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地理
平远县志
平远县志

平远县志PDF电子书下载

历史地理

  • 电子书积分:2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平远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 出 版 社: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3
  • ISBN:7218012701
  • 页数:788 页
图书介绍:
《平远县志》目录

目录 1

大事记 7

第一编 建置沿革 47

第一章 建置 47

第一节 平远缘由 47

第二节 置县与演变 47

第三节 地域 48

第二章 行政区划 49

第一节 清朝行政区划 49

第二节 民国行政区划 51

第三节 建国后行政区划 53

第四节 城镇简介 57

第一章 地质与地貌 59

第一节 地质概况 59

第二编 自然地理 59

第二节 地貌类型 63

第三节 河流 66

第二章 气候 68

第一节 气候特征 68

第二节 日照辐射气压风 69

第三节 气温地温霜冻雪 70

第四节 降水蒸发湿度 72

第三章 土壤与植被 75

第一节 土壤基本类型 75

第二节 植被分布 79

第三节 植被类型 80

第四章 自然资源 82

第一节 土地资源 82

第二节 水资源 83

第三节 生物资源 84

第四节 矿物资源 86

第五章 自然灾害 87

第一节 水灾 87

第二节 旱灾 87

第三节 风灾 88

第四节 雷击冰雹 91

第三编 民族人口 93

第一章 人口状况 93

第一节 人口数量 93

第二节 人口分布 95

第三节 人口构成 97

第二章 人口控制 102

第一节 晚婚晚育 103

第二节 奖惩措施 103

第三节 节育措施 105

第四节 节育成效 107

第三章 人口迁移 109

第一节 迁往国内各地 109

第二节 海外华侨 111

第四编 农业 113

第一章 生产关系变革 113

第一节 私有制生产状况 113

第二节 土地改革 114

第三节 农业经济体制变革 115

第四节 人民公社 116

第五节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17

第二章 农作物 117

第一节 粮食作物 117

第二节 经济作物 121

第一节 作物保护 127

第三章 农技农艺 127

第二节 良种培育 130

第三节 技术推广 133

第四节 农用机具 136

第四章 畜牧 137

第一节 草场牧草 137

第二节 畜禽饲养 137

第三节 饲料 141

第四节 防疫 142

第五章 水产 143

第一节 水域 143

第二节 养殖 143

第六章 农田基本建设 146

第一节 治理灌溉系统 146

第三节 改良土壤 147

第二节 平整耕地 147

第五编 林业 149

第一章 山林权属 150

第一节 私有 150

第二节 集体所有 150

第三节 国有 151

第二章 林业生产 153

第一节 林业资源 153

第二节 植树造林 159

第三节 成林抚育 163

第四节 残次林改造 164

第五节 森林保护 165

第六节 林木采伐 169

第一节 管理体制 170

第三章 经营管理 170

第二节 林业投资 171

第三节 木材经营 172

第四节 林副产品 175

第六编 水利 177

第一章 水利设施 177

第一节 蓄水工程 177

第二节 引水工程 181

第三节 防洪抗旱 181

第四节 提水 182

第五节 水土保持 183

第二章 工程施工 185

第一节 重点工程 185

第二节 小型工程 186

第三节 岁修工程 188

第三章 水利管理 189

第一节 管理机构 189

第二节 工程管理 190

第三节 效益管理 191

第四节 水利经费 192

第五节 移民安置 193

第七编 能源 195

第一章 电力 195

第一节 发电 195

第二节 输电 198

第三节 供电 200

第四节 管理 203

第二章 煤炭 205

第一节 采掘 205

第二节 购销 205

第三节 供应 206

第三章 石油 207

第一节 煤油购销 207

第二节 汽油、柴油购销 207

第三节 石油气购销 208

第四章 薪炭沼气 208

第一节 薪炭利用 208

第二节 沼气利用 209

附:太阳能利用 210

第八编 工业 211

第一章 所有制形式 212

第一节 私营工业 212

第二节 集体工业 213

附:中外合作企业 214

第四节 部门工业 214

第三节 地方国营工业 214

第二章 行业与产品 215

第一节 矿业 215

第二节 冶金工业 217

第三节 机械工业 219

第四节 化学工业 221

第五节 建材工业 223

第六节 木材加工和船舶修造 224

第七节 食品工业 226

第八节 其他轻工业 227

第九节 造纸印刷 228

第十节 五金家用电器 229

第十一节 名、特、优产品 230

第十二节 主要工厂简介 232

第一节 企业管理 235

第三章 经营管理 235

第二节 经济体制改革 237

第三节 地方国营工厂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237

第四节 技术改造 238

第九编 交通邮电 244

第一章 交通 244

第一节 古道 244

第二节 公路 245

第三节 陆路运输 251

第四节 水运 253

第二章 邮政 255

第一节 邮路 255

第二节 邮递 258

第三节 邮政业务 259

第一节 电报 261

第三章 电信 261

第二节 电话 262

第十编 商业 268

第一章 所有制形式 268

第一节 私营个体 268

第二节 集体 269

第三节 国营 270

第二章 贸易市场 271

第一节 集市贸易 271

第二节 贸易会 272

第三节 粮食市场 273

第三章 商品购销 274

第一节 粮油购销 274

第二节 生产资料购销 276

第三节 土特产品购销 280

第四节 食品、副食品购销 281

第五节 日用工业品购销 283

第四章 对外贸易 287

第一节 出口 287

第二节 进口 288

第五章 饮食服务 291

第一节 饮食业 291

第二节 旅馆业 291

第三节 其他服务业 292

第六章 经营管理 293

第一节 管理体制 293

第二节 储运管理 294

第三节 盈亏状况 295

第一章 财政 297

第一节 管理体制 297

第十一编 财政税务金融 297

第二节 财政收入 299

第三节 财政支出 301

第四节 财政管理 305

第五节 财政监督 311

第二章 税务 312

第一节 管理制度 312

第二节 税种税率 313

第三章 金融 324

第一节 金融业沿革 324

第二节 信贷 327

第三节 储蓄 331

第四节 债券外汇 332

第五节 保险 333

第一节 市场管理 335

第一章 工商行政管理 335

第十二编 工商管理 335

第二节 工商企业登记管理 337

第三节 合同商标广告 340

第二章 物价 342

第一节 物价演变 342

第二节 毗邻地区价格衔接与协调 345

第三章 标准计量 346

第一节 管理机构 346

第二节 计量制度 346

第三节 标准化与质量监督 347

第十三编 城乡建设与环境保护 349

第一章 城镇建设 349

第一节 大柘镇 349

第二节 仁居镇 353

第三节 东石镇 355

第四节 八尺镇 356

第五节 石正镇 357

第二章 乡村建设 358

第一节 集镇 358

第二节 农村 359

第三章 房地产管理 360

第一节 公房和私房管理 360

第二节 土地征用 362

第三节 房地产开发 362

第四章 环境保护 362

第一节 机构 362

第二节 污染 363

第三节 治理 364

第一节 建立和发展 365

第一章 中共平远县委员会 365

第十四编 政党 365

第二节 组织机构及领导人 368

第三节 历次代表大会 372

第四节 县委主要工作 374

第五节 纪律检查 377

第二章 国民党平远县党部 379

第一节 组织机构 379

第二节 成员人数 380

第三节 主要活动 381

第十五编 政权政协 383

第一章 清朝时期及民国时期政权 383

第一节 清朝时期政权 383

第二节 民国时期政权 386

第一节 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393

第二章 县人民代表大会 393

第二节 县人民代表大会 394

第三节 县人大常委会及领导人 398

第四节 县人大日常工作 400

第五节 乡镇(公社)人民代表大会 401

第三章 县人民政府 402

第一节 县人民政府(人民委员会)机构及主政人员 402

第二节 县革命委员会 407

第三节 县人民政府施政方式 409

第四节 基层政权 411

第五章 县人民政协 412

第一节 历届委员会会议 413

第二节 组织机构 415

第三节 主要活动 417

第一节 清朝时期司法警政机构 420

第十六编 司法 420

第一章 清朝时期和民国时期司法治安机构 420

第二节 民国时期审判、检察、警察机构 421

第二章 建国后司法机构职能 422

第一节 公安 422

第二节 检察 428

第三节 审判 430

第四节 司法行政 434

第十七编 军事 437

第一章 军事组织 437

第一节 驻军 437

第二节 地方武装 439

第三节 人民武装 440

第一节 组织建设 444

第二章 民兵 444

第二节 政治工作 445

第三节 军事训练 446

第四节 任务和职能 447

第三章 兵役制度 449

第一节 世袭兵役制 449

第二节 募兵制 449

第三节 征兵制 449

第四节 志愿兵役制 450

第五节 义务兵役制 451

第六节 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的兵役制度 451

第七节 预备役制 452

第四章 战事纪略 452

第一节 清末时期战事 452

第二节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战事 453

第三节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战事 454

第四节 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战事 455

第十八编 民政劳动人事侨务 458

第一章 民政 458

第一节 拥军支前 458

第二节 优抚工作 459

第三节 复员退伍军人安置 462

第四节 救灾救济 463

第五节 社会福利 466

第六节 老区建设 468

第七节 婚姻登记 469

第二章 劳动人事 470

第一节 管理机构 470

第二节 劳动管理 471

第三节 人事管理 477

第四节 工资福利 480

第三章 侨务工作 484

第一节 华侨 484

第二节 港澳台同胞 485

第三节 捐赠投资 486

第四节 侨联 487

第五节 侨务管理 489

第十九编 群众团体 493

第一章 工人组织 493

第一节 组织沿革 493

第二节 主要活动 494

第二章 青少年组织 498

第一节 共产主义青年团 498

第二节 少年先锋队 501

第三节 三民主义青年团 501

第一节 组织沿革 502

第三章 妇女组织 502

第二节 主要活动 503

第四章 农民、工商、个体组织 505

第一节 农民组织 505

第二节 工商业组织 506

第三节 个体劳动者协会 508

第二十编 教育 509

第一章 学校教育 510

第一节 学前教育 510

第二节 小学教育 511

第三节 中学教育 514

第二章 成人教育 518

第一节 专业教育 518

第二节 业余教育 521

第二节 教师素质 524

第三章 教师与学生 524

第一节 数量 524

第三节 升学考试 529

第四章 教育行政 533

第一节 管理机构 533

第二节 人事管理 533

第三节 教学研究 534

第四节 教育经费 535

第五节 校舍仪器 542

第六节 勤工俭学 544

第二十一编 科学技术 545

第一章 科学技术的研究和活动 545

第一节 农林牧副渔 545

第二节 工业 548

第四节 农业机械 549

第三节 医疗卫生 549

第五节 气象 550

第六节 水电建筑 550

第二章 科学技术管理 552

第一节 管理体制 552

第二节 计划管理 552

第三节 经费管理 553

第四节 成果管理 553

第五节 科技情报与交流 554

第三章 科技组织和活动 555

第一节 科技队伍 555

第二节 县科学技术协会 557

第三节 基层学会科普协会 558

第一节 事业机构 561

第一章 群众文化 561

第二十二编 文化艺术 561

第二节 文化设施 563

第三节 主要活动 563

第四节 民间艺术 567

第二章 图书报纸通讯 570

第一节 图书 570

第二节 报纸 573

第三节 通讯报道 574

第三章 史志档案 575

第一节 地方志编修 575

第二节 党史工作 576

第三节 档案工作 577

第四章 电影录像 577

第一节 乡镇影剧院 577

第三节 录像放映管理 580

第二节 农村电影队 580

第五章 广播电视 581

第一节 事业机构 581

第二节 广播 581

第三节 电视 582

第六章 文物胜迹 584

第一节 历史文物 584

第二节 革命遗址、文物 589

第三节 文物普查 590

第四节 山川名胜 590

第七章 民间故事歌谣谚语山歌 595

第一节 民间故事 595

第二节 民间歌谣 597

第三节 民间谚语 601

第四节 山歌 605

第二十三编 卫生体育 609

第一章 医疗卫生事业 609

第一节 医疗机构队伍 609

第二节 中医中药 611

第三节 西医西药 612

第四节 医疗设备 615

第五节 护理 619

第六节 县直属医院简介 620

第二章 地方病、传染病防治 621

第一节 地方病防治 621

第二节 传染病防治 625

第三节 预防接种 631

第三章 卫生保健 632

第一节 食品卫生 632

第二节 劳动保健 633

第三节 妇幼保健 634

第四节 学校卫生 636

第五节 爱国卫生运动 637

第四章 医药卫生管理 639

第一节 管理体制 639

第二节 药品管理 640

第三节 经费管理 641

第五章 体育运动 642

第一节 社会体育 642

第二节 学校体育 645

第三节 少年儿童业余体校 647

第四节 乒乓球运动 647

第五节 场地设施 648

第六节 体育竞赛 649

第一节 家族家庭 657

第二十四编 社会风土 657

第一章 生产生活习俗 657

第二节 农副业生产习俗 659

第三节 饮食 660

第四节 服饰 663

第五节 居住 665

第二章 礼仪习俗 668

第一节 婚姻 668

第二节 产俗生日 672

第三节 丧葬 673

第四节 节日 676

第三章 姓氏 679

第一节 数量 679

第二节 分布 682

第三节 源流 683

第四章 人民生活 689

第一节 农民生活 689

第二节 职工生活 695

第五章 宗教 698

第一节 天主教 698

第二节 基督教 699

第二十五编 人物 701

第一章 传记 701

第一节 人物传之一 701

第二节 人物传之二 717

第三节 人物传之三 746

第二章 记略 747

第一节 人物略之一 747

第二节 人物略之二 749

第三节 人物略之三 754

第三章 英烈名录 755

第一节 北代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755

第二节 抗日战争时期 762

第三节 解放战争时期 763

第四节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765

附录 768

旧志序 768

朱浩怀在台湾编撰《平远县志续编资料》 772

抗战后期广东省政府播迁平远之经过 779

平远县1952年至1983年 781

工农业总产值统计表 781

平远县1984年至1991年 782

国民经济统计表 782

赞助《平远县志》编修芳名录 782

《平远县志》编纂始末 786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