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地理
高等学校文科教学参考书  中国现代史资料选辑  第2册  1924-1927
高等学校文科教学参考书  中国现代史资料选辑  第2册  1924-1927

高等学校文科教学参考书 中国现代史资料选辑 第2册 1924-1927PDF电子书下载

历史地理

  • 电子书积分:16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彭明,金德群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8
  • ISBN:7300001289
  • 页数:527 页
图书介绍:
《高等学校文科教学参考书 中国现代史资料选辑 第2册 1924-1927》目录

一、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的兴起 1

中国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会议录(节选) 一九二四年一月 1

关于中国国民党“一大”的笔记 一九二四年一月二十三日 鲍罗廷 7

革命救国论 一九二四年二月十五日 周恩来 11

广东革命政府三令五申禁止苛捐杂税(二则) 一九二四年三、四月 15

关于沙面罢工复法领事函 一九二四年七月十九日 廖仲恺 17

请协力组织农会给广东各县县长的命令 一九二四年七月二十四日 廖仲恺 18

中国国民党中央执委会颁发有关容纳共产分子问题之训令 一九二四年八月 19

农民解放的方法——在香山县农民代表会议之演说 一九二四年八月 廖仲恺 22

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概况表 一九二四年七月—一九二六年九月 26

广东廖省长之辟谣布告 一九二四年九月十日 26

苏联驻华大使加拉罕复反帝大联盟书 一九二四年十月三日 27

《醒狮》周报出版宣言 一九二四年十月十日 曾琦 29

中国国民党越南海防支部望速削平广州商团叛乱电 一九二四年十月十日 32

孙中山以革命委员会会长名义打消商团罢市和收回关余令 一九二四年十月十一日 33

孙中山慰勉全桂底平协力肃清余孽致黄绍竑电 一九二四年十月十五日 34

关于广宁农民运动为大元帅草拟的命令 一九二四年十二月十六日 廖仲恺 34

国民党底分析 一九二四年十二月二十七日 陈潭秋 35

黄埔军校的组织(四表) 一九二四年 39

黄埔军校一至五期毕业学生统计表 一九二四年—一九二七年 43

黄埔军校校歌二首 一九二五年、一九二七年 44

由前敌归来 一九二五年三月二日 蒋先云 44

孙中山先生在北京逝世 一九二五年三月十三日 46

革命派与反革命派 一九二五年五月二十日 廖仲恺 47

中国国民党一届三中全会 关于接受总理遗嘱之训令 一九二五年五月二十四日 50

广州大本营关于荡平杨、刘通电 一九二五年六月七日 52

二、北洋政府末期的社会经济 54

上海晚报 北京之一片呼穷声 一九二四年二月五日 54

北洋军阀混战下的兵灾(二则) 一九二四年—一九二五年 55

大理地震与贵州饥荒 一九二五年六月十日 颂皋 56

五省的大灾荒一九二五年八月十日 颂皋 58

1919—1925年全国中外商纺织厂比较表(二则) 60

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童工委员会”报告(节录) 一九二四年 62

日本国内纱厂与在华日纱厂工人工资比较 一九二五年八月十五日 64

两湖官矿经营管理的腐败和矿权的出卖(三则) 一九二四年—一九二五年 65

直隶北部土地占有的状况 一九二四年 67

京兆旗产地亩清理简章 一九二五年十一月十日 67

军阀的田赋预征(三则) 一九二四年—一九二七年 69

张宗昌在山东的苛捐杂税(二则) 一九二五年—一九二六年 71

朱步景、黄进 关于江北垦植公司及农户间之概略报告 一九二七年一月七日 72

国民党农民部对全国土地占有的估计 一九二七年六月 74

临时执政府关于国地两税之划分 一九二五年二月十四日 75

临时执政府秘书厅转送各省岁入与军费比较表公函 一九二五年二月十六日 80

上海总商会陈述洋商诈骗储户钱财请取缔代电 一九二五年四月三十日 84

中国国民党反对金佛郎案第三次宣言 一九二五年五月七日 86

财政部经管各项内外债现负数目表 一九二五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88

交通部经管各项债款之说明及统计 一九二六年 88

京师临时治安会等关于直鲁军用票在北京行使的函文(二则) 一九二六年四—六月 91

关税会议宣言及“晨报”报道 一九二六年七月三日 94

天津交行转陈上海银行公会为对付武汉国民政府暂停金融往来函 一九二七年四月二十一日 96

怨声载道之江北 一九二七年五月 96

天津通讯 扰商病民之直隶省票一九二七年六月十九日 98

三、第二次直奉战争与北方政局 100

中俄解决悬案大纲协定 一九二四年五月三十一日 100

北洋政府内务部密咨各省区通缉李大钊等 一九二四年六月十一日 104

关于奉张召开军事会议准备分路入关等情密函 一九二四年二月十一日 105

师长曹锳关于奉张联络浙卢反直等情致曹锟电 一九二四年八月九日 105

大总统曹锟就江浙战起免去浙督卢永祥等职令 一九二四年九月七日 106

全国各界联合会声讨直系发动江浙战争通电 一九二四年九月七日 107

王怀庆和吴佩孚往来密电(三则) 一九二四年九、十月 108

张作霖在第二次直奉战争前夕致曹锟电 一九二四年九月十五日 110

曹锟讨伐张作霖令 一九二四年九月十七日 111

曹锟特派讨奉军总、副司令等令(二则) 一九二四年九月十七日 112

两湖巡阅使萧耀南宣告对奉张作战通电 一九二四年九月二十日 112

东三省民报 曹锟罪状一九二四年九月二十二日 113

陈?关于日本、法国对直奉战争的态度等情电 一九二四年九月二十三日 115

张福来等宣言对奉张作战通电 一九二四年九月二十八日 116

张作霖出兵讨伐曹锟吴佩孚致孙中山电 一九二四年十月四日 116

彭寿莘报告直军失守九门口溃败情形密电 一九二四年十月八日 118

关于冯玉祥与段祺瑞等联合反对吴佩孚的情报(二则) 一九二四年十月十一日 119

周梦贤关于吴佩孚赴榆关并下令攻夺九门口的密电 一九二四年十月十三日 119

曹锟为江浙战争结束派李厚基等办理善后令 一九二四年十月十五日 120

榆关大战 一九二四年十月 大山 121

大总统曹锟关于直奉双方停战令 一九二四年十月二十四日 124

曹锟因战败辞去大总统职通电 一九二四年十一月二日 124

临时执政公布《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制》 一九二四年十一月二十四日 125

段祺瑞就任临时执政令 一九二四年十一月二十四日 125

清帝出宫与优待条件的修改 一九二四年十一月二十五日 朔一 126

善后会议条例 一九二四年十二月二十四日 127

段祺瑞善后会议演说词 一九二五年二月十九日 129

中共中央、青年团中央对反奉战争宣言 一九二五年十月二十日 130

冯玉祥表示赞同和平解决时局电 一九二五年十一月十四日 131

关于奉系郭松龄倒戈大事记 一九二五年十二月 王芸生 132

西北军将领张之江等关于冯玉祥引退的通电 一九二六年一月六日 136

北方时局与国民会议运动 一九二六年二月十六日 张太雷 137

关于三一八惨案(十二则) 一九二六年三、四月 139

关于北洋政府主政人选问题通电 一九二六年五月一日 张作霖 150

奉系军阀统治下的北京 一九二六年五月 王若飞 151

四、地方军阀混战与蒙藏区域状况 153

四川军阀刘湘、杨森等反击熊克武之战(八则) 一九二四年一月—十一月 153

成都战祸五日记 一九二四年二月十二日 157

重庆总商会陈述全川兵祸请筹善后电 一九二四年五月十八日 158

康定土民电告康、泸边军哗变电 一九二四年十一月十八日 160

陕西交口兵变(二则) 一九二四年八、九月 161

胡憨战事 一九二五年二月二十五日 立民 162

关于胡憨之战的电文(七则) 一九二五年二、三月 164

陕西省议会控诉刘镇华西窜扰陕 一九二五年七月三日 168

西南局势变化 一九二五年三月二十五日 立民 170

杨森“统一之战”有关文电(七则) 一九二五年二月—十二月 172

合川、南充等地兵灾(二则) 一九二五年 176

内蒙古及热察绥三区近状 一九二四年七月二十三日 韩麟符 177

洛吴对内蒙之新政策 一九二四年七月二十三日 镜湖 179

蒙古民族的解放运动 一九二五年三月 李大钊 179

内蒙农民的三大苦楚 一九二五年四月二十四日 181

中共中央关于蒙古问题议决案 一九二五年十月 183

三特区工作问题 一九二六年二月 184

谢国梁关于班禅被逼出走后规划西藏的条陈 一九二五年二月八日 185

国民党二届三中全会关于内蒙古国民党问题决议案 一九二七年三月十三日 185

班禅进京 一九二五年三月十日 颂皋 190

班禅关于消弭战祸实行五族共和意见书 一九二五年 192

五、亚卅反帝运动 194

上海日商内外棉厂工人二月罢工事件(四则) 一九二五年年二、三月 194

上海各界反抗印刷附律与码头捐(传单) 一九二五年四月十一日 198

第二次全国劳动大会宣言 一九二五年五月关于顾正红惨案的报道 一九二五年五月十六日 199

青岛纱厂工人罢工之始末 一九二五年五月二十四日 吴雨铭 200

五卅惨案的报道 一九二五年五月卅一日 203

关于五卅惨案的中外交涉(六则) 一九二五年六月一日—十二日 204

国民党江苏省党部反对颜惠庆秘密解决五卅惨案代电 一九二五年六月三日 207

熊希龄为上海工部局制造惨案要力争交涉以杜后患电 一九二五年六月四日 208

广州革命政府关于五卅惨案宣言 一九二五年六月七日 209

全国农会联合会等三十个团体为沪、汉惨案等建议军民团结御侮电 一九二五年六月十六日 210

东南大学教授外交后援会对上海惨案之宣言 一九二五年六月 212

有关省港大罢工的资料(十则) 一九二五年六月—一九二六年十月 213

中国国民党主张废除不平等条约的两次宣言 一九二五年六月 221

为国内反对日英风潮敬告列强 一九二五年八月一日 蔡元培 224

在省港罢工工人代表第七次大会上的报告 一九二五年八月一日 廖仲恺 229

沪案之世界的反响 一九二五年八月十日 胡愈之 231

国民政府议决发给罢工委员会粮钱公函 一九二五年八月十七日 233

北洋政府外长关于沪案与日领谈判签订条件经过情形呈 一九二五年八月二十四日 234

蔡公时等发起组织中华国民对英备战大会及大会宣言 一九二五年九月 236

关于省港罢工的报告 一九二六年六月十八日 苏兆征 238

六、广州国民政府与统一战线内部的斗争 240

胡汉民宣布施行政府改组决议案电 一九二五年六月二十四日 240

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宣言 一九二五年七月一日 241

国民党中执会关于不许现任买办为行政官吏及各社团董事函令(二则) 一九二五年七月 244

民生哲学系统表说明 一九二五年五月十九日 戴季陶 245

国民革命与中国国民党(节录) 一九二五年七月 戴季陶 248

在国民党和国民政府追悼廖仲恺陈秋霖大会上的演说 一九二五年九月二十日 何香凝 252

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与孙文主义学会(四则) 一九二五年—一九二六年 254

西山会议派的政治主张(二则) 一九二五年十一、十二月 258

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严驳北京党员之违法会议 一九二五年十二月 261

广东农民运动之现势 一九二六年一月六日 阮啸仙 264

中国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一九二六年一月 267

弹劾西山会议决议案 一九二六年一月 275

张国焘在国民党“二大”上关于共产党问题的发言 一九二六年一月七日 276

宋庆龄在国民党“二大”上的演说 一九二六年一月八日 279

国民革命军党代表条例 一九二六年一月十日 279

广州国民政府对于时局的宣言 一九二六年二月二十五日 282

广州国民政府筹议两广政治军事财政统一委员会议决事项 一九二六年三月十九日 284

整理党务决议案 一九二六年五月 285

苏俄在中国(节录“中山舰事变”) 一九五六年 蒋介石 288

七、北伐战争与工农运动的高涨 292

加伦 北伐的军事规划(节录) 一九二五年九月二十日 292

中国国民党为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宣言 一九二六年七月六日 296

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组织大纲 一九二六年七月七日 299

国民革命军总司令蒋介石就职誓师训话 一九二六年七月九日 300

北伐誓师词 一九二六年七月九日 302

国民政府出师北伐告全国人民书 一九二六年九月七日 303

国民政府对农民运动第三次宣言 一九二六年九月七日 306

叶挺同志参战报告 一九二六年九月九日 308

冯玉祥五原誓师的宣言 一九二六年九月十八日 310

全国实业界应要求蒋介石宣明态度 一九二六年九月十九日 前溪 314

国民政府党员违背誓言罪条例 一九二六年九月二十二日 316

关于朱德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军党代表的史料(二则) 一九二六年九月二十四日 317

中国革命的根本问题——农民问题、土地问题 一九二六年十月一日 鲍罗廷 318

国民党中央及各省区联席会议关于本党最近政纲决议案 一九二六年十月二十一、二十二日 325

孙传芳是上海工人的公敌——十大罪状(传单) 一九二六年十月 331

反赤大联合之通电 一九二六年十一月十九日 332

广州国民政府就北伐军通过汉口英租界驳复英国领事抗议(二则) 一九二六年十一月 333

钮永建再次抵九江与蒋介石面谈的情报 一九二六年十一月二十三日 333

上海各团体、政党集议自治组织 一九二六年十一月三十日 335

张作霖通电就安国军总司令职训令 一九二六年十二月四日 336

北伐战况报告 一九二六年十二月九日 蒋先云 337

湖南财政局长张开理关于湖南财政情形报告 一九二六年十二月二十九日 341

陈友仁等为不宜变更迁鄂决定致蒋介石等密电 一九二七年一月七日 343

武汉国民政府外交部长陈友仁对汉口事件宣言 一九二七年一月二十三日 343

英工党团体对陈友仁宣言的复电 一九二七年一月二十六日 345

中英关于中国收回汉口、九江英租界的协定(二则) 一九二七年二月 347

湖北省农民协会第一次代表大会告全省农友 一九二七年二月 348

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开学宣言 一九二七年三月 349

国民党二届三中全会关于农民土地问题案讨论记录(节选) 一九二七年三月十五日 350

中共上海区委行动大纲——总同盟罢工应注意之点 一九二七年三月十九日 353

国民政府佃农保护法 一九二七年五月九日 355

一九二七年五月十五日前的湖北省农民运动 356

英舰制造万县事件(四则) 一九二六年八、九月 359

八、国共分裂与国民革命的中折 359

帝国主义干涉中国革命的一组资料 一九二六年八月—一九二七年五月 362

蒋介石致何应钦应即勒令取消某党在上海组织政府电 一九二七年三月三日 369

注意领导人 一九二七年三月九日 罗易 370

关于武汉成立国民党中央党部、国民政府临时联席会改经过报告 一九二七年三月十日 徐谦 373

纪国民党第二届中执会第三次全体会议(节录) 一九二七年三月 376

告黄埔同学书 一九二七年三月十二日 蒋介石 383

上海商业联合会对蒋介石集团的态度(八则) 一九二七年三月—五月 388

南北妥协消息一束 一九二七年三月十八日 394

育干列强驻华兵力配置详表 一九二七年六月二十五日 397

中国国民党举行清党前中央监察委员会在上海开会之纪录 一九二七年三月二十八日 399

武汉国民政府外交部对南京事件之宣言 一九二七年三月三十一日 400

吴敬恒致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会请查办共产党函 一九二七年四月一日 401

国民党中央监委会咨中央执委会检举共产分子文 一九二七年四月十日 407

郑振铎等为四·一二惨案致上海临时政治分会书 一九二七年四月十四日 408

汪精卫斥蒋介石违背中央命令反抗中央电 一九二七年四月十六日 409

蒋介石致李济深等举发共产党谋叛以非常紧急处置案电 一九二七年四月十七日 411

武汉国民党中央免蒋介石本兼各职令 一九二七年四月十七日 411

在国民政府建都南京阅兵典礼训话 一九二七年四月十八日 蒋介石 412

南京国民政府通缉共产党首要令 一九二七年四月 419

革命领袖李大钊等二十人被杀害情形 一九二七年四月二十九日 421

三民主义之认识 一九二七年四月 胡汉民 423

认识我们唯一的敌人 一九二七年五月七日 蒋介石 431

李济深关于广东“清党”已办妥等情致张静江函 一九二七年五月十九日 436

日本政府关于山东问题派兵声明 一九二七年五月二十八日 437

国民军占领郑州之经过 一九二七年六月一日 438

中国国民党致中国共产党书 一九二七年六月十五日 439

陈独秀给共产国际的电报 一九二七年六月十五日 441

北洋政府大元帅张作霖就职宣言 一九二七年六月十八日 443

北洋政府张作霖公布《中华民国军政府组织令》 一九二七年六月十八日 443

日本兵悄然开进济南 一九二七年六月二十三日 444

国民革命与经济的关系 一九二七年七月七日 蒋介石 445

为抗议违反孙中山的革命原则和政策的声明 一九二七年七月十四日 宋庆龄 448

武汉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主席团”声明 一九二七年七月十六日 452

苏俄在中国(节录) 一九五六年 蒋介石 455

北洋政府军事部参谋署关于宁汉双方合流通报(四则) 一九二七年七、八月 459

九、文化、教育和科学 461

《科学》社论:科学与反科学 —九二四年一月 461

整理国故的评价 一九二四年一月九日 郭沫若 463

我国新闻学进步之趋势 一九二四年三月二十五日 邵飘萍 465

太戈尔与中国青年 一九二四年四月 沈泽民 469

《上海大学一览》弁言 一九二四年四月 于右任 477

进一步退两步 一九二四年五月十九日 茅盾 479

交通部取缔申报馆与开洛公司联合经营广播电台的文件(二则) 一九二四年五月 481

北京国立专门以上八校教职员代表联席会议对退还庚款的宣言 一九二四年五月三十一日 482

科学的农业与中国之改造 一九二四年七月 董时进 485

中国青年活动的黎明——反对基督教运动 一九二四年九月九日 杨贤江 487

全国教育联合会庚款事宜委员会对于各国庚子赔款宣言 一九二五年 489

停办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呈文 一九二五年八月八日 章士钊 491

段祺瑞政府以“整顿学风”为名镇压学生运动(三则) 一九二五年八月—一九二六年三月 493

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简章 一九二五年十月 495

我们的纪念——上海大学三周年 一九二五年十月二十三日 凌山 496

广州国民政府革除邹鲁国立广东大学校长本职令 一九二五年十二月一日 498

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公布中等以上学校统计表(二则) 一九二五年—一九二六年 500

学以致用 一九二六年一月五日 杨贤江 502

我们对于西洋近代文明的态度 一九二六年六月六日 胡适 504

最近二三十年中国新发见之学问 一九二六年六月 王国维 516

中华教育改进社改造全国乡村教育宣言书 一九二六年十二月三日 陶行知 521

中国乡村教育之根本改造 一九二六年十二月 陶行知 522

中国第一座民营广播电台——新新公司广播电台开始播音 一九二七年三月十九日 524

中国学术团体协会章程 一九二七年四月二十五日 525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