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中国西部工业化进程研究
中国西部工业化进程研究

中国西部工业化进程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经济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廖元和著
  • 出 版 社:重庆:重庆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0
  • ISBN:7536650612
  • 页数:318 页
图书介绍:
《中国西部工业化进程研究》目录

前言 1

第一章 国内外关于欠发达地区工业化的理论与实践 1

第一节 国外关于工业化的理论 1

一、工业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2

二、经济增长的原因 3

三、工业化的阶段及结构演变 6

四、工业化的发展战略和策略选择 7

第二节 国外关于经济发展的理论 9

一、发展的含义 11

二、经济成长阶段论 12

三、二元经济论 15

四、平衡增长论与不平衡增长论 16

五、“中心—外围”论 19

第三节 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特殊实践与理论总结 20

一、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点低、速度快、规模大 21

二、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特殊模式 25

三、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特殊道路 26

四、中国特殊的产业转换方式 28

第二章 地域分工与区域经济优势 31

第一节 关于比较利益的理论 31

一、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学说 31

二、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 32

三、赫克歇尔—俄林的生产要素禀赋理论 33

第二节 区域优势的分类与实质 34

一、区域优势的划分 34

二、区域优势的形成和发展 36

三、资源优势与经济优势的实质 38

第三节 影响区域优势发挥的因素 42

一、统一的市场 43

二、统一的规划 44

三、国家的投资方向和重点 44

第四节 区域优势评价的原则和方法 45

一、评价原则 45

二、评价方法 47

第三章 西部工业化的初始条件 50

第一节 主要资源与比较优势 50

一、能源资源优势 50

二、原材料矿产资源优势 59

三、旅游业资源优势 64

第二节 人口与劳动力 66

一、西部地区人口、乡村劳动力与耕地的基本状况 66

二、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68

三、劳动力素质与工业化的要求 72

第三节 资本积累与资本积累机制 74

一、工业资本的形成和发展 75

二、资本积累的规模和途径 77

第四章 西部工业化进程中的经济结构 84

第一节 经济结构的历史演变 84

一、第一个时期的特点 84

二、第二个时期的特点 87

三、第三个时期的特点 92

第二节 西部工业化的阶段 98

一、国外划分工业化阶段的理论和标准 98

二、国内划分工业化阶段的理论和标准 99

三、新的探讨和结论 100

第三节 工业化过程中的结构特征 105

一、二元结构 105

二、产业结构的低层次 107

三、国有经济主体化 109

第四节 西部与东、中部经济关系的四种模式 110

一、计划调节模式 110

二、多元分离模式 112

三、逆向内流模式 113

四、“联合外向”模式 114

第五章 西部工业化的总体战略 116

第一节 东中西经济关系的现状特征 117

一、相反的两个梯度 117

二、不同的发展阶段 118

三、改革开放的差异 119

四、扩大的区域差距 120

第二节 加快西部工业化的客观依据 122

一、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122

二、扩大内需 123

三、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竞争力 124

四、“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125

五、政治、社会与生态环境意义 127

六、工业化是西部大开发的主题 129

七、西部大开发的特点 131

第三节 西部工业化的目标与战略思想 133

一、西部工业化的战略目标 133

二、是以追赶东部沿海地区为主,还是以结构转变为主? 134

三、是优先发展重工业,还是优先发展轻工业? 138

四、是以出口导向为主,还是以进口替代为主? 140

五、是以平衡发展为主,还是以非平衡发展为主? 142

六、是以内部积累为主,还是以外部输入为主? 143

第四节 加快西部地区工业化的基本途径和战略措施 144

一、中央政府的财政政策与基础设施建设 145

二、以开放促开发,以改革促发展 147

三、以中心城市和老工业基地为依托,加快西部工业化 148

第六章 工业结构的调整与转变 149

第一节 西部工业结构的内在性矛盾 149

一、劳动力向工业转移趋势与工业大量冗员之间的矛盾 149

二、高投入与低产出之间的矛盾 151

三、资本闲置和资本短缺的矛盾 154

第二节 工业结构的调整方向与主导产业的选择 156

一、西部工业结构的现状 156

二、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目标 159

三、工业结构调整的国内外环境条件 161

四、西部地区主导产业的选择 164

五、西部地区工业结构的调整方向 167

第三节 三线工程调整与东、西部结合 169

一、对三线建设的评价 169

二、对三线建设的调整 172

三、一、三线结合 174

第四节 西部工业结构中的国有经济战略调整与社会保障 177

一、国有经济战略调整中的“退出障碍” 177

二、社会保险 178

第七章 西部工业化进程中的微观基础 180

第一节 制度创新、技术创新与经营战略调整 180

一、国企改革的回顾 180

二、制度创新 185

三、技术创新与经营战略调整 187

第二节 微观基础改革与再造的个案分析(1)——“军民结合”的成功典型 190

一、“军民结合”的成功经验 190

二、未来的挑战与机遇 199

第三节 微观基础改革与再造的个案分析(2)——“退二进三”的探索之路 202

一、中兴实业公司的现状 204

二、中兴实业公司的发展环境 208

三、中兴实业公司与重钢发展的关系 212

四、中兴实业公司的发展战略指导思想和经营调整方向 213

第八章 西部的工业化与城市化 218

第一节 西部地区城市化的现状特点 218

一、城镇分布地域差异明显并相对集中 219

二、主要大中城市沿长江、黄河干、支流和丝绸之路分布 220

三、现代与传统城市并存 221

四、城市之间已形成初步的劳动地域分工 221

五、按城市等级递减开放度 222

六、城市化进程与工业化进程不协调 222

第二节 西部城市化对工业化的作用 223

一、对资本的积聚和集中作用 223

二、对西部地区市场体系的作用 225

三、对投资环境的作用 227

第三节 西部地区的城市化方向和战略措施 228

一、指导思想和原则 228

二、战略目标 229

三、战略重点 230

四、战略途径 233

五、发展的战略对策 234

第四节 西部中心城市的改革与发展战略 238

一、中心城市发展战略和地区性发展战略的区别 238

二、中心城市发展的改革环境与战略目标 239

三、中心城市发展的战略思想 242

四、中心城市的产业结构 245

第九章 西部的乡镇企业与工业化 249

第一节 西部乡镇企业发展的现状 250

一、产业结构 251

二、构成成分 252

三、经济效益 253

四、东西比较 254

第二节 西部乡镇企业发展中的观念更新与政府职能转变 256

一、独特的行为方式 256

二、土地所有者的附属物 259

三、政府职能的转变 262

第三节 西部乡镇企业的发展前景 263

一、两种较优选择 264

二、个体、私营经济是西部乡镇企业初期阶段的主要形式 265

三、依托小城镇发展乡镇企业是必然趋势 266

四、建立西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乡镇企业发展的重要内容 267

第十章 西部工业化与对外开放 271

第一节 西部对外开放的现状特征 272

一、西部地区的进出口贸易现状 272

二、西部地区引进国外和港澳台的直接投资状况 273

三、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对外开放度 276

第二节 以中心城市为依托推进对外开放与对内开放 277

一、带状开放与点式开放 278

二、中心城市的对外开放与对内开放 279

三、中心城市对外开放的战略措施 283

第三节 发挥沿边优势,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 287

一、对外开放的新格局:海洋战略与大陆战略并重 288

二、欧亚大陆桥与大西北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289

三、“蜀身毒道”与大西南的对外开放新格局 291

第四节 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的战略与策略 293

一、以产业结构优化为中心,引进外资和技术 293

二、引资嫁接参与国企改革,促进工业结构调整 295

三、尽快打通西部地区与国际资本市场的直接融资渠道 295

四、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发展出口支柱产业 296

五、多层次、多形式推进西部地区的对外开放 296

第十一章 西部工业化进程中的创新活动 299

第一节 思维创新 299

一、思维创新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299

二、东部人也需要思维创新 302

第二节 技术创新 304

一、西部地区科技发展的现状 304

二、西部技术创新的重点 307

三、西部技术创新中的四个结合 309

第三节 制度创新和政策创新 310

一、制度创新的两层含义 310

二、政策创新的八个方面 311

主要参考文献 314

后记 317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