 旱灾 163

第二节 洪涝灾害 166

第三节 风灾 170

第四节 低温霜冻低温阴雨 173

第五节 灾害性冰雹 175

第六节 地震 175

第一章 人口发展及分布 177

第一节 人口发展 177

第三篇 人口 177

第二节 人口迁徙 178

第三节 人口分布 181

第二章 人口构成 183

第一节 民族构成 183

第二节 性别、年龄构成 184

第三节 文化程度构成 186

第四节 职业构成 187

附:水上居民 188

第三章 人寿 189

第一节 人口寿命 189

第四章 姓氏 190

第一节 姓氏录 190

第二节 百岁老人 190

第二节 部分姓氏来历 191

第三节 姓氏人口概略 215

第一节 组织机构 217

第二节 政策规定 217

第五章 计划生育 217

第三节 技术措施技术队伍 219

第四节 优生优育 220

第五节 控制效果 221

第一章 经济概况 223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前的经济 223

第四篇 经济综述 223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后的经济 224

第二章 经济管理 232

第一节 计划管理 232

第二节 统计管理 235

第三节 审计管理 236

第四节 工商行政管理 237

第五节 物价管理 242

第六节 物资管理 244

第七节 标准计量管理 245

第八节 国土管理 247

第三章 人民生活 250

第一节 职工生活 250

第二节 农民生活 252

附:1989~1993年全县经济发展概况 255

第五篇 农业 257

第一节 土地所有制改革 258

第一章 土地所有制与经营体制改革 258

第二节 农业合作化与人民公社化 261

第四节 专业户(村)与新合作组织 265

第三节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65

第一节 劳动力 266

第二章 劳动力耕地 266

第二节 耕地 268

第一节 传统农具及改良新式农具 269

第三章 农机具 269

第二节 农业机械的使用推广 271

第三节 农机供应 273

第四节 农机管理 274

第一节 明、清时期耕作制 275

第四章 农业耕作制度 275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后耕作制 276

第二节 民国时期耕作制 276

第一节 粮食作物 277

第五章 农作物种类及栽培 277

第二节 经济作物 283

第六章 农业经营管理 291

第二节 劳动管理 292

第一节 计划管理 292

第五节 收益分配 293

第四节 物资管理 293

第三节 财务管理 293

第一节 品种 296

第一章 橘红 296

第六篇 土特产 296

第二节 药用价值 297

第三节 制品 298

第四节 购销 299

第一节 榕树茶 300

第二章 其他土产 300

第三节 笪桥黄瓜 301

第二节 南盛沙姜 301

第五节 中垌猪 302

第四节 尖岗粘米 302

第六节 平定沙司鸡 303

第七篇 农垦 304

第三节 调整时期 305

第二节 整顿巩固时期 305

第一章 发展概况 305

第一节 筹建时期 305

第一节 品系 306

第二章 橡胶生产 306

第四节 兵团建制时期 306

第五节 改革开放时期 306

第二节 橡胶管理 308

第五节 割胶制胶 309

第四节 橡胶科研 309

第三节 胶园更新 309

第三节 工业 311

第二节 养殖业 311

第三章 多种经营 311

第一节 种植业 311

第四节 其他 312

附:国营农场简介 313

第四章 垦区设施 313

第一节 林业资源 317

第一章 林业 317

第八篇 林业果业 317

附:古树、珍稀树简介 320

第二节 造林绿化 321

第三节 森林保护 324

第四节 木材管理 327

第五节 山林体制 328

附:国营林场和地方国营林场简介 329

第二章 果业 331

第一节 水果种植 332

第二节 水果加工、保鲜 337

第二节 水产资源 339

第一节 水域 339

第九篇 水产畜牧 339

第一章 水产 339

第三节 淡水养殖 342

第一节 畜禽品种 347

第二章 畜牧 347

第四节 江河捕捞 347

第二节 主要畜禽饲养 353

第三节 其他畜禽饲养 359

第四节 畜禽疫病防治 361

第十篇 水利 363

第一节 灌溉 364

第一章 水利建设 364

第二节 防洪 375

第三节 排涝 377

第四节 河道治理 381

第一节 管理体制 382

第二章 水利管理 382

第二节 水库观测及控制运用 383

第四节 灌溉用水管理 384

第三节 堤坝白蚁防治 384

第五节 河道堤防管理 385

第一节 汛期及早期 386

第三章 防洪及抗旱 386

第二节 防洪抢险纪实 387

第三节 抗旱纪实 389

第四章 水土保持 391

第二节 观测及预报 392

第一节 水文站设置 392

第五章 水文工作 392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后的工业 393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前的工业 393

第十一篇 工业 393

第一章 工业概况 393

第一节 国营企业 398

第二章 企业所有制结构 398

第二节 集体企业 399

第三节 私营及个体企业 400

第四节 联营企业 401

第一节 建材工业 402

第三章 主要工业门类 402

第二节 纺织工业 403

第三节 食品工业 404

第四节 机械工业 405

第六节 皮革、塑料制品业 406

第五节 化学工业 406

第七节 造纸、印刷业 407

第一节 企业管理机构 408

第四章 工业管理 408

第二节 国家对各工业企业的管理 409

第三节 企业内部管理 410

第一节 主要工厂选介 414

第五章 主要工厂与名特优产品选介 414

第二节 名特优产品选介 420

第一节 古道 423

第一章 交通 423

第十二篇 交通邮电能源 423

第二节 公路 424

第三节 铁路 432

第四节 航道渡口 433

第五节 桥梁 436

第六节 运输 440

第七节 交通监理 448

第二章 邮电 449

第一节 邮政 450

第二节 电信 452

第三节 邮电设备 454

第一节 柴草沼气 456

第三章 能源 456

第二节 煤炭 457

第三节 石油 458

第四节 电力 460

第十三篇 商业 469

第一节 私营商业状况 470

第一章 所有制变革 470

第一节 国营商业 471

第二章 经济类型 471

第二节 对私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471

第二节 集体商业 480

第三节 个体、私营商业 483

第一节 对国营与供销商业的管理 484

第三章 商业管理 484

第三节 对个体、私营商业的管理 486

第二节 对合作商业的管理 486

第一节 日用品购销 487

第四章 商品购销 487

第二节 粮油购销 493

第三节 食品购销 499

第四节 生产资料购销 505

第五节 土产、畜产、废品收购 509

第六节 药品购销 512

第一节 饮食业 514

第五章 饮食服务业 514

第二节 服务业 516

第一节 集市变迁 518

第六章 集市贸易 518

第二节 集市圩期 519

第三节 集市成交 520

第一节 出口 522

第七章 对外贸易 522

第二节 进口 525

第十四篇 乡镇企业 526

第二节 村办企业 527

第一节 镇办企业 527

第一章 所有制体制 527

第四节 户办(个体)企业 528

第三节 联办企业 528

第三节 商业企业 529

第二节 工业企业 529

第二章 产业结构 529

第一节 种养企业 529

第五节 交通运输企业 530

第四节 建筑企业 530

第三节 经营效益 531

第二节 管理制度 531

第三章 经营管理 531

第一节 管理机构 531

附:乡镇企业选介 532

第十五篇 城乡建设 535

第一节 县城建设 536

第一章 城乡建设 536

第二节 圩集建设 542

第三节 乡村建设 545

第一节 建筑队伍 546

第二章 建筑业 546

第二节 设计施工 547

第一节 城乡建设规划 548

第三章 城乡建设管理 548

第三节 房产管理 550

第二节 征地 550

第四章 环境污染与治理 553

第一节 污染状况 554

第二节 污染防治 555

附:全县乡镇简况 557

第一节 财政体制 572

第一章 财政 572

第十六篇 财政税收金融 572

第二节 财政收支 574

第三节 财务管理 584

第四节 公债国库券 590

第五节 财政监察 591

第一节 开征税种 594

第二章 税收 594

第二节 主要税种的制度沿革 596

第三节 征收管理 600

第三章 金融 602

第一节 金融机构 603

第二节 货币 605

第三节 存款 607

第四节 贷款 609

附:民间信贷 612

第五节 金库债券保险 613

第一节 组织的建立和发展 615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化州县(化县)地方组织 615

第十七篇 党派群团 615

第二节 组织机构 618

第三节 县历次党代会简况 625

第五节 党员考察、使用 627

第四节 党员教育 627

第七节 纪检工作 628

第六节 宣传工作 628

第八节 统一战线工作 629

第一节 中国国民党化县地方组织 632

第二章 新中国前其他政党 632

第三节 中国青年党化县地方组织 637

第二节 中国民主社会党化县地方组织 637

第二节 主要活动 638

第一节 组织机构 638

第三章 中国民主同盟化州县(化县)地方组织 638

第一节 工人组织 641

第四章 群众团体 641

第二节 农民组织 643

第三节 青少年组织 646

第四节 妇女组织 650

第五节 工商业者组织 653

第七节 台胞、台属组织 654

第六节 归侨、侨眷组织 654

第一节 代表产生 655

第一章 县人民代表大会 655

第十八篇 政权政协 655

第二节 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656

第三节 县人民代表大会 657

第四节 常务委员会 659

第五节 主要工作 661

第一节 州署及基层政权 664

第二章 政府 664

第二节 县政府及基层政权 665

第四节 县人民政府及基层政权 670

第三节 化县解放人民政府 670

第二节 县参议会 677

第一节 县议事会及参事会 677

第三章 参政议政机关 677

第三节 县政协 680

第一节 机构沿革 685

第一章 公安 685

第十九篇 政法 685

第二节 政治侦察 687

第三节 刑事侦察 689

第四节 治安管理 691

第六节 治安综合治理 693

第五节 监所劳改管理 693

第一节 机构沿革 694

第二章 检察 694

第七节 公安设施 694

第二节 刑事检察 695

第三节 法纪检察 696

第四节 监所检察 697

第五节 经济检察 698

第六节 控告申诉检察 699

第一节 机构沿革 700

第三章 审判 700

第二节 刑事案件审判 701

第三节 民事案件审判 703

第一节 机构沿革 705

第四章 司法行政 705

第四节 经济纠纷案件审判 705

第五节 案件申诉复查 705

第二节 法制宣传 706

第四节 律师事务 707

第三节 公证 707

第五节 人民调解 708

第一节 支前拥军 709

第一章 拥军优属 709

第二十篇 民政 709

第二节 抚恤 710

第三节 定期定量补助 711

第四节 社会优待 712

第五节 扶持优抚对象 713

第一节 救灾 714

第二章 救灾救济 714

附:烈军属、转业复退军人代表会简况 714

第二节 救济 716

第二节 农村孤老残幼人员供养 718

第一节 城镇盲人供养 718

第三章 社会福利 718

第四节 残疾人员就业安置 719

第三节 孤儿弃婴收养 719

第一节 退伍、复员军人安置 720

第四章 安置 720

第五节 收容遣送 720

第二节 水库移民安置 721

第一节 老区评定 723

第五章 老区建设 723

第二节 老区建设 726

第六章 婚姻登记 727

第一节 人事制度的演变 728

第一章 人事 728

第二十一篇 人事劳动 728

第二节 干部状况 730

第四节 干部管理 732

第三节 干部培训 732

第二章 劳动 735

第五节 人才开发流动 735

第一节 就业安排 736

第三节 职业培训 737

第二节 职工队伍 737

第四节 劳保 738

第五节 劳务输出 739

第一节 工资制度与改革 740

第三章 工资福利 740

第二节 工资调整 741

第三节 福利 743

第二十二篇 军事 745

第一节 军事要地 746

第一章 军事要地及设施 746

第二节 军事设施 749

第一节 军事机构 751

第二章 军事机构和武装力量 751

第二节 武装力量 753

第一节 清末、民国时期兵役 756

第三章 兵役 756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 757

第一节 组织建设和装备 758

第四章 民兵 758

第三节 训练 759

第二节 支前参战 759

第五节 维护社会治安 760

第四节 参加地方建设 760

第一节 宋、明、清时期 761

第五章 重大兵事纪要 761

第二节 民国初期 763

第三节 抗日战争时期 764

第四节 解放战争时期 765

第二十三篇 教育 767

第一节 学宫 768

第二节 书院 768

第一章 教育行政机构 768

第二章 学宫书院私塾 768

第三节 私塾 769

第一节 幼儿园 770

第三章 学前教育 770

第二节 学前班 771

第一节 发展概况 772

第四章 小学教育 772

第二节 学制与课程 774

第三节 教学与考试 775

第四节 小学选介 776

第一节 发展概况 778

第五章 中学教育 778

第二节 学制与课程 780

第三节 教学与考试 781

第四节 中学选介 782

第六章 中等专业教育 786

第七章 高等教育 789

第一节 农民业余教育 791

第八章 成人教育 791

第二节 职工、干部业余教育 792

第一节 教师队伍的发展与素质 793

第九章 教师队伍 793

第三节 教师待遇 794

第二节 教师培训 794

第一节 教育经费 796

第十章 教育经费与勤工俭学 796

第二节 勤工俭学 797

第一节 县直科技机构 801

第一章 科技机构和队伍 801

第二十四篇 科技 801

第二节 基层科技机构 802

第四节 科技队伍 803

第三节 科技学术团体 803

第一节 科普活动 804

第二章 科技普及与推广 804

第三节 科技推广 805

第二节 技术培训 805

第五节 “星火计划”的实施 807

第四节 地震测报 807

第一节 获奖成果 808

第三章 科技成果 808

第二节 成果选介 810

第一节 县级文化设施 813

第一章 文化机构与设施 813

第二十五篇 文化 813

附:镇、村重点文化站(文化中心)、文化室 815

第三节 村级文化设施 815

第二节 镇级文化设施 815

第一节 文学 817

第二章 文学艺术 817

第二节 戏剧艺术 819

第三节 文化团体 827

第一节 图书 828

第三章 图书档案文物 828

第二节 档案 829

第三节 文物 830

第一节 电影 832

第四章 电影广播电视报刊 832

第二节 广播 833

第四节 报刊 834

第三节 电视 834

第一节 名胜 836

第五章 名胜古迹 836

第二节 古迹 838

第一节 诗词 847

第六章 艺文选载 847

第二节 楹联 857

第三节 散文 861

第二十六篇 卫生 872

第一节 县级卫生医疗机构 873

第一章 机构 873

第二节 镇级卫生医疗机构 875

第一节 中医 876

第二章 医疗 876

第三节 国营农场卫生医疗机构 876

第二节 西医 878

第四节 医疗设备 879

第三节 中西医结合 879

第一节 妇幼保健 881

第三章 保健 881

第二节 公费医疗保健 886

第三节 农村合作医疗保健 887

第四节 学校卫生保健 888

第一节 疫情管理 889

第四章 防疫 889

第二节 疫病防治 890

第一节 爱国卫生运动 896

第五章 公共卫生 896

第二节 除“四害” 897

第三节 饮水卫生 898

第五节 劳动卫生 900

第四节 食品卫生 900

第六章 药政 901

第二十七篇 体育 903

第一节 民间传统体育 904

第一章 群众体育 904

第二节 职工体育 905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后的学校体育 907

第一节 民国时期的学校体育 907

第二章 学校体育 907

附:业余体校简介 909

第三章 传统项目——排球 912

第一节 主要体育竞赛 915

第四章 体育竞赛 915

第二节 竞赛成绩 916

第二节 体育经费 918

第一节 体育场地 918

第五章 场地及经费 918

第一节 岁时习俗 920

第一章 风俗 920

第二十八篇社会风情 920

第二节 生产习俗 923

第三节 生活习俗 925

第四节 礼仪习俗 927

第五节 称谓习俗 931

第六节 陋风劣习 932

第二节 佛教 933

第一节 道教 933

第二章 宗教 933

第四节 天主教 934

第三节 基督教 934

第三章 方言 935

第一节 语音 936

第二节 词汇 938

第三节 谚语歇后语讳语 940

第一章 人物传 944

第二十九篇 人物 944

第二章 烈士英名录 972

第一节 进士、举人名录 1020

第三章 人物名录 1020

第二节 党政军要员名录 1026

第三节 科、教、文部分高级职称人员名录 1028

第四节 劳动模范、先进生产(工作)者名录 1033

附录 1048

一、文献辑存 1048

二、重要史料 1061

三、旧志记略及序选 1072

四、县建置沿革考析 1077

本志编修始末 1082

捐资出版《化州县志》芳名录 1085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