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学习提要与问答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李西彦,王志义主编
- 出 版 社: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6
- ISBN:7387·184
- 页数:260 页
第一章 绪论 1
内容提要与目的要求 1
一、基本概念简释 1
4.试用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剖析“人都是自私的”观点 2
二、选择 6
1.单项选择 6
2.多项选择 9
3.世界观、历史观和人生观 12
三、说明每组概念的区别和联系 12
2.世界观与方法论 12
1.哲学和世界观 12
4.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具体科学 13
5.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13
6.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14
四、判断正误 、并简述理由 14
五、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6
2.为什么说哲学基本问题也是实践的基本问题 16
3.怎样坚持哲学党性原则? 17
4.唯心主义产生和长期存在的根源是什么? 17
5.唯物主义产生和发展的根源是什么? 17
6.马克思主义以前的社会历史理论的两个主要缺陷是什么? 18
7.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它一切哲学的最主要、最显著的特点是什么?为什么? 18
8.当前树立革命人生观有何重大意义? 18
六、论述题 19
1.怎样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完整科学的世界观? 19
2.怎样认识学好马克思主义关键在于树立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良好学风? 20
一、基本概念简释 21
第二章 世界的物质性 21
内容提要和目的要求 21
二、选择 23
1.单项选择 23
2.多项选择 26
2.运动和静止 29
3.物质和时空 29
1.物质和运动 29
三、说明每组概念的区别和联系 29
4.时间和空间 30
四、判断正误 ,并简述理由 30
五、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32
1.列宁的物质定义有何重大意义? 32
2.哲学的物质范畴和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理论有何关系? 32
3.承认相对静止有何意义? 32
4.怎样说明时空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33
5.坚持时空无限性、客观性原理有何意义? 33
1.如何论证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34
六、论述题 34
2.怎样理解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 35
内容提要和目的要求 36
一、基本概念简释 36
第三章 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 36
二、选择 37
1.单项选择 37
2.多项选择 39
三、说明每组概念的区别和联系 41
1.物质和意识 41
2.意识和语言 41
3.意识和客体 42
四、判断正误,并简述理由 42
五、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44
1.劳动在人类意识产生过程中的决定作用表现在哪里? 44
2.人类意识和动物反映形式的区别在哪里? 45
4.怎样才能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 46
3.意识的本质是什么? 46
1.如何通过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进一步说明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原理? 47
5.物质和意识的对立在什么范围内是绝对的?什么情况下是相对的? 47
六、论述题 47
2.试述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处理好它们关系对搞好“四化”建设有什么重大意义? 48
第四章 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50
内容提要与目的要求 50
一、基本概念简释 50
二、选择 51
1.单项选择 51
2.多项选择 54
三、说明每组概念的区别和联系 56
1.整体和部分 56
2.运动,变化和发展 56
3.联系和发展 56
4.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 57
5.规律和范畴 57
四、判断正误,并简述理由 58
2.怎样理解联系的多样性、条件性? 60
五、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60
1.什么是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 60
4.简述物质运动的基本形式及其相互关系 61
3.普遍系联的观点在唯物辩证法中占有什么地位? 61
5.新事物为什么必然战胜旧事物? 62
6.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和分歧表现在哪些方面。 62
8.如何理解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63
7.唯物辩证法包括哪些基本规律和范畴?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63
六、论述题 64
1.试用唯物辩证法普遍联系的原理,分析说明我国进一步扩大对外的和国内的经济技术交流的重要性。 64
2.试用普遍联系的原理,分析说明“全国一盘棋”和“因时制宜”,“因地制宜”的关系 66
第五章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 68
内容提要与目的要求 68
一、基本概念简释 69
二、选择 71
1.单项选择 71
2.多项选择 74
三、说明每组概念的区别和联系 78
1.质、量、度 78
2.量变和质变 78
5.根本矛盾和非根本矛盾 79
6.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 79
4.内因和外因 79
3.同一性和斗争性 79
四、判断正误,并简述理由 80
7.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 80
五、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83
1.把握度这个哲学范畴有何重大意义? 83
2.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是怎样的?割裂两者辩证关系的形而上学错误是什么? 84
3.怎样理解质变在事物发展中的重要意义?正确理解量变和质变关系的关键是什么? 84
4.如何理解质量互变规律的普遍性? 85
5.如何理解量变和质变的复杂性? 85
6.如何理解矛盾的同一性?辩证的同一性和形而上学的同一性有何区别? 86
8.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是什么? 87
9.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的关系是怎样的?掌握这一原理有何重要意义? 87
7.形而上学割裂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的表现是什么? 87
10.如何理解唯物辩证法的“两点论”和“重点论”? 88
11.矛盾解决的基本形式有哪几种? 89
12.否定之否定规律所揭示的辩证内容是什么? 89
13.怎样说明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普遍性? 90
第六节 唯物辩证法诸范畴 91
1.试用量变与质变辩证关系的原理,说明把共产主义远大目标同脚踏实地的日常工作结合起来的重要性。 91
六、论述题 91
2.试用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辩证关系的原理,分析说明增强企业活力为什么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 92
3.结合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说明党握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重要意义。 93
4.试用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统一的原理,说明我们对当前的经济体制改革应抱什么态度。 95
一、基本概念简释 97
内容提要与目的要求 97
二、选择 99
1.单项选择 99
2.多项选择 101
三、说明每组概念的区别和联系 104
1.原因和结果 104
2.必然性和偶然性 104
3.可能性和现实性 105
4.内容和形式 105
5.现象和本质 106
四、判断正误 ,并简述理由 106
五、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08
1.因果关系原理的实践意义。 108
4.内容和形式辩证关系原理的实践意义 109
3.可能性和现实性辩证关系原理的实践意义 109
2.必然性和偶然性辩证原理的实践意义 109
1.可能性和现实性辩证关系原理对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有何意义? 110
六、论述题 110
5.本质和现象辩证关系原理的实践意义 110
2.掌握可能性和现实性辩证关系原理对我国四个现代化建设有何指导意义? 111
3.试用形式和内容辩证关系原理,说明当前实行多种经济形式的必要性和正确性 111
4.怎样理解科学研究的对象是透过现象认识本质 112
第七章 认识和实践 114
内容提要与目的要求 114
一、基本概念简释 114
二、选择 118
1.单项选择 118
2.多项选择 120
三、 说明每组概念的区别和联系 124
1.主体和客体 124
2.认识和实践 124
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125
4.归纳和演绎 125
5.分析和综合 126
四、判断正误,并简述理由 126
2.什么是不可知论?不可知论错在哪里? 128
五、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28
1.如何理解唯物主义认识论同唯心主义认识论的根本区别? 128
4.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识论有什么原则区别? 129
3.为什么说只有用实践的观点才能彻底驳倒不可知论? 129
5.什么是实践?它的基本特点和基本形式有哪些? 130
6.为什么说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是认识过程的一次飞跃?如何才能正确地出现这次飞跃 130
7.同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何在?实现这一飞跃的条件和途径是什么? 131
六、论述题 131
1.试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并指出它同旧哲学认识论的根本区别 131
2.如何理解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132
3.正确理解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辩证统一原理,对于我们的实际工作有何重要意义? 133
4.试述认识运动的辩证过程,并运用这一原理说明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134
5.试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党的群众路线的一致性。 135
第八章 真理 137
内容提要与目的要求 137
一、基本概念简释 137
二、选择 139
1.单项选择 139
2.多项选择 141
三、说明每组概念的区别与联系 143
1.真理和谬论 143
3.真理和认识 144
2.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 144
4.客观真理和客观事物 145
四、判断正误 ,并简述理由 145
五、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46
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真理观上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146
2.如何理解思维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思维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同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有何联系? 147
3.什么是谬误?为什么说在认识上犯错误是难免的? 148
4.逻辑证明在实践检验真理的过程中起什么作用?为什么它不能代替实践标准? 148
5.党的思想路线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有何联系?为什么说党的思想路线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149
6.实事求是的含义是什么?为什么说它深刻体现着彻底的唯物论和彻底的辩证法? 150
1.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坚持实践标准有什么现实意义? 151
论述题 151
2.如何理解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承认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有何意义? 152
3.试用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辩证关系的原理说明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什么既要坚持又要发展? 153
第九章 人类社会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 156
内容提要与目的要求 156
一、基本概念简释 156
二、选择 159
1.单项选择 159
2.多项选择 161
2.历史唯物主义和具体社会科学 163
三、说明每组概念的区别与联系 163
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 163
四、判断正误 ,并简述理由 164
五、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66
1.简述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关系? 166
2.简述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区别? 167
3.为什么说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167
4.如何理解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对立统一? 168
6.简述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169
7.为什么说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169
1.试用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原理说明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170
六、论述题 170
2.为什么说人类社会发展是一个自然的历史的过程?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有什么不同? 171
3.试论社会发展客观规律和人的自觉活动的辩证关系? 172
第十章 社会基本矛盾 173
内容提要与目的要求 173
一、基本概念简释 173
二、选择 175
1.单项选择 175
2.多项选择 178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180
三、说明每组概念的区别和联系 180
四、判断正误 ,并简述理由 181
2.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181
五、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83
1.怎样理解科学技术也是生产力? 183
2.为什么说生产力是整个社会发展的最后决定因素? 184
3.简述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最基本的决定方面,是生产关系的基础? 184
4.简述新的生产关系为什么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185
5.怎样理解严格意义上的经济基础不包括生产力在内? 185
8.简述马克思关于社会形态理论的重要意义? 186
7.简述上层建筑体系中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的关系? 186
6.怎样理解经济基础是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 186
9.为什么说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187
六、论述题 187
1.什么是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掌握这一规律的意义何在? 187
2.如何从社会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性质和特点上看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188
3.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规律的含义是什么?掌握这一规律有什么意义? 189
4.试从我国社会形态的性质和特点说明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 190
内容提要与目的要求 191
第十一章 阶级 国家 社会革命 191
5.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辩证关系原理,说明我国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191
一、基本概念简释 194
1.单项选择 195
二、选择 195
2.多项选择 199
三、说明每组概念的区别与联系 203
1.阶级和阶级斗争 203
2.国体和政体 204
四、判断正误 ,并简述理由 204
五、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206
1.怎样理解“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 206
2.什么是划分阶级的标准? 206
3.为什么说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207
4.国家的职能是什么? 208
5.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和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有何本质不同? 208
6.为什么说无产阶级专政是新型的国家? 208
7.如何理解在我国现阶段阶级斗争还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 209
8.我国现阶段的阶级斗争有什么特点? 209
9.社会革命的根源是什么? 210
11.什么是社会革命的条件? 211
12.为什么说社会主义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的最深刻的一次革命? 211
10.为什么说新旧社会的更潜只有通过社会革命才能实现? 211
一、基本概念简释 213
第十二章 社会意识 213
内容提要与目的要求 213
二、选择 215
1.单项选择 215
2.多项选择 219
三、说明每组概念的区别与联系 224
1.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 224
2.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 225
3.道德和法律 225
四、判断正误 、并简述理由 226
五、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228
1.简要说明社会意识的一般特点? 228
2.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228
3.社会意识的构成是怎样的? 229
4.无产阶级共产主义道德和资产阶级道德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229
5.区分社会意识形式的根据是什么? 230
6.社会意识形态诸形式的相互联系表现在哪些方面? 230
1.运用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反作用的原理,说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意义? 231
六、论述题 231
2.运用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反作用的原理,说明现阶段加强共产主义思想教育的必要性 232
3.试述共产主义道德及其加强共产主义道德教育的重大意义 232
第十三章 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235
内容提要与目的要求 235
一、基本概念简释 236
二、选择 237
1.单项选择 237
2.多项选择 240
三、说明每组概念的区别与联系 243
1.个人和集体 243
2.群众和领袖 243
四、判断正误,并简述理由 244
五、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245
1.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在人民群众作用问题上根本分歧是什么? 245
2.为什么说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245
3.为什么是杰出人物?怎样认识和评价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 246
4.如何正确认识无产阶级领袖的伟大作用? 246
6.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什么 247
5.为什么说热爱领袖和反对个人崇拜是一致的? 247
论述题 248
1.试用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原理说明个人和群众的关系以及怎样才能充分发挥个人的作用? 248
2.试述怎样正确认识个人的价值? 248
3.试述党的群众践线的哲学基础。 249
第十四章 社会进步和人类解放 251
内容提要与目的要求 251
一、基本概念简释 251
二、选择 253
1.单项选择 253
2.多项选择 254
三、说明每组概念的区别与联系 255
1.社会进步和社会文明 255
2.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255
3.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 256
四、判断正误,并简述题理由 257
五、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257
1.怎样理解社会进步与人类解放之间的关系? 257
2.怎样理解共产主义社会的劳动将成为人民乐生的需要? 258
六、论述题 258
1.试述共产主义是社会进步、文明发展和人类解放的必然归宿 258
- 《中国铁路人 第三届现实主义网络文学征文大赛一等奖》恒传录著 2019
-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基础问题探幽》陈冬生,王枫桥责编 2019
- 《批判 建构与实践 戴维·佩珀生态社会主义思想研究》梅丽著 2019
- 《弗雷格逻辑主义研究》刘靖贤著 2019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浙江的实践》谭劲松,金一斌主编 2018
- 《面向可持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经济科学研究》刘正刚,李晓,田军著 2018
- 《新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70年》王京清 2019
- 《书法主义图像叙述》洛齐 2019
-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刘诗白主编 2019
- 《马克思主义研究报告》曹泳鑫李冉主编 2019
- 《培智学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 生活适应 二年级 上》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特殊教育课程教材研究中心编著 2019
- 《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本书编写组 2020
-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全国教育满意度调查报告》(中国)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2019
- 《教育学考研应试宝典》徐影主编 2019
- 《语文教育教学实践探索》陈德收 2018
- 《家庭音乐素养教育》刘畅 2018
- 《陕西民歌金曲30首:五线谱版》赵季平,冯健雪,黎琦编著 2019
- 《学前教育学》王换成主编 2019
- 《近代体育游戏教育史料汇编 第1辑 1》王强主编 2016
- 《全国学前教育专业(新课程标准)“十三五”规划教材 简谱手风琴教程 第2版》(中国)杨克勤,王宝庆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