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纳西族文学史
纳西族文学史

纳西族文学史PDF电子书下载

文学

  • 电子书积分:2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和钟华,杨世光主编;李世宗等编写
  • 出 版 社: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2
  • ISBN:7540907444
  • 页数:828 页
图书介绍:
《纳西族文学史》目录

目录 1

绪论 1

一 社会历史概况 1

二 文学发展轮廓与分期 5

三 文学发展进程中的几个制约因素 12

四 纳西族文学的特色 14

第一编 口传文学时期 25

概述 25

第一章 歌谣和祝祷词 28

第一节 代表作品 29

第二节 艺术特点 44

第二章 神话 47

第一节 代表作品 47

一 日月星神话 47

二 《黑底干木》 49

四 石头神话 51

三 《地是怎样缩小的》 51

五 树神话 52

六 《月其嘎儿》 52

七 换寿神话 54

八 虎图腾神话 56

九 女始祖神话《埃姑咪》 58

第二节 思维特征与艺术特色 62

本编小结 66

概述 69

第二编 东巴文学兴起和繁荣时期 69

第一章 东巴教、东巴文和东巴经 75

第一节 东巴教和东己 75

第二节 东巴文 78

第三节 东巴经 80

第二章 东巴经神话 83

第一节 起源篇 84

第二节 伏魔篇 91

一 《鹏龙争斗》 92

二 《崇仁潘迪?长生药》 97

三 《丁巴什罗》 100

四 《庚空都支》 104

五 《多莎?杜》 106

六 《精如镇鬼》 110

七 《古生土称?命素?玛》 113

八 《许瓦增古?火》 115

第三节 祖先篇 117

一 《蝙蝠取卦书》 118

二 《俄英都努杀猛妖》 123

三 《高勒趣》 125

第三章 东巴经创世史诗《创世纪》 129

第一节 《创世纪》的主要梗概 129

第二节 《创世纪》所反映的社会内容及作品产生的时代 131

第三节 《创世纪》所反映的社会意识及作品的基本思想 135

第四节 《创世纪》塑造的英雄形象 139

第五节 《创世纪》的艺术特点 142

第六节 《创世纪》的续篇与异文 145

第四章 东巴经英雄史诗《黑白之战》 149

第一节 《黑白之战》的主要内容及社会背景 150

第二节 《黑白之战》所反映的起源观和战争观 153

第三节 《黑白之战》的主题思想 156

第四节 《黑白之战》的典型形象 157

第五节 《黑白之战》的艺术特色 159

第六节 《黑白之战》与《超荐东主》 164

第七节 《黑白之战》的姐妹篇《哈斯争战》 168

第一节 《鲁般鲁饶》的内容及其异文 171

第五章 东巴经叙事长诗《鲁般鲁饶》 171

第二节 《鲁般鲁饶》的社会背景 175

第三节 《鲁般鲁饶》的主题思想 176

第四节 《鲁般鲁饶》的人物形象 178

第五节 《鲁般鲁饶》的艺术特色 180

第六节 《鲁般鲁饶》对后期作品的影响 187

第六章 东巴经祭天歌 189

第一节 基本内容 190

第二节 价值与意义 193

第三节 艺术特色 196

第七章 东巴经故事和习俗长调 200

第一节 东巴经故事 201

一 《普迟乌璐》 201

二 《富人偷牛》 205

三 《买卖寿岁》 208

四 《三女卖马》 211

五 《沙劳阿巴》 214

第二节 祝祷祭祀歌 217

一 《婚歌》 217

二 《挽歌》 219

三 《安铺余子咪》 224

第八章 东巴文学的特点和地位 230

第一节 东巴文学的特点 230

第二节 东巴文学的地位、影响和局限性 241

第九章 口头神话与传说 246

一 《人怎样出世》等 247

第一节 这一时期的口头神话 247

二 《顶靴力士》 249

三 《阿达与天女》 251

第二节 山川湖泊传说 252

一 金沙江和王龙山的传说 253

二 玉湖、泸沽湖和白水台的传说 258

第三节 节日习俗传说 260

一 节日传说 261

二 祭祀传说 267

三 礼仪和婚俗传说 269

四 其他习俗传说 271

第四节 远祖人物传说 275

第五节 这一时期传说的特点 280

第十章 民间歌谣 282

第一节 生产歌 283

一 《天女洗麻歌》和《搓线歌》 283

二 《放牛山歌》和《劝牛调》 285

三 《耙田歌》和《栽秧歌》 286

第二节 风物歌 287

第三节 习俗短歌 290

一 礼仪歌 291

二 《招魂歌》与《送鬼歌》 295

三 婚歌 299

四 丧歌 304

本编小结 309

作家文学的兴起和繁荣时期 313

概述 313

第三编 民间传统大调的产生 313

第一章 民间传统大调 319

第一节 传统大调的类型及其产生背景 319

第二节 欢乐调 323

一 《猎歌》 324

二 《赶马》 333

三 《烧香》和《盘歌》 337

四 《金筝之歌》 342

五 《文考》、《武考》和其它欢乐调 345

第三节 苦情调 347

一 《殉情调》 348

二 《逃到好地方》 358

三 《牧歌》 362

四 《牧象姑娘》 366

第四节 相会调 370

一 《鱼水相会》 371

二 《蜂花相会》 376

三 其它相会调 378

四 相会调的艺术成就 379

第五节 习俗调 381

一 婚事习俗调 382

二 起房调 387

第六节 传统大调的特点 389

第二章 这一时期的传说故事 392

第一节 风物特产传说故事 394

一 直接揭露木天王的风物传说 394

二 控诉阶级压迫的传说故事 397

第二节 爱情传说故事 400

一 《龙女树》 401

二 《达勒·乌萨咪》 404

三 其它作品 408

第三节 道德伦理故事 411

一 歌颂勤劳善良、鞭挞贪心忘本的故事 411

二 歌颂舍己为人的故事 416

三 家庭伦理故事 418

四 交友故事 424

第四节 民族交往故事 425

第五节 斗智故事 429

一 聪明人故事 429

二 力士故事 432

三 破除迷信故事 435

第六节 动植物故事 438

一 动物故事 438

二 植物故事 445

三 动物植物故事的艺术特色 446

第七节 笑话故事 447

一 作品简介 447

二 笑话的特点 454

第三章 阿一旦的故事 456

第一节 《阿一旦的故事》的产生 456

第二节 代表性作品介绍 459

第三节 《阿一旦的故事》的思想意义 462

第四节 《阿一旦的故事》的艺术特色 467

第四章 民间短歌和谣谚 471

第一节 情歌 471

第二节 儿歌 谚语 谜语诗 486

一 儿歌 486

二 谚语 488

三 谜语诗 492

第五章 明代木氏作家群的兴起 496

第一节 时代背景和作家阵容 496

一 生平及诗歌创作 500

第二节 木公 500

二 木公诗歌的思想内容 501

三 木公诗歌的艺术特色 507

第三节 木增 509

一 生平及诗歌创作 509

二 木增作品的思想内容 510

三 木增诗文的艺术特色 517

第四节 木高 木青 木靖 518

第六章 清代“改土归流”后的首批作家 523

第一节 时代背景和作家阵容 523

第二节 周之松 李洋 525

第三节 桑映斗 531

一 生平与创作 531

二 桑映斗诗歌的思想内容 532

三 桑映斗诗歌的艺术特色 540

四 桑氏弟兄的创作 542

一 生平与创作 544

第四节 牛焘 544

二 牛焘诗歌的内容及特色 545

第五节 杨竹庐 552

一 生平与创作 552

二 杨竹庐诗歌的内容及特色 554

第六节 木正源 妙明 560

一 木正源及其《雪山十二景》 560

二 诗僧妙明 566

第七节 散文家杨昌 570

第八节 杨昞 杨品硕 577

一 青年诗人杨昞 577

二 杨品硕的诗歌 583

第九节 这一时期的其他诗人 587

一 李樾、段绣等 587

二 周际昌等 589

第十节 丽江诗人马子云对纳西族文学的影响 590

第七章 晚清作家群的形成 600

第一节 动乱时代与忧患诗人 600

一 生平与创作 601

第二节 李玉湛 601

二 诗文内容及其特色 602

第三节 杨泗藻 609

一 生平与创作 609

二 诗歌的内容及其特色 610

第四节 和虎臣 616

一 生平与创作 616

二 和虎臣诗作的思想内容及其特色 619

第一节 时代背景与作家阵容 627

第八章 桂香诗社与维新作家 627

第二节 杨超群 杨菊生 628

一 杨超群及其《亦锦囊诗钞》 628

二 杨菊生及其诗歌创作 636

第三节 周兰屏 王竹淇等 642

一 周兰屏及其《江渔诗钞》 642

二 王竹淇及其诗歌创作 647

三 习杏樵、唐尚贤及其诗作 652

一 和庚吉及其《退园韵语》 653

第四节 和庚吉 王树和 653

二 王树和及其《雪湖诗草》 661

第五节 和柏香、杨穆之等 664

一 和柏香及其《柏香诗钞》 664

二 杨穆之及其诗歌创作 671

三 其他诗人 675

本编小结 679

第四编 新文学兴起时期 683

概述 683

第一节 民间文学发展的新阶段 685

第一章 民间文学 685

第二节 苦歌 687

一 作品类型 687

二 苦歌的思想艺术特点 698

第三节 革命故事和革命歌谣 699

一 红军传说和歌谣 699

二 地下党及“边纵”传说故事和歌谣 704

第一节 新文学的崛起 708

第二章 作家文学 708

第二节 李寒谷 713

一 生平思想和创作 713

二 小说创作成就 716

第三节 和柳 728

一 生平与思想 728

二 诗文创作 729

第四节 赵银棠 734

一 生平和思想 734

二 《玉龙旧话》 736

三 建国后的主要作品及其特色 737

第五节 周霖的诗歌创作 740

一 生平与思想 740

二 诗作评述 742

第六节 丽江学者范义田对纳西族文学的影响 747

本编小结 755

概述 759

第五编 社会主义文学时期 759

第一章 新民歌与歌手创作 763

第一节 新民歌 763

一 主要作品 763

二 新民歌的特色 772

第二节 民间歌手 774

一 女歌手和顺良及其创作 774

二 和锡典及其作品 777

三 女歌手和耀淑及其作品 782

四 和成典 784

第二章 作家文学 786

第一节 牛相奎、木丽春及其创作 786

第二节 戈阿干及其创作 793

第三节 杨世光及其散文创作 801

第四节 王丕震的长篇历史小说 806

第五节 其他中青年作者 812

本编小结 820

后记 8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