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孔子的智慧
孔子的智慧

孔子的智慧PDF电子书下载

哲学宗教

  • 电子书积分:1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商聚德著
  • 出 版 社: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8
  • ISBN:7202021331
  • 页数:218 页
图书介绍:本书用生动平实的语言为读者展示了孔子哲学的特点、主要观点,及其与中国文化的关系。
上一篇:周易卦爻辞通说下一篇:白话易经
《孔子的智慧》目录
标签:智慧

前言 1

第一章 春秋末期——呼唤巨人的时代 哲人孔子——时代产生的巨人 1

一、时代 1

(一)三代积累,郁郁乎文 1

(二)王权衰落,礼坏乐崩 2

(三)鲁国式微,三桓专政 2

(四)庶民抬头,士人活跃 3

二、生平 4

(一)先世 4

(二)经历 6

(三)著作 13

(四)历代封赠 14

(五)祠墓 15

第二章 阐修己爱人之理 立一以贯之之道——孔子思想的核心——“仁” 17

一、“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 17

(一)“仁”是孔子的最高理想 19

(二)“仁”是孔子评价古今人物的最高标准 20

(三)“仁”是一种人生境界 23

二、“仁”的含义 24

(一)“仁者爱人” 25

(二)“仁”是忠恕的合体 26

三、行“仁”的原则——“为仁由己” 29

第三章 高扬道德自觉 确立理想人格——重内省重自觉的伦理观与修养学说 33

一、为人之道 33

(一)孝弟 34

(二)友仁 36

(三)守信 38

(四)其他 40

(一)知、勇 41

二、修己之道 41

(二)刚毅木讷 43

(三)恭敬 44

(四)好学 45

(五)自省、改过 46

(六)辨义利 46

(七)直 48

(八)其他 49

三、理想人格 50

(一)圣 50

(二)贤 52

(三)君子 53

(四)士 55

(五)其他 57

四、孔子伦理观和修养学说的总体精神 58

(一)自觉精神 58

(二)自律精神 58

(三)自强精神 59

第四章 协调君尊民本 追求和谐稳定——德治主义的政治观 60

一、德治 60

(一)重德轻刑 60

(二)庶—富—教 62

(三)反对厚敛 65

(四)反对攻伐 67

(五)反对独裁 69

二、正名 70

(一)“必也正名” 70

(二)上风下草 72

(三)举贤才 73

三、大一统 76

(一)“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77

(二)辨华夷 79

(三)憧憬大同,属意小康 81

四、孔子政治观的特点 83

(一)人道主义精神 83

(二)尊君而不主独裁 83

(三)强调义务与责任 83

(四)追求和谐与稳定 84

第五章 明处世之原则 析人生之指归——奋发进取的人生观 86

一、人生理想 86

二、人生价值 88

(一)苦乐观 90

三、人生态度 90

(二)生死观 92

(三)穷达观 93

(四)处世原则 96

四、孔子人生观的总体精神 102

(一)入世济世 102

(二)自强不息 102

(三)乐观进取 103

第六章 尊天知命而重人事 丧祭虔敬而远鬼神——听天命远鬼神的天命鬼神观 105

一、论争回顾及评价原则 105

二、关于天命 107

(一)论“天” 108

(二)论“命” 110

(三)论“天命” 112

三、关于鬼神 113

四、关于祭祀 115

五、孔子对怪异现象的解释 117

六、对孔子天命鬼神观的总体评价 120

七、后世反响 123

一、孔子的自然科学知识 128

(一)天文历算知识 128

[附] 孔子的自然科学素养 128

(二)土壤农业知识 130

(三)生态知识 130

(四)饮食卫生知识 130

(五)其他 132

二、评价 133

第七章 立足提高人的素质 着重塑造主体精神——丰富博大的教育思想 135

一、教育对象 135

(一)创办私学 135

(二)“有教无类” 136

(三)“性相近,习相远” 138

二、教育目的 142

(一)“学而优则仕” 142

(二)贬学耕稼 144

(三)培养君子 145

三、教学内容 146

(一)初级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148

(二)高级六艺——诗、书、礼、乐、易、春秋 151

(三)小结 157

(二)因材施教 158

(一)学以致用 158

四、教学原则 158

(三)启发诱导 159

五、学习态度 161

(一)学而不厌 162

(二)刻苦发愤 162

(三)虚心 162

(四)求实 163

六、学习方法 163

(一)学而时习,温故知新 164

(三)学思结合,知行统一 165

(二)多闻阙疑,多见阙殆 165

七、孔子教育思想的特点 167

(一)创造性 167

(二)理想性 168

(三)实用性 168

[附] 孔子的文艺思想 170

一、文学观 170

(一)强调诗的政治作用 170

(二)重视诗的思想内容 171

(三)对诗义的引申 172

二、艺术观 174

(一)孔子的音乐修养 174

(二)孔子的音乐观 176

三、小结 179

第八章 求无过不及之度 明损益转化之机——朴素的辩证观 180

一、“中庸”的方法论 180

(一)“中庸”的含义 180

(二)孔子对“中庸”方法的运用 182

(三)“中庸”含义的演变 187

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89

三、损益因革的历史发展观 194

(一)对历史规律性现象的揭示 195

(二)对历史遗产的态度 197

(三)主张变革 199

第九章 历尽沧桑无愧“至圣” 换了人间犹敬“先师”——孔子与中国文化 200

一、孔子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 200

(一)继承三代,开启百家 200

(二)位居正统,备受尊崇 201

(三)不断改造,未离其宗 202

二、孔子思想的深远影响 205

(一)规划了治国原则 205

(二)确立了道德规范 206

(三)形成了高尚的价值观念 207

(四)影响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 210

(五)孔子思想的世界影响 211

三、孔子思想的现实意义 214

(一)有助于挺立中华民族精神 215

(二)有助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215

(三)有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 216

(四)有利于加强中华民族的团结 216

(五)有利于加强世界文化交流 217

主要参考书目 218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